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再来说说我们的萨克森级,其实萨克森级的性能数据其实算是相当出色的了,但是有几个问题。
主要是火力利用率问题,萨克森级有6门260毫米克虏伯炮,看上去性能强大,但是,无论向前还是向后,只能投入两门主炮,而向两侧只能投入4门主炮,因此向前或向后,火力利用率为33%,而向左或向右,火力利用率为66%。如果萨克森级前后都装备双联装露天炮台(注6),那么我们只需要4门主炮就可以同样是向前后投入两门主炮,左右投入4门主炮,前后火力利用率为50%,左右利用率为100%,而且我相信去掉中部的中央炮房,节约了炮弹提升和炮台旋转设备,减少了装甲布置区域,价格应该会下降才对。而且你们要是非要装6门炮,那么就直接装3座双联装旋转炮台,向前后射击火力不变还是2门,但是侧舷射击能投入6门主炮。”约亨趁机现在就开始兜售中轴线火力布局了。
“其次是那4根烟囱,且不说4座烟囱是否是必须的了,就算使用弯曲烟道将并列的烟囱进行合并变成两座烟囱也能节省大量甲板空间吧?很显然,过于直来直去的设计而不知变通在很大程度都会造成利用率的浪费。
第三就是撞角,海军的每一艘舰艇都是价格昂贵而且是造船工业的最高技术结晶,而想当然的设计不仅不会有利于作战能力,反而影响舰艇性能。我知道,利萨海战奥地利人人那凶狠一撞一下子干掉了意大利人的军舰,这让之后海军发展中认为冲撞战术极为有效。然而时代是在发展的,舰船设计师不仅应该从以前的成功设计中吸取经验,更应该有看向未来发展的超前思维!随着动力系统的进步,舰船的航速越来越高,随着火炮技术的进步,舰炮将会射的越来越快,随着观察手段的进步,炮弹会落的越来越准!安装撞角,看上去有利于舰艇进行在近距离冲撞中拥有优势,但是仔细想想,萨克森级只有13节的航速,她能去撞谁?敌人呆在那不动等你来撞吗?而如果敌人丧失了动力,那么你干嘛还去撞他?直接打靶不就好了?撞击了以后我们英勇的海军士兵是准备打接舷战吗?奥地利人在利萨海战中的撞击结果虽然辉煌,但是也暴露了他们在炮战中无法解决问题的尴尬,然而在我们的火炮越来越强,越来越快,越来越准的情况下,这种尴尬发生的几率也会越来越小!那么需要我去撞击解决问题的需求也会越来越少!那么随着技术的进步,这种设计不仅根本用不上,而且撞击了以后且不说敌人会不会被撞沉我不知道,但是我们自己的舰艏肯定会破损吧,那么是否会影响之后的航行能力?是否会影响之后的作战能力?
吨位利用率,火力利用率,空间利用率等等等等,海军的舰艇作为投入大,技术高,周期长的工业最高成就,而且舰船的设计不仅要做到在现在的技术条件下是优秀的,而且还要有足够的前瞻性,让他随着技术的进步不至于落伍的太快。各方面的平衡考量和有着远见的设计,是非常考验设计师的思路的。而简单而粗暴甚至想当然的设计往往会导致极大的浪费。所以先生们,请记住这个词,前瞻性,我们需要这种前瞻性。
各位先生们,我认为,更符合任务需求,设计更合理,性能更均衡,吨位利用率和火力利用率更高的舰船才能满足我们德意志帝国的海洋战略,海军大臣阁下的提出的合理方案,自然要优秀的舰船才能与之相配不是吗?以上都是我的一点个人的想法,希望不恰当的地方请先生们见谅,谢谢各位。”
“约阿希姆殿下,您的想法非常非常出色,我是陆军出身,我不懂海军技术,但是如您所说,优秀的舰船才能满足我德意志的海军需求,我曾经听腓特烈皇储殿下说您对海军舰船有非常浓厚的兴趣,而且喜欢收集各国舰船的资料,我想如果您愿意的话,可以多来海军部做客,相信您的想法会给我们更多的启发。”看样子被约亨在皇帝陛下面前小小的拍了一下马屁的海军大臣阁下看上去心情舒爽,自然也投桃报李的回应到。
而其他人见海军大臣都表示肯定,自然也跟着夸赞起来,就连老古板俾斯麦也说了几句殿下真是天资聪颖的马屁话。
看着这个面对着周围的马屁声故作姿态板着脸做虚心状的小儿子,腓特烈皇储欣慰的笑了。
注1:阿尔贝特·威廉·海因里希,腓特烈三世的二子,15岁时成为荣誉海军军官,1878~1880年进行了环球旅行。
注2:就是北洋水师六镇中的镇北、镇南、镇西、镇东,这4艘也被称为镇北级,后来的镇中、镇边不是1879年这一批的,为后来追加购买的。埃普西隆级是在英国建造时的称呼。
注3:阿尔布雷西特·冯·斯托施,1872~1883年担任德意志第二帝国海军大臣,担任海军大臣时是步兵中将军衔,但是这位陆军出身的海军大臣奠定了德意志海军的基础,第一个规划德意志海军建设的人。是真正的德国海军之父。
注4:此时德国海军内部还没有巡洋舰这个分类。
注5:1871年的德国海军发展计划中对德国海军的任务定位中包含海外警备,说实话我是不明白连殖民地都没有的德国人有必要发展长期驻扎在外的警备类巡航舰吗?
