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地烈风-第35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作战目标就不能定得太大,毕竟那里离龙城太远了,突契军的回防度可是十分惊人的。”

    “听薛爱卿这么说,朕怎么觉得你还有别的作战计划呢?”

    薛伯仁笑了笑,道:“陛下圣明,微臣以为从辽东出兵至多只能攻击突契东部领土,那里自两国交兵以来几乎没有受到过任何损害,此次的目标就是对那里的突契各部族造成沉重的打击,以使得他们在短期内无法再追随阿比契力尔南下。但是我们却可以营造一种要直扑龙城的假象,那样的话就能迫使阿比契力尔不得不回军救援,这样既可以减少我军防御的压力,也可以避免孤军深入造成的危险。”

    “可是这样的作战计划未免太过保守了。”刘龑道。

    “不错,陛下。微臣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微臣觉得单单一路进攻太便宜突契了。从距离和准备情况来看,太原经略使忠义郡王显然已经为出击突契做了更充分的准备,让郡王殿下他单单负责防御显然是对他的指挥才能的浪费。所以微臣认为让苏都护的进攻变成佯动,从而为郡王殿下的出击营造良好机会,似乎更有效力。”

    听了薛伯仁如此说,刘龑才展露出来笑容,道:“薛侍郎果然不愧沙场老将,已经想到了这一点。实不相瞒,伍思成他之前也和朕提起过从太原方面出兵的建议,只是他担心阿比契力尔破釜沉舟直接从太原方向突入,渡过黄河造成威胁。”

    “这个陛下无需忧虑,此次微臣回京路上曾路过郡王殿下的防区,那里的防御工作准备得十分充分,并且还在继续加强,若是阿比契力尔真的敢来,至少会在路上耽搁两个月的时间。要是两个月后他还敢冒险渡过黄河的话,那么微臣便领兵将其彻底黏在黄河边,等我军四面合围将其一举歼灭!”

    刘龑听了一拍桌案,道:“说得好!薛爱卿如此说,朕再无疑虑,朕即刻拟旨!”

    话音刚落,忽听得屋外传来几声鸟鸣。一直侍候在一旁的伍思成听了不禁喜上眉梢,道:“陛下,是传递密旨的鹰隼!”

    说着,伍思成几步赶到了窗前,推开窗户朝外面呼喝了几声,立即有一只灰背的鹰隼落了下来,停在了他的手臂之上。伍思成从鹰脚环里取出信来一抖手,那鹰隼扑的又飞回了空中。

    “陛下,是忠义郡王送来的信。”伍思成拿着信走回来递给了刘龑。

    “哦?刘献之他那里除了什么事吗?”刘龑边说边展开了信件,从头到尾看了一遍,突然嗤嗤笑了起来。

    “陛下,是什么喜事吗?”伍思成问道。

    “不不不,”刘龑忙咳嗽了几声驱走笑意,道:“朕是在笑我们刚才所议的话题,这刘献之就像是在旁边偷听了去一样。他这信里面向朕提出的建议与薛爱卿所说的简直如出一辙。朕倒想问问你们是不是在太原的时候就已经商量了?”

    “皇上明鉴,微臣只是经过,并没有去过太原府。”薛伯仁说着也笑了起来。

    “那就是英雄所见略同了。刘献之这家伙在信里不但请求朕准许他出兵出击突契,还大言不惭的说要向朕借取一千名神机营的火铳兵和全部相应装备,此外还索要四十万两白银,十万匹锦缎作为军饷。”

