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嗯,朕也是这么想的。不过如果签订了和平协议以后,亚基有可能借着两国友好的名义向我们提出借兵剿灭叛军的要求。”
“请恕微臣直言,亚基是不会提出这种要求的。我们两国之间结怨已深,他们是不会相信我国的。况且亚基军如果真的到了非要我国相助的地步,那么恐怕叛军已经取得了绝对的优势,此时他若来借兵,我们又何不趁机夺取亚基的一些土地,避免它落到叛军的手中呢?”
迪卡尔二世听完以后露出了满意的笑容:“阁下所言甚合寡人之意。”未完待续。
第六十六章 六 国破山河()
崔健江看着跪在自己面前的成云,思绪万千。
曾几何时自己还只是一个少年王爷,高丽国还是一个战胜了邻国倭国的侵略赢得民心的强国,那时候虽然南部地区历经战乱百废待兴,可是北部却没有受到波及,依靠着北方作为战略支撑最终迫使倭国放弃了对高丽的侵略。那时候高丽国名将云集,士卒精强,傲立于大东北一隅。
可惜好景不长,随着历战的老将相继凋零,以阿乙支为的少壮派武将掌握了实权,更糟糕的是他挑唆父王动了对绢之国的战争。从此以后高丽陷入了连年的战乱之中,成名的武将相继阵亡,士兵损失惨重,为补齐兵员劳力出现短缺,继而绢之国完全破坏了作为高丽经济命脉的北方地区使得整个国家的运作陷入了崩溃边缘,最终使得都城平壤被围,而这一切的始作俑者阿乙支居然背叛了父王,叛国投敌,将父王和整个王族当做礼物拱手送给了绢之国。之后绢之国将高丽王族斩尽杀绝,作为高丽王族唯一一位在外不肯回京的王爷,崔健江成了硕果仅存的王室成员,也就顺理成章的成了新一代的高丽国王。
然而这个国王可不是什么好差事,他要面对的情况实在是太过险恶:高丽损失了近一半的土地,国都平壤成了绢之国安东都护府的治所;北部有将近三分之二的人口逃亡到了南方躲避,然而这些人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没有生产劳动能力的残废(由于王汉新实行的割断拇指的酷刑,这些百姓无法抓握,也就很难进行劳作),原本南方的耕地面积就比北方更小,而且还是在战后恢复期间,粮食产量无法同时供养多出来的这些人口;高丽的正规武装力量几乎损失殆尽,眼下除了原本在南部沿海布防的边防部队尚能算作战斗力以外,就只有他自己这几年在开城招募训练的士兵可堪一用了。尽管之前崔健江率领着这支部队成功的在咸镜道南部阻止了绢之国继续前进而树立了威信,可是崔健江心里明白那不过是绢之国无意全力南下的缘故使然,如果真的让这支军队去和身经百战的敌军作战的话,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都是无法抗衡的;最糟糕的是由于平壤的陷落,高丽绝大部分的高级官员全部成了俘虏,如今自己手边人才荒的问题更是令以上的诸多问题变得更加难办。
跪在自己面前的这个成云,崔健江对他实在是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一方面成云率领的一千多名战士辗转数百里。千辛万苦的投奔自己而来,他和他的部队的加入无疑是给自己的军队注入了一大股力量——这是目前他所能掌握的军队中最有战斗力的部队,而成云也是作战经验最为丰富的实战派指挥官;可另一方面如果当初高丽国不是介入了成云在辽东动的叛乱事件的话,完全是可以避免这场战争的。想不到自己现在竟然为了延续高丽国的国运,不得不倚重于一个引这一切灾难的人的力量,想起来就不免感慨人的命运真是让人捉摸不透。
崔健江努力的平复了一下自己的情绪,他告诉自己眼前这个人不是一切灾难的开端成云。而是卢炫元帅留给自己的一份重要遗物。也是对自己的无限期望。这时又一个念头突然冒了出来:如果当初不是老将李成会借机把自己调出平壤远离平壤城内纷纷扰扰的权力纷争,自己恐怕也难免遭受到和王族一样的命运。而老将军的部下卢炫则在战死之前为自己留下了一支宝贵的作战力量。这两位高丽国的忠臣都对自己寄予厚望,可是自己究竟能不能承受这副重担呢?
