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地烈风-第2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最关键的就是进入蔚州城,稍事休整一下部队。薛伯仁命令部下加紧行军,以其更快赶到蔚州城。

    可是此时天公不作美,突然刮起了一阵大风来。大风夹杂着漫天的沙尘,吹得人连眼睛的睁不开。很快便不见天日。难辨东西,整支部队不得不停止前进围成圆形来躲避风沙。薛伯仁心中不住的咒骂着老天爷,可是却没有办法让这场风沙停下来。眼下只有耐心等待风沙过去了,薛伯仁在心中如此确认。好在这样的风沙自己走不了,突契人也走不了,就算耽误了些许时间,双方的局势应该也不会起太大的变化。

    遗憾的是这次薛伯仁料错了,他的部队很不幸的正好处于这场大风沙的正面,而突契军队却处在边缘地带,所受的影响小得多。

    等到熬过这场风沙之后,天色已经开始暗了下来。薛伯仁暗暗叫苦,眼看着自己已经不可能在今天赶到蔚州城了,他只能寻找一处适合的地点安营扎寨。

    幸亏薛伯仁没有一意孤行趁着夜色急行军,如果是那样的话当天晚上他的部队就会遭到毁灭性的的打击。当天夜里,他所部三万五千人遭到了整整八万突契骑兵的猛烈攻击!

    就连薛伯仁都不禁为之惊愕,突契人究竟哪来的这八万人?根据情报显示,这次突契人的总兵力大约在十万上下。薛伯仁并不太相信十万骑的说法,因为根据他的估计,阿比契力尔手上应该有过二十万军队,除去防御在西域地区稳定边疆的部队外,至少有十七万到十八万的军队。这些军队他不会全部用在一个方向,如果为了达成袭击幽州的突然性,将十万兵力投入在辽东方向吸引注意力,然后将主力的五六万人突袭幽州,加上一部分从辽东战场上转移过来的兵力,是可以完成对幽州的进攻行动的。可是现在他糊涂了,如果阿比契力尔竟然分了八万大军来攻击自己,那么他还有多少兵力去对付幽州军呢?还是说从一开始自己就错误估计了突契军的总兵力?

    事实上薛伯仁并没有算错帐,只是他漏算了一个因素,那就是阿比契力尔对于他个人的恨意。阿比契力尔投入辽东的兵力确实有虚张声势的成分,实际数量并没有十万那么多,可是相差的并不是那么的悬殊;进攻幽州的兵力也和他所料大致相同,只是薛伯仁没有考虑到的一点就是阿比契力尔此次作战的根本目标并不是任何一个战略要点,而是为了一个人。一个曾经攻陷突契王都龙城的人:薛伯仁。

    所谓的进攻辽东,转战幽州,这一切看似不合理的举动只是为了钓出薛伯仁,然后聚而歼之。阿比契力尔的目标很明确,杀死那个曾经玷污过龙城的敌军将领,从而向他的人民宣告任何侵犯突契的人都会变成尸体。阿比契力尔同样看重龙城一战中失去的精神力量。未完待续。h:

第六十四章 三 日暮途穷() 
依托于战车阵,薛伯仁熬到了第二天天亮。

    突契骑兵对于攻坚确实不擅长,他们不太愿意强行破坏战车的保护与绢之队肉搏,仅仅靠密集的箭雨来增加对方的伤亡。由此薛伯仁应对得并不是特别困难,可也找不到突围的机会。

    等到天光大亮起来,薛伯仁听到远处传来一阵号角声。凭借他对突契的了解,那是大汗到来的讯号——阿比契力尔亲临前线!

    “兄弟们!突契大汗亲临了!这可真够给咱们面子的了!大家坚守岗位,把阿比契力尔逼上来!只要杀了他,就是胜利!”

