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海权-第2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意大利被人进攻了,德奥就需要全力援助,但是德国或者奥匈被人进攻,意大利援助与否还要看对象,英国人进攻德国或者奥匈,意大利可以保持中立,俄国进攻奥匈,意大利可以保持中立。德奥先宣战,意大利可以保持中立。

    这样的同盟要你何用啊?完全靠不住啊!

    所以约亨决定重新修订同盟条约,既然奥匈已经不存在了,三国同盟可能要面对的国际形势和安全环境自然也不相同,那么意大利所要履行的义务自然也不相同了。而且现在意大利也不是当年的意大利了,你意大利好歹也已经是欧洲列强,自然需要承担更多的同盟责任。

    总之不管怎么说,意大利别想再在德国身陷战争的时候置身事外保持中立,然后待价而沽。第一时间把你拖下水,然后你就只能一条道走到黑,这就是约亨要做的。

    当然这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过只要利益足够,这并非什么难事。

    空头支票谁都能开,协约国能对意大利许诺将奥匈南部的特兰提诺、南蒂罗尔、达尔马提亚三块区域、亚得里亚海部分岛屿以及部分东地中海权益转让给意大利作为拉拢意大利的筹码。德国自然也能开出突尼斯、阿尔及利亚甚至科西嘉岛等等利益让意大利人对法国宣战。(未完待续。)

    PS:  昨天的一章波黑和波西米亚搞混在一起了,已经修改

第255章 地中海攻略() 
虽然约亨现在还只是皇储,但是作为现在德意志帝国的真正掌权人,身为国王的埃马努埃莱三世和斐迪南一世也要小心应对。而意大利和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在约亨的计划中又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也是刻意交好,因此宾主尽欢,颇为投契。

    国土犹如一支长筒靴般深深的踩入地中海中心的意大利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想要在一战中获得胜利,地中海的控制权至关重要,而掌握地中海的控制权,意大利至关重要。

    如果地中海被英法所掌握,那么意味着马来西亚、印度、澳大利亚、埃及的资源可以源源不断的通过地中海航线,经过直布罗陀海峡向英国本土输血,就连法国也可以从北非获得资源。

    相比之下,与海外殖民地联系基本被切断的德国在这种情况下进行一场长时间大规模的全面战争根本胜算渺茫,即使约亨认为历史上德国再咬牙坚持坚持,有可能能获得一个坐到谈判桌前的机会,那么战后家底被耗干的德国也不过是从死的很难看变成活的很难看而已。

    但是如果能将地中海的控制权拿到手中,哪怕仅仅只是东部地中海的控制权,那么也意味着地中海航线被掐断,英国人的商船只能重新绕道好望角。

    但是想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要有意大利人的配合,西西里岛扼守的突尼斯海峡最窄处只有148千米,只要掌握制海权,那么英法就连一艘舢板也别想偷偷溜过去。

    但是如果意大利人加入了协约国,那么一切都免谈。意大利这支长筒靴的后跟牢牢的扼住了最窄处只有67千米的奥特朗托海峡。

    且不说德国海军在地中海的力量根本不可能强过法意联手,就算有着超过法意的强大舰队,在冲出奥特朗托海峡这个关口之前在亚得里亚海这个狭长的小池塘里也根本施展不开。

    历史上奥匈帝国海军曾于1918年6月决心发动一次打破封锁的作战行动,奥匈帝国海军为此决心动用4艘无畏舰、3艘前无畏舰、4艘轻型巡洋舰、11艘小型雷击舰组成的庞大舰队,可谓家底尽出。

    然而2艘联合力量级战列舰和6艘小型雷击舰组成的第二舰队在两艘意大利鱼雷快艇的夜间袭击下就丢掉了圣伊斯特万号战列舰,遭此重大损失的奥匈海军不得不停止了作战行动。

    所以不想在亚得里亚海里稀里糊涂就憋屈的死掉,或者呆在港口里面变成生锈的废铁。冲出奥特朗托海峡势在必行,而这必须要有意大利人点头。

    而且意大利人如果站在同盟国这边,这不仅仅意味着地理上的优势,同时也代表着意大利海军舰队的加入。

    历史上英国人为了能在北海实现对德国海军形成压倒性优势。和法国人达成了区域联防的共识。由法国海军来防守地中海,而英国人则可以将自己强大的地中海舰队主力抽调回国。

    法国人在地中海的实力的确不弱,从1910年开始一每年开工两艘的速度建造了4艘标准排水量22189吨,装备6座双联装205毫米主炮塔的库伯特级无畏舰,在1912年同时开工建造了3艘标准排水量23230吨。装备5座双联装340毫米主炮塔的普罗旺斯级超无畏舰。但是如此强大的舰队面对意大利、奥匈的时候并没有绝对的优势。

    意大利海军则在1909年开工建造了1艘标准排水量19552吨,装备4座三联装305毫米主炮塔的但丁?阿里吉埃里号无畏舰,1910年开工建造3艘标准排水量22992吨,装备3座三联装2座双联装305毫米主炮塔的加富尔公爵级无畏舰,1912年开工了2艘加富尔公爵级改进型的安德烈亚?多里亚级无畏舰。

    奥匈帝国也同样在1910年开工建造了4艘标准排水量20140吨,装备4座三联装305毫米主炮塔的联合力量级战列舰。

    无畏舰/超无畏舰数量对比7:10,就算法国人有3艘超无畏舰,奥意联军依然不落下风,而如果以1914年战争爆发之际的实力对比,奥意联军更是有着无畏舰数量6:4的优势。如果德国人能操作得当。将这个优势继续扩大也不是难事。