    “看来忠义郡王这次是准备了一场大戏等着皇上您看了。”伍思成悠悠的说道。未完待续。

第八十八章 二 失算() 
如果按照常理来推断,刘龑的计划并没有什么不妥之处,可是事实却与他盘算的差了许多,因为这一年突契南侵的规模较往年大为缩减。原因也很简单,在去年的作战行动中突契损失了相当数量的精锐部队,即使之后从西域调集了部队填补,可是其作战能力却并不在一个水平线上。要让这些部队成为指挥起来得心应手的精锐之师,尤其是能适应与绢之队作战方法的部队,是需要时间的历练的。在此之前如果突契采取大规模军事行动,那么势必会引来绢之国的大军,这些新编部队要应付大兵团作战显然还不能胜任,为此阿比契力尔命令这些部队参加南下劫掠的行动,另外再调配了一部分经验丰富的老兵加以指导。

    由于突契的这一安排,让绢之国的作战计划几乎落空,但是这同时也是出乎阿比契力尔的意料之外。阿比契力尔的意思是让大部队好好休养生息,给新编部队成长的时间,问题的关键是绢之国已经不想再给他这个时间了。绢之国对突契的战略从八零八年开始从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这一点当时的突契还没有意识到。

    阿比契力尔本人并没有坐镇在龙城,而是带领大军在大漠以北地区进行狩猎,这一方面是为了训练军队,一方面是为了借机与各部族领会晤,更重要的则是为了能够接应南下的部队,一旦南下的部队遇上大麻烦他就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越过大漠予以增援。

    突契的骑兵个个都是优秀的战士,风餐露宿,骑马射箭这些对他们而言是从小就练就的本领,长年放牧狩猎的生活也同时锻炼了他们之间的配合与默契,战术队形的素养也成了他们必备的素质之一。对于一个大汗而言,只要完成战略上的指挥,并且拥有一批懂得指挥的优秀将领来传达他的作战意图,那么这支骑兵大军唯一要解决的就是磨合各部队之间的配合问题了,而这样大规模的狩猎活动正是协调这一能力的良方。

    可是阿比契力尔严峻的脸上却看不出一丝一毫的满意。事实上他所掌握的突契军队已经堪称突契历史上最擅长作战的部队了,遗憾的是这与他心目中的目标还相去甚远。现在的突契军可以说已经将骑兵的作战技术训练到了极致,甚至可以说已经越了他们多年的老对手,同样以骑兵著称的帕斯帝国,可是在其他方面的能力却无法让阿比契力尔满意,他的军队对于复杂的山地作战,水战,尤其是攻城战方面仍然处于初级阶段。这一点在去年的辽东之战中尤为明显,除了在最初阶段通过突然袭击攻取了相当数量的城池外,之后几乎没有攻下任何一座战略重镇,这样的攻城能力是无法适应侵入绢之国内地的作战需要的。如果说这是由于突契缺乏攻城设备的话未免有些失之偏颇,实际上这些年来阿比契力尔一直在为强化突契的攻城能力,而且还明了相当一批既适合骑兵携带,又具备一定作战效能的武器系统,就算远远比不上绢之国的技术水平,可是只要在骑兵机动性的帮助下达成攻击的突然性,即便这些简易的攻城武器一样可以快攻克城池。突契军真正的问题已经不是出在技术,而是心理问题。

    突契军的根本问题就出在不愿意离开草原。这就像一个已经长成年的孩子却迟迟不愿意离开母亲温暖的怀抱去过海阔天空的日子一样,突契人迷恋草原上的无拘无束的生活,他们喜欢的状态就是在蓝天白云下肆意的奔驰,如同野火一样在周边国家劫掠他们需要的物资,他们迷恋于绢之国的各种奇珍异宝,却压根儿没想过把生产这些奇珍异宝的土地变成自己家东西。

