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魅影迷踪-第1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鬼听钱成这么说,就大骂道:“操他阿三八辈祖宗,真够坏的!”

    钱成接着说:“防盗墓的连环翻板构造极复杂,先在墓道中挖个超级大陷坑,坑下插满大铁锥子。坑上层平覆数块木板,木板中间有轴,下缀一小型相同重量的石头,呈天平秤状,板上掩盖伪装物。但这玩意屁用不顶,因为破解极简单,砸块大石头就能探测出坑距。架块木板子就过去了。

    民国年间,山东青州一带农民在垦田时,于云门山发现一大冢,墓道之中就发现了带轴的翻板,板下有坑,坑中密布利刃。

    当时坑中积水甚多,待把水抽干,发现有两个人骨架一仰一趴倒毙于利刃之中,身边有铁锹、锤子、绳索等工具,显然是盗墓者所携。但此墓还是遭到盗掘,墓室内器物所剩无几。

    清理人员发现,在连环翻板之下有两架木梯相接,木梯已经腐朽,但仍能看出形状,这无疑是后来的盗墓者想出的破解之法。只要将木梯放入墓道,盗墓者沿梯而入,则如履平地,一切翻板与陷坑、利刃都枉费心机、无济于事了。

    由此看来,盗墓者与反盗墓者的智慧较量,着实令人惊叹。

    机关术是中国古代科技文明的代表,无论是在生产、生活还是军事乃至一切需要之处,都可以看到它的身影。运用机械力量,巧妙地控制事物,并达到神奇的效果,这是古人对世界的贡献。而这一贡献,源自于他们对自然深刻的观察和思考。因此机关术才如此深奥玄妙。

    厚葬习俗在中国由来已久,历代王侯将相不惜耗费人力、财力,营建陵寝地宫。为了防止自己的墓葬被盗墓贼侵扰,古人们在墓穴中设置了各种各样的防卫机关,试图阻止盗墓者的进入。当掘墓人悄然闯进地宫,他们不但要面对价值连城的宝藏,还要注意防不胜防的机关陷阱。

    常见的陵墓机关有:弓、弩、连环翻板、水银等。

    ‘法自术起,机由心生。’在各种机械装置里,机关堪称最要害的部分,它微小而隐秘,却“牵一发而动全身”,控制着整体的运动趋势,是人类智慧和创造力的至高体现。当现代人用理性的眼光来打量古人生活中充满奇思妙想的机关之术时,已不仅在寻找机关本身,还会发现机关背后古人的心思。

    中国古代科技高度发达,机关之术也源远流长,春秋战国时期,鲁班在从事伟大的营造和工具发明之余,还发明了一种可以在天上飞翔的“木鸢”,这个飞翔的木质大鸟,应该是飞机的祖先。

    在中国人心目中,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这位精于内政、长于战略的武侯在历史上也留下了不少谜团,其中之一就是他的制造之术。

    正史《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中评说:“亮性长于巧思,损益连弩,木牛流马,皆出其意。推演兵法,作八阵图,咸得起要云。”

    上述种种制作,的确是孔明的手笔,可以大胆地推测,孔明的机械制作术,很可能是继承了战国时期墨子和鲁班的机关之术,并加以发挥改进,成为令人叹为观止的古代科技。

    诸葛亮是一位机械制造的行家里手,他的妻子黄氏也是一位发明家,民间传说有一个有趣的故事。”(未完待续。。)

第六十三章 诸葛夫妇() 
我和老鬼最喜欢听故事了,一听钱成说要讲故事,我们两个人就立刻来了精神。:“诸葛亮的老婆,你们知道是谁吗?”

    我一听钱成这样问,就连忙抢答道:“黄氏黄月英啊!靠,钱掌柜,您能不能问点比较有技术含量的问题啊?”

    钱成笑了笑说:“没错,是黄月英。但是你们有没有听说关于诸葛夫妇的传说?”

