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地烈风-第3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司马安和那一千名士兵的光荣战死为整个战局做出了贡献,尽管龟阵并没能完全调整过来,却也足以应付巴德尔所起的进攻。而且这个时候巴德尔的勇猛就成了突契一方的噩梦,眼见绢之国士兵拼死阻止更加让他确认了应该全力突击的信念,可他并不知道龟阵有多么可怕。等到他意识到这其中的厉害时他的部队早就冲进了龟阵之中了,眼见得突契骑兵被不自觉的分割成一条条的散兵,巴德尔懊悔莫及,他的两万骑兵陷入了他军旅生涯中少有的苦战之中。

    话要说回来,巴德尔的这次猛烈突击对于他来说是个灾难,对于突契大军来说却是极富价值的。由于龟阵再次变阵,阿比契力尔的本队受到的压力大为减少,阿比契力尔很快领悟到是绢之国的后方出现了问题,他立即指挥部队摆脱了龟阵的围困,逐渐脱离了战斗。

    之后双方继续拉锯良久,直到天色变暗,巴德尔才得以突围而出。这一天的战斗中突契阵亡了过两万人,其中大部分来自于巴德尔率领的部队,阿比契力尔真是有苦说不出来,他一方面对巴德尔部的惨重伤亡又痛又恼,一方面又不得不承认是巴德尔的牺牲才让突契本队得以摆脱敌军纠缠。

    反观绢之国方面也付出了一万六千人阵亡的代价,但是这一战却创造了绢之国与突契之战的一个新记录:这是第一场在野外作战中绢之国伤亡低于突契国的战斗。但是漠北之战的实际价值还不止于此。未完待续。

第八十八章 七 真正的诱饵() 
从第二天开始,刘献之不再向北挺进,而是摆出龟阵缓缓朝南撤退。这也很符合逻辑,既然声东击西的策略已经被突契洞悉,那么仅凭数万步兵摆出的龟阵是无法推进到龙城的。龟阵虽然强大却没有机动能力,在到达龙城之前粮草会消耗殆尽,那时候他们就会成为突契骑兵最好的猎物,因此趁着还有余力向南撤退是最合适的做法。

    阿比契力尔也不想再去咬这颗浑身是刺的猎物,但是也绝对不想放过给自己造成如此惨重伤亡的刘献之。他率领突契大军远远的尾随着刘献之的部队,既不靠近也不离去。这样是为了不让刘献之轻轻松松的撤兵,因为阿比契力尔大致算了一笔帐,以刘献之没有补给队的配置,这些车辆上的粮食至多能撑两个月,之前横渡大漠就已经消耗了接近一半,那么剩余的粮食配上如今的行军度是坚持不到回到太原府防区的。他在等待的就是这个机会,为此他命巴德尔率领一万骑兵兼程南进,其目的在于肃清太原府边境上的城镇,尽可能延长刘献之获得补给的时间,以便在刘献之部缺粮之后搬回一城。

    漠北之战到这个时候才算真正的结束,因为阿比契力尔终于落入了刘献之的圈套之中。刘献之在看到紧紧尾随而来的突契大军不禁开怀而笑,与手下诸位武将举杯庆祝胜利。

    原来刘献之早在给刘龑上书献计的时候就已经打定了主意,他给刘龑献上的所谓的声东击西之计只是其中的一半,他本人并不认为这个声东击西之计一定能瞒得过阿比契力尔,所以在实际实施计划的时候,他将自己的太原府本队人马作为真正的诱饵而非苏成栋的辽东军。真正担任出击任务的是由卢清翰,葛博龄率领的七千精锐骑兵。他们的目标也从来不是龙城,而是金山。

    早在伍思成出使帕斯帝国回归之时,他曾秘密与拉曼德尔部的领米迪卡布尔秘密结盟的消息就已经传到了刘献之的耳中。此事除了刘龑,伍思成和少数近臣之外只怕只有刘献之知道,因此他大胆的改变了此次预定的计划,将出击目标改为金山附近的突契部落。他的目的在于动摇阿比契力尔安插在拉曼德尔部附近的那些“钉子”的实力,以使得拉曼德尔部有更大的活动空间,为将来对突契构成合围态势打下伏笔。

