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另一边的张颌、高览三人攻击临济城被视为一个闲差,军师等人分析敌全军已经奔赴章丘粮草大营去了,城中必然会没有多少士卒,自己带七十万大军来夺取城池,肯定是手到擒来非常容易。但是事情哪有他想象的那么简单。
“这东平陵果然如军师说的一样,我们快点攻城吧。”麴义说道。
张颌则不同意:“不要心急,防止敌军有埋伏,还是慢慢来吧。”随后大军开始试探性的攻城,很容易的就攻下城池,张颌见状依然是命令大军小心翼翼的进城。
大军缓缓的进入了城中,突然两边杀出了大量兵马向自己军中攻杀,张颌、高览三人立时知道自己被埋伏了,天黑又看不清对方人数,下令大军突围。
东平陵城内冀州守军本来就有六十万,虽然有所折损但是也还有五十万人,趁夜攻杀出来,袁军如何能抵挡的住。
“儁乂、高览你们二人快点率领大军突围出城,我率领手下将士再此拦着敌人大军。”麴义大声喊道。
“麴义不可,我们一起突出重围,不能让你一个人留在这里。”张颌急的大喊。
麴义接着喊道:“一起走谁也走不了,你们快走不用管我,我手下将士精锐,定能阻挡敌军一时半刻,你们速度率大军突围。”说完率领手下两千余先登死士挡在了道路中间。
患难之中见真情,面对麴义的大义凛然,张颌、高览叹息一声,便率领大军突围。
经过一番冲杀终于冲出了城池,可谁知刚出了东平陵,准备整顿一下重新攻杀回去,救援麴义,正在此时听见城外呼喊着杀上来一支兵马,数量还很多。
赵云听见城中已经爆发战斗,便知褚燕、徐荣、裴元绍已经按计划袭击袁军,他便也按照计划率领十万骑兵奔着城池就杀来了。刚到城门就遇上了突围而出的张颌、高览,一句话都没说直接冲杀上来。
张颌、高览见状都没抵抗直接率领士卒向大营方向逃去,其实他们也抵抗不了,军队刚刚脱险,士卒惊魂普定,军心涣散,毫无阵型可言,敌军又来的皆是骑兵。他们只能逃跑,又被赵云领军趁势斩杀了不少士卒。可谓损失惨重。
城中褚燕、徐荣等人携大军四十万人把麴义和他的先登死士团团包围,先登死士乃是特种兵。数量也有五万之众,依靠手中大盾,重弩频频还击,冀州大军一时还真就拿麴义没什么办法。
但是随着赵云击败逃出城外的张颌、高览,杀入城内时,便意味着麴义彻底没有了机会,冀州大军四面八方一起发动攻击,先登死士也抵挡不住,大部分被斩杀。小部分被生擒,就连麴义也被赵云击晕生擒了,但是自身竟然损失了五万,这还是自己占据人数上和气势上的优势,如果野战还不知道会什么效果,不知不觉对先登死士也有那么一点佩服。
大概过了两个时辰,林森也率领军队回到了临济城。此番大胜俘获斩杀袁军将近四十万人,众人十分高兴,但是也没有大肆的庆祝。害怕袁绍突然来袭,只是分发了一些肉食给将士,这一战从夜里打到了天亮,将士已经非常疲惫了。林森便把军队分成几组轮流休息去了。
郭图得到汇报,高览、张颌等人进攻东平陵不利,遭了埋伏损失严重。而且另一边援救章丘粮草大营也是大败而归,粮草尽毁。心中生了歹意,害怕袁绍怪罪于他建议失败。对袁绍说道:“主公,此次进攻东平陵不利,乃是高览、张颌等人怨恨主公不听其建议援救粮草大营,在进攻的时候故意拖延时间,不尽全力,才会导致敌军援军赶到,使其大败而归。”
“哦?难道高览、张颌背叛我了?不可能吧。”
郭图悠悠的说:“主公可记得去年,我们与林森交战,林森竟然在阵前不杀高览,放其回来,而且属下我苦思冥想,为何林森能识破我们的计策,逃回平原,如今综合前后,必定是高览、张颌暗通林森,把他们的计划告诉了他。还有此次他们二人领五十万大军扼守黄河渡口,为何轻而易举被林森击败,让林森非常顺利的渡过黄河,如今想来,他们二人定然已经投靠了林森,背叛了主公您。”
“什么!”袁绍拍案而起,大怒道:“张颌、高览竟然敢背叛于我,来人,派兵去杀了他们,杀了他们。”郭图则在一旁暗自笑着附和。
袁绍要杀了张颌、高览的消息很快从大营传出,被他们两人知晓。
“郭图小人,竟然如此诬告我等,真是该死,真是该死!”气的高览大声咒骂郭图。
张颌则在一旁叹息:“如今怎么办,主公生性多疑,又有郭图诬告,已经派兵攻杀我们,我们回去之后必然会死,我们该怎么办?”
