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球场上逐渐刮起了风,天空中一片雨云在慢慢接近。矢部戴着捕手护具,但依然能感觉风是正面向本垒吹来的。
不知不觉,福岛在投手丘上已经投了六十多球,其中的不少球是全力投出的接近自己极速的快速直球,一般的比赛里他恐怕不会投这么多快速直球。虽然看起来似乎还有余裕,但实际上他的体力也差不多是用了一大半。
在以往的比赛中,这就是福岛控球力开始下降的时候。
又一颗速球之后矢部打出暗号,要一个从内角高掉到外角低的曲球。目的是利用速度差来增加打者判断的难度。
福岛点了点头然后轻抬左腿,把球投了出去。
出手的瞬间,他就觉得这球感觉不对。
果不其然,变化轨迹不够,而且在后段明显减速。
这是一颗失投的曲球,当它进垒的时候几乎已经落在好球区的正中。
李元让紧盯球路,一直跟进到最后才挥击。
扎扎实实“锵”的一声。白球划出一道高高的弧线,慢慢的飞向外野正中方向。
球场上的风发出了“呜呜”的声响。
而球最终在本垒打墙前面十来米的地方落地,那是中外野手理所当然能接到的范围。
雨点也在此时降下,然后很快的变成了一场瓢泼大雨。
测试也好,练习也好,在这种情况下只能中断。
李元让和棒球部的成员们手忙脚乱的收拾好器材冲进部室的时候被琳成了落汤鸡。
他在浴室洗了个热水澡,把淋透了的球衣丢进了洗衣篮,然后换回上课时穿的制服。
一出更衣室,矢部也已经换好校服等在了那里。
“打的不错。”
矢部说。
“可是还是没有安打。”
“本来就是选球测试嘛,其实平时的选球练习打击区的队员连棒都不用挥的。”
“那为什么要我挥棒呢?”
“大概是福岛前辈想顺便看看你靠自己的本能反应能打到什么程度吧。”
李元让听了矢部的回答点了点头,然后环顾了一下四周,除了他们俩其他一个人也没有。
“其他人呢?”
“已经解散回家了。”
“那我也回去好了。”
李元让拿起自己的书包,准备回家。
“不去补充一下hp?”
矢部掏出两张餐券晃了晃。
学校门前的咖喱店“四番屋”的老板是棒球部十多年前的一位主将。
不过这位老板可不是在后厨亲自煮咖喱的那种,而是连锁外食企业的ceo。虽然那一届的球队也是二回战败退,但这几年来他都是棒球部的赞助人。
在东京都内,四番屋有十几家店面。而学校门前的这一家是名义上的本店。棒球部每个月都能领到不少这家店的餐券。
李元让大口大口的嚼着炸猪排,对面的矢部则是用勺子把可乐饼慢慢捣碎与咖喱汁拌在一起吃。
“今天这测试我算是通过没有?”
李元让提问的时候,嘴里还嚼着东西。
“没有什么通过不通过的问题。”
矢部喝了一口可尔必思苏打,回答道。
今天对李元让的测试,最初的目的只是为了对新进队员的基本素质有个了解的机会。所以一开始就没划定一个合格线。
“不过我觉得你要有个心理准备。”
“什么心理准备?”
“明天开始,也许就会有……猛特训。”
第5章 特殊的对待()
“什么特训?”
李元让觉得自己只是个凑数的新人,应该和特训这俩字不会沾边才对。
“是猛特训。”
矢部纠正道。
福岛队长的猛特训,对和平学园棒球部的成员们来说只是传说中的概念。但对矢部明男来说却是实实在在的体验。
福岛在中学时代就曾经是球队的主将。他三年级的那一年,矢部是一年级的新人。
仅仅用了一场队内练习赛,矢部就压倒了三年级的前辈,成为正印捕手。当然,此时与他搭档的ace还不是福岛。但作为球队的队长,福岛一平负责全队的训练计划。
和高中部的佐藤一样,中学部大部分时间也没有专任的教练,只有一位挂名的辅导老师。
那两个月时间,矢部根本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抗下来的。比其他队友多几倍的基础训练以及业余时间也被塞的满满当当的战术理论知识学习。如果不是因为每场比赛都能得到先发位置,还真的会有自己被当做欺凌目标特别针对的错觉。
其实福岛就是这样的人,嘴上从来不说什么,但越是对于自己看中的队友要求也就越严格。
那一年,靠着王牌投手的出色发挥和平学园中学部打进了西东京大会四强。升学时三年级的主力球员大部分被附近的高中棒球强校抢走。福岛则婉拒了一切邀请,选择直升高中部。
因为没有了中学时代的主力,福岛这个学年的棒球队成员水平大概只能算是爱好者的程度,完全无法将他们称之为“高校球儿”。
等到一升上高三,原本就是玩票性质的三年级队友纷纷以要上补习班之类的理由成了幽灵部员而不再出席训练。
这也就是现在棒球部凑不齐先发阵容的一个原因。
一年级部员数量不够也是同样的道理。
福岛毕业以后,中学部的棒球队蛰伏了一年。矢部升上三年级接过队长的重任后,球队又一次进入了西东京八强。
主力球员再次被各路强豪瓜分。但是这一次矢部没有接到任何的邀请。
尽管稍有常识的人都能看出他才是球队前进的核心动力。但发育停滞的身材让多数棒球强校的球探们都对矢部未来的成长性产生怀疑。
青少年时期的男生一旦停止长个,可能终身也就是这样的身高了。
对不少高中棒球的强队来说,一米六五的身高恐怕无法担当正捕手的重任。更何况在打击方面矢部也完全没有亮眼的成绩。
连同矢部在内,一年级的棒球队成员只有两人。当然现在加上了李元让,是三个了。
“为什么要猛特训呢?”