    就在阿比契力尔为了挽回面子紧紧跟随刘献之的时候,卢清翰的骑兵早已经疾行数千里逼近了金山南麓。卢清翰能够如此轻易的越过大漠边缘地带而不被觉,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突契的左贤王叶儿先暗杀了左大都护凯度后调走了相当大的兵力,原本扼守突契边境的部队陷入了混乱与不安之中的缘故。当绢之国的骑兵突然出现在这些毫无防备的突契部落面前时,这些部落领的惊恐简直无以言状。他们即使有准备的时间也没有可以抵御这支强大骑兵的兵力——阿比契力尔早就征了部落里的大部分青壮年,留在部落里的只有年迈者,妇女,孩子和奴隶。

    在金山南麓唯一有实力兵救援的国家就是高昌,可是国王恰拉哈儿曼却对这些部落的求援置若罔闻,他的理由如出一辙:高昌军是步骑混编,而绢之国的全部是骑兵,其目的必然在于战决,别说高昌军到了那里战事早就结束了,万一绢之队一高兴杀到高昌来了自己又该拿什么力量去抵御他们呢?于是金山南麓的突契各部落便遭了殃,卢清翰虽然不会像王汉新那样赶尽杀绝,可是临行前刘献之也对他下了死命令不可以心生恻隐。他的确没有杀任何一个失去抵抗能力的人,可是对于胆敢顽抗的也毫不留情,此外他还放走了所有的奴隶,掠夺了所有的马匹和牛只,对于羊群则全部宰杀,除了一部分充作军粮以外都弃之荒野。由此各部落不但损失了大部分的劳动力,也失去了全部的生产资料。

    卢清翰的兵锋很有节制的只打到距离拉曼德尔部四天路程的酋卡尔部就不再继续深入了,他掠走了求卡尔部一部分牛羊以后便开始挥军南下直扑高昌。高昌王恰拉哈儿曼率众死守都城,卢清翰并没有攻城的耐心,于是他在高昌国内大肆劫掠一番以后便载着抢来的酒肉米粮和牛马开始了漫漫回程。

    直到这个时候,远在漠南的阿比契力尔才得到了后院失火的消息,不禁气得咬牙切齿。而他一直期待的刘献之部断粮的日子始终没有出现,刘献之在粮食吃尽以后便开始杀牛宰骡充饥,每天除了留下几十辆被当做燃料焚毁的车辆以外突契军一无所获。而阿比契力尔还不知道巴德尔率领的奇袭部队也遭遇到了惨重的伤亡,刘献之将从刘龑那里要来的一千名火铳手集中使用,使得巴德尔仅在一役中就伤亡了四千人,第一次遭遇火铳攻击的突契人惊慌失措,在生还者的心里留下了巨大的心理阴影。

    这个时候阿比契力尔不得不承认自己完全落败,要击溃刘献之部已经是不可能的了,他一边下令让巴德尔赶回来带领大队撤回龙城,一面亲帅一万骑兵朝着金山方向进军。他还有最后一个机会,那就是截击卢清翰的骑兵队,打败这股敌军并夺回被掠夺的牛羊,那样还能挽回一些颜面。

    但老天就连这个机会都没留给阿比契力尔。卢清翰早就料到这一手,他帅军队从已故的左大都护凯度将军部西边直接绕向了南边直接往阳关方向撤回绢之国境内。期间凯度部也曾组织起来对其动了进攻,可是卢清翰将剩余的牛只集中起来摆出了火牛阵,在奋蹄急冲的蛮牛面前突契骑兵被冲了个乱七八糟不成行伍,卢清翰乘机动猛攻将这股突契骑兵打得落花流水,望风而逃。由此卢清翰部得以全身而退,安然回到了绢之国境内。

    经过这一役,突契在东西两边的部落都遭受到了惨重的损失,而且突契大汗阿比契力尔都未能予以及时的援救,而他本人的作战也仅仅是打了个平手,因此漠北之战以及随后的金山突袭战绢之国取得了无可争议的胜利。阿比契力尔的威信受到了沉重的打击,突契内部开始出现越来越多对他不满的人,由此开启了绢之国对突契全面反击的序幕。

