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地烈风-第46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屈尊来与我方商议共同出兵的事宜的,由此可见绢之国的力量的确不容小觑。在下身为我主的代理人,并没有直接答应贵国请求的权限,并且出于为我主利益着想,在下会极力劝阻我主不要干涉贵国与绢之国的战争。如有冒犯处还请大人您见谅。”

    帖蒙听了这话,微微一笑,道:“大人您言重了。如果您一口答应在下的请求,那么在下反而要感到不安了。”

    “大人何出此言?”达达兰奇道。

    帖蒙站起身来,道:“且看绢之国是何等样的国家?其国家富庶,人民殷足,物产丰富,文化繁荣。整个大东部各国皆奉其为宗主国,年年朝贡以求平安。而西域又是绢之国打开与西方诸国贸易的咽喉要道,自古以来绢之国强则必定将西域纳入囊中,于是绢之国的各种珍奇宝物便会源源不断流入西方,作为大商路的最大受益者帕斯帝国而言,由绢之国控制西域远比由突契控制要好得多。一个是不闻不问坐享商路带来的利益,另一个是与强大的绢之国刀兵相向生灵涂炭,不用想也知道该做何种选择了。”

    达达兰听了不禁笑道:“既然大人您看得如此明白,请容在下失礼问一句,那您又为何要揽下这一次的出使任务呢?难道您空手而回不会惹得贵国大汗不悦吗?”

    帖蒙笑道:“大人您误会了,在下方才只说了一半。不与绢之国交战之利,还没有说这么做的弊端。大人试想,以绢之国之强,何以我国大汗还敢与之对抗?难道突契的国力比绢之国强吗?显然不是这样。可以说突契在各方面都及不上绢之国,只有战士的武勇胜过绢之国。但是,光凭战士勇敢是不足以成事的,如果没有优秀的指挥官来统率同样无法赢得胜利。而我国大汗就是位不世出的英雄,正是他凭借突契蛮荒之地与强大的绢之国相抗衡却不落下风,这难道不是真英雄吗?大人或许会说这不过是我突契人一厢情愿,企图以孤木擎天而已。实则不然,历数以往绢之国强盛之时,有哪一次不是在占有西域以后继续向西扩展他的势力的?分化瓦解,拉拢诱骗,搞得各国混乱不堪,而他却从中取利。如果坐视绢之国盘踞西域,那么受害不光是突契,巴丹那领同样难逃厄运。可以想见绢之国必然借着开通商路的名义向巴丹那领以及周边渗透,在这些地方扶植自己的亲信,扩大影响力。试问以如今帕斯帝国大乱方休,国力急需恢复之时,难道真的能阻止其展势头吗?到时候恐怕不光是帕斯帝国会陷入分崩离析的危险境地,就连巴丹那领是否能保得周全都是个问题了。有鉴于此,我国大汗才本着与巴丹那领的盟友之谊提出共同出兵的建议,因为在我国大汗眼里,天下之大也只有巴丹那领主大人能与他相提并论,称得上是为了不起的英雄。两位英雄的联手,即便是绢之国也将无法抵挡。而与我国联手,必能使领主大人在其光辉的战绩上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达达兰心里道:好一个巧舌如簧的说客,如果不是我早有准备,只怕就真给你绕晕了。当下笑道:“大人高论,实在令在下佩服。只是在下方才说了,与贵国联合出兵之事实在出了在下的职责范围,大人您不如以此雄辩前去说服我主,总好过与在下徒费周折,不知大人意下如何?”

    帖蒙看了看达达兰的样子,行了一个礼道:“如此就劳烦大人引见了。”未完待续。

第一百一十六章 二 新任命() 
新年伊始,王汉新终于等来了皇帝刘龑布的正式任命,在西域开设都护府,但是西域都护并不是王汉新。『Ω Ω文学』迷『. .