    我和老鬼见钱成这么问,就都摇了摇头。表示不知道,也没有听说过。

    钱成说:“大家众所周知,诸葛亮仪表堂堂、风流倜傥,光个字就有一米八几。再加上学富五车、满腹经纶,在三国时期可以说是数一数二的美男子了。可是,他的夫人黄氏黄月英,却是相貌丑陋的人。夸张一点的说,那是惨不忍睹啊!”

    听到钱成这么说,老鬼立刻抢先说道:“靠,不会吧?美男配丑女?白瞎了诸葛亮这么一三国美男子啊。真是造化弄人,有长就有短啊,一代空前绝后的谋士在选老婆的眼光是还是有所欠缺啊!”

    “非也非也!”钱成说,“黄月英可不是你想的那么差劲,她可以说是一位伟大的人物。可能是因为相貌丑陋的原因,光把时间用在了学习上。论才学,绝对在诸葛亮之上啊。据野史记载,那黄月英可是才高八斗、满腹经纶啊!诸葛亮有很多的问题。都是跟她学的。”

    “真的假的?”老鬼惊讶地问道,“《三国演义》上面很少说到她啊!”

    “《三国演义》在当初在写的时候,就注定了是男人戏。女人除了二乔、貂蝉和孙尚香外,其他都是跑龙套的。”

    听钱成这么一总结,还真是!《三国演义》上面关于女人的篇幅,好像确实不是很多。

    钱成接着说:“言归正传,诸葛亮那是个有大智慧的人。自然,在选另一半的时候,绝不会以貌取人。除了相貌,他看的更多的是才学。这才和黄月英走到了一起。

    话说。黄月英发明了一种可以用来推磨的木头人。只要开动机关,那木头人儿就不知疲倦地推起石磨。如果传说成立,那这个木头人儿便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机器人。毫不夸张地说,是机器人的鼻祖。

    因为战争的缘故。中国古代机关术很多用在了军事上。最为典型的。是诸葛亮的“八阵图”。许多史籍中都有记载。最为详尽的还是《三国演义》第八十四回中,陆逊误入八阵图后“狂风大作,飞沙走石”。落得惨败。

    最后,还是黄月英的父亲(诸葛亮的老丈人)出现,将陆逊给救了。陆逊连连自叹不如,称“孔明真乃神人也!”。

    这个故事,侧面也说明了黄月英的父亲也是也是一个智慧超群的人。她老爹这么厉害,女儿能差吗?

    《水经注》中这样论定:“八阵既成,自今行师,庶不覆败矣。”说明这个阵法的确是非常厉害的。因为它不仅有通常的军事要素,而且似乎还有许多深奥的玄学在里面。

    这八阵图分为“生、死、惊、伤、景、开、休、杜”八种阵法,而且能“变化为周天三百六十五”这样的阵法,在世界战争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

    听钱成这么一讲解,我和老鬼对诸葛亮的崇拜之情,又更加增添了一层。

    老鬼一听钱成这么说,就不无感慨地说:“卧槽,我要是生在古代,非得认诸葛亮为干爹不可!”

    “操,就你这心术不正的样子,最多也就是给诸葛亮家喂喂猪、打扫打扫厕所什么的,其他就别想了吧!”钱成平时不怎么说话,但是一说话就够老鬼受的。

    “滚蛋!说谁心术不正呢?”老鬼说,“我可是个单纯的人。”

    我和钱成听老鬼这么说,立刻就哈哈大笑起来。

    钱成说的这些是不是事实,这个我们无从得知。但可以肯定的是,诸葛亮在古代不光是一个政治家、军事家,还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发明家。甚至精通韵律、文笔超群,还是一个非常具有文艺范的人才。

    要是搁在现代社会,那绝对是个明星啊。什么诺贝尔文学奖、奥斯卡影帝、格莱美音乐奖等等等等,估计都是非他莫属啊。

    老鬼一看自己想要跟诸葛亮攀亲备受打击,就连忙转移话题说:“靠,你说了这么多,和我们现在有什么蛋的关系啊?”

