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首先,孙立瞄准的就是步兵大杀器,机枪的升级!
由于大宋帝国统一欧罗巴大陆之后,一直没放下武器的研发,机枪的研发进度变得很不错,消耗的点卷也没有最开始那么吓人了。
而选择机枪的款式。孙立自然而然的要选择那款一战前的经典机枪——马克辛重机枪!
之所以优先升级机枪,是因为这个时代的主要战斗力就是步兵和骑兵,而这俩个兵种的最大克星无疑就是机枪了!
加特林机枪是好用,但毕竟是一款不太完全的机枪。卡壳等各种毛病,即使在精锐的皇家禁卫军中也会出现,当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加特林机枪需要专业的机枪兵去操作。但是对于百万远征军的主力——国民警卫队来说,专业的机枪兵实在是太难以训练了!
想要把机枪变成百万大军的常规武器。配置到班排一级,那就必须有更加先进,更加简单方便的重机枪!
而经过地球历史验证的马克辛重机枪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确定了升级研发的科技后,孙立开始查看起马克辛重机枪的属性来:
马克辛机枪是地球历史上第一种真正成功的以火药燃气为能源的自动武器。
原型口径为11。43毫米,枪重27。2千克,采用枪管短后坐(19毫米)式自动方式,水冷枪管;采用容弹量为333发6。4米长的帆布弹带供弹,弹带可以接续,理论射速600发分,可以单、连发射击;也可以通过射速调节器调整为慢射速100发分。
当然,作为第一款真正的机枪还是有缺陷的,马克辛机枪结构复杂,采用水冷枪管较为笨重,帆布弹带受潮后可靠性变差,但在近代战争中曾被普遍使用。
这是第一支真正意义上的全自动武器(在此之前的自动武器,是用人工摇手柄实现连续发射的)。它的自动动作是利用火药气体能量完成的。在子弹发射的瞬间,枪机与枪管叩合,共同后坐19毫米后枪管停止,通过肘节机构进行开锁,同时枪机继续后坐,通过加速机构使枪管的部分能量传递给机枪,使其完成抽壳抛壳,从而带动供弹机构,使击发机待击,压缩复进簧,撞击缓冲器,然后在簧力作用下复进,将第二发子弹推入枪膛,闭锁,再次击发。
而在地球上的马克辛机枪由于受到各国喜爱,还在后来进行了改进,比如说增加了气冷型;对点射功能进行了改进等。加之世界各国对此机枪的研究改进,使马克辛机枪形成一个系列,有重型、中型、轻型的许多品种。
孙立对于马克辛重机枪这么热爱,一个原因是因为它是最接近现在的科技武器,另一个原因就是马克辛重机枪在地球历史上那辉煌的战绩了!
马克辛重机枪不光是一战时期杀人最多的武器,在这之前和之后的大小战争中,也贯穿着各种以少胜多的战例。
1、在南部非洲的罗德西亚一支不足百人英军小部队,被5000多人祖鲁战士包围,祖鲁人想通过夜袭消灭英军小部队,夜幕降临后手持长矛祖鲁一批批发动进攻,英军架好4挺机枪,轮番扫射,打退无数进攻,天亮以后祖鲁逐渐退去,阵地前留下3000多具尸体。
100对5000完胜,比孙立打出的战例还要可怕!要知道人数越少,军队的精锐程度显示的越弱小,100个精锐对上数千名普通军队,和1000精锐对上数万名普通精锐完全是俩个概念!更何况,那些英军士兵还不是精锐
2、1899年在苏丹,数万******教徒向2000英军发动进攻,英军摆出10余挺马克辛机枪疯狂扫射,不到一天就有2万具尸体。
孙立特地查看了下******教徒的作战能力,发现那个时代的******教徒组成的军队,就是一群疯子,真正的疯子!
3、1904年日俄戰爭的旅順攻堅戰,當時俄國在旅順部署馬克沁機槍,在南山戰役中,日軍一天之內損失4400人,日軍大本營以為報告多了一個0,因為洠в幸淮嗡纻@麼多人的紀錄。在整個203高地攻堅戰之中,日軍死傷超過9萬人,許多單位徹底被馬克沁殲滅。在日俄戰爭中,有一次乃木希典巡視戰場,看到很多日軍匍伏在前線,等到衝鋒號一響卻無人站起衝鋒,便問前線指摚Ч伲麄優槭颤N不衝鋒;前線指摚Ч倩卮穑麄兌妓懒恕
4、索姆河战役是机枪史上最令人惊心动魂的战例。1916年7月,德国人以平均每百米一挺马克沁mg08机枪的火力密度,向40公里进攻正面上的14个英国师疯狂扫射。一天之内就使6万名英军士兵伤亡。机枪的杀伤力和血腥气在这一天达到了顶点。到11月18日戰役結束時,這141天時間裏英法聯軍陣亡61。5萬人,大多數人都倒在馬克沁機槍的火舌下。歐洲整整一代人喪命於機關槍下。
在索姆河战役中,英军一个机枪连创下连续射击的记录,这个连的10挺马克辛机枪在一天的战斗中打了一百万发子弹。可见当时战斗之惨烈。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成千上萬士兵的生命被馬克沁終結,也使得整整一代年輕女性失去了結婚的機會。在英國,就有兩百萬的單身女性孤獨終老。
这伤亡人数或许还没有大宋帝国统一欧罗巴大陆时机枪创下的记录多,但是,要知道,一战时期双方的武器水平相差不多,而且战术水平差距不大,都知道什么是堑壕战,并且有着优势的火炮掩护,可以说,一战时期的战斗双方的客观因素是相差不大的,在这种双方军队武备差距不大的情况下,马克辛机枪都能造成这么巨大的伤亡,要是面对那些排成密集阵型的冷兵器部队呢?