真是两位不好惹的前辈啊,自己如果有负所托,那简直死了以后都无颜面对他们啊。崔健江如此想着。开口道:“成爱卿如此不辞辛劳前来投奔寡人,实在令人钦佩。寡人任命卿为天下兵马大元帅之职,总领高丽国全部的军事力量,希望卿能为高丽国的存亡鞠躬尽瘁。”
“这。臣不过一介客将,万万不敢领受元帅之职,请陛下收回成命。”成云低着头答道。
“成爱卿何必再有客将之感?你能在危难之际对寡人不离不弃,足见对本国的忠心,难道卿还要自我设限吗?”
“陛下如此厚爱,臣粉身难报。如此臣便暂当此任,以待日后让与后起之秀便是。”
崔健江点点头道:“爱卿如此说,寡人甚是欣慰。既然寡人已经将兵马指挥权委任卿家,那就请爱卿说说当前形势之下,高丽军队应该如何做才是。”
成云郑重其事的磕了一个头,答道:“启禀陛下,臣以为目前高丽有三大问题。先我国无钱无粮无兵,对于漫长的国境线而言难以构筑有效的防御体系来抵抗绢之国的攻击;其次我国缺乏必要的官僚机构来支撑整体的运行,这一点势必会严重影响到军队补给物资的供给和军心士气;最后开城的位置不适合作为国都,他距离前线太近,一旦战事吃紧便会当其冲,成为敌军攻击的目标,那时将再次面临放弃都城还是坚守到底的选择,与其如此倒不如先行迁都,只将开城作为前线的战略重镇便是了。”
崔健江点头称是,道:“成爱卿所言极是,爱卿所言都是切实的问题,只是寡人的看法略有不同。目前国家的窘迫状态是确实存在的,想要改善这些问题,就需要足够的时间来解决。目前绢之国完全有能力将我们一举击溃却至今未曾动手,与之相反他们还从前线抽调兵力北归。这说明突契的问题已经凸显出来,他们已经将作战的重点转移到突契一方而无意继续对我国用兵了。因此只要寡人上表表示顺从,绢之国就不会再此全力来攻了,我们也就获得了宝贵的喘息之机。开城的位置虽然靠近前线,可是寡人如果未战而退,就会被国人认为是惧怕绢之国先行退避,这一点是无论如何需要避免的,所以寡人不打算迁都。我们可以卑辞献媚,但不可以再后退一步!”
成云猛地抬起头来,直视着这位年仅二十五岁的年轻国王,他的脸上渐渐浮现出一丝笑意:“陛下果然是个有气魄的国王!难怪李成会大人和卢炫大人如此看重陛下,陛下的远见卓识确实越了微臣,高丽国的前途虽然凶险万端,请陛下容微臣用绵薄之力来辅佐陛下来挽救这危局!”
