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谜案追凶-第26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内阁首辅的事实几乎板上钉钉了。不过如今有了一些变化,徐阶好像对这个弟子不太满意,觉得张居正越来越不听自己的招呼,甚至于张居正和自己对着干。为这徐阶差一点和张居正彻底翻脸,所以两个人之间的关系很微妙。

    说起徐阶的另一个弟子,这个人就是赵贞吉。说起张居正和赵贞吉两大弟子,不由得要佩服徐阶的好算计。早在徐阶势力还不强大的时候,他就为自己的两大弟子安排好了出路。张居正虽然年轻,但是有绝对的才华和实力,所以徐阶留张居正在京城,在六部衙门担任中层干部。渐渐出任六部重要职务,成为六部主要官员,甚至于六部长官。当上六部长官之后,只要外放地方当一任巡抚,就可以回去进内阁,将来成为内阁阁老。赵贞吉的才能不是不好,但是和张居正比起来人气不够,再加上不好安插太多的人,可以徐阶把赵贞吉安排在地方。赵贞吉当了三年的知县,五年的知府,三年的道台,有了自己实力之后出任江|苏巡抚。本来按照徐阶的打算,应该把赵贞吉这个大弟子接回京城,让赵贞吉在六部发展。将来就有机会外放总督,或者直接进内阁。没想到浙|江一场大水,连带着贪污案,导致浙|江官场数十名官员下马。浙|江是严嵩一党的势力范围,要是拿下浙|江的话,对将来对付严嵩绝对有大好处。所以徐阶一定要安插自己的亲信去浙|江,就算不但巡抚也要当布政使。这时候张居正刚刚出任刑部侍郎,有机会控制刑部实际权力。再加上张居正缺少地方做官的经验,不可能在极短时间内控制浙|江全局。所以徐阶决定让赵贞吉去浙|江的当巡抚,为徐阶控制浙|江。其实这么做对徐阶有利,对赵贞吉的好处并不大,等于有点牺牲赵贞吉的味道。虽然赵贞吉要是坐稳浙|江巡抚的话,等于有了自己的地盘,将来有自己的资本,出将入相的机会大了不少。但是当时是严嵩把持朝政的时候,赵贞吉去浙|江等于和严嵩作对,危险远远大于利益。再说了赵贞吉就算站稳了脚跟,也只是给徐阶做嫁衣,将来浙|江也是徐阶的。所以赵贞吉有点觉得老师徐阶偏向张居正,对张居正有了一些怨言。当赵贞吉回到京城出任户部尚书的时候,赵贞吉有点针对时任兵部侍郎的张居正。

    不过张居正好像没有把赵贞吉放在眼里,他的主要对手是高拱的得意弟子谭纶,而不是同门师兄弟赵贞吉。但是赵贞吉却对张居正不依不饶,张居正和徐阶的一些矛盾,就是赵贞吉引起的。当时张居正已经得到嘉靖皇帝朱厚熜和后来的隆庆皇帝的赏识,地位已经如ri中天,不需要徐阶的刻意培养。所以徐阶开始全力培养他的另一个得意弟子赵贞吉,慢慢发觉赵贞吉这个弟子比张居正更像徐阶本人。张居正的脾气其实和徐阶不太一样,一些事情上不能和徐阶步调一致,有时候张居正不顾场合地会和徐阶发生冲突。赵贞吉不但懂老师徐阶的脾气,而且因为多年在地方工作,为人比较圆滑,所以徐阶越来越觉得赵贞吉比张居正听话。要不是张居正已经在隆庆皇帝那里挂上了号的话,徐阶真的想让赵贞吉取代张居正。不过还好徐阶没有这么做,不久之后赵贞吉真的出事了。

    赵贞吉因为长期在地方工作,久而久之养成了贪污的习惯。但是因为上面有徐阶这个老师压着,又有严嵩的人监视着,所以他只敢在地方上小打小闹而已。到了京城之后,特别是严嵩一党彻底倒台之后,赵贞吉觉得自己的老师徐阶已经位极人臣了,就没有顾忌的大捞特捞。这时候徐阶自己都已经受不了诱|惑,开始成为新的贪污一党的首领,当然不会去管赵贞吉贪污的事情。赵贞吉又是户部尚书,是六部之中最有油水的衙门,所以赵贞吉肆无忌惮地贪污起来。没想到赵贞吉动作太大,贪污的数目也太快太大,再加上赵贞吉毫不顾忌的行为,导致赵贞吉被告发了。告发赵贞吉的人,是徐阶的政敌高拱,他是唯一一个可以和徐阶分庭抗礼的朝廷重臣。