    但是此役绢之国付出的代价也不小,除了人员的伤亡之外物资的损失相当严重,尤其是漠北之战后的撤出行动,绢之国损失了大量的牛马骡以及车辆,卢清翰掠夺而来的牛马也在漫长的撤兵路上累死病死了不少,虽然人员伤亡微乎其微,但出击时的一万八千匹马,回来时只剩下了四千多匹。因此之后几年间太原经略府的马匹数量都没能恢复到此战前的水平。未完待续。

第八十九章 一 归国() 
一阵阵凉爽的海风吹在高定边的脸上。

    周围是一望无际的大海,身后是雄壮威武的绢之国舰队,任何一个武人见到这一幕的时候都难免意气风,有吞吐天下之志。

    不过真正让高定边感到由衷的高兴的其实是另一件事情。由于他偶然遇到的高丽宫女宋子衿,以及她所携带的高丽小王子的骨灰,高定边决定帮助她回到平壤将骨灰葬入高丽王陵,这一切的举动被安东都护杨莲知道以后不但对这个行为大加赞赏,更清楚的意识到这是一个有政治意义的举动。

    既然高丽王室已经断绝,那么将其好好安葬就向所有高丽人说明了这件事,也可以断绝今后再有试图为高丽王室招魂,冒名顶替之类的事情。为此杨莲专门派人护送宋子衿重新回到釜山城内,将已故的最后一代高丽国王崔健江的遗骸找到并送回平壤,与小王子的骨灰一同葬入高丽王陵。

    落葬的仪式搞得十分盛大隆重,整整八千名士兵罗列成阵护送亡灵,所有安东都护府的将领全部出席,杨莲亲自主持落葬仪式和之后的祭奠大典。

    为此,王汉新与高定边一行足足耽搁了两个月的行程,就连护送他们渡海而回的郑梦龙舰队也是如此。可正因为这两个月的时间,高定边才得以与宋子衿朝夕相处加深了了解,在临行之前高定边终于鼓起勇气向宋子衿表达了自己的心意,希望能和她一起回到家乡征得父母同意后结为连理。关于这个求婚的具体过程历史上有无数个版本流传出来,至于后世的演绎则更是不计其数,这主要归咎于当时在场的那些将领们的添油加醋。在这种局面之下,宋子衿本身又是个无家可归的可怜女子,加上她对高定边本身就有着一股奇妙的好感,因此求婚的结果还是皆大欢喜的。由此这次的回国之旅也成了高定边离家投军七年多之后衣锦还乡之旅,如今的他不但以二十五岁的年纪就获得了从四品下的安东都护府司马的高位,更抱得美人归,足以引来同僚们的妒羡目光。

    “把主帆弄松一些以加大吃风量!这股风马上就要加强了!”一个声音从半空中传来,高定边根本不需要确认就知道这是他义弟王汉新的叫喊声。

    对于操作船只和舰队方面王汉新可是得自于郑梦龙的亲授,不过可惜的是他学会了这一套之后只进行过一次海战,那一次他率领着残破的劣势舰只一举击溃高丽最后的海军力量,成就了一段奇迹般的胜利,也拯救了地上的高定边和虎卫营的将士们。如今好不容易可以再次登上战舰,王汉新就像个猴子一样上蹿下跳,不是在瞭望哨上就是在掌舵,或者就是察看武器装备,弄得这艘战舰的指挥官吹胡子瞪眼却又无可奈何,因为他不但是绢之国正五品下的安远将军,更是他顶头上司郑梦龙的得意门生。

    可是王汉新之所以这么忙东忙西还有更深的原因,那就是自从釜山之战以后他就被高定边敬而远之,甚至连他另外三个结义兄弟,周嗣义,陈世杰,陈世华三人也是一样对他冷冷的,使得他在漫长的回国途中无所事事所致。

    这可真是自作孽不可活啊。高定边心中暗自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