注6:德国到1884年才有了第一块海外殖民地德属西南非洲。
注7:图片参见技术相关:历史上萨克森级露炮台结构
起点中文网qidian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
第6章 生意上门了,先生们,快点出来接客()
自从在帝国高层面前大大的露了一把脸后,海军内部立刻开始的在舰船定位以及技术应用方面的研究,发现小王子殿下说的事情还基本都是靠谱的,这下可把海军部给弄得头大了。这帮严谨而古板的家伙立刻紧急对解决办法进行了研讨,并且对1872年德意志海军造舰计划进行了调整:
已经陆续完工的俾斯麦级轻型巡航舰是没办法了,就当花钱买教训了。而还未开工的卡罗拉级轻型巡航舰被立即叫停,而计划中的萨克森级后续舰设计也取消了中央炮房内的4门260主炮,改用和前部一样的双联装露天炮台;被王子殿下贬低为毫无用处的撞角也被取消;当然那和水泥厂一样的4烟囱也在修改之列。并且考虑到随着性能提升可能导致的预算紧张,决定砍掉还未动工的小型铁甲巡航舰、浅水重炮舰和铁甲炮舰。为此还专门起草了1879年海军建造计划修正案提交给了国会审批。
得知这一消息后约亨暗笑,前后双联装,这算不算是伪前无畏?为此小王子殿下还专门跑了一趟海军部,又给这帮家伙提了一个新思路,露天炮塔加轻型炮罩以提供对小口径火力的防护,历史上这是中国人在订购定远级时提出来的,这里就被约亨下剽窃了。当然这次约亨可不是光动动嘴,他给海军部的技术人员们带去了一张草图,这可不是定远级那简单的扣个圆型罩子,而是类似德国第一级前无畏舰——勃兰登堡级的带罩露炮台(注1)。
经过验证发现这个方案极为可行因此十分兴奋的海军设计人员立刻表示会在建造萨克森级5号舰时采用这个“王子殿下的天才创意”。
不过约亨知道,这个设计到时候估计会先用在北洋水师订购的定远级上,至于造价可能会变高?有钱不赚是王八蛋,约亨还有好几个新想法能在定远上多坑点钱呢。
为此约亨又专程和海军大臣阁下好好的沟通了一番。
“殿下,不知您这次来又有什么好主意了?”
“阿尔布雷西特阁下,我这次来是带给您一笔大生意的。”约亨贼兮兮的笑着说,
“哦?殿下有什么生意和我有关系呢?”阿尔布雷西特诧异道。
“阁下,您应该知道我精通中文,而且见过清国驻德公使李凤苞先生吧。因此我也算是比较了解那个远东的大国的。1874年日本企图占据台湾,导致日清之间矛盾日深,而清国则一直在购买军舰来强化海军。而前年日本海军拥有了比睿、金刚、扶桑这三艘铁甲舰后,清国购买铁甲舰以对抗是必然的。这是我们打开清国军舰市场的大好机会啊。”
“可是殿下,清国人一直以来都是向英国人订购军舰的,让他们选择我国,难度较大啊。”海军大臣犹豫道。
“本来让清国人选择我们的确有难度,但是这次英国人自己不厚道。据我所知,清国海关税务司的那位英国人赫德先生向清国推销他们为奥斯曼人建造的两艘柏尔来级二等铁甲舰,那两艘因为土俄战争而导致英国人不能交货被迫自己买下的破烂货据说今年向清国开价200万两白银(注2),大约是50万英镑,清国人又不是冤大头,所以自然要派人来欧洲实地考察。而英国人卖军舰哪次不是贵的要死,破烂货清国人看不上,新锐战舰英国人怎么可能不漫天要价?”
“殿下,那么我们难道不赚钱给清国造军舰吗?否则相比英国人,我们还是没有优势啊。”
“谁说的,我们只要少赚一点就是了,只要我们比英国人便宜,就有了第一个优势,而且英国人在军舰生意上一向是别人求他们,所以我们在对清国来考察的客人们态度热情一点,表现的非常为他们考虑,我们就有了第二个优势。而且清国可是我们的克虏伯大炮的忠实用户了(注3),我相信在这一点上也是我们可以吸引清国人的第三个优势嘛。清国不可能光买几艘船就完事了吧,配套的替换的火炮和使用的弹药,这些生产设备也可以配套出售啊,而且前年弗雷德·克虏伯先生不还接受了7名清国留学生去埃森接受培训了吗(注4),这些人来培训不还是为了在清国建立自己的兵工厂,我们在这方面能提供帮助是我们第四个优势啊。”约亨兴奋的说着,缓了口气又蛊惑到。
“阁下,这难道不是一个大好机会吗,我们既可以向清国人销售我们的军舰,又可以接此机会尝试一些新设计,还能对帝国的造船业起到刺激作用,顺带着连配套设备的转让都能捞上一笔。而且这次少赚一点没有关系,重要的是打开了中国订购军舰的大门,只要我们的军舰能让清国人满意,就还有继续获得订单的机会。而且我德意志的军舰出现在远东地区,也会增加远东其他想要购买军舰的国家选择我国的砝码。这是一举六得啊。”
“好吧,殿下,您所说的让我动心了,我会认真的考虑,并且为此做准备的。”
德国人在为了这个可能的大订单开始积极的做着准备的时候,10月25日驻德使馆二等参赞,著名兵工学家徐建寅乘坐法国扬子号商轮由上海出发,踏上前往德国的旅途。
同年底,到达德国徐建寅受到了德国方面高规格的接待,这让徐建寅受宠若惊,同时也让驻德公使李凤苞感到十分诧异。约亨王子凭借自己一口流利的中文混进了接待团,看着不断热情的和李凤苞和徐建寅拉关系的造船业,海军部,商业部等等代表,约亨暗笑,等你们到时候去了英国,两者一对比,差距就出来了。而约亨自己,虽然极为年幼,但是一口流利的中文、落落大方的交谈以及对清国的熟知也让徐建寅不得不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