    高拱不但是隆庆皇帝的老师,更是隆庆皇帝默认的下一代内阁首辅。隆庆皇帝也希望张居正将来出任内阁首辅,可是现在不可以。第一,徐阶是张居正的老师,隆庆皇帝不得不担心他们师徒完全控制朝局。第二,隆庆皇帝觉得张居正年纪太轻,怕压不住朝中重臣们。高拱不但资历够了,而且绝对可靠,对隆庆皇帝绝对忠心。到时候徐阶的影响力完全消除了,张居正也成熟了,隆庆皇帝会劝说高拱把内阁首辅的位子让给张居正的。没想到高拱是一个暴脾气,一上来就和徐阶干上了,而且抓住赵贞吉的问题,想把徐阶提早赶下台。

第十七回 天家有喜十七() 
为了自己的利益,也为了自己的名声,更为了自己的地位,一向忠厚长者模样的徐阶,竟然做出了一件大家意想不到的事情。徐阶不但不帮自己的弟子赵贞吉开罪,而且对赵贞吉落井下石。徐阶在朝堂上,不但痛骂赵贞吉,而且当众和赵贞吉脱离师徒关系。失去了唯一靠山的赵贞吉,马上被大家彻底抛弃,赵贞吉也知道了自己的下场。不久之后锦衣卫把赵贞吉带走了,刑部的人配合司礼监、东厂、锦衣卫等暴力组织,同一时间查抄了赵贞吉的家。因为赵贞吉知道太多的秘密,所以赵贞吉没有机会再出来,也没有机会公开审理。这代表赵贞吉失去了为自己辩护的权力,只能看着自己被大家玩死。进锦衣卫诏狱后的不久,锦衣卫诏狱传出赵贞吉在诏狱畏罪自杀的消息。但是大家都觉得赵贞吉不会自杀,不是被锦衣卫虐待死了,就是赵贞吉真的受不了了才自杀的。

    赵贞吉死后,大家终于开始正视徐阶这个内阁首辅。一些根本看好徐阶的人,开始动摇信心了。敌对徐阶的人,也好像找到了机会,四处散布不利于徐阶的言论。徐阶的亲信也开始担心起来,就算没有完全夹着尾巴做人,也会收敛一些自己的嚣张气焰。隆庆皇帝和太监们,坐山观虎斗,看着高拱针对徐阶。徐阶虽然不会怕高拱,但是他担心隆庆皇帝利用高拱对付自己。其实徐阶还有一个顾虑,就是担心将来自己下台后,朝廷会对付自己或者自己的家人。为此徐阶不得不考虑一个问题,就是尽量和自己的弟子张居正搞好关系,希望张居正将来照顾自己和自己的家人。只要张居正在内阁,就算不能马上担任内阁首辅,高拱和隆庆皇帝也不敢对徐阶动手。为了这个原因,徐阶做了一系列的小动作。首先是安排高拱的得意弟子谭纶离开京城,再是挑起事端,逼着谭纶走投无路。利用谭纶牵连出高拱,逼着高拱为了自己的弟子谭纶,向徐阶投降或者靠拢。徐阶以张居正进内阁为条件,愿意帮助高拱和谭纶渡过难关。没想到高拱为了保住谭纶,情愿自己离开内阁,也绝对不和徐阶认输。由于高拱离开内阁,徐阶利用隆庆皇帝没有心理准备的机会,推举张居正进内阁。其实这也是隆庆皇帝的意思,张居正更是隆庆皇帝的亲信。张居正进内阁之后,徐阶大力栽培张居正,把一些内阁次辅都不能得到的权力,直接分配给内阁排名最后的张居正。大家都知道徐阶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拉拢张居正的同时,是在防止将来高拱或者谭纶于东山再起的机会。这不能不承认,徐阶并没有老糊涂,而且花花肠子比谁都多。

