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强,作为首都的长安当然是首当其冲了。这里的军事、经济、政治、文化、宗教、工艺、民间资本等等都是但是世界一流的。让任何一个前来朝贺的外国人叹为观止,同时也让大家看到了商机。各地有各地点特产,放在自己地盘可能一文不值的东西,要是流通出来可能是价值千金。
一个来自现在新疆的客人,刚好拿来了一桶家乡的葡萄酒。原来他是担心喝不上家乡的美酒,会更加思念家人。没想到这桶葡萄酒却给这个并不富裕的人带来了第一桶金。在他的家乡,并不值钱的葡萄酒,在长安却卖出了天价。利润是一千倍,也就是说一桶美酒卖出了一千桶的价格。大家纷纷试着拿出自己家乡的土特产,竟然人人赚了一个盆满钵满。大多数的人把赚了钱拿回自己家里去,好向大家炫耀。只有那个卖葡萄酒的,还有极少数的几个人,选择性的买了一些长安特产回家。本来他们是想送给自己的亲戚的,没想到被家乡的人哄抢一光。就算是不好意思抬高价格,也赚了几十倍的利润。这个本来游手好闲,身上不过十几个金币的穷人,一下子变成了大富翁。有人为他这么一次意外的旅行算了一笔账,这个人随团出游,一共交了三十七个金币。路上的吃住一切费用是使节团负责的,不需要他再花钱。临走的时候,他买了三桶葡萄酒,当时在那里的市价是八个金币一桶,因为他和卖酒的有亲戚关系,所以老板以五个金币一桶的价格给他。再去长安的路上,他喝下了两桶葡萄酒。可是在长安他却以一两黄金一小杯的价格卖酒。总共赚了二千两黄金,折合成金币为八千九百个。这个人留下一千五百金币没有动,其他的钱买了长安的丝绸和茶叶,还有一些瓷器和工艺品。虽然东西很多,但是并不是太重。所以回来的路上他只租用了一只骆驼和一个人。送了一部分东西给亲戚,大多数的东西全部卖了,一共换得十九万七千四百金币。加上临走的时候大唐送给每一个人的一些礼物,卖了之后总共净得二十万金币。这只不过是一次没有准备的旅行而已,就赚了别人一生一世也赚不到的金子。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
消息传开之后,包括这个人在内的好多人,组团去长安做生意,几年之后这些人都成为了大富翁,子孙就是再能花钱也用不完。当然也有一些人死在了路上,财富往往伴随着危险和疾病。大唐也注意到这一点,官方出面开通商路。起点就是在长安,经历沙漠和草原,途经现在的新疆、当时的大月氏、大宛、楼兰古国、迦楼兰也就是女儿国、天竺也就是古印度,终点在大食也就是波斯。这条商路就是古丝绸之路,又叫陆上丝绸之路、黄金商路。大家会感到奇怪,这条道路怎么这么熟悉,不就是神话小说西游记之中唐僧唐三藏走的取经之路吗?难道这是一种巧合吗?不,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本来就是根据真实题材大唐西域游记写的神话小说西游记。而这个大唐西域游记就是根据西游记中唐僧的原型玄装法师去天竺学佛路上的经历写的。其中绝大多数其实就是玄装法师的日记和亲身经历。他走的这条路就是刚刚建立起来的丝绸之路,当时还没有命名,所以大家都不知道这条取经之路其实就是大家熟知的商路。也就是说一些情景不但真的存在,而且一些人真的遇上过。就像迦楼兰,那里真的是一个女儿国一样。不过她们不是喝了一种子母水才生孩子的。只不过她们的风俗和我们不一样,女人可以抛头露面,男人却要躲在家里带孩子做家务。