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地烈风-第2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备攻城设备,却紧锣密鼓的攻略周边,就是想要引诱自己派兵救援,然后吃掉这些援兵,从而削弱城内的守备力量。鹫斯可没有配合李天昊心思的意愿,他必须保证在李天昊全力攻城时维持住最大战力。毕竟拖时间是他这次作战的根本目的,李天昊愿意拖时间他正是求之不得呢。

    终于,鹫斯等来了李天昊的攻城。这是令他大开眼界的一场攻城作战,李天昊向他展示了许多他从军生涯中未曾见识过的攻城器具。云梯、巢车、投石器、撞车、冲车、木驴一应俱全,甚至还有绢之国特有的吕公车,全方位的朝阿斯旺达城的城墙,城门和守城的士兵展开攻击,原以为准备充分的鹫斯面对一些他第一次看见的攻城兵器时还是被弄了个手忙脚乱。尤其是吕公车,它分上下五层,顶层比城墙更高,上面的士兵可以居高临下朝城内守军射箭;第二层可以直接搭上城楼让士兵与守军展开肉搏;底下三层在驱动整个战车前进到城墙下之后还可以挖掘破坏城墙,整车以木板制成,上覆生牛皮和湿泥,外面还悬挂用树枝编成的幔帐,不论是弓箭,火焰还是投石器射的石块都不能对其造成伤害。面对这种可怕的攻城器械,鹫斯能做的只有组织人手不断堵住对方攻上城墙。好在由于制造庞大的吕公车十分不易,李天昊也仅仅造成了两辆而已,要不然鹫斯还真不知道该如何应对了。

    第一天的攻防中亚基军就损失了过一千人,而且城墙有多处被木驴挖破,好在鹫斯早有准备,及时堵住了缺口。紧接着第二天第三天的攻势丝毫不见减弱,反而有愈演愈烈的趋势,阿斯旺达城那引以为傲的南面城墙被挖得千疮百孔,而那两辆吕公车依然无法被摧毁。为此几名勇敢的将领带领士兵从城上坠下,从吕公车后方起攻击,可是面对李天昊的骑兵队和弓箭密集射击,这些勇敢的人只是白白牺牲了性命而已。亚基士兵们开始恐慌起来,他们开始感觉如此猛攻之下阿斯旺达城的陷落也不过是指日可待了。

    不过鹫斯却不这么认为,他敏锐的感觉到李天昊的攻势太过猛烈,亚基军造成巨大伤亡的同时,第尔斯军的伤亡更加惨重,这种消耗战的打法是李天昊历来所避免的,哪怕现在他的底子比以前雄厚,第尔斯军也经不起这样的恶战消耗。所有这一切只能说明李天昊急于拿下此城。李天昊如此焦急的举动,这背后会是什么原因呢?难道他必须如此吗?

    鹫斯立即召来了负责情报工作的人员。未完待续。h:

第六十章 一 撤退与追击() 
从得到的情报来分析,第尔斯军的确有总退却的迹象。不但李天昊进攻得猛烈,就连西线战事也突然变得激烈起来,如果不是为了退却做准备的话,那第尔斯军的行动何以如此同步?虽然各地的探子都报告说没有现第尔斯军后方有不稳迹象,但是却同时报告说最近几天没见到在难罗河上运送粮食到前线的船只有回航的。

    要是他们真的后院起火了,那么这一切就都说得通了。为了避免士气崩溃,第尔斯军严密封锁了消息,他们猛烈进攻正是为了麻痹亚基军,以便及时登上运送粮食的船只向南撤退,一旦安全甩开亚基军的追击,那么他们就可以保持战力迅南下平定叛乱了。

    鹫斯绝不会让这个天赐良机白白溜走,事实上他精心策划了整个诱敌深入的策略所等待的就是这一刻,过长的战线会让撤军变得困难重重,而他的亚基军就可以利用这一时机消灭第尔斯军的有生力量。然而鹫斯并没有因为战机到来而失去冷静,他明白李天昊是个危险的对手,他很有可能故意装作撤退,然后设好埋伏狠狠给自己造成重创,正当自己以为上了对方的当而懊悔不及时,他就真的趁机溜了。为此鹫斯立即致信给西线的比乌斯让他有所防范,然后就开始着手准备追击的事宜了。

