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男人不好意思的笑了笑:“实在抱歉,我实在是怕错过这场座谈会,不然也不至于那样。
今天我真的学到了很多,但我现在有一个疑问,想请教你。”
“你说!”
“影片拿到高票房其实不仅仅和质量口碑有关,有些是粉丝电影,其实在好莱坞这个现象还不算明显,毕竟市场很成熟。
但也不是没有,比如汤姆斯和德普主演的影片就会票房比一个其他人来出演要高,但并不一定他们的影片质量就出色。
那么影片向市场妥协还是向质量妥协,如果两者在一定程度上不能兼容的话。”男人无比认真的看着陈天,哪怕他的年轻比陈天大了将近十一岁。
“徐铮!”
这时又一个声音传了过来,陈天扭过头看向了来人。
赫然是陈欣和张嘉妮,而发出声音的则是陈欣,这个大大咧咧的女人。
而听到陈欣的话,陈天一下将眼前这个男人和自己觉得有些熟悉的那个人联系在一起。
徐铮,这个出生于1972年的男人,比他大了将近十一岁。
因为1998年出演话剧《股票的颜色》获得第十届白玉兰戏剧奖最佳男主角奖,而从此成为了一个话剧舞台上的最出色的那几个人之一。
而2000年参演《春光灿烂猪八戒》饰演猪八戒彻底走红***,2002年参演《李卫当官》饰演李卫再次让全华夏的人看到了他出色的演技和搞笑天分 。
2012年,也就是八年后的贺岁档期,徐铮更是凭借着他自导自演自编的一部喜剧电影《泰囧》横扫华夏影坛,创造了一个月12亿票房的奇迹,最终票房达到了12。69亿,成为华夏电影市场华语片票房冠军 。
这个华夏影片最高票房纪录更是保持了到2015年贺岁档被他自己的新影片《港囧》打破,他也成为了第一个真正意义上三部影片突破11亿票房大关的超级巨星兼导演。
也正是那个时候,陈天看到《好莱坞报道者》对《泰囧》的报道才特意去关注了一下,后来更是去影院看了《泰囧》。
虽然有文化差异,但对华夏文化传统还算了解的陈天比普通的美国人更能理解影片。
尽管还有着一些在他看来的缺陷,但在陈天眼里《泰囧》已经是一部优秀的喜剧片,在影市出色的情况下宣传出色,又获得了好口碑从而形成了现象级观影浪潮。
这一切都是一部现象级影片所需要的,《泰囧》全部占据了,那么取得成功也就从偶然变成了理所当然。
这就是当初陈天对《泰囧》的研究,渐渐的陈天也开始研究起徐铮的影片,无论哪一部都足够用心制作,而且在任何时刻都保持冷静,对华夏电影市场研究很透彻,这是陈天对徐铮的几个感受。
陈天怎么也想不到此刻这个日后让他比较佩服的华夏电影人竟然站在了他面前,还向他提出了问题。
而此时的徐铮也仅仅参与过三部影片,只有一部《犯罪分子》是主演其他都不重要,很可惜《犯罪分子》这部影片并没有走上大荧幕。
当初陈天研究徐铮时还特意找到了这部影片,模糊的电影质量下陈天看完了整部影片,并且给予了自己的好评价,对徐铮的演技更是无比认同。
陈天却没有急于回答徐铮的问题,而是对这个未来华夏影坛牛人有了另外一个想法。
第三百二十七章()
第三百二十七章
“那么你觉得我们最主要的问题是什么硬件还是软件,我想问问这位同学,作为管理专业的你有没有想过这个问题?”陈天笑看着提问的男同学。
刘峰平时也算是管理系的风云人物,身高标准185,不仅长得很阳光健康是运动健,成绩也很不错。
如果说要有确定,那么只能是家庭没有背景,导致了他在绝大都数女人都期待着未来成为华夏明星的北影里面受到的女生爱慕少了很多。
刘峰想了一下:“我们的影片质量不够高,也就是软件跟不上去。”
“具体哪方面呢?能说说吗?”陈天饶有兴趣的看着刘峰,这个男生回答显然经过深思熟虑,而且一点也不紧张,很有气场,在陈天看来这样的学生是一个人才。
“您说的每一方面都有,但我觉得最根本的还是影片质量。
没有好的影片质量,那么就无法吸引观众走进影院。
现在影片市场很乱,好的电影一年就那么几部,扔掉国外引进的,我们国产好影片太少。
而这个原因我想过,一是我们的电影制作成本太低,好莱坞低于3000万美元的影片就是低成本,一千万以下就是超低成本。
我们的影片超过3000万人民币就是巨制,而这样的成本在好莱坞就是一个根本难以称为成本的数值。
虽然有您这样的奇迹导演,低成本上演过很多神奇,但不是每一个导演都是您这样的。
而我们的影片想要依靠国内市场收回成本甚至盈利,这对于很多电影来说都不可能。
国内盗版市场又很发达,所以根本没办法像欧美那样形成影片的周边利益,没办法推出相应的商品更没有办法销售出多少影碟。
现在想要将电影版权销售到国外也很困难,现在不是以前的动作电影版权很难卖出。
这样就形成了恶性循环,无法盈利就无法吸引投资商缺乏兴趣,更不用说其他名气并不高的新人导演。
直接导致了影片成本下降,影片的质量也随之下降。
而缺乏了激烈的竞争,也直接影响了影片的质量在缺乏激烈竞争的安乐中下降。
