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谜案追凶-第1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疯狗一样,咬住某一件事情或者某一个人后,绝对不会轻易松口。所以他们希望利用这件叛乱最后一次试验秦泰。要是秦泰真的过关的话,他们将会不惜一切代价拉拢秦泰。要是秦泰过不了关的话,不好看着秦泰自生自灭了。

第四回 大漠追魂四() 
在当时的大明已经开始了比较完备的户籍政策,各种人有各种的身份识别方式。大体上分为下面几种,第一种人就是官宦,也就是现任官员,他们无论官职高低都有“官凭”。“官凭”上会注明这个官员的职务和品级,任何人不得向这种人进行搜查或者盘问,更不得对这种人刀兵相见。不然的话视同杀官、谋反,是全家抄斩的大罪。

    第二种人就是官宦的子女或者是有功名在身的读书人。这些人虽然不是官员,但是将来可能是官员。所以他们的身份也很重要,不是一般的老百姓。一些退休的官员,还有一些有门路的商人,也有这个资格。他们拥有的身份证明叫“告身”,上面注明了这个人的家庭背景和本人的地位高低。按大明律身有“告身”的人,视同一等良民,不但可以穿州过省,而且各地方都要予以照顾。

    本来这个等级不是商人所能拥有的,在过去“士农工商”,做生意的排在最后,最令人看不起。但是这些人也需要身份地位,也需要别人对他们的尊敬。明太祖朱元璋是一个穷苦出身,从小受过这些商人的欺负,所以他在世的时候下过严令,生意人不得为官,一生不得穿锦衣华服,不得和官员同坐一席。就是为了贬低这些生意人,从骨子里看不起商人。但是随着商人们的生意越做越大,大明朝廷一天不如一天,后世的皇帝渐渐忘记了自己老祖宗的教诲。一些生意人看出了朝廷的意思,就主动给朝廷捐钱。朝廷是要面子的,不能白拿商人的钱,只好给予官职作为报答。没想到引起了大多数的读书人和现职官员的强烈不满,同时生意人不是当官的材料,也做不好这个官。一个聪明的生意人想到了办法,他主动辞去官职,要求朝廷只给自己官员的品级,不给自己实权,算是一个嘉奖。朝廷当然高兴了,不给实权最好,也可以彻底封住反对者的口。生意人不会做官,他们只要这个荣誉就好,这是双方都满意的结局。这样一来朝廷多了一份收入,生意人也可以扬眉吐气,不但可以穿金戴银,而且可以和官员们平起平坐了。朝廷正式下令,凡是商人自动捐银三千两者,给予从七品的荣誉。捐银一万两者给予从六品官职的荣誉。但是有严格的限定,第一,最高职位只有从六品。第二,这个荣誉只给本人,不能世袭,也不能转让。第三,这不过是荣誉,不能授以实权,不能参与地方政务。凡是敢干扰地方者,轻者取消荣誉,重者抄家灭族。第四,凡是授予荣誉者,不能再进考场,不能成为正式官员。这也是限定商人的一个办法,不然的话天下读书人和当官可就不高兴了。

    第三种人就是农民。大明是一个大国,也是一个靠农业为基础的国家。绝大部分收入就是来自于农业税收和田地税收。所以农民人数最多,也是最基本、最根本的。所以朝廷不得不顾忌这些农民,要是农民不种地了,天下就要出大事了。所以农民不但有良民户籍,更是注明他们的所在地和田地数目,没有特殊原因,他们是不得离开自己的土地的。他们拥有的身份证明叫“白身”,就是清白良民的意思。

    第四种人就是工人,也就是技术人员。在当时他们只能叫“工匠”,不但地位不高,而且收入也很少。铁匠等和军队有关的行业列入军户中的匠户,一些特殊技艺的工匠属于朝廷管制,这些人不但每天要向相关部门报到,而且他们的家人都没有行动自由。他们的身份证明工匠牌,上面注明他们的行业和所管上级的名称。