    没能当上西域都护并不出乎意料,因为这是王汉新接受了幕僚米益国的建议故意推辞掉的,为此王汉新得到的是西域都护府司马的职务,外加进阶为从三品镇西将军,建威伯的封赏。以一个出身微末的平民在二十七岁时爬到这个位置已经是令人难以相信的平步青云了,而且如果单以品阶而言,除了世袭的册封和皇亲国戚的加封以外,他已经是绢之国第一线实战指挥官里排名第三的高官了。除了太原经略使忠义郡王刘献之以外,就只有辽东都护苏成栋的官阶在他之上。

    真正令王汉新感到意外的是刘龑对西域都护的人选。本来按照王汉新的推测,像西域都护这样重要的职务,如此险恶的临敌环境,唯一能够堪当大任也就只有他的老长官薛伯仁了。可惜刘龑似乎铁了心把这位薛伯仁留在京城为自己出谋划策,委派来的西域都护竟然是一介书生出身的孙可望。

    “西域这种地方,皇上怎么会派一个书生来?这是嫌不够乱吗?”王汉新大肆抱怨道。自从他击败了突契的彻尓列大军以后,彻尓列虽然退往天山以北,却始终没断了给王汉新添堵,与绢之国的交火是时有生,骑兵力量居于劣势的王汉新吃了不少亏,机动力不足的绢之队面对突契军的袭扰缺乏有效的遏制手段,尤其是乌孙国境内的损失巨大。这时候王汉新希望的是朝廷给他派来得力的帮手,一介书生显然与他的期望大相径庭。

    米益国把这份诏命看了几遍以后,轻轻的放在了王汉新的书案前。如今的米益国早就不是当初的那个纨绔子弟了,在跟随王汉新的历次征战中米益国已经成长为一名可以委以重任的参谋人才。他微微一笑,道:“大人难道没有看出陛下的意思来吗?”

    王汉新一愣,问道:“什么意思?”

    米益国笑道:“陛下显然十分赞许大人您不居功自傲的态度,所以才做了这样的任命的。试想以西域如此重要的战略要点,陛下当然要派遣信得过的人来统辖了。在下曾听家姐说过几句关于朝堂之上的权力倾轧,如今当年的太后一党与旧文官为的那一派已经是日落西山了,可是他们的势力盘根错节,一时之间无法完全根除,陛下自然不肯任用这些人了。其次便是以国丈华天羽为的一派,这群人原本在先帝时保持中立,借着皇后的势头站出来帮助陛下稳定局面,自然也就领受了陛下的恩典个个官运亨通了。但是陛下从根子上是不希望他们的实力太大的,毕竟那不是陛下自己的人。再次就是宗室的力量,可是宗室已经有了一个忠义郡王掌握一方兵权,若是再有第二个就太多了。接下来便是武将集团,那倒是陛下亲自提拔的人才,可惜苏成栋大人在辽东,郑梦龙,高定边大人在幽州,忠义郡王在太原,都没法动,大人您既然推辞都护一职,那么可以胜任都护一职的唯有薛伯仁大人了,可陛下还需要他坐镇京师统一调度,何况有先前突契来犯之先例,陛下怎能不留下薛大人拱卫京师呢?

    所以最后能胜任这个职务的也就只有那些新科进士们了,唯有他们是得到陛下亲自提拔的,在这些人之中,就数孙可望,邱逸儒,邹枫,武思文,华天清等人资格最老,从政经验最丰富。邱逸儒如今作为吏部侍郎,管理天下官吏的升迁,想来陛下是有意让他坐上尚书,将来有望统领群臣做宰相的,他自然不能来;邹枫已经年过半百,况且身体也不太好,这西域他是不适合来的;只有孙可望最合适,他是当年钦点的探花,在蜀中做安抚使期间颇有政声,深受百姓爱戴,而且听说此人善于交际和数筹,这些不正是在西域这个需要与各国打交道,开通商路所需要的能力吗?”

