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东北虎往右翻滚躲过了一扑,然后又向左翻滚过来,企图压倒阿咪高。阿咪高也向左翻滚躲开了东北虎的滚压,接着又爬了起来。东北虎跟着也爬起来。
就在这时,阿咪高再次向东北虎撞了过去,一头撞在了东北虎的肩膀上,东北虎飞了出去摔倒在地。阿咪高一下又扑了过去,骑在了东北虎的后背上。两只前腿死死地按住了东北虎的肩膀。
东北虎使劲动了动肩膀,纹丝不动。又伸了伸腿,依然无法动弹。他感到无能为力了,身上一松劲瘫软下来。
观众们兴奋地鼓起了掌,并大声呼:“神犬边牧、神犬边牧。”
阿咪高心里很清楚,这次表演大获成功。让不知道神犬边牧的人知道了神犬边牧,让怀疑神犬边牧的人不再怀疑,让没见过神犬边牧打法的人见到了这种打法,让支持神犬边牧的人更加得意。
阿咪高从东北虎的身上跳了下来,东北虎爬起来又抖了抖身上的毛,阿咪高和东北虎肩并肩走到了舞台中央。他们一起坐在了地上向观众鞠躬。
观众继续鼓掌,并大声喊叫着神犬边牧的名字。
所有训养员和动物一起从后台走了上来,站到了阿咪高和东北虎的周围,向观众鞠躬。女报幕员走上场来亲切地宣布:“演出到此结束,谢谢大家,欢迎再来!”
观众们全都站了起来,有节奏地鼓掌,祝贺演出成功。
呼达理满脸堆笑,主动伸出手来跟雪花爷爷握手。
第298章 新想法()
一上班,呼达理就来到了办公室,直接走到了办公桌前打开了电脑,寻找着表演部的报表。很快,昨天第一场演出的报表清楚地显示在屏幕上。
他慢慢地转动着鼠标,一行一行地查看着第一场演出的全部细节。在报表最后一行看到了第一场演出的总收入:11万元。
呼达理裂开嘴笑了。这么多年来,这还是第一次达到这个水平,几乎就是整个排演场满座的全部收入。从这里就可以明显地看出,这次演出是多么受欢迎。从这一次演出开始,马戏团演出的形势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他坐在老板椅上想了想,然后在总经理签阅一栏里敲上了几行字:昨天演出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你们辛苦了!希望继续巩固这个大好形势,继续改进节目表演。我想能否在神犬边牧表演的几个节目里增加一些故事情节,这样会更吸引人。请研究落实。
在排演场的演出也就是这样了,每天可以达到11万元的收入,要想增加收入就要到更大的范围去演出。呼达理想到了人民体育馆。这个体育馆有一万个座位,演出一场的收入可以达到100万元,对!要到那去演出。
于是他手握鼠标点开了策划部经理的页面,在总经理指示一栏里敲打出如下文字:请你立即和人民体育馆取得联系,我们要到那里去演出,越早过去越好。演出时间尽量长一些,如果可能先定两个月。具体演出内容以神犬边牧的表演为主,具体表演节目再研究确定。
呼达理心里清楚,联系人民体育馆的演出,最少也得十天以后了。那么这十天只能在排演场演出,十天能够收入110万。挪到体育馆以后。就算能演出五十天,总收入就可以达到五千万,刨去百分之十五给体育馆。实际收入就有4250万,到那个时候日子就好过了。
现在最关键的还是要留住神犬边牧。一定要想办法留住他们。呼达理很明白,这一切的转变全仰仗于神犬边牧。有了他们,就有了吸引人的节目,就有了上座率,就有了可观的收入。所以,不管采取什么方式,一定要留住他们。租也行,买也行。或者是有什么新的办法也行,只要他们在马戏团就有好日子过。
想到这,他拿起办公桌上的电话机拨通了雪花爷爷的住所,听筒里响了三声后便有人拿起了话筒,于是说:“喂,是雪花爷爷吗?我是呼达理,您好!住着还习惯吧?行,那就好!还有什么不方便的事吗?噢,没有。有什么需要的你就直接找春秘书,我跟他说了。让他全权处理好您那的事,所以您千万不要客气。神犬边牧的狗粮您开始做了吗?噢,您需要什么食物就告诉采购员。让他去买,一定要保证他们吃好。行,有时间我去看您,您多保重啊!好,先挂了啊!”说完把话筒放到了电话机上。
咚咚咚,响起了三下敲门声。“请进!”呼达理话音刚落,春秘书推开门走了进来:“呼总,上边下发了一份文件你看看。”说着走到了办公桌前递给了呼达理一分红头文件。呼达理看了一眼标题:关于动物保护相关问题的通知,然后把文件放到了桌子上。指着写字台前的椅子说:“你坐下吧!”然后问:“关于昨天那场演出你觉得怎么样?”
“这场演出真是太精彩了!”春秘书抑制不住内心的高兴赞许着说:“从上座率上就能看出来,这台节目符合观众的口味。也符合市场的需求。我也问了几个观众,他们都说特别好。说是从来也没看过这么好的节目。”
哈哈哈哈,呼达理笑着说:“只要观众爱看就好,观众就是上帝,他们喜欢什么,我们就表演什么,这样才能把他们吸引过来,为我们创造效益。”
“您那句话说的好,创新是发展的源泉,我们昨天的那台节目就是一个创新。”春秘书适时地引用了呼总的一句话,然后又说:“让狗搜索观众,增加了演员和观众的互动;让两只边牧对打,展示了现代动物全新的打法;表演大赛项目,增强了表演的时效性;边牧战老虎,展示出弱者打败强者迎合了人们的心里。这几个节目都有所创新,所以受到了大家的喜爱。”
“你这几句话总结得很好。”呼达理很爱听春秘书说话,因为它的话里总是悄悄地藏着对领导的赞美。接着又说:“你说说如果再创新还有什么可以做的?”