    第五种人就是服务性行业的人,其中包括商人和其他人员。这些其他人员包括“车船店脚牙”,还有所谓的“三姑六婆”,和尚、道士、尼姑等等。和尚、道士、尼姑他们有度牒,也有相关的职能部门管理。其他的人就有各地的官府管理,地位只比贱民好一点。“车船店脚牙”是指车夫又叫赶车的、船夫、店小二、脚夫又叫苦力,还有牙行的牙人。所谓的“牙行”那不是什么治疗牙病的地方,而是指一个专门做交易的行业。男的叫牙人,女的叫做牙婆,专门为人做一些买卖上事情。有点像现代社会的中介公司,帮人找保姆、找佣人,也兼职当媒人或者买卖奴隶。他们几乎什么生意都做,只要有赚头的生意,他们都可以在其中牵线搭桥,赚取中介费。所谓的“三姑六婆”是指尼姑、道姑、麻姑,媒婆、喜婆、稳婆、产婆、鸠婆、醒婆。前面三姑是给人卜卦算命和求神拜佛的。媒婆专门为人介绍亲事的。喜婆是专门主持婚礼的。稳婆是教导孕妇生活习惯的。产婆就是接生婆,在古代不但没有医院,而且不让男大夫看孕妇生产的,所以为孕妇生产的就是这些有经验的产婆了。鸠婆是指伺候老人的,照顾一些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家的女人。醒婆就是给刚刚过世的人准备后事的女人,她们精通一整套的白事运作。包括给私人洗澡、换衣服、穿寿衣、化妆、举办三到七天的法事,在安排出殡、下葬等等。后来大家把整天走街串巷,搬弄是是非非的女人,都叫做“三姑六婆”。朝廷看不起这些人,所以规定这些人不得走正门,不得坐首席,不得骑高头大马,就算成亲也不能披红带绿。一些平常人家也不愿意自己的女儿嫁给这些人,导致他们之间不但从小青梅竹马,长大之后也可能是夫妻。

    最后一种就是贱民,就是身份地位最低贱的一种。其中包括戏子、妓女、龟公等等。之所以称之为贱民,就是因为他们任人欺负,就连反抗的的权利也没有。妓女分为两种,一种是官妓,一种是私妓。官妓是指官府所管辖的妓女,她们不是作奸犯科的罪妇,就是犯了大罪,受牵连的家属。让她们做妓女,不但是对她们的折磨,更是对她们的家人的一种羞辱。当年明太祖朱元璋初定天下,他就把他的敌人陈友谅和张士诚两大阵营的所有妇女全部贬为妓女,让她们的丈夫和父亲看着自己的妻女任人凌辱。朝廷有严令,一等官妓终生不得赎身,二等官妓做满三十年才能赎身,三等官妓做满二十年才能赎身。一些年老色衰的妓女只好培养还是少女的未来官妓,换取自己的生存。渐渐地有人买卖女童,一些老妓女买下女孩子培养她们,这就有了不属于官府直接管理的妓院,她们就是私妓,随时可以赎身的妓女。妓女按服务的种类又分为清倌、坐席、陪**、拉客等好几种。“清倌”一般不陪客人睡觉,只是陪客人唱唱歌、跳跳舞,是卖艺不卖身的那种。其实这不过是**和妓女卖弄噱头而已,妓女就是妓女,怎么能不卖身呢?只不过是在哄抬这个妓女的身价而已。“坐席”是指专门陪客人喝酒吃饭,哄着客人开心的那种。她们不但任由客人上下其手,还可以喂客人吃饭喝酒,还会一些令男人都心惊肉跳的黄段子。“陪**”就是指专门和客人干那种事情的人,她们不需要技术,也不需要口才,什么身材好不好,长的好不好看也不重要。她们一天要接十几二十,甚至于更多的客人。“拉客”的最惨,她们不能坐在妓院等生意上门,需要到街上拉客人。拉来的客人要是看不上她们,或者觉得她们服务不满意的话,不但她们没有工钱,而且会遭到妓院**的打骂。龟公是指妓女意外怀孕生下的男孩子。朝廷有规矩,妓女所生孩子,女孩子依然是妓女,将来和妓女老妈一样。男孩子要是聪明伶俐的,长得又过得去的话,净身进宫当没有前途的杂役太监。挑剩下的就是龟公了,一生一世留在妓院的龟奴。龟公又叫龟奴,是专门伺候妓女的人。这些人不但要讨好任何一个客人,更是要照顾好每一个妓女。一些妓女受了客人的气,就会发泄在龟公身上。更有一些龟公还要客串,为一些有特殊癖好的客人服务。龟公一般都是没有生育能力的,就算有生育能力,他们也不能和任何一个妓女发生关系。所以龟公其实比太监更惨,太监服侍的主子有一定的数量,龟公却不知道一生要服侍多少人。太监可以捞钱,将来出宫之后可以买田地自己生活,龟公到老什么也没有。唱戏的也倒霉,被排列在和妓女同一地位的最低贱的一等。其实古代唱戏的戏子并没有做错什么,只不过得罪了当权者而已。有现代专家考证过,古代唱戏的地位低贱的主要原因就是当政者认为唱戏的人借古讽今,喜欢对号入座。为了贬低唱戏人的地位,就把他们划为最低贱的人。更是想出来什么“**无情,戏子无义。”的话,诋毁唱戏的人。**就是对妓女的一种贬义称呼,戏子更是侮辱唱戏的人的说法了。