李元让吃完了盘中的咖喱,擦了擦嘴。
“大概是因为你没什么基本功吧。”
矢部说的不是真心话。
李元让在此前测试中所展露的打击天赋也许一般的旁观者完全看不出来。但矢部相信,福岛队长是察觉到了的。
特别是后面增加的选球项目,更是进一步验证了矢部的想法。
福岛确实非常看重李元让。而且不是作为潜力股,是即战力。
关于这一点,矢部不想让李本人知道。他担心这会给李元让过多的压力,以及对自己能力不切实际的幻想。
虽然天赋一流,但李元让毕竟是一个完全的棒球新手。一切还得从头开始。
更何况福岛从来都是不愿意透露自己想法的人。他也一定不希望矢部把他对李元让的重视泄漏出来吧。
矢部是这么想的。
第二天的训练开始前,佐藤把队员们叫到身边宣布了一件事。
“阳野一直希望夏大会之前和我们打一场练习赛,现在既然凑齐了队员,我就答应他们了。比赛就是这周末,大家好好准备。”
说是凑齐了队员,其实来的还是七个人。只不过缺席的人和昨天不同而已。
都立阳野高校是附近的公立学校。大学升学率超过九成五。另一方面,学校秉持“文武两道”的理念,在运动项目上成绩也不错。
当然,这是以公立学校标准来说的不错。
阳野没有自己的棒球场,所以棒球部到处去寻找设备好的私立校进行练习赛。而这一带球场条件最好的学校就是和平学园了。
李元让从更衣室换好球衣,刚一回到球场就被福岛命令开始跑圈。
棒球场是一个不太标准扇形,本垒打墙两侧的半径一般会超过一百米。中外野则要更远一些。
一圈下来有三百多米。而李元让被要求先跑五圈。
在李元让自己看来,他是个缺乏体育锻炼还有些微胖的宅男。中学体育课上跑一千五百米最后近乎于无法呼吸的记忆还深深的刻在脑子里。
但这一次不一样。
五圈下来,并没有觉得非常疲累。当然一方面训练用的慢跑与考核成绩的一千五百米速度上有差异,但另外一方面自己的身体素质也确实在不知什么时候提高了。
这是最近几个月来快走的成果。
尽管一开始的初衷只是不希望在朋友圈输给其他人。但最近一阵子快走的动力更多的来自于强迫症。
和平学园不提供宿舍,李家也没找到合适的寄宿家庭。
最后的方案是租了一间小公寓让李元让独住。由他父母一位住在横滨的朋友定期来照看一下。
为了更廉价的房租,公寓所在的位置比学校更偏西一些。坐电车要两站,走路则是两公里左右。
李元让为自己规划了一条更远的路线,这样上下学都要走超过三公里的距离。加上学校内的一些移动,一天的运动量可以凑齐正好的一万步,满足了自己的强迫症。
而刚刚在球场上慢跑的这五圈,其实还不如每天上学单程距离的一半。所以不觉得太疲劳也不算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了。
当然,福岛也并不是为了让李元让疲劳才让他跑步。这是基本的体能练习,更重要的是为后面的训练科目进行热身。
他的中学同学现在不少都就读于棒球名门。在那种学校里基本不用为课业投入太多精力,每天除了训练就是训练。
福岛从这些旧友的渠道也了解到了不少强队的训练手段。并且把这些强队的训练内容融合到日常的自主练习当中去。
另一方面,他也很少会对那些把棒球当成一种课外娱乐的一般队友提出同样的要求。
当然,福岛眼里的李元让可并不是所谓的“一般队友”。
第6章 第一次的训练()
李元让跑圈的同时,难得恰好同时在场的内野手们正在进行垒间传球练习。
等他跑完了热身的五圈,福岛就把其他队友轰去了室内练习场进行打击训练。
因为突然决定的练习比赛,原本准备给李元让的特训菜单也发生了变化。在周末的比赛开始之前,大部分的时间会用来进行外野高飞球的守备练习。
昨天的选球测试,李元让没有选错任何一球。他自己或许不知道这一点意味着什么,但福岛知道。
福岛不敢吹嘘自己有职业级的投球水平。但至少敢说,面对自己这样的投球内容,即便是职业球员也未必能保证每一球都选得正确。
可是李元让昨天真的一球都没出错。
这其中所展现的动态视力、空间感还有基于本能的判断力,恐怕放到职业赛场上都能堪称优异。
依靠这些天赋,下一场练习比赛前完全不用进行打击练习。光是寄希望于选球就很有机会能够上垒。
可是守备方面就没什么捷径能走了。
棒球的基本功其实需要日积月累的勤奋练习才能熟练掌握。很多时候需要的是形成身体的记忆。
球感的形成也是差不多的道理,比赛打的多了,对球的飞行轨迹或者接触地面后如何弹跳之类特性会形成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