    薛伯仁一边说一边在内心苦笑:身为指挥官,有时候必须编造一些连自己都不信的谎言去欺骗部下。突契军多达八万之众,阿比契力尔亲临自然又带来了生力军。光是这些就已经是自己的数倍之众了,要让阿比契力尔亲自上阵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就算退一万步来说,阿比契力尔真的亲临前线冲杀,又有谁能将他杀死呢?薛伯仁自认自己的武艺是比不上卢清翰的,就算是卢清翰都无法在阿比契力尔面前讨得半点便宜,那就不必指望在单挑中有获胜的机会了。而阿比契力尔在战场上驰骋的时候,那就如同是一阵狂风刮过一般,根本没有士兵能阻挡得住,再加上他手下那班忠勇护卫的保护,要击杀他简直难比登天。可是现在为了鼓舞士气,自己必须表现得镇定自若,视其为无物才行。

    阿比契力尔的到来使得突契军的士气大振。他们不再仅仅是用弓箭袭扰,转而开始猛烈进攻薛伯仁的营寨。

    很快薛伯仁便觉到了情况不妙。战车阵的根本在于以战车作为依托营建一个为士兵提供掩护的防御工事。然后对于突契骑兵加以射击。这一点上王汉新在蚬里防御战中已经仿照薛伯仁的这种战法进行防御,但是依然和士气如虹的高丽军队打得异常艰苦。可见这种防御方法从本质上是经不起长时间消耗的。而且薛伯仁最大的问题在于战车数量的不足,王汉新防御蚬里的时候他需要掩护的仅仅是三千士兵,却用去了高定边手上几乎所有的车辆,薛伯仁的部下是他的十倍,可车辆数字却并不比他多多少。因此尽管薛伯仁的战车比王汉新临时拼凑的车辆作战效能高得多,却不能面面俱到的将整支部队保护到位。在黑夜作战时突契人还没有现这一点,现在天已经亮了,这个弱点很快被突契人掌握。突契骑兵的战法也随之改变,他们针对这些没有战车的间隙开始了一的突袭。他们的每一波骑兵数量都不大。基本以百人为单位,利用骑兵的冲击力从空隙的侧面切入,然后绕行一个半圆而去。其目的不在于冲破薛伯仁的阵型,而是卷走最外层的一批士兵,而这些脱离阵型的士兵,很快便在骑兵的攻击下覆灭了。突契骑兵如此行动,自身的伤亡也会因为侧面遭到绢之队的射击而变大,但是骑兵的度已经尽可能的减少了部队的伤亡。如此一来绢之国士兵的伤亡要略高于突契军,这意味着薛伯仁的阵容会越来越薄弱。对于人数居于劣势的他无疑是致命的。

    突契人不计伤亡的进攻不合常理。薛伯仁立即意识到了这点。从这次突契开始进攻时就显得不合常理,如果说突契以往的目标主要在于劫掠物资,而阿比契力尔却有意攻城夺寨抢占地盘而言,这次的行动就变得更加不合理了。在一次野战之中全歼敌军固然是很大的战果。却并不能获得太多实际好处,所以以往突契军队很少全歼绢之国的军队,他们更希望击溃敌军然后去劫掠那些已经没有保护的百姓。这样才比较合算。就算是阿比契力尔如今有意夺取城池,这一次面对已经处于相对坚固的防御之中的大军。却依然不计伤亡的全面进攻,即使全歼了自己的部下。又不能为夺取州府提供什么实质上的帮助,至多只能起到精神上的威慑作用。

    等等,精神层面上?薛伯仁不禁打了个寒战。难道阿比契力尔的目标竟然是精神层面上的——我吗?

    一瞬间薛伯仁如同醍醐灌顶一样明白了过来。之前突契人所有的不合理行动这下都说得通了。真没想到阿比契力尔如此兴师动众的目标竟然是为了自己!

