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地烈风-第1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突然任命一个全然不知底细的人来领兵,那这些武将肯定心中不服,如果卢清翰能技压群雄,让那些武将心悦诚服,那就省了许多功夫了。

    果然卢清翰不负所望,他只在席间演练了一套枪法,便让在座所有的武将噤声不语。卢清翰的这套枪法精妙非常,这些个武将一见便知道自己绝然破解不了,于是孙进贤顺利的任命卢清翰为临时的马步军指挥使,统领洛阳城内士卒抗击刘潜的进攻。

    卢清翰掌握兵权之后,迅速做出了调整,虽然洛阳城战备不足,不过还是在刘潜赶到之前做了相当一部分守城的准备工作。卢清翰还亲自带队出城迎击了刘潜的先锋部队,一人连挑四员战将,杀得刘潜的先锋部队大败而归,令城中士气大振。

第二十九章 五 洛阳围城() 
刘潜的大军赶到洛阳城后便开始攻击。先锋受挫在他心中抹上了一丝阴影,因此他的进攻格外猛烈。面对刘潜的猛攻卢清翰守得严丝合缝,没给刘潜任何机会。双方激战三天之后刘潜不得不停止了攻城,付出巨大的伤亡却没有任何进展,这是他这支叛军最接受不了的事情。因此他采纳了安在道的建议,转而选择了围城。当然五万的兵力是不足以完全包围住洛阳城的,刘潜的真实目的是牵制住洛阳的守军,而他则趁此机会突袭了洛阳城附近的洛口仓。

    洛口仓是绢之国最大的粮仓,大江南北,黄河两岸的粮食全部通过发达的河道系统运往洛口仓,然后再向长安运输。夺取了洛口仓就如同扼住了长安的命脉,要知道以关中的粮食储备要养活长安城那百万居民是非常困难的,失去了洛口仓,刘龑一定会按耐不住挥军东进,这样一来刘潜的骑兵队才有机会。

    面对这一情况,洛阳城内是无可奈何的。用不到一万的兵力防守洛阳已经捉襟见肘了,更不用说出兵夺回洛口仓了。为此卢清翰曾多次出击,可刘潜的部下并不应战,大家都明白卢清翰的强悍,谁也不愿意出来送死。如此一来战事就僵持了下来。

    此时双方都感到焦躁不安。洛阳城内由于准备不足,粮食的储备有限,要养活城内众多的百姓是件非常头痛的事情,好在朱毅均号召城内的士绅商贾们将存粮借贷给孙进贤,暂时缓解了燃眉之急,不过日渐降低的存粮线还是让人心中着急;而城外的刘潜则由于没有进展造成了人心浮动,逃兵现象层出不穷,哪怕刘潜采用了一人逃亡全队问罪的连坐法也无法阻止。而长安城方向则全无动静。自己派出的奇袭部队人数太少,恐怕也很难奏效。

    此时的刘潜将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了回太原搬兵的刘献之身上了。如果刘献之能搬来十万大军,那么洛阳城指日可下。一旦洛阳城失守,周边地区必定会大受震动。后面的攻城略地也会相对轻松了。可这援军左等也不来,右等也不来,刘潜派去催促的使者也没个音信,整整一个多月过去了,反倒是传来了一个让刘潜跌破眼镜的消息。

    原来刘献之回到太原府之后立即向自己的二哥刘坦之,向他说明了自己的计划以及父亲的命令,然后便让刘坦之火速前往边关召集军队,自己则召集附近的人马准备奔袭邢州。

    刘坦之欣然领命而去。可刘献之在用虎符聚集了周边的大约两万人马之后并没有出兵邢州,反而把刘潜的子女和嫔妃们全部软禁了起来,然后修书一封命边关守将将前来调兵的刘坦之给抓了回来。刘献之轻轻松松的把十万大军的兵权揽在了自己的手中,然后便上书朝廷声明自己绝无二心,愿意和朝廷合兵一处共讨叛逆。

    就在刘献之整顿兵马想要南下讨逆的时候,传来了突契大军逼近的消息,刘献之只得率领大军前往边关布防以阻挡突契南侵,若非如此,刘潜苦等一个多月的结果可能就是被十万大军从背后突袭而全军覆没!