当然,如今我们电影人对待电影态度也有问题,远没有以前对待影视剧的态度,很多影片根本不能叫影片,完全是粗制滥造。
而十年前二十年前我们的电影和影视剧却很少如此,所以态度也是一方面导致了质量变差。
如果我们改变这些那么我们可以做出更多好的电影,这是我的看法,有不足和错误之处希望您指点。”
刘峰语气平稳,丝毫没有大场面而有怯场的表现。
台上的陈天认真的听着刘峰的每一句话,嘴角挂着笑意。
而北影的老师们也对刘峰的回答很满意,尤其看到韩三萍满意的表情更是如此。
陈天鼓起了掌,很快体育管里很多人都开始为刘峰鼓掌。
掌声持续了五六秒渐渐停息下来,陈天笑着说道:“这些掌声是你应得的,说句不好听的话,如今大学生越来越多,但我们的学生质量却在下降。
这个现象在世界各国都有,虽然你的回答不是百分百准确,但很明显你用心思考过这个问题。
如果一个人连基本的发现问题能力都没有那么这个人是失败的,如果这个人只会发现问题却不去主动寻找问题怎么解决那么这个人还不如发现不了问题。
起码他就像安乐死一样,不需要担忧。
但一个人发现了问题只会寻找别人的答案,而不去思考自己能不能去解决,那么他也只比不知道问题存在的人好一点点。”
“所以我觉得你值得掌声,但你说的不是全部,当然我说的也不是权威,也不一定正确。
但起码现在我想我比你稍微多一些认知,所以我就托大说你说的不是全部。
希望大家不会私底下骂我就是一个骗子,那样我想我应该灰溜溜的离开北影,离开这座华夏影视业人才的摇篮。”
陈天做出了一个逃走的动作,无比自然的同时让台下笑声一片。
“好吧,回归正题,影片质量是华夏影市想要改变的重要一点。
当然我指的是华夏影片的崛起,而不是依靠大量华夏国外的优秀影片。
但影片的质量其实并不是全部,实际上硬件和软件都很重要。
尤其影院,老实说华夏影院并不少,也有诸如《泰坦尼克号》、《英雄》等过亿影片证明了华夏影市还是存在着很大的消费人群。
但并不是每一部好的影片都会达到这样出色的票房数据,比如《手机》、《好好活着》等等优秀的影片。
这样的影片并不在少数,但他们的票房都不尽如人意。
有些人是想去看但却没地方去看,影院的扩大银幕数的增多势在必行。
但影院纯粹的增加并不是标准答案,因为这和观影群体的观影习惯有很大关系,也和票价、影片质量有关。”
“但最主要是形成消费观念,当然还有我们的钱包变得更鼓一些,我想会有人更愿意走进影院。
如何让更多人走进电影院里去看电影,这里的影片我指那些质量出色但票房并不好的影片。
如果让他们进去,那么就需要在宣传上多花工夫,而不只是关注度。
如今在华夏国内市场,普遍对宣传力度做的并不够,好莱坞则相反。
他们对于宣发的重视成本丝毫不亚于影片的拍摄制作,一部5000万美元的电影宣传很可能就超过3000万甚至更多,几乎达到了一比一甚至超过的现象。
从平面媒体、报纸、网络、海报制作、公路公交地铁火车飞机、上节目等等方面进行全方面的宣传,只有这样才能让人们知道这部影片。
因为别人不知道的情况下,你影片再好他们也不会有去影院的想法。
所以首先是宣传,下面便是经济能力和消费能力的提高,毕竟一部影片的票价并不便宜。
但如今华夏经济在告诉增长,一部影片平均票价四十元虽然不少,但我想一个月优秀影片也不会多达十几部,按照两三部来讲一个月一百左右的消费在华夏国内能负担起的人数不会低于五千万。
只要抓住这五千万里面的一千万,那么就是四亿人民币。
哇哦,四亿,还是不是一个超级可观的数字,但很可惜目前华夏影片最高票房还没有突破。
所以我们的宣传做的其实还不够,远远不够。
如果还有人没有看过《突袭》,那么有能力的我建议你去看一看,我觉得你们很多人应该不会失望。
如果你们很失望,那么可以找我报销影票。
瞧,我顺便打了一个广告,你们肯定很多人知道了它,然后在你们之中便可能发展成观众,这就为票房增加做出了贡献,这就是宣传的力量。”
体育馆再次笑声四起,陈天摊开双手显得很是享受。
“看来你们对我的表现很满意,我敢说未来华夏影市一定会出现爆发式增长。
因为人们口袋更有钱,他们也懂得去追求享受。
比如情人节的时候,和另一半去看一场爱情片,国庆周末和好友去影院享受一部好的影片。
他们会渐渐养成好的观影习惯,然后就会成每一部影片的潜在票房。
那个时候投资者就会看到巨大的利益,他们就愿意投资影院投资影片,一切都会发展起来,当然影片的质量和多类型化也会丰富起来,而不是单一的。”
陈天话音刚刚落下,又一个学生站了起来:“陈先生,你说的这些都有道理。
电影也是商品,商品需要广告,但就像一个东西一样广告再好,质量本身不信行的话,那么人买一次就不会买第二次,怎么才能提高影片质量呢?
刚刚你也说了影片质量很重要,像你这样每一部影片都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