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米做成“江米”。做这种米说来也不简单,干不好的话大米就会烂。先是整包大米浸入水中半小时,然后提起来,在空地上暴晒。当大米快要干的时候,在往上面洒水,连续七八次之后,“江米”就成了。之所以要这么做,第一是为了看上去饱满,以次充好。第二就是加分量,这种米比一般的新米重一两倍,比陈米要重近三倍。用“江米”代替新米入库,已经是很大罪了,可是他们还觉得不够。在大米中加石灰,时不时地加水加重,是一种老手法了。在大米中加白色的小石子,是这近百年来才有的方法。但是像秦泰手里这种“如米”,已经是最后的结果了,不能再做手脚了的,当然也不能食用了的。要是吃了这种“如米”的话,就算吃得下去,也会马上撑死。
沈月如曾经为了卧底在一个贪官身边,当过一段时间的粮官,知道了这些作假的手段。但是他没有见到这么差的“如米”,也想象不到这种米怎么会成为军粮。就是因为这种军粮,才唤醒沈月如最后的一点良知,才决定了沈月如帮秦泰。沈月如告诉秦泰,当初他在粮官任职的时候,最多也不过一半“江米”一半新米,也有“如米”的存在。但是“如米”最多也不过是四成白石子,一两成的石灰,还有四五成的真米。只要懂其中的道理,略加处理之后还是可以食用的。就算是“江米”,也只要多次蒸煮,虽然味道差点,也还是可以下肚的。但是秦泰手里的这种“如米”绝对不能吃,吃了就会绝对死人。军队给士兵发的米要是都是这样的话,士兵造反就不远了。要是有一半这种情况的话,也会引起军队的哗变。一旦安置南方老百姓的大米也是这种大米的话,还不如不安置。一旦大家知道朝廷发这种吃了会死人的大米给大家的话,不等于直接逼大家死吗?为了活命大家一定会造反,到时候地方士兵不但不会帮着朝廷镇压,而且会加入到起义的队伍之中。读书人造反是一句空话,绝对不会成功。老百姓造反,只要没有人幕后策划,也不会长久。但是一旦有懂军事的人加入的话,性质就变了。这些人不但会使起义的骨干,而且会快速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的军事人才,到时候朝廷想对付的话也要花大力气。要是民心站在造反者一边的话,改朝换代不是没有可能性。所以秦泰要去江南,要去平息这件案子,不但要给大家一个交代,更是要给朝廷解决一场危机。沈月如就算再很当官的,再对朝廷有意见,也不希望改朝换代,老百姓再受战乱之苦。所以于公于私沈月如都要尽力帮助秦泰,尽一点大明臣子的义务。
第十二回 再遇奇案十二()
沈月如还提醒秦泰,里面的水很深。主管户部的是内阁首辅徐阶的人,户部是徐阶的后花园。户部是管理粮仓的直接上级,所以粮仓有“如米”的事情徐阶绝对知道。江南五省的粮道,本来是严嵩的手下,后来因为东南战事,渐渐被裕王的人代替。裕王就是现在的皇帝,他的人也就是现任内阁次辅高拱的人,也就是说高拱一定也知道其中的奥秘。但是他不但没有揭发,而且派了他的得意弟子谭纶来处理战后善后问题,可见他们一定有所计划。一旦“如米”的事情被人知道,就会引起大问题,到时候就很微妙了。徐阶会利用这个打击高拱和谭纶,毕竟谭纶是高拱的得意弟子,更是这次善后的总负责人。高拱也会利用这件事情揭发徐阶的短处,借机会说出粮仓内的“猫腻”。不管是徐阶告高拱、谭纶,还是高拱算计徐阶,或者是隆庆皇帝坐山观虎斗,最后倒霉的不但是谭纶,而且是江南的广大军民。谁也不敢管,谁也管不了,但是没有人管的话就会影响到国家的根基。这个唯一的“傻瓜”非秦泰莫属,只有像秦泰这种够真够蠢的人才能有希望改变局势。不然的话江南大乱,不久之后全国大乱,大明就算不亡国,隆庆皇帝也会因此下台。秦泰虽然没有沈月如知道的这么详细,但是危害早就想到了。所以他才会等不及自己的孩子出世,以最快速度赶往江南。希望尽自己的所有努力,改变这个危机局面。