她们有很严重的性别歧视,认为女人才是高贵的,男人不过是生育工具,和牲口差不多。在她们那里生下的女孩归女人家所有,生下的要是男孩子就连同男人一起赶出家门。所以在那里男人不但没有地位,而且可以任意买卖。强壮又好看的男人好点,要是一个又瘦又小的,可只有饿死的份了。总归一句话,在迦楼兰母性社会现象很严重。在大宛国内,有两个很奇怪的现象,第一,所有男人都是黑齿。不是说生来是黑色的牙齿,而是说他们故意把牙齿涂成黑色。所以大宛国又叫黑齿国。第二,他们从不养马。他们的马都是放养的,也就是天生天养的。只有母马要生产的时候,才回到人群,大家帮着母马生产和照顾小马驹。等到小马驹会走以后,母马就把小马驹带走了。一旦需要马匹的时候,临时去抓一群马回来,略加训练就好了。大宛国的马不但健壮,而且品种很好,都是纯**。有天马之称的汗血宝马,听说就是出产于大宛。关于汗血宝马的传说有很多,有的人说它是天马和陆地的雌性野兽的后代。也有人说它是天上的神龙和凡间的五彩母牛所生的后代,是真正的龙马。不过史料记载,汉武帝的时候,汉武帝刘彻得知世上有汗血马之后,专门打造了一对真马大小的黄金马,向大宛国王换取一对汗血马。大宛国王以汗血马是大宛国国宝不能给人为理由拒绝了。汉武帝刘彻大怒,兴兵二十万,历经五年时间终于抢回了几匹汗血马。据说劳师动众,花费无数金钱得到的汗血马,后来由于管理不善,外加水土不服,几乎都死光了。至于它们的后代,因为品种不纯,渐渐失去了汗血马的特点,变成了普通马。还听说汗血马是最高贵的马,就算死也是站着死的,就算只剩下了一副骨架,依然是巍峨的站立着的。这就是汗血马的一大特点。
装扮成大夫的秦泰,带着手下一路西行。一路上打听了不少的事迹,也终于打听到回雁镇的具体位置。原来回雁镇只不过是一个小镇,原来是一个县的临时所在地,后来新的县城建立之后,只留下了一队巡逻官兵和一些衙役。当地人和经常走上路的人才知道,真正的丝绸之路起点,就在回雁镇。从西安到这里的路并不是真正的商路,踏出回雁镇才算走上了真正的商路。
在陕西两种人最受大家的欢迎,第一种就是收购当地土特产的商人,这些人虽然会故意压低市场收购价格,但是依然是大家的希望。第二种人就是大夫,当地人都太穷,不但看不起病,而且没有离开过自己的家乡。所以一生病的话,只要熬着或者找一些经过的赤脚郎中看病。真正的大夫一年见不到几个,所以一听说有大夫路过的时候,大家都很高兴。秦泰他们人数众多,会看的病症又很全面,所以更加受大家的欢迎。一路上生意好得不得了,秦泰只不过是没有敲竹杠,按良心收费,已经被大家传诵成救世济民的活神仙了。当然对于秦泰这个大恩人的问话,大家都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把自己知道的一切完完全全地告诉秦泰。
经过打听,一些去过回雁镇的人告诉了秦泰一些回雁镇的事情。回雁镇真的是一个充满秘密的地方,是一个普通人不能进入的地方。回雁镇并不大,从北到南,从东走到西,大概一个时辰就能走遍了。那里只有一条大街,一条并不宽敞的大街。回雁镇有出了名的“三多”、“三怪”、“三绝”。所谓的“三多”就是指回雁镇上残废多、寡妇多、**多。丝绸之路并不安全,疾病和恶劣的气候还是小事,最为可怕的就是强盗和军队。遇上强盗一生心血白费,更有可能性命不保。要是遇上一些不讲理的官军,诬陷为强盗的话,就算死了也会死无全尸。所以伤员就更多了,这些人自从残废之后,就再也不敢走商路了。