    就算不能扩大主力舰数量优势,德国人依然有着可以左右战局的撒手锏——潜艇。在地中海小池塘里,潜艇比北海和大西洋更能发挥实力,而一战中奥匈海军在水面舰艇部队被困亚得里亚海之际,能够取得一定战果的也只有潜艇部队。

    开战时奥匈帝国只有6艘潜艇,然而就是这样弱小的实力,并且处在这样不利的地理环境下。奥匈帝国潜艇部队在战争中表现依然让人眼前一亮,在开战初期就差点干掉了法国人的让?巴尔号无畏舰,次年初又干掉了法国人的莱昂?甘必大号装甲巡洋舰。

    整个一战期间奥匈帝国仅有27艘潜艇,然而却取得了117艘各类舰船。总计220121登记吨,培养出一批潜艇战王牌。其中就包括《音乐之声》里的男主角,格奥尔克?冯?特拉普少校,击沉总吨位45669吨。

    如此强烈的实力和战果对比。更让约亨对如何控制地中海有了方案,并且能做到这一点的信心。

    而一旦控制了地中海,哪怕仅仅是东地中海,那么英国人所付出的代价就不仅仅只是增加了上万海里海里航程,浪费了大量时间这么简单了。

    当初德国拿下鲸湾建设海军基地并且在这里部署了非洲舰队的这步棋就会变成致命的杀招。

    历史上斯佩舰队的两艘小型巡洋舰就能在东非沿岸把印度洋搅得天翻地覆,现在在鲸湾部署有整整一支舰队。战争爆发后专门拦路打劫绕道好望角英国船只。到时候英国人就会左右为难。

    这里可是部署有德国重型巡洋舰的,而且以德国重型巡洋舰的性能,英国人想要收拾她们就必须得派战列巡洋舰来,然而派遣战列巡洋舰又会导致本土快速舰队实力下降。不管,就只能眼睁睁看着德国人打家劫舍;管,又要小心德国人随时冲出北海来闹个大新闻。到时候再在鲸湾部署一些潜艇,甚至有可能让来堵门的英国人吃不了兜着走。

    而一旦东地中海在手,德国的主动权就大得多了,如果能够拉拢沙俄加入同盟,那么德国就能和俄国一起夹击奥斯曼土耳其,而意大利人想来也会对这块肥肉很感兴趣,其他一些巴尔干国家想来也会愿意分一杯羹。

    而腐朽的奥斯曼绝对没有能力应对这样的进攻,迅速战败是必然的,那么俄国人不以和德国为敌,必然将全部精力投放到黑海上建立起来的的强大黑海舰队就能进入地中海增强同盟国海军力量,此时对法国、对西地中海发动进攻都是轻而易举的。

    如果不能拉拢俄国,那也没关系,奥斯曼土耳其也不会要分神应付英国人的进攻。

    虽然愚蠢的邱胖子提出的达达尼亚海峡战役让英国人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但是奥斯曼人却也不得不分兵应对,从而压力大增。

    如果能让奥斯曼人心无旁骛的应付俄国人,甚至能通过海陆得到同盟国的支援,那么德国人的东线压力则会大大降低。如果能做到这一点,约亨到时不介意英国人把原本死在达达尼亚海峡战役中的的协约国士兵送到西线,让他们更有效率的死在德国人的防线前。

    而更加理想的状态是如果同盟国控制了整个东地中海,那么向希腊、罗马尼亚这样摇摆不定并且最终加入协约的国家也会在压力下倒向同盟。

    而这又会进一步加强同盟国对东地中海的控制,从而形成良性循环。这就是约亨希望能够实现的大地中海计划。

    不过这一切的前提是,意大利人你别背后捅我一刀。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约亨对意大利自然是百般拉拢,在约亨的热情款待下,埃马努埃莱三世和约亨建立了不错的私人友谊。虽然这种友谊在国家利益面前十分脆弱,但是在一般情况下,国王的好恶还是能对其政策的偏向性造成影响的。

    并且在正式谈判中,德国也先决口不谈要求意大利承担这样那样的义务,以免意大利人以各种借口推诿,循序渐进,温水煮青蛙才是上策。。

    因此谈判首先就经济方面进行展开,德、意、匈、克,四国达成协议,相互之间提高经济合作,加深技术交流,降低进出口关税,并且享有平等的贸易政策。

    至于重新签订的秘密防御同盟条约中,意大利的义务依然有限。

    当缔约国先对其他国家宣战的情况下意大利可以保持中立,缔约国遭到英国进攻的情况下,意大利依然可以保持中立。由于奥匈解体,原本奥匈遭到俄国进攻时,意大利可以保持中立这一条被取消。

    而原本德国遭到法国进攻时,或者法俄一起发动进攻才需要意大利承担义务的条款被修改为当德国遭到法、俄任意一国进攻的情况下,意大利有履行条约的义务。

    不过由于意大利和俄国并不接壤,海上也有一个奥斯曼土耳其看门,因此认为这一要求并没有太大问题的埃马努埃莱三世在条约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未完待续。)

第256章 小而精悍的克罗地亚军队() 
四国经济合作协议的签订让约亨很是高兴,说是四国,实际上目标就是直指意大利。因为匈牙利王国和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王国本身工业能力低下,都是向德国出口农产品换取工业品,对德国的依赖很大。

    加上匈牙利女王就是德国皇储妃,而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国王优势哈布斯堡家族出身,三国之间的经济合作已经是相互给予了巨大的优惠政策。而有着相当实力的工业能力的意大利才是这次合作真正的目的,随着经济合作的加深,意大利经济上的英国烙印会越来越淡,而和德国之间的联系会越来越紧密。

    现在第一步,意大利人已经迈进来了。不过考虑到意大利人现在还不是那么靠得住,所以约亨倒也不打算过多的加强意大利人的力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