说罢,成云再次伏在地上连连叩头。一对新的君臣组合形成了。未完待续。
第六十六章 七 雪岭之战()
位于绢之国西南面的吐蕃,是一处真正意义上的险恶之地。与它壮美秀丽的风景相反,这里的生存环境如同地狱一般恶劣。稀薄的空气,冷热不定的天气,贫瘠的土地,一切的一切只能允许最坚强的人类在这里存活下来。
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骨子里都被烙上了坚忍不拔的印记,自古以来他们便在这里坚强勇敢的活着。当然在这广袤无垠的地方也有极少数适合农牧的地带,而这些地带也就成了所有强大部族觊觎的风水宝地了。在过去的岁月中,吐蕃建立了无数的王朝也经历了无数次分崩离析的悲剧,每一次都是由一个部族的兴起继而使得周边的部族对他表示臣服,然后这个国家便会像滚雪球一样壮大起来,这群坚韧的汉子们组成的帝国即使人口稀少却依然会成为一个令人胆寒的强大国度。在历史上吐蕃曾有几次完成了统一的局面,但是他们却都止步于统一吐蕃各部而从未继续向外扩张,究其原因无外乎两点:先就是吐蕃的面积过于广大,而农牧产量和人口不足,在帝国内部的运输就已经造成巨大的消耗,无法继续支撑对更广阔的空间进行扩张,即使有也只能是步步为营的逐渐完成,然而一个王朝强盛的时间却等不了这么长时间,往往还没开始扩张出去就开始了衰弱继而不得不放弃扩张的意图;其次就是历史上吐蕃帝国的形成方式都非常一致,他们都是由各个部族联合起来组成的核心政权,帝国的最高领导者赞普并不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思来治理国家,而必须学会与各个部族领进行调和,这也就导致了吐蕃帝国一旦兴起它的扩张步伐就会逐渐减慢,一旦统一了吐蕃各部之后,赞普就被越来越多的领们的争吵耗尽了精力而无力再行扩张了。
如今的吐蕃帝国正处于这种局面之中。自从最先一代赞普建立了这个国家的基础之后,这个吐蕃帝国历经三代雄主的不断积累,终于接近于完全统一吐蕃地区。然而自第四代赞普之后。这个步伐就开始限于停滞,加上之后两代赞普均早逝导致政局不稳更是使得统一吐蕃的步伐完全停止。直到现在第七任赞普继位之后,终于重整国势开始了先人未曾完成了大业。
安巴尔图里骑在马背上顶着高原上的寒风望向对面的敌军。卡西里部族是个位于西部的强大部族,这么多年来吐蕃帝国对于它都只能无奈的承认它的独立状态,不过今天这个局面恐怕要改改了。
安巴尔图里现年四十五岁,就在两年前他还是赫赫扬扬的西突契可汗,可惜他败在了东突契大汗阿比契力尔手下。整个国家都被吞并,无奈之下他只能开始了流亡的生活,好在吐蕃王子格桑专程邀请他来到吐蕃,待以上宾之礼,才让他勉强站稳了脚跟。如今的他作为王子殿下的部将出战,曾为突契大汗的他只能屈就于目前的地位,只有建立了功勋他才能在吐蕃这个舞台上重新崭露头角。进而获得更高的地位。他的年纪还没有老到对一切淡然的地步,只要有一丝机会。他的野心还是会促使他寻找机会向阿比契力尔复仇的。
不过为了避免给格桑王子造成麻烦,他要确保不会有人认出他的身份,为此他除了沉重的铠甲之外还精心准备了面具来掩饰自己。以他这个曾经指挥千军万马的大汗而言,眼下他的手下仅仅拥有五百名骑兵而已。数量未免是少了一些,不过安巴尔图里对于这些士兵的素质还是寄以厚望的。
吐蕃的骑兵比起突契骑兵而言,他们剽悍有余而智慧不足,吐蕃骑兵的强大单兵战斗能力丝毫不在突契骑兵之下。只是他们对于集团作战相当的不熟悉,战法也相对单一。加上战马的素质差距和高原的空气限制了马匹的挥,战斗力自然和突契骑兵差了一大块。可是这些士兵在安巴尔图里的手中就大不一样了,这两年来他精心训练了这五百人的部队,就是为了在今天这样的场合大显身手的。
战况和他预料的一样,卡西里部族的战士们勇敢顽强,他们以居于劣势的兵力抗击着吐蕃大军的全线攻击,却丝毫没有露出败相的意思。
“目前战事胶着,殿下希望大人您出阵。”格桑王子的侍从队长罗得萨赶来传令。当初就是在这位勇士引领之下安巴尔图里才得以来到吐蕃的,安巴尔图里对他一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