可是一来残废了,第二身上没有钱,所以他们只好留在回雁镇上,靠着老关系,为生意人打打下手,准备一些用具为生。他们最大的希望就是,赚够足够的钱永远离开这个该死的回雁镇。比起这些残废,那些失去男人的寡妇生活更加难过了。当初和自己的男人来到这里,就是希望等自己的男人回来之后一起风风光光的回家乡。没想到自己的丈夫不但死了,而且她们也没有钱回家乡。这些寡妇只好做起了半掩门的勾当。所谓“半掩门”就是和妓女差不多的行业,只不过是没有上税和牌照的私妓。她们希望利用这种方法赚到钱,可以离开回雁镇。残疾多了,寡妇多了,当然**也就多了。这些不敢走商路的人,或是勾结衙门里的人,或是形成一定的势力,专门欺负这些残疾和寡妇,还有一些单身商人,可以说是无恶不作,人神共愤。也是回雁镇的一大祸害。
第十五回 大漠追魂十五()
所谓的回雁镇“三怪”,就是指回雁镇的三个奇怪现象。第一,水比油贵。在回雁镇水、油、酒三样东西里,酒最便宜,一文钱一大碗。什么酒都有,葡萄酒、白酒、黄酒都有。价格虽然有差别,但是都比水和油便宜。比酒贵的就是油,包括菜油和猪油。最贵的就是内地最不值钱的水。在陕西任何一个地方,谁也不敢浪费宝贵的水,不然会被人咒骂的。回雁镇一共有三口水井,一口在回雁镇的东头,主人是车马店的老板。他经营着回雁镇唯一的一家马匹牲口租赁店,是租用马匹和骆驼的唯一地方。当然也兼做介绍向导和锅头的工作。他的水井不对外开放,用来提供给牲口饮用的。在商路上,牲口一点不比活人地位低下。有时候一些有灵性的牲口甚至于可以帮人走出困境。
第二口水井在回雁镇的最西边,是专门卖水的地方。也同时提供镇上所有人的饮用水。这口水井的所有人不是个人,而是官府。每一个常住人口,按照自己的户籍每天领取两桶免费清水。商队和生意人要用水,需要出钱买。价格不是很贵,一桶水一两银子。当时的一两银子是二千纹制钱,这是官方统一的报价。买不起水,就不用上路了。因为没有水,不要说走丝绸之路了,就是回头回家都成问题。
第三口水井在回雁镇唯一的一家酒店里。这家酒店集吃住于一体,前面是招待大家用饭的地方,后面是客房。也提供干粮和清水,专门给商队准备的。
回雁镇的第二怪就是唯一,镇上什么店都只有一家。车马店一家,酒店一家,酒铺一家,杂货店一家,妓院一家,赌馆一家,就是棺材店也是一家。唯一不是一家的就是衙门。这里有三个职能部门,第一个是陕西巡抚衙门直属的登记处。每一个要走商路的生意人都需要登记。登记的内容有三样,第一是所带的货物的品种和数量。第二是货物的来历和出产地。第三是他们的姓名和籍贯。这是便于收税和路上关口检查的,当然也是防止混乱的一个办法。其实作用并不大,只是有一个记录而已。第二个职能部门是县衙直属的稽查队,他们第一职责是维护回雁镇的治安,第二职责是防止走私。他们的权力很大,油水也很多,当然人面也很广。什么三教九流的人都认识,都能说得上关系。第三个职能部门是一队军队,他们平时不能插手回雁镇的管理,只能监视回雁镇的一举一动。他们的主要目的就是保护回雁镇的太平,一旦有强盗或者敌军出现的时候,镇上的衙役绝对不是这些人的对手,只有官军才能对付强盗和敌军。
回雁镇的第三怪就是伙计比老板牛。走商路的人一般分为三种,第一种是大商队,他们不但经常走商路,而且有自己专有的伙计和向导。这些人等于长期租用给这些大商队,是大商队的私人所有。第二种就是走单帮,也就是一个人或者几个人单独行动。这些人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