就在秦泰离开老家,赶往江南的时候。他的行踪已经被各方人士注意,远在京城的大家都知道了。张居正收到消息候,大叹一口气,什么也没有说。高拱一个人站在自己家的天井,好久都没有说什么话。徐阶得知这个消息之后,冷笑了一下不予理会。隆庆皇帝却是坐立不安,后来李贵妃进来陪隆庆皇帝一起又吃又喝了一个晚上,才把隆庆皇帝灌醉了。离开乾清宫后不久,李贵妃找来大太监冯保,向他打听关于秦泰的所有资料。锦衣卫指挥使下令,时刻跟踪秦泰,把他的一举一动每三个时辰上报一次。绝对不能让秦泰逃出锦衣卫的监控,一旦有突发行动,立即把秦泰控制起来。东厂也下令,所有的外勤,把注意力放到江南,放到秦泰的身上。而在南直隶旧皇宫养老的原司礼监太掌印太监吕芳,给隆庆皇帝写了一封急信,用最快速度送到隆庆皇帝手上。纸条上的话很简单“用秦泰保皇位保江山。不用秦泰数典忘祖自断江山。”看来这个吕芳不但没有老糊涂,而且看得比什么人都要清楚。徐阶和高拱为了自己的利益,宁愿自己的弟子牺牲也不顾,更不会理会老百姓的死活。可是隆庆皇帝不能这么做,一旦逼反了老百姓,江山没有了怎么办?搞得江山动荡,隆庆皇帝还能再当皇帝吗?所以吕芳劝隆庆皇帝看清楚厉害关键,用这个秦泰力挽狂澜。
吕芳的信刚到京城,就被现任的司礼监掌印太监陈洪压下了。陈洪不但没有把信交给隆庆皇帝,而且把内容禀报了内阁首辅徐阶。还好司礼监并不是铁板一块,新任的司礼监秉笔太监冯保,不到那是吕芳的干儿子,更是李贵妃的亲信。他把吕芳的信背了下来,一字一句地背给李贵妃听。李贵妃马上带着冯保去见隆庆皇帝,不但汇报了吕芳的口信,而且提醒隆庆皇帝要注意陈洪和徐阶。三个人仔细分析了吕芳的话,终于明白了吕芳护主的忠心,也明白了吕芳的用意。隆庆皇帝马上下达了三个命令,第一冯保出任主管锦衣卫的秉笔太监,全面掌控锦衣卫的同时,暗中收集陈洪和徐阶的罪证。第二秘密调查京城粮仓的实际情况。第三派专人给秦泰送去一个锦盒。置于锦盒中的是三件东西,第一是一封委任状。一封临时的委任状,秦泰将以隆庆皇帝的私人特使身份调查“如米”事件,直接对隆庆皇帝负责。不但不受任何人的干扰,而且不需要对任何人解释。第二件东西是一套正六品的官服,代表秦泰可以用官方身份出现在大家面前。第三件东西就是一块金牌,一面一边是一条龙一边刻有“如朕亲临”四个字的金牌。相信秦泰也好,所有当官的人都知道这块金牌的意思,手持这块金牌的人可以先斩后奏,就地罢免正四品以下的官员官职,调动五千士兵以下的军队。当然除了隆庆皇帝本人和亲王级的王爷,任何人不得扣押和阻碍秦泰的所作所为。看来隆庆皇帝为了争取秦泰,花下了极大的本钱,给予秦泰相当大的权力。当然知道这件事情的冯保,也会暗中对锦衣卫下令,由原来的监视秦泰改为全力保护特使秦泰。
