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村书记带着一个人走进了院子,来到宝警官身边说:“警察同志。我是村书记,”又介绍旁边的人,“这是保卫干部。”
宝警官把两张身份证和一万元钱交给村书记说:“他们两个拐卖幼儿,麻烦你派人看着,别让他们出去。我得赶紧追那个孩子去。回头再跟你联系。”
“好好,您放心吧!我负责看着。”村书记保证说。
宝警官点了点头说:“那好,我们先走了。”说完就带着阿咪高从后门走出了院子。汗血宝马跑了过来,宝警官一翻身就骑了上去,追着阿咪高向前奔去。
刚才在院子里的时候,阿咪高把院子里闻了个遍,牢牢地记住了前来抱小男孩的那个女人的味道。出了后门又闻到了另一辆三轮摩托车的味道,然后顺着那股味道继续向前追寻。
阿咪高围着村子绕了半圈,又回到了刚才进村的那条路上,并沿着来时的那条路往回追寻。
看来在宝警官进村的时候,和那个倒买孩子的人走岔了道,宝警官他们是从右边进的村。倒卖孩子的人是从左边出的村,双方没有碰上面。宝警官他们走到村子东北角的时候,倒卖孩子的人正从村子西南角上出村了。所以他们之间相差并不是太远,也就是宝警官进院子这几分钟的事。
阿咪高心里非常明白:这个时候要加快速度,尽量缩短双方之间的距离。他把头放得很低。搜寻着那辆三轮摩托的味道,四只腿奔跑了起来。
又来到了大湖边上,阿咪高想都没想跳上大湖直接向对岸跑去。宝警官赶路心切,也没有下马,催着马在冰面上小跑前行。
穿过大湖又穿过一个村庄,阿咪高沿着小土道上了公路,然后又过了马路左转弯向前跑去。这条路还是刚才他们跟随公交车走过的那条路,现在又继续往前搜寻。
刚走了一里路,右侧又出现了一条柏油马路,阿咪高感觉到那辆三轮摩托右转弯走上了这条路,因此他也搜寻着那辆三轮车的味道右转弯向前追去。
前面是一个火车站,阿咪高追寻着来到了站前小广场。在车站候车厅进口处,那个抱小孩女人的味道又出现了。看来她是在这下了三轮车,抱着孩子走进了火车站。
宝警官下了马,把马拴在了一棵大树上,然后跟着阿咪高走进了候车厅。
这个候车厅不大,就有三排长条椅,有三个人坐在椅子上候车。阿咪高追寻着那股味道一直来到检票口。宝警官问检票人员:“刚才是有一辆列车开走了吗?”
“刚走也就三分钟。”一个女检票员热情地回答。
“您看见有一个抱小孩的妇女进站了吗?”宝警官又问,马上又补充一句:“抱着一个三岁小男孩。”
“刚才上车的人不多,一共就三个人,是有一个女的抱着一个小男孩上车了。”检票员仍然很热情地回答。
宝警官又问了这辆车去向、车次和前边几站的名称,得知这是一辆开往吉林的慢车,下一站是县城,再下一站是龙关镇。他计算了一下,到县城这一站可能追不上了,但是到龙关镇这一站应该能够追上。他觉得抱小孩的女人不会在县城下车,因为要是在县城下车就不会坐火车了,坐公交车很快就到。所以她坐火车肯定是要走比较远的路,很有可能是到东北去。
宝警官告别了检票员,带着阿咪高快速来到站前小广场,解开栓马绳一跨步就上了马,接着说:“咱们去追火车。”说完一拍马屁股就上了马路。阿咪高紧紧跟着汗血宝马也冲了出去。
这个小车站离县城很近,大概也就十几里地,县城离龙关镇也是不到二十里地。总共三十里地的路程,骑着马一会儿就能赶到。
宝警官快马加鞭向前飞奔,阿咪高一步不落紧紧跟上。在快到县城时,他们看到了那辆火车。赶到县城时,那辆火车正停在火车站上。他们没有停留,继续向龙关镇飞奔。
很快就到了龙关镇火车站,那辆火车还没有跟上来的影子。宝警官总算松了一口气。宝警官把马交给了火车站的工作人员,然后在车站人员的帮助下和火车上的乘警取得了联系,接着带着阿咪高走进站台,站在站台上等候。
过了一会儿,一辆火车慢悠悠地开进了站。火车在这停车一分钟,宝警官始终盯着列车下车人员,没有发现抱小孩的人下车。在车厢就要关门的一瞬间,他才带着阿咪高从第一节车厢上了车。
一声汽笛长鸣后,列车震动了一下,然后缓慢地开动了,带着咣当咣当的响声渐渐地驶离了站台。
第214章 捉拿人贩子()
宝警官看到列车乘警走了过来。那名乘警跟宝警官打过招呼,然后双方握手,接着向他介绍了列车上的情况。
这辆列车一共九节车厢,每节车厢是一百五十六个座位,前边三节车厢是卧铺,第四节车厢是餐车,后五节车厢就是硬座。
乘警告诉宝警官:“抱小男孩的女人肯定不会在卧铺和餐车上,只能在后边的五节车厢里。我对后边这五节车厢都查看了一遍,发现一共就有三个抱三岁左右小男孩的。”
宝警官眼睛一亮急忙说:“你快说说具体情况。”
“一个是夫妻两个带着一个孩子,这个应该不是。”乘警述说着:“第二个是老大妈抱着一个孩子,这个也不太像。第三个是一个中年妇女抱着一个孩子,这个人很可疑。”
“应该就是这个人,她在几号车厢?”宝警官觉得十有*就是她,因为就这么一个中年妇女。
“他在七号车厢。”乘警毫不含糊地说出了车厢号。
宝警官又问:“那两个抱小孩的在几号车厢?”