    秦泰分析了现在的局面,发觉局面已经渐渐明朗起来。张居正出人头地的机会已经出现,徐阶将不久于朝廷,就算高拱回到内阁,这个内阁首辅的位子迟早会到张居正手里。就算高拱临时当上了内阁首辅,也是一个没有多少实权的内阁首辅。至于司礼监,新的司礼监掌印太监人选一定是冯保。冯保不到那是隆庆皇帝在潜邸的时候苗红根正的亲信手下,而且冯保和李贵妃、张居正等关系不错,又是太子爷最亲信的人。冯保出任司礼监掌印太监和张居正出任内阁首辅一样,都是板上钉钉的事情,只是时间问题。这个时间取决于隆庆皇帝的身体,还有高拱是不是能回内阁等问题。至于下一任皇帝的人选,更加明显了,除了当今的太子爷,谁也不可能当皇帝。只不过秦泰觉得这个太子爷年纪太小了,不利于朝局。要是隆庆皇帝能够在坚持十年的话,将来的局面就会有所好转。

    秦泰曾经分析过这几个人,觉得这些人比较务实,可能会给暮气沉沉的朝廷,焕发出一些新的活力。张居正是秦泰最熟悉的人,私下和秦泰比较对胃口。秦泰曾经说过,张居正虽然没有谭纶这么直爽,但是骨子里是一个真男人。张居正可能有点清高,也有点恃才傲物,但是绝对不是一个贪婪的人,也不是一个不顾黎民百姓的人。这种人出任内阁首辅,既不会默许贪官横行,也不会允许党派势力不限制的内斗,可以还天下一个安宁。只不过这种人掌控朝局的话,武将们或许会难过一点,因为张居正是一个绝对的书生脾气的人。他从来不注重武力,觉得武将们太粗鲁,从不认为武将有多大贡献。冯保是一个比较实在的太监,虽然也有点贪财,但是绝对不是一个无事生非,有仇必报的太监。秦泰之所以知道冯保的为人,是因为当年黄锦的介绍。

    当初秦泰和黄锦有一段交情,黄锦曾经把自己的秘密告诉给秦泰。黄锦是原来司礼监掌印太监吕芳的亲信,也是后|宫中有实力的大太监,曾经出任司礼监秉笔太监,掌管过锦衣卫。作为锦衣卫的直属上司,黄锦当然知道许多外人不知道的秘密。不过冯保的秘密,不是黄锦调查出来的,而是黄锦亲眼看到的。冯保也是吕芳的亲信,而且当初极有可能成为吕芳的得力干将。之所以没有进司礼监担任秉笔太监,是因为当年冯保年轻不懂事,得罪了太多的人。冯保为了迎合嘉靖皇帝朱厚熜,擅自做主打死了清流代表周大人。没想到事情闹大了,嘉靖皇帝朱厚熜不但没有保护自己的奴才冯保,而且指责冯保擅自做主,犯了皇家的家法。再加上师兄弟们的排挤,吕芳只好把冯保发配到了裕王府。但是为冯保求情的只有黄锦,给冯保机会的人是吕芳。吕芳再冯保出宫前,和冯保关上门说了一段话。冯保就去了裕王府,名义上是派出伺候裕王的一名普通太监,其实是嘉靖皇帝朱厚熜派往儿子裕王爷住的裕王府的一名暗探。吕芳却要冯保安分点,平时多做事情少说话,夹着尾巴做人。特别要照顾好王爷和王妃,还有将要出世的小世子。冯保马上领会了干爹老祖宗吕芳的意思,将来的皇帝是裕王,裕王世子是未来的皇太子。和裕王搞好关系,是为了吕芳的未来,伺候好裕王世子是让冯保在皇宫站稳脚跟。伺候好未来的两代皇帝,就能成为将来的司礼监掌印太监,爬上太监们梦寐以求的最高宝座。为此冯保不但没有出卖裕王,而且尽力帮助裕王当上皇帝。

    黄锦之所以想秦泰提及冯保,就是因为他有一些私心。黄锦希望秦泰能够多照顾一些冯保,为冯保多注意点,免得冯保将来走错路。黄锦和冯保不但是师兄弟,而且也是好哥们。黄锦为人仗义,在皇宫内廷早就有了“义阉”的外号,不过大家都喜欢叫他“大哥”。不是说黄锦喜欢做老大,而是因为黄锦总是像大哥一样照顾着大家。冯保的外号叫“鬼难缠”,在慎刑司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