    鹫斯的判断很快得到了印证,还没等他准备好追击,李天昊就开始了撤退。第尔斯军毅然放弃了被打得千疮百孔的阿斯旺达城后撤了。事实上只要再持续这样的猛攻半个月,阿斯旺达城恐怕就会易手,这一点不但是亚基将领们的共识,就连士兵们都是这么认为的。

    放弃唾手可得的战果后撤,这只能说明是敌军后方生了十万火急的情况。面对将领们的追击请求,鹫斯只派出了五千人全力追击,自己则率领着大军在后面跟进。

    果不其然,这五千士兵在追击展开后不久就在高地内遭遇了敌军的埋伏,第尔斯军将其团团包围。穷追猛打,等到鹫斯把这支军队营救出来的时候,他们已经仅仅剩下七百多人了。

    “全军全前进!不准放跑一个贼军!”鹫斯断然下达了追击命令,李天昊的手段用尽了。此刻他正开始真正的大撤退,鹫斯下了如此的判断。

    四万七千名亚基军开始了全力奔袭。时机拿捏得正好,很快鹫斯的前锋就追及了第尔斯军的后卫部队,对方显然被这景象吓蒙了,几乎没有抵抗就呈溃散状奔逃了。到此时鹫斯再无疑虑。指挥部下呈扇面展开,各部分进合击,誓要将第尔斯贼军赶下地狱去。亚基军的热情也被彻底点燃,数年来败北的屈辱和愤懑化作了满腔的杀意,各路亚基军在难罗河东岸的土地上快向南推进。沿途随处可见第尔斯军丢弃的辎重,物资,粮草以及武器。鹫斯同时也得到西线的战报,西线敌军除一部乘坐船只逃亡之外,其余大部的撤退行动都被比乌斯觉,虽然对方呈交替掩护状态后撤。不过在比乌斯全力的追击下终于支撑不住,也开始溃走。

    这样的追击整整持续了三天时间,第一个反应过来觉得不对劲的人还是鹫斯。

    如果但看一支部队来的战报的话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可是把所有的战报合在一起问题就显现出来了。尽管亚基军一路穷追猛打,所获的战利品多到无法统计,可是几乎就没有遭遇到敌军的主力部队。按理说亚基军多路并进,全力追击,且已经追及第尔斯贼军后卫部队,那么敌军就算跑得再快也不可能完全摆脱亚基军的追赶。如果连追三天,却始终没有任何一支部队遭遇敌军主力的话。那只能说明要么敌军已经确确实实摆脱了自己的追及,要么他们根本就没有撤走,而是隐蔽下来了!

    脑中的警钟大作,鹫斯觉得一阵眩晕:如果第尔斯军真的已经摆脱自己的追击。那何必留下后卫部队?而且还一触即溃?除非李天昊是要给自己造成一个假象,那就是他真实撤退目的已经被自己洞悉,可以放胆追击了。李天昊如此大费周章的行为背后只能是一点:他已经张开大网等待着自己这条大鱼自投罗网了!

    想清楚这一层的鹫斯浑身打了一个冷战,然后立即下令急命各军停止追击,立即向北撤回,同时收拢兵力。另外鹫斯还向比乌斯信说明自己的观点。让他也即刻撤回,同时让人飞马赶回阿斯旺达城通知留守部队加强警戒,以防敌军偷袭。

    下达了这些指令以后,鹫斯立即集合了本部人马,同时尽可能的收集沿途的牛马车辆,放弃了所有缴获物资开始后撤。

    鹫斯的嗅觉的确十分灵敏,由于他的反应迅,挽救了许多亚基士兵的生命。然而他的命令并没有得到百分之百的执行,那些怀着满腔热情却始终没能追到敌军主力的将领们哪里能像鹫斯一样纵观全局,并从中体会到危险呢?面对鹫斯的命令他们无比愤怒,觉得鹫斯简直就是谨慎过头了,要是这个当口白白放走了第尔斯贼军,那之前所做的一切诱敌工作不就白费了吗?因此这些将领中只有不到四分之一的人选择了服从命令停止追击并开始后撤。而远在西线的比乌斯则根本没有收到鹫斯的这封信件,鹫斯的联络方式被第尔斯军的雅莫察觉,信件落在了雅莫的手上。