“两口子带孩子的在六号车厢,大妈带孩子的在九号车厢。”乘警记得很清楚,张嘴就说出了他们的位置。
宝警官从腰上解下了牵狗绳套在了阿咪高的脖子上,然后用手扥住了脖子上的绳圈说:“咱们赶紧过去吧!”
乘警带着宝警官顺着各节车厢的过道一直往后边走去。很快就来到了六号车厢,宝警官看到一个二十六七岁的女人抱着一个小男孩。小男孩已经睡着了,那个女的坐在椅子上眯瞪着,旁边一个男的拿着一个旅行杯望着窗外。很明显这三个人是一家子。
但是,宝警官并没有轻易地放过,而是有意在这三口子旁边停顿了一会儿,阿咪高并没有往这边伸头。这说明他们身上没有被阿咪高记住的味道,所以这个孩子肯定不是。
走进第七号车厢,宝警官提高了警惕。他用眼睛一扫。看见过道右侧倒数第三排有一个中年妇女抱着一个小男孩。那个小男孩手伏在车窗上,那个中年妇女再给小男孩讲着什么。
宝警官觉得这个小男孩不太像,因为那个小男孩并不认识抱他的女人,所以不会和她玩得这么融洽。
这时。乘警带着宝警官来到了抱小男孩妇女的旁边,他客气地说:“别让孩子趴窗户上,那样危险,快下来吧!”
那个女的回过头来说:“谢谢,谢谢,我们不趴了。”说着就把小男孩抱到了怀里说:“咱们不趴了,有危险。”
在乘警和那个女人说话的时候,宝警官有意把阿咪高的头推过去,阿咪高闻了一会儿没有作出任何反应,就跟不认识他们一样。
乘警看着宝警官。意思是说:“咱们抓不抓?”
宝警官说:“咱们继续往前边走。”
乘警明白了宝警官的意思,于是继续往下一个车厢走去。过了八号车厢就进入了九号车厢,宝警官前后扫了一遍车厢里,哎,怎么没有抱孩子的?于是又仔细看了一下。好像在车厢中部有一个女的背靠着椅子抱着一个孩子。这个女的旁边坐着一位大妈。
宝警官心里明白了:应该就是她。因为在乘警查看的时候,那个女的肯定把孩子放到了大妈的手里,使乘警误认为是大妈抱着孩子。
来到了抱小孩女人的面前,还没等大家说话呢!阿咪高就嗦嗦着鼻子闻了起来,然后在嗓子里发出了“啊、啊、啊”的声音,好像在催促着快点动手,宝警官冲着乘警点点头。
坐在座位上的是一个不到四十岁的中年妇女。双手抱着一个小男孩。小男孩被一个灰色小被子包裹着,很深沉地睡着,呼吸也很匀称,脸色红扑扑的,看上去一切都很正常。
乘警对那个妇女说:“你抱着孩子跟我们来一下,有人找你。”
那个女的看着乘警。好像知道了什么,于是有点耍赖地说:“我不去,你让他过来找我吧!”
“请你过去是对你客气,如果请他们过来那就不客气了。”乘警板着面孔说了一句软中带硬的话。
这句话好像是说到了那个女人的要害,她抱着孩子站起了身。准备往过道走。乘警又说:“还有哪些是你的东西,一起拿着。”
那个女的摇摇头说:“没有了。”
乘警在前边引领着,那个女的抱着孩子跟在后边,宝警官牵着阿咪高在最后边,他们向前边的车厢走去。
穿过了硬座车厢、餐车厢和两节卧铺车厢,来到了位于一号车厢的乘警办公室。乘警拿出钥匙打开门,那个女的抱着小孩走了进去,宝警官带着阿咪高也跟了进去。
这个办公室很小就一个座位,宝警官让她坐下,然后拿出证件亮了一下说:“我是警察,问你几个问题。”中年妇女愣着神,宝警官继续说:“你这个孩子是从哪来的?”
“这是我的外甥,从我妹妹那抱来的。”中年妇女说。
“你妹妹住在哪?”宝警官继续问。
“我妹妹就住在大湖村。”中年妇女很硬气地说。
“还给了你妹妹一万块钱,对吧!”宝警官不慌不忙地说。
中年妇女一听,感觉有点不对劲:他是怎么知道的呢?是不是咋呼呢?于是接着装:“什么一万块钱?”
“一辆蓝色三轮摩托车给你带到了火车站,对吧!”宝警官依旧不慌不忙地说:“你再接着瞎编。”
这回那个女的真有点傻了,坐在那瞪着眼睛愣神,她知道自己再瞎说好像也没有用了,警察好像什么都知道了。
“赶紧老实交代吧!”宝警官严厉起来。
那个中年妇女知道躲不过去了,于是全部交代出来。
那位中年妇女的表姐在吉林,都结婚二十多年已经四十多岁了一直没有孩子,所以就希望抱一个小男孩来抚养,并把这事告诉了住在大湖村的表妹。同时还说,如果能找到一个小男孩,奖励五万元。
表姐的事,表妹一直惦记着,可是两个月过去了一直没找到小男孩。于是表妹就把这个事告诉了同村的比较要好的一个女人,就是大湖村东北角那一家的女人。并许诺说,如果能帮助找到一个小男孩,就奖励一万元。
这个女人觉得这事不难,小男孩那么多在哪不能找到一个,便一口答应下来。今天上午,她突然给那个表妹打来电话,说找到了一个小男孩,让中午十二点去她家取孩子。
这个女人觉得这个孩子不是好来的,所以也没敢耽误到她家取完孩子就直奔了火车站。她想这事不是什么光彩的事,必须要快点转移,否则被人发现了就会鸡飞蛋打。
可是没想到还是被警察发现了,她怎么也想不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