    阿比契力尔很早就看出了突契国最大的弱点,那就是这个国家没有可以支撑的产业。畜牧并不是一个安稳的生活方式,更不是一个安全的生产模式,一场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足以让突契陷入饥荒的威胁之中。因此阿比契力尔认定获取绢之国的土地并加以统治才是让这个国家能够更加稳定的方法,只有南方更温暖的土地和农业的稳定收入才能为突契打下长治久安的基础。可惜这仅仅是他一厢情愿的想法,这个长远的办法并不是普通突契人能想得到的,甚至连突契的贵族也难以认同。这么多年下来能够接受他观点的只有少数有见地的突契贵族而已,在辽东之战时面对已经被占领的城池,突契军队除了大肆劫掠以外根本没有长期占据的意愿,更别提什么学习统治这片土地的方法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阿比契力尔已经是一个四十四岁的中年男人了,尽管他的精力依然旺盛如同少年时一般,可是他却对改变突契人心目中这种根深蒂固的旧思想无能为力,他无法想象究竟需要多少时间才能扭转这个观念,如果到那个时候自己已经垂垂老矣,那么自己的宏图大业也就化为泡影了。阿比契力尔明白一定要积蓄力量,一举打败绢之国的主力部队,然后夺取一部分城池加以统治,必须让自己的人民看到统治一块地方比劫掠更有利益可图,才能让突契人真正醒悟过来。但问题在于强大的绢之国至今为止没有让他如愿以偿,突契人民至今没有尝到过这杯胜利美酒的滋味,究竟该怎么做才能成功?这正是眼下困扰着阿比契力尔的难题,也是他愁眉不展的根源。

    各部领都不是傻子,他们早就从旁看出今天大汗的兴致不高,因此他们也就谨言慎行,以免撞到大汗的枪口上成为他泄愤的对象。倒是漫山遍野的狩猎大军斩获相当丰富,战士们呼喝着,唱着,笑着驱动胯下的坐骑扩大自己的战果。

    就在这个时候,右贤王巴德尔气急败坏的策马而来,大伙看到这位仅次于大汗的勇士的表情时都吓了一跳,再迟钝的人也能看出生了不好的事情。

    “大汗,我刚刚接到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

    “哦?”阿比契力尔不动声色的努了努嘴:“绢之国行动了?”

    “是!但是他们行动的方向可能出乎大汗的意料,这次出动的是苏成栋的辽东军!”

    阿比契力尔顿时变了脸色,他非常清楚巴德尔的话意味着什么,那是他始料未及的方向。未完待续。

第八十八章 三 声东击西vs声东击西() 
苏成栋的行动堪称声势浩大,实际规模仅仅五万的辽东军让人产生了十几万辽东军倾巢而出的假象。

    这是一种冒险的行为,为了造成这种假象,苏成栋一改以前的作风,将手中的兵力分得很散,让突契人摸不清自己的规模究竟有多大,这样突契人按照他平时的用兵就会以为他的实际规模远远不止五万人。可是这种态势一旦遭到突契人的反击将难以及时聚集兵力,完全有可能被对手各个击破而造成大溃败。

    苏成栋这么做其实有两个目的,先将兵力铺开可以更有效的对原本散落在各地的突契部族展开攻击,也可以更快把消息送到阿比契力尔的耳中;其次他认为他的这种手段可以瞒得过别人的眼睛,却不可能瞒过阿比契力尔的眼睛,这故意摆出的破绽可以让阿比契力尔展开全力攻击,为刘献之的主力进攻赢得宝贵的时间。

    后世的历史学家中有人说苏成栋为了这次的作战行动不惜自我牺牲,这话未免有失公允。其实苏成栋在做这么冒险的事情是有前提的,他张开了一张巨大的情报网,随时向他报告突契的一切异动,一旦突契出兵,他可以尽可能早的获得消息,同时他还制定了完整的撤退案,根本不用完全集结兵力就可以向辽东方向撤退,在运动中完成兵力的集结。事后得知他这套作战计划的高级将领无不对他这此计划大加赞赏,众口一词的说如果他的计划得以实行并成功的话,堪称军事史上的一个奇迹。遗憾的是历史不可改变,最终苏成栋的计划根本没有实施的机会,因为阿比契力尔根本没有中绢之国摆出的这个声东击西的计策。

    刚刚得知辽东军出兵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