    钱成说:“我是想要告诉你们,这机关术的利害性。”

    “对了,你这么一说,我反倒想起来来了。”老鬼说:“你怎么就知道这是你说的那什么‘连环跳板’呢?”

    “是连环翻板!”老鬼纠正说,“凭直觉啊!我的直觉可是从没有出过差错的!”

    “靠,就听说过女人的直觉是最灵敏的,还从没听说过男人也说自己的直觉灵敏的。你还别说,我还真就想试试这什么所谓的‘连环翻板’。俗话说的好:‘人为财死、鸟为食亡’。我虽然不是鸟,但老子现在是真饿了,顾不得那么多了。为了能填饱肚子,还真得一试。”

    说着,老鬼就想要再次上前去试它一试。

    我连忙一把拉住老鬼,骂道:“你特么是不是脑子坏了?这种事情能开玩笑吗?这种时候,就是你不相信也得相信。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还是小心为好,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就为了填饱肚子,连性命也不要了?”

    老鬼看我真生气了,就连忙陪笑道:“我也就是这么一说,又没真想去以身试水。怎么说着说着,就急眼了呢?我又不是真的脑子进水了。”

    钱成这个时候说:“你说的我能够理解,要想试的话,办法也是有的。我们可以用其它的东西代替啊,并不一定非得要自己亲自上阵。如果真的没事,咱们再过去不迟。”

    钱成说完,就向边上的一块圆形的大石头撇了撇嘴。(未完待续。。)

第六十四章 试验() 
我和老鬼顿时就明白了钱成的意思,他是说用那块圆形的石头代替人来实验。{大不大、说小不小的圆形石头给掀了起来。由于地面存在一定的坡度,所以掀起来之后滚动就没什么难度了。

    我甚至怀疑,这地面的坡度是不是造金字塔的人的精心设计?因为这样的坡度设计,让进来的人,有一种不由自主向前进发的感觉。脚底存在的这种角度,使人身体向前倾,就仿佛身后有人将自己向前推的一样。

    这样想来,古埃及的法老和建金字塔的人心思还真是复杂。说得直接一点,就是太阴险了。这种损招都能够想的出来,也不怕断子绝孙呢。据说使这种阴招的人,都有损阴德,会对自己或者子孙带来报应。

    为了能够看清楚,我们三个人刚刚在搬石头的时候,已经将火把插在墙壁上,改用手电筒来照明。其实我们这样做的目的很简单,就是想要通过直线光,一探这连环翻板下面的“庐山真面目”。

    待一切准备好之后,三个人一起用力,将石头向前一推。那石头倒也没有任何阻碍,就“轰隆、轰隆”地向前方滚动了过去。向着钱成说的所谓的“连环翻板”的位置滚了过去。

    我们三个人打着手电也紧随其后,但是中间隔了一段距离。

    只见那圆形的大石头。滚过石板的接缝处,直接向那中间滚去。在大约滚过中间靠后的位置,那石块猛然向下一陷,掉了进去!

    由于我们在那连环翻板的斜上方,又加上我们手电筒始终跟随着石头的滚动而移动。所以,石头在落下发生的一切,都尽收我们眼底。

    就在这几乎是一瞬间的工夫,我们对下面的情况是一览无遗:只见那坑洞下面刀光剑影,竖着一排排利刃,好不吓人!不过。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是匕首。而是有二三十公分长短的长矛矛头。在手电光的照耀下,明晃晃地闪耀出道道寒光。

    这场景,看得我们三个人是心惊肉跳、提如筛糠。这一把把利刃,看样子依旧是锋利无比。即使经过了几千年的岁月腐蚀。也不见半分锈迹。可见这矛头制作的精良和墓室封闭性的严密。

    最为巧妙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