    这么说来,阿比契力尔无论如何都是不会让自己活着离开这里了。薛伯仁不禁吃吃笑了起来:看起来辽东和幽州的危机已经解了,或者说从一开始就不存在。只要自己离开太原防区,这两处的危机就已经平安渡过了。

    既然逃不了,那么最好的结果就是尽可能的给突契造成更大的伤亡了。想明白这一层,薛伯仁的眼神坚定了起来。既然不需要再去考虑突围,求援之类的事情,那么他就可以把精力专注于防御上了,原本这就是他所擅长的事情。用最辉煌的战果来为自己的军事生涯划上一个句号,这是每个武将最向往的结果。薛伯仁的脸上洋溢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幸福感,士兵们看见主将的脸上仿佛散出了光芒一般。

    从这时开始,薛伯仁的防御阵型生了改变。原本他的布局还是基于可攻可守,随时为配合援军和突围做准备的。而这时候开始,薛伯仁开始采取了完全防守的态势——既然阿比契力尔的目标是自己,那么无论自己的防御有多坚固,阿比契力尔都不会放弃进攻。薛伯仁下定决心让突契在这里至少损失五万条人命。

    当天的战况只用两个字就可以完全囊括:惨烈。

    自绢之国开始平定成云辽东叛乱开始至今,还没有哪一场仗打得如同这一次这样令人触目惊心。双方都拼尽全力对战,作战规模呈直线上升。交战仅仅一天时间,双方的阵亡人数就都过了一万。

    战事到了第二天,突契军的攻击开始变得更加疯狂,可是取得的战果却反而变小了。由于人数变少,使得薛伯仁的阵型缩小,战车能提供的保护效率变高了,各部之间的援护也变得快捷有效,即使突契军不惧伤亡的猛攻,双方的伤亡比例上反而变得有利于绢之国了。

    可是,在绝对人数的消耗上,薛伯仁处于绝对不利的地位。连续两天的作战,薛伯仁的部下有将近一半阵亡,受伤人数也过七千,照这个度下去,他至多还能支撑两天。

    第三天的太阳依旧升起,突契军与绢之队的死战还在继续。这个时候在西方出现了一支部队,他的旗号上写着:游骑将军,卢。未完待续。。

第六十四章 四 生死之间() 
早在薛伯仁带队驰援之际,他就已经断定阿比契力尔会有什么诡计,只是无法判断具体的目标何在,因此他命卢清翰留守,并且把最精锐的骑兵留给了卢清翰,为的就是一旦事情有变,卢清翰可以及时应对。

    当前方哨探回报现大量突契骑兵的时候,卢清翰便知道情况不妙,立即点齐骑兵赶来支援。

    在一路上消息进一步得到证实,薛伯仁所料非虚,突契军果然设了重重埋伏。等到卢清翰探知对方具体兵力的时候,也不禁倒吸了一口凉气。

    卢清翰并没有意识到这是专门针对薛伯仁布下的局,他只是觉得突契人意欲吞掉薛伯仁这三万五千人马,从而使得太原方面的力量受到重大打击,那么将来他们可以选择的余地就会大大增加了。

    针对这一情况,卢清翰判断单凭自己手上这一万骑兵要解救友军的危机是不太可能做到的,所以一切以救出长官薛伯仁为基础,在这个基础上能解救多少士兵就解救多少。

    双方一接触卢清翰便一马当先冲进了突契军中。凭借着个人的武勇,卢清翰将卢家枪法撒开了使出来,寻常将卒如何抵挡得住?在他的面前几乎不存在能过得了三招的人,如果不是卢清翰一心突破敌阵解救薛伯仁的话,那么突契方面死在他手上的人大概会翻上四五倍之多。即使是这样卢清翰依然用手中枪杀出一条染满鲜血的胡同来,后面跟进的骑兵立即压迫前进,把这条口子撕得更大。

    不过突契骑兵不愧是号称“大最强”的骑兵,在他们的历史上只有帕斯骑兵可以与之抗衡,凭借着荣誉感和人数优势,突契骑兵在稍稍退却之后立即重组阵型挡在了卢清翰的前方。双方骑士展开了殊死搏斗,人们的鲜血染红了整片土地。

    此时被困在重围之中的薛伯仁暗自叫了一声苦——卢清翰援军来的真不是时候。如果卢清翰早一天到,那么当时他还有足够的兵力与之配合行动,两股力量加在一起也有近四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