“这事我也琢磨过,”春秘书笑了笑,“就是把打斗类节目用故事情节穿起来,这样观众看着就喜欢了,非打斗类的节目根据情况也可以这么做。”他想了想又说:“也可以搞一个动物类小品,这个比较复杂,还得研究。”
“你的这些想法不错,回头我让相关部门再好好研究一下,看看怎么落实到节目当中。”呼达理同意他的看法。
春秘书看呼总今天很高兴,又主动征求意见,可能是又有了什么新想法,于是接着说:“我还有一个不成熟的想法,也不知道行不行。”
“那就说说看。”呼达理想听听这个想法。
“这两个神犬边牧和咱们的老虎、黑熊、大青蛇都是好朋友,所以他们一起表演起来就非常默契,这些都不用我们训练,就能表演的很好。”春秘书介绍了现在的情况,接着说:“神犬边牧还有两个野兽朋友,一个是野狼,一个是野豹,如果我们把它们抓来还能增加新的节目,而且也不用训练,抓来就可以用。”
“你这个建议不错。”呼达理一听就肯定了这个建议,接着说:“尽管野狼和野豹不好驯养,但是有神犬边牧在,他们就不敢太闹腾。”他想了想又说:“但是,怎么保证能抓到神犬边牧的朋友呢?”
“在仙草谷里,神犬边牧几乎打败了所有的野狼和野豹,那的野狼和野豹见到神犬边牧都是低头哈腰的,见了神犬边牧的徒弟都不敢挡横。”春秘书听说了神犬边牧的很多故事,解释说:“所以只要在仙草谷抓到的野狼和野豹,一般都是他们的朋友。”
“噢,还有这样的事。”呼达理弄清楚了,果断地说:“那咱们就去抓两只过来,以后咱们的节目就更丰富了。”
“但是现在对动物的管理越来越严了,”春秘书扬了一下头,示意桌子上放着的红头文件,“那个文件里也说了,不容许随意地捕杀野生动物。”
“这没关系,咱们可以走正常程序报批。”呼达理看了看文件,好像上边也写着如因各种工作需要捕捉野生动物要经过报批,于是说:“这么着,你回去写一份请示,咱们因为工作需要想捕捉一只狼和一只豹,抓紧时间送上去,批了以后咱们就动手。早点捕获就早点增加新节目,以满足市场的需要。”
“好,一会儿我回去就写,写完您再看看,没问题咱就报上去。”春秘书答应着,然后又说:“我还有一个不成熟的想法,当然这个事也不着急,但是将来肯定有用。”
“好啊!想法越多越好,想法多了就总能找到有用的。”呼达理这个时候正需要一些有用的想法,以帮助马戏团更好的发展。
“咱们可以买两只神犬边牧的小崽儿,委托雪花爷爷来养,等养好以后根据养成狗的能力给他报酬,养成后给咱们来用。或者是咱们提出标准,让雪花爷爷按照标准来养。这样神犬边牧的节目就可以保持下去了。”
“这个想法更好!关系到马戏团的长治久安。”呼达理眼睛一亮,点头夸赞着,想了想说:“这个事到不着急,你也先别跟它说,说早了有时候倒麻烦,等过些日子赶上适当的时候再说。”
这么一会儿,春秘书就提出了两条很好的建议,非常有价值的建议,呼达理听了以后很高兴。他觉得真正有价值的建议一般都是在非正式场合提出来的,都是在实践中遇到问题而深思熟虑出来的。真正开会的时候一般提不出什么很好的建议,因为那都是为了开会现琢磨的,不是深思熟虑研究出来的。
第299章 活擒大青蛇()
咚咚咚,咚咚咚,响起了敲门声。
雪花爷爷正在厨房里做神力狗粮,听到敲门声赶紧答应着:“哎,来了!”说着擦了把手走出了厨房,一边准备开门一边问:“谁呀?”
“雪花爷爷,我是呼兰,接神犬边牧来了。”呼兰在门外说。
门打开了,呼兰一边叫着雪花爷爷一边进了屋,从左边小柜子上拿起了两根牵狗绳说:“阿咪高、阿咪乔过来。”
两只边牧从小屋里跑了过来,呼兰给他们俩套上了牵狗绳说:“雪花爷爷,我给牵走了,晚上演出完再送回来。”
“好好,牵走吧!”雪花爷爷说着又给了呼兰一小袋神力狗粮说:“晚上五点给他们吃了,这狗一天吃两顿。”
呼兰接过狗粮放进背包里,牵着两只边牧走出了门。来到楼外,呼兰看了一眼蓝天,太阳在正南偏西,暖洋洋的照在头顶上。已经是下午一点了,再过几个小时又该进行第二场演出了。
刚接触两三天,呼兰就特别喜欢这两只边牧了。他们特别懂事,很听主人的话,而且从不乱叫。关键是这两只边牧神勇无比,不惧怕任何猛兽,带着他们就觉得是带着一个保护神。
神犬边牧也很喜欢呼兰,他们觉得这个小姐姐不仅长相很美而且很温和,从来不跟他们耍态度,还经常给他们好吃的。尽管他们从来没吃,但是对这种举动还是很喜欢的。
呼兰带着两只边牧来到了排练厅,带着他们把前三个节目又熟悉了一遍,然后又给猛兽训养员戎荣打了电话,让她把大青蛇带到舞台上。呼兰带着两只边牧也来到了排演场舞台,看到大青蛇已经到了。于是对阿咪乔说:“你和大青蛇在串个场,晚上表演就看你们的了。”
阿咪乔走到大青蛇身边说:“今天晚上是咱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