孙立感觉,除非大秦帝国出现那种战力达到圣骑士级别的变态,不然就算是大骑士级别的战士,在马克辛重机枪的疯狂火力下,也坚持不了多久的!
孙立可不是只装备数百挺,而是打算百万大军全员换装的!
最重要的一点是,马克辛重机枪作为一款从一战用到二战的武器,操作上无疑是非常‘接地气’的,孙立相信,那些系统平民训练成的国民警卫队,掌握这种马克辛重机枪,并不会太困难!
机枪这种武器也不再局限于专门招募特殊兵种了!
孙立在了解研发了马克辛重机枪之后,发现点卷还剩下很多,本着不浪费任何资源全力以赴进攻东方大陆的目的,孙立又把目光瞄向了其他的武器上面。
毫无意外,在步兵主导的战场上,除了机枪自然就是火炮喽!
2章 新式火炮()
火炮被成为战争之王不是空口白说的,就算到了孙立那个现代社会里,火炮也是不可或缺的武器,而火炮最辉煌的时期,无疑就是从燧发枪到一战结束后的这一段历史,这一段历史炮兵几乎就是双方实力对比的关键!
既然还有那么多点卷,孙立自然要给自己配置更好刚更快捷高效率杀人的火炮!
现如今,大宋帝**队中使用的主要属于架退炮,这种后装炮由炮口装弹改由炮尾装弹,提高了射速;有完善的闭锁炮门和紧塞具,解决了前装炮因炮弹弹径小于火包口径所带来的火药燃气外泄的问题;炮膛内刻制了螺旋膛线,同时发射尖头柱体定装炮弹,使炮弹射出后具有稳定的弹道,提高了命中精度,增大了射程;可以在炮台包括陆战掩体和军舰服仓内装填炮弹,既方便又安全。
不过,后装炮的进步空间是非常巨大的,孙立在架退炮的基础上,花费了并不是很多的点卷,就研发出了更进一步的管退炮!
架退炮的炮身系通过耳轴与炮架相连接,即所谓刚性炮架。刚性炮架火炮发射时炮架受力大,炮管连同炮架整体后坐。因此,不得不把火炮设计得很笨重,造成在战场上的机动困难。又因发射时整个火炮产生较大位移,重新复位和瞄准都很浪费时间,使发射速度受到很大影响。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火炮的制退复进机终于被创制出来。制退复进机有两种不同的类型:一是水压弹簧式,二是水压气体式,二者的制退原理相同,但复进原理不相同。从后来实际使用的效果和影响看,水压气体式是更重要的。
制退复进机分制退和复进两部分。制退机由制退管、活塞及液体组成,制退管与炮身后端之连臂相连,火炮发射时,炮身带动制退管后退,活塞一端之液体因受压力。自漏口流至另一端,此时液体即发生一种抵抗力,以徐徐制止炮身后坐。
复进机系利用气体吸收后坐力之一部分,待后坐结束时。被压缩之气体,因其伸张将后坐体推至原位。这样,通过制退复进机这个中介,炮管和炮架实现了弹性连接,既有利于减轻火炮的重量。又为提高发射速度创造了条件。这是火炮发展史上一个重大突破,它标志着火炮从架退时代进入了管退时代。
孙立在点亮了管退炮科技树后,又再接再厉,继续往下研发,研制了具有液压气功式驻退复进装置的炮架,称之为弹性炮架。炮身安装在弹性炮架上,可大大缓冲发射时的后坐力,使火炮不致移位,使发射速度和精度得到提高,并使火炮的重量得以减轻。弹性炮架的采用缓和了增大火炮威力与提高机动性的矛盾。并使火炮的基本结构趋于完善。
孙立研发这些的最终目的嘛,就是要制造出一战时期的75毫米速射炮!
孙立在花费了大量点卷把前置科技都研发完毕后,开始研发起这种一战时期的标准装备,非常给力的步兵支援武器75毫米速射炮,也叫做75毫米野战炮!
而在选择哪款75毫米野战炮的时候,孙立在考虑了一战时期各国的军事武器对比后,还是选择了德国产的克虏伯75毫米1903型野战炮,以后简称为克虏伯75毫米野战炮。
毕竟地球历史上,德**火商克虏伯公司,有锻造良好钢材的基础。是十九世纪下半期至二十世纪的世界著名军火厂。克虏伯于1900年代所生产的一系列75毫米野战炮。广为各国采用,甚至还成为日本以及中**队火炮的核心之一。包栝m190375毫米29倍径野战炮,m190575毫米30倍径野战炮,m190875毫米30倍径野战炮等等。克虏伯厂所生产的炮种。一贯享有质地良好,精度高的声名。因此这一系列的火炮,甚至在二次大战时期,尚为许多国家持续使用中,包括中国以及日本军队均是。
而这种1903款野战炮属于德**火商克虏伯公司的库存产品。是一种基本型号,并一直使用至1942年。尽管当时这种炮已经过时了。该炮使用的是液体弹簧式后座系统和普通的克虏伯水平滑动炮门。
特别是中日战场上,克虏伯75毫米野战炮几乎成为了常规装备,是中日俩军使用最多的火炮之一,当然,日军使用的克虏伯75毫米野战炮大部分是经过改良的。
不得不说当时亚洲战场武器装备的落后,中日打了那么多年,使用的武器竟然只是欧洲一战时期的武器标准,难怪小日本对上苏联,根本没有抵抗力,几个星期就被苏联把关东军推平了
关东军可是当时在中国境内最精锐的日军呢,曾经把老蒋打得都没有还手之力
而且关东军控制的东北地区,根本没有赤军活动的余地呢
就是这样,日本不如关东军的部队打败了国民党军队,然后日本精锐关东军被苏联一只偏师给平推了,其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