    就在鹫斯出撤退命令的第二天清晨,第一支追击的部队遭遇了第尔斯军的伏击,卡多将军的两千人部队全军覆没,卡多将军战死,生还者不足百人;紧接着第二个牺牲者出现,利库厄尼斯将军的三千人遭遇伏击,仅五百人突出重围,利库厄尼斯将军身受重伤无力突围,自杀殉国;白兰普将军的一千八百人在前往解围的过程中遇伏大败,损失了六成兵力。

    第尔斯军展开了大反击,阿斯旺达会战的局面为止一变。未完待续。h:

第六十章 二 前进,前进,后退() 
就在鹫斯的部队不断遭遇第尔斯军伏击的时候,西线的比乌斯部也有了类似的遭遇。

    比乌斯自从与李天昊交手后就变得谨慎了许多,因此这一次的追击行动中他并没有像鹫斯那么急于扩大战果,在击溃了敌军的交替掩护后,他将部队主力抱成一团稳步推进,只派出少数游骑兵确认敌军退却的路线,然后尾随而进。沿途他遭遇了不少阻击的部队,但规模都不大,比乌斯认为这是对方有意减缓自己的追击度,为了争取时间而做的牺牲。因此比乌斯并不恋战,只以一部分力量驱散这些部队而已,没有对这些缺乏价值的目标穷追猛打,他所瞄准的是第尔斯军的主力。也正是因为他的这个判断,使得他遭遇了噩梦般的经历。

    等到比乌斯察觉到情况不对时,他和他的部队已经陷入了绝境。位于艾福坦斯北部原本是一片适合耕作的平原地带,根据情报,敌军主力正沿着难罗河岸向北逃逸,比乌斯判断对方可能试图利用船只逃逸,因此立即指挥部队连夜行军。种种迹象显示他已经接近了敌军,眼看追击的猎物就在眼前,比乌斯本人也难掩兴奋之情。可是这天的后半夜难罗河畔起了雾,这让比乌斯的部队有些摸不着道,比乌斯忽然觉得心中泛起了一丝不祥的预感,在这样的雾气中自己的部队互相很难支援,如果敌军利用这个机会起反击的话可不好办。

    比乌斯的预料接近了事实真相,只不过第尔斯军并不是因为起雾起反击,而是一早就准备在这里动攻击,只不过天幸这场雾帮了他们一个大忙而已。

    随着三支响箭划破黎明前的寂静,第尔斯军开始了反攻。正南面主攻的是赛纳斯和他的雇佣兵团;西边是海克托尔;东边是波克尔;西北边是奇克尔达的军队;东南边是艾格留斯;西南边是魏松的本队,六路大军同时朝着比乌斯的军队起了向心突击!

    双方的兵力比是比乌斯五万五千人对第尔斯军三万一千五百人。

    如果单以人数上来说比乌斯还占据着优势,要是在晴朗的夜空下,凭借比乌斯的经验很快就能察觉到这一点,然后针对敌军的薄弱环节动反击,但是这场雾帮了第尔斯军一个大忙。遭到突击的亚基军在大雾中分辨不出敌军的具体数量,四面受敌的状况加剧了人心的慌乱,没有在野战中和敌军遭遇的经验,亚基士兵们面对敌军排山倒海般袭来的攻击感到不知所措。眼看着只有北边没有敌军的攻击,人们心中自然而然的就想往北边退却。比乌斯本可以阻止这种情况的生,可惜由于大雾他未能掌握全局,派出去的传令兵有一半以上在迷雾中走错了路。反观第尔斯军一边,由于人数较少且分成了六股。每位将军率领的士兵数量不过五千人,而且形成了密集攻击队形,因此反而指挥自如,各部将领都冲在了第一线开路,同时也为己方的士兵指明前进的方向。在亚基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