高览气呼呼的说:“袁本初心胸狭隘,容不得我等,我们要是回去无论如何辩解也必会被下狱治罪,甚至会被害,我看不如我们去投那林森算了。”
张颌也感觉高览说的对,按照目前局势,林森是他们唯一的选择,便点点头,说:“既然如此我们也没有其他去路,只能投奔林森了。”说完两人率领剩余士卒向临济城走去。
林森等人正在商议如何趁大胜与袁绍决战,突然外面进来一个小校:“主公,城外来了两位袁军将领,说要投奔主公。”
林森问道:“可曾知晓那两位将军叫什么?”
“听他们自己说名叫张颌、高览。”小校回答道。
林森惊讶,难道果然如历史上一样么,袁绍的粮草被烧,郭图就诬告张颌、高览,如果真是这样那自己可捡个大便宜了,问道:“是那在城下与褚燕大战五十回合未分胜负的高览么?”
小校回答:“正是那人。”
“如此我当亲自出城相迎。”林森高兴的心砰砰的跳。张颌虽然在三国前期功名不显,但是在三国的后期确实魏国首屈一指的名将,打败马谡,逼走诸葛亮都是张颌,此人乃大器晚成之辈,如今两人来投奔自己,自己又多了两员有勇有谋的良将了。
旁边人都劝,两人突然来投不明就里,要是加害林森那就完了。但是林森知道他们两人既然来投就肯定是真心实意的,因为他们无处可去。
出城来到城外,张颌、高览见到是林森亲自出城相迎十分感动,急急忙忙的走上前来跪下:“我们兄弟二人来投奔明公,还望明公不弃。”
“两位将军快快请起。”林森扶起了两人:“昔年伍子胥不早寤,而使自身危矣,如今两位将军前来投我,如微子去殷,韩信归汉,我大事可成,大事可成。快快随我入城,我当为两位将军设宴洗尘。”……
求收藏,求订阅,求月票……(未完待续。)
第二百七十六章 兵进袁营()
张颌、高览领着手下将士随着林森一起进入了城中,首先安排下了麾下士卒的住处,又分发了粮食酒肉。而后带着张颌、高览来到城主府里,府里早已经设下了酒宴,也把被俘的麴义请了过来。众人坐下饮酒畅谈,好一番快意之事,张颌、高览也感触很深,林森麾下的这些将领、谋士对待他俩完全没有敌意,像一家人一样,虽然这些人在战场上凶神恶煞,但是此时大家伙一起喝酒到是一派其乐融融。
酒宴过后,林森就袁绍军中情况询问了一下高览、张颌,果然跟历史一样,郭图主张攻打东平陵,他们二人持反对意见,最后袁绍决定两边都打,败后郭图为推卸责任,使坏诬告他们二人,致使他们投到他这。
林森真是喜欢死郭图了,说起来当初是他罢免了郭图的职务,之后郭图投到了袁绍帐下效力,可是如今郭图竟然还能给自己送助攻,送来两员大将,真是爱死个人。
与东平陵城内的欢喜气氛所不同的是袁绍大营这次确实是充满着悲伤,主将太史慈被击成重伤,已无力再战,大将张颌、高览、麴义也是被捉的捉,叛变的叛变,淳于琼战死,营中将士人心慌乱,毫无战意。