第五回 大漠追魂五() 
看过了张居正和谭纶的资料,秦泰终于比较明白了这件案子的来龙去脉。所谓的“西北叛乱”,发生于四个月前,据说是一些地方势力伙同强盗,还有一些无知的老百姓,一起杀了官府中人,抢占官府的库房,抢走了大量财物。官府派人镇压手段过于强硬和残酷,才引发的大规模地冲突。虽然事件已经过去了,带头闹事的几个为首的也已经杀了头。但是小规模的冲突不断,更有不确切的消息说更大规模的叛乱将要发生了。所以地方官府上报朝廷,请求朝廷派人派兵支援。朝廷却是无兵可派,也没有这么多的钱去支援,只好找了一个替死鬼出头。这个替死鬼就是秦泰,办得成最好,最多口头表扬几句而已。办不成的话就借着这个理由杀了秦泰也好。

    事情发生在陕西和甘肃一带,陕甘总督叫杨怡,是内阁首辅严嵩的门人。听说他是一个百分之一百的酷吏,有一个外号叫“三十大板”。据说凡事要找他告状的人,有理没理先打三十大板。看不顺眼要打,对他不敬要打,告状人说话不清楚要打,说的不明白也要打。光是原告就要打这么多,被告那还了得。往往案子还没有审完,原被告就都已经被打死了。所以在杨怡面前,不但没有人敢顶撞他,更是没有人敢说话。

    陕西巡抚叫邓辉,是内阁次辅徐阶的表弟,也是唯一一个在这里敢和杨怡一比高下的人。但是这个邓辉也不是什么好东西,不但好色而且专门喜欢玩弄有妇之夫。上任不过一年,被他玩弄过的妇女就不下百人,几乎平均三天就要**一个妇女。在陕西他的名声简直坏到了家,就连一些地痞**也自愧不如。

    甘肃属于边疆,又是强盗横行的地方,所以这里的巡抚一般都是提督兼任的。甘肃提督叫王魁,一等武将,官拜从一品武官。但是明朝向来看不起武将,所以他这个一品武官不如邓辉这个正三品文官威风,更比不上从二品陕甘总督杨怡了。但是这个王魁从来不欺负老百姓,而且不允许手下人狐假虎威。可是身为武夫的王魁,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就是爱喝酒。只要喝了酒,这个平时还算规矩的王魁王大人,就会到处捣乱。一些有心人更是利用这一点,借着王魁的酒疯,做了不少伤天害理的事情。王魁不是不知道,但是为了自己的面子,他只好装作什么也不知道的样子。杨怡好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