    “可是他不懂作战啊。”王汉新道。

    “正是因为他不懂作战,才显出陛下对大人您的信任呐。您想,孙可望虽然名为都护大人,却不懂军事,作战指挥的一切必定是全权委托给大人您来负责,而大人您又不擅长施政,行政方面的事情也不会干涉他,你们两个正是相辅相成的最佳组合。”

    王汉新听完连连摇手,道:“你还是没明白我的意思。如果陛下这么安排,那么我就得在这个西域一直镇守下去,西域东北两面都有突契的威胁,南有吐蕃虎视眈眈,西边还有个帕斯帝国,可谓四面受敌,我就只能疲于应付,那朝廷对突契的反攻作战就没有我的份了!”

    米益国笑道:“原来大人是担心这个。以在下看来倒是大人这边更有看头一些呢。”

    “怎么说?”

    “大人难道忘了,您远征西域时不是调了忠义郡王的骑将葛博龄来么?因此如今的太原经略府里已经没有多少骑兵的底子了,您的义兄高定边在上一次作战中几乎全军覆没,他要重组骑兵也非一朝一夕之功。至于苏成栋大人么,辽东固然可以进击突契国内,却都是些无关痛痒的地方,若要深入则有被突契截击的危险,因此这些年都少有建树。因此在下斗胆预测这三个方面如今都已经失去了对突契动有效军事行动的能力了。如今我朝最精锐的骑兵部队多半都在大人您的麾下,而西域之地于我朝为战略要地,于突契则是经济命脉所在。阿比契力尔岂能坐视不管?他之所以还没有采取行动,无非是因为他害怕我朝大军北伐而已,抑或是尚未准备停当罢了。一旦让他察觉到我朝难以对其腹地动大规模进攻的话,一定会举全国之力向西域起攻击的。到时候恐怕西域才是与突契决战的地方了。”

    王汉新听了点点头,道:“你分析得有道理,陛下若要用步兵对突契进攻,必定难以威胁到龙城。阿比契力尔舍弃边境地区而来西域,这倒确有生的可能。当务之急是确保伊州,沙州,肃州,甘州,凉州之间的各个驿站的防卫建设,使得通往长安的道路保持通畅,这样朝廷的物资和援军就可以源源不断的到达,这样才能确保在与突契生战事时立于不败之地。除此之外还要加强天山南麓的各个关隘的建设和戍守,尽可能的剥夺突契骑兵的机动优势。这些事情,你尽快拟一份草案出来,我要召集众将商议这些事宜!”

    米益国笑着叹了一口气道:“原来在下扯了半天,只是在给自己增加工作量而已啊。”未完待续。

第一百一十六章 三 长安城内() 
公历八一二年春天的长安城,笼罩着一种令人说不出来的紧张感。』文 』Ω学 Δ 迷..

    表面上看一切和往常一样,百姓的生活也一如既往,可是只要仔细观察一下官员和役卒们的脚步就能够感受到整个长安城都处于神经紧绷的状态了。这种情况许多人都看得出来,但是并不以为意,因为就在去年的这个时候长安城几乎就要面临着突契军队的直接攻击,与那个时候的恐慌感比起来,这点小小的变化谁都不会太在意的。

    长安城的这种外松内紧的状况当然是有其原因的,就在去年年底的时候,忠义郡王刘献之给皇帝刘龑上了一道密折,正是这道密折造就了今天的局面。

    刘献之的这道密折内容非常简单明了,简而言之就是要起一场对突契的报复行动。针对突契去年的军事行动让绢之国上到皇帝,下到百姓都颜面无存的这件事,刘献之认为仅仅夺取了西域是不够的,夺取西域固然可以斩断突契的经济来源,在战略上也是处于十分有利的局面,可是这对于普通百姓而言却是不痛不痒的事情,因此对于挽回国家和皇帝的颜面并没有太大的价值。对于普通百姓来说,没有什么比与突契军正面交锋的胜利更好的消息,所以要尽快动对突契的报复性进攻才是百姓们最期望看到的事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