不管历史上袁绍的结局如何,但都不能否认他是一个优秀的统帅,尤其是在早期。当他听到回报两路兵马都被杀的大败而归立刻猜想林森已经率大军回来了,否则自己不会败的这么惨,召来逢纪、许攸等人商议。
逢纪率先说:“主公。听败回的士卒说,林森大军最少也有五十万以上。如今我们大败,军队只剩下了五十万人。而且精锐不及林森大军,太史将军重伤不能出战,粮草也只够两日之用,已无力进取,若从后方调运粮草还需一些时日。我建议撤退回临淄固守,然后从后方调集兵马和粮草,择机而动。”
许攸持不同意见,说道:“林森刚刚打败我们,必然会骄傲。防守定然会松懈,我们可倾全军与之决战,必可胜利。如果不胜再撤退也不晚。”
袁绍一直拿不定主意,不知道该撤退还是该进攻。袁绍的本性就这样好谋而无断。
这时郭图出了一个主意:“主公我们既不用撤退也不能进攻,当在此固守,然后从后方急调一些粮草应急。我们可派人前往兖州,再次联络曹孟德,邀其出兵魏郡,那时林森后院起火。必定无心青州战事,我们可趁机出战,必可收复青州,隔黄河虎视冀州。”
袁绍眼睛突然一亮。但是随后又暗下去,因为此次战败的事情,他对郭图还是颇有微词的。回过味来,发现就是郭图力主袭击东平陵的。否则如果集合全部大军扑向章丘,那粮食也不会被焚。也许能灭杀林森也未可知,起码自己也不至于落到如此田地,冷哼了一声,不做任何回答。
逢纪说道:“此事不妥,曹孟德正在忙于徐州战事,与刘玄德等人争夺徐州,此前济南国一带的曹仁都已经撤退回去,岂有余力攻伐魏郡,即使他还留有兵马估计也不会与林森正面为敌,主公我们还是尽早撤退吧。”
“怎会不能,主公可以许以重利,并且答应与他公分冀、并、幽三州,那不比区区一个徐州具有诱惑性,曹孟德怎会不出战?”
郭图和逢纪就来回吵来吵去,一个力主进攻,一个劝谏撤守,互相争执不下,最后力主战斗的许攸也加了进来,与郭图共同劝谏进攻,逢纪人微言轻,只好恨恨作罢,退了出去。
袁绍重拾信心,十分高兴,拍桌而起,说:“就如郭公则所言,遣一使者携重礼去兖州,约曹孟德共伐林森。”然后派人紧急到临淄城调运粮草,并且从大后方继续精选士卒调往前线,不过这些也得需要些时日才能完成。
显然林森不会给袁绍充足的时间,而且此次歼灭袁绍将近百万兵马,如今自己不论是在气势上,还是军队数量、战力上都要远远强于袁绍,如不趁势进兵,那岂不是浪费良机。
休息一日,待将士们体力恢复回来,隔日一早,冀州主力军倾巢而出,由林森亲自率领,浩浩荡荡五十万大军杀奔袁绍大营。
“主公,主公,不好啦,冀州军倾巢而出,正向我们大营处杀来,马上就要到了。”
听着帐下小校奏报,袁绍心中一惊,他现在最需要的就是时间,昨天一天相安无事,他还以为林森会休兵罢战呢,没想到林森是在养精蓄锐,不会给他一点反击的机会。
“快,传令下去,大军立刻集合。”
凭借营寨坚守?数年前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