    得到这个消息的刘潜气得浑身颤抖,他万万没想到自己的亲生儿子刘献之居然摆了他一道!这小子从一开始就劝说自己不可起兵。自己首鼠两端的心思一旦被刘献之摸到,他便立即改了口替自己出谋划策来赢得了自己的信任,原来他从一开始就下定了决心准备反水!自己实在是太小看这个病怏怏的小子了。原来在这具病弱的身体里面藏着一颗深沉冷酷的叛逆之心!竟然背叛自己的父亲!现在自己不但失去了援军,甚至失去了根据地太原,而且这消息一旦传播开来,连自己的儿子都起兵讨伐自己,那天下还有谁会服从自己!

    刘潜越想越怕,颤抖着双手将面前的酒喝了下去,可洒出来的酒几乎和他喝下去的一样多。喝完酒,刘潜定了定神,下令道:“立即攻击洛阳城!三天之内必须攻下!”

    安在道在一旁忙道:“王爷。我军如今士气低迷,要在三天内攻下洛阳城。恐怕。。。。。。”

    “组建督战队!有畏缩不前者立斩!”刘潜大声喝道。

    安在道一时没反应过来这条命令。督战队,这意味着刘潜已经对士兵们的忠诚彻底失去了信心。督战队能起到的效果就像饮酒大醉一样,短暂的热血沸腾和亢奋之后换来的将是宿醉的苦痛。一旦督战队能引起的亢奋到头了的话,这支军队恐怕会崩溃!刘潜已经失去了正常的心态了,安在道在心中如此确认。

    于是洛阳城迎来了开战以来最为艰巨和血腥的场面。刘潜的部队就像发了疯一样向城上猛攻,完全不顾及伤亡有多么的惨烈,士兵们得知自己无论向前还是向后都是死路时所爆发出来的力量是惊人的。卢清翰清楚的认识到对方的这种状态是非正常的,也是不可能长久保持下去的。可自己的部下能不能熬到对方力量消散的那个时候则是一个未知数,因此他亲自带队在城头奋战,将一批批爬上城头的刘潜军兵斩杀殆尽。可敌军的攻势就像无穷无尽的海浪一样,洛阳城城头的危机此起彼伏,卢清翰连战了两天一夜不曾休息过片刻,直到了第二天的黄昏时分。

    卢清翰看着城头上横七竖八的尸体,负伤的士兵还在奋战不休,直到被弓箭射穿了胸膛才倒在了地上,哀嚎着的士兵抱住敌兵一起跃下城头摔成肉泥,到处都是死亡和鲜血交织的画面。此时在城头上抵抗的士兵已经不足两千人,城头上的防御线越来越薄弱,危机越来越多,越来越频繁。差不多到极限了吧?卢清翰微微一笑。看来自己的极限就在于此了吧,靠这些兵力要想再坚守下去已经是不可能了,一旦城头失守,城门被攻破,那么在这残存部队中唯一可以依靠的心理安慰也将不复存在。看来是撑不过今晚了,卢清翰一边用手中长枪刺杀了六七名杀上城头的敌兵一边如此判断。

    就在此时,东北角腾起了一股冲天的烟尘。卢清翰很清楚那是骑兵队急进造成的烟尘,心中不由得一怔。那烟尘越来越近,卢清翰看清楚了,旗号上清清楚楚的写着:辽东都护——常!

    是援军!辽东都护常邈的援军!

第二十九章 六 驰援千里() 
常邈的军队何以会突然出现在洛阳城外?