要说朝廷,特别是锦衣卫的办事效率真的不低。秦泰还没有来到江南,刚想过长江的时候,这个锦盒就送到了秦泰手里。秦泰打开锦盒,就被里面的东西吓住了。官服对于秦泰很熟悉,而且这本来就是他这个品级的官服。当初被撤职的时候,官服被一起带走了,不然他身边就会有这么一套官服。令秦泰震惊的是金牌,这块刻有龙纹的纯金金牌。“龙”是中国的图腾,也是皇室的象征,在民间不管是官员还是老百姓,绝对不允许使用五爪金龙图案的东西。不然的话就是造反,不但自己要死,而且会连累家人一起倒霉。所以除了真正的皇室成员,天下也只有太监敢用龙纹图案的服饰或者东西。这块金牌的意义可想而知,它代表着皇权和帝王的尊严,不要说是老百姓了,就是天下任何大臣也不敢藐视。隆庆皇帝将金牌给了秦泰,就代表他放心秦泰,要秦泰全权负责这次事件。这是一种信任,更是一种责任,当然也是一种压力。要是秦泰干不好,或者不公正的话,不要说江南的老百姓不会放过他,就是隆庆皇帝也会对他秋后算账。
有了这块金牌秦泰就不用担心自己的身份问题了,不但不会有人阻拦自己查案,而且更不会担心有人不听自己的话。只要一出示这块吓死人不偿命的金牌,就算是总督、巡抚都不敢违背自己的命令。不然的话秦泰就可以用欺君后者是不尊皇命的罪名处置对方。至于人手问题,秦泰不用担心,锦衣卫无处不在,只要有锦衣卫的地方,他就可以用金牌调动他们。锦衣卫是什么?就是皇帝家养的狗,秦泰现在是皇帝的特使,也就是他们现在的临时指挥官,哪一个锦衣卫敢不听号令?这下好了,紫菱秦泰头疼的锦衣卫,成为了秦泰最有实力的手下。这件事情要是说出去的话,相信有一多半的人不相信,可这就是真的事情。
锦衣卫不知道是听了上级的命令,还是无意之间看见了金牌,所以马上态度改变了。不但为秦泰准备好了船只,而且代秦泰付清楚了所有的马车费。态度有多狗血就有多么狗血,简直把秦泰和仇小球当做自己家的祖宗一样供着待着。一边的仇小球虽然不知道这套衣服和牌牌是什么,但是他知道威力一定不小,不然的话不会有这么多人像变脸一样改**度。
第十三回 再遇奇案十三()
秦泰难得出来工作,仇小球更是第一次当官员随从,所以都觉得当这个特使很威网全文字小说)不但秦泰觉得自己好像得到重生了一样,就是仇小球也以为自己不再是自己了。可是这种激动和兴奋马上就被熄灭了,因为他们看见了一副很怪异的场面。
仇小球刚刚换上一个锦衣卫送来的新衣服,正想去给表哥秦泰去看看。没想到他发现了秘密,一个对他们十分不利的秘密。一个看上去船上最没身份的船工,竟然拉住那个锦衣卫,给那个锦衣卫看了一样东西之后,锦衣卫的态度由原来的趾高气昂变成了小心翼翼。随后这个船工又问了锦衣卫一些问题,锦衣卫马上回答了所有问题。
本来仇小球离他们有点远,应该听不清楚他们说的话,可是仇小球真的听见了他们所说的话。这个是仇小球的秘密,知道这个秘密的只有极少数的人,仇民夫妻之外只有秦泰这个表格知道。原来仇小球是在福*建长大的,父亲是一个行商,也就是整天在外面做生意的小商人。家里只有仇小球和他的母亲,当时仇小球年纪小所以白天总在外面玩。每一次都是到点吃饭的时候,他的母亲满世界找才能找到他。在仇小球八岁的时候,仇小球的母亲也就是现在的仇家娘子,在家听见了一声炮响。知道出事的仇家娘子连忙出去找自己的孩子,她担心孩子被大炮炸死。当她找到仇小球的时候,仇小球虽然看上去没有外伤,其实双耳已经被大炮震聋了。后来仇小球的亲生父亲赶回来救自己的妻儿,去城里找大夫为仇小球医治耳朵。经过大家的努力,终于治好了仇小球的双耳,没有影响仇小球的听力。在失聪的期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