    这件事还要从常邈接到告急密函的时候说起。当时常邈远在高丽战场,那封密函并非是来自于长安的皇宫,而是太原的刘献之派人送来的。

    早在刘献之领刘潜之命奔赴太原之时,刘献之便修书一封,命人急速送往辽东军前。信中说明了自己父亲起兵进京,其意图并不仅仅在于助皇上平乱,刘潜本人有谋逆之意,刘潜手握十五万重兵,如果辽东军不急速回援,则京师难保。刘献之在信中说自己将尽力斡旋以拖延刘潜进京的时间,但情况十万火急,请常邈立即驰援,击破叛军。

    接到这封信的常邈根本不需要确认真伪,因为没有任何一个人会拿自己的父亲来开这种玩笑。就算刘献之说的不是真的,那么他贸然领兵入关就有造反的嫌疑。可身为刘龑的臣子如果因为害怕这个罪名而没有回军救援导致皇上有失的话,那就是万死莫赎了。因此常邈当即决定退兵救驾。

    可当时正和高丽交战,想要退兵谈何容易?而且这个回军路线要绕过辽东,穿过河北大地,路途太过遥远。深思熟虑之后常邈决定从海路回援,如果从海路直接前往山东的登州或者莱州,那么从那里进军的速度就会大大提高了。可是这个计划有一个致命的问题,那就是郑梦龙的水师此刻还在平壤城外。要如何才能通知他将水师撤出,并且来运载自己的援军呢?

    此事事关重大不容有失,因此常邈决定从水陆两路各给郑梦龙送去一封密信。水路好办,可陆路就必须有人突破高丽军的重重布防前往郑梦龙处,商议之下高定边主动请缨接下了这个艰巨的任务。事实上高定边的武艺确实是出类拔萃,整个辽东军中恐怕难以挑出一个比他更合适的人选了。

    随后常邈率军对安州城展开了全面的进攻。而这个进攻的全部目的就是掩护高定边突破敌军防线。果然,毫不知情的高丽军很快就放弃了安州城外的布防退守城内,高定边带着五名精锐骑兵消失在了夜色之中。

    常邈随即布置了退兵的策略。东线由老将何灵指挥,向国内城退却;西线由苏成栋负责往义州城退兵。而常邈则率领虎卫营和一万骑兵先行前往义州城准备物资并等待郑梦龙的水军到来。

    整个撤军行动进行得非常顺利,由于此次撤军完全出乎高丽军的意料之外,加上之前常邈正好曾利用先皇驾崩的机会虚晃一枪杀了高丽军一个措手不及,因此高丽军几乎没有采取任何积极的措施,等到他们发现连包围平壤的郑梦龙水军都撤走时才恍然大悟,绢之国这次是真的撤了。可这个时候,辽东军已经在鸭绿江北岸,并且已经做好了充足的防御准备。而常邈则早已领兵踏上了回国的路。

    在这个撤军行动中还发生了一个小插曲,那就是虎卫营副指挥使左司戈王汉新被降级为普通士兵。

    王汉新之所以被降级成为士兵,那是因为他犯了常邈的大忌,而且还违反了军令。

    由于不得不将夺取的高丽城池放弃,怒火中烧的王汉新带着虎卫营中那些被高丽军屠杀后的幸存者们,对撤军途中的高丽村镇施行了残酷的报复。沿途有四十多个村庄,六个小镇被他们焚毁,平民死亡高达两千多人。为此王汉新还延误了到达义州城的时间。

    王汉新的这种行为,深深的触动了薛伯仁作为一个武将的底线——身为武人不能对手无寸铁的百姓施加伤害。而面对主将的严厉质问,王汉新第一次加以反驳。

    “高丽军屠戮我们的村庄时。他们有没有想过不可以对手无寸铁的百姓施加伤害!我这么做不过是让高丽人也体会到战争带来的痛苦罢了!”

    薛伯仁怒道:“你明知道对方的做法是罪恶的,却甘于和对方同流合污,也去做这种丑恶的勾当吗?”

    王汉新听了这话默不作声。见他有了缓和。薛伯仁努力平复了一下自己的情绪,问道:“你以后可还敢如此胡作非为吗?”

    薛伯仁的意思是给个台阶让王汉新下,自己说到底也真不忍心把这个小子治罪。可谁知王汉新一抬头答道:“禀大人,我还会这么干!”

    薛伯仁气得连胡子都要撅起来了,盛怒之下薛伯仁将王汉新绑了直接送到了常邈的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