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谜案追凶-第4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要不耽误为小皇帝解说事情真相就好,冯保依然是一个可以信赖的好奴才。

    张四维也觉得这个冯保很聪明,不但讨好了张居正,而且也让太后和小皇帝放心了。张居正已经是一个难对付的对手,再加上一个和张居正一条心又聪明的司礼监掌印太监冯保,看来张四维想要接班的阻力相当大。张四维第一次想到了一个问题,他需要找一个大太监联手,这样才可以打败张居正和冯保的组合。张四维之所以不是张居正的对手,除了张居正的权势和威望高于自己,还有最关键的一点张四维缺少一个太监盟友。张四维人站在御书房心却已经飞了出去,他在脑海里面想着合适的同盟对象。这个人不但必须是一个太监,而且一定要是一个大太监,一个有前途小皇帝看好的大太监。

    张四维马上想到了一个目标,这个人选就是小皇帝身边的大太监张诚。这个张诚也是小皇帝的大伴,是接替冯保成为小皇帝的第二任大伴。张诚也是裕王府资深的太监,冯保成为当时还是裕王的隆庆皇帝心腹后,要为裕王忙前忙后没有时间照顾如今的小皇帝,就安排张诚接替冯保成为如今的小皇帝的世子大伴。如今小皇帝已经渐渐长大,张诚不但很受小皇帝信任,而且小皇帝最亲近张诚。张诚已经取代冯保成为小皇帝最信任的奴才,张诚更是把小皇帝当自己的小主人一样照顾着。张诚虽然现在还不是司礼监秉笔太监,但是踏进司礼监当秉笔太监是铁定不变的。大家都说张诚会接替冯保成为下一任的司礼监掌印太监。张四维要是和支持联手的话,就不用怕张居正和冯保的组合了。用张诚牵制冯保,张四维就可以和张居正在内阁斗一斗了。张四维和张诚组合的话,比起张居正和冯保组合有几个有点,第一他们的年纪比较轻,第二他们都是小皇帝最信赖的人,第三他们本来就是名义上的接班人选。

    想好主意的张四维有点心急了,他需要尽快和张诚上。张诚不是一个傻瓜,不会马上答应张四维的求组,但是也不会绝口拒绝张四维的。张诚也知道冯保在宫内的势力,想要顺利接班当司礼监掌印太监就必须有和冯保对抗的能力。现在冯保是司礼监掌印太监,外有张居正这个内阁首辅交相呼应。张诚想要在宫中培养自己的亲信势力,就必须找一个外援。找一个可以和张居正相对等的外援不容易,张四维就是一个好对象。所以张四维需要张诚,同样张诚也需要张四维,张四维不能对张诚过分低三下四,不然将来不好控制张诚。最好的办法是张四维像如今张居正一样,既需要冯保的支持又不需要对冯保卑躬屈膝。但是如果张四维不去试探张诚的话,怎么知道张诚有没有意思和自己结盟呢?所以张四维决定试探还是要的,至于以后如何结盟就需要从长计议了。

    太后看了呈报后也十分震惊,马上把呈报交给一边的小皇帝。小皇帝虽然也感觉到有点压力,但是并不清楚这件事情的严重性。冯保站在太后和小皇帝身边,一边为太后和小皇帝解说,一边解释这件事情的危害性。小皇帝终于明白这件事情的严重性,要是不及时控制的话,自己的江山就会不稳了。小皇帝还是太年轻了,得知真相后已经有点手足无措了。太后虽然有点恨儿子太不镇定,但是事情已经发生了只好想办法解决。

    张居正等人已经有了对策,他们把自己的想法说出供太后和小皇帝参考,最后还是要太后和小皇帝拍板决定怎么做。内阁对于军国大事有知情权和建议权,最后拍板定案的决策者依然是皇帝。如今小皇帝年纪小没有亲政,所以太后参与联合拍板。当小皇帝成年亲政后,这些军国大事就要小皇帝一个人乾坤独断了。

    最后大家的办法分为五大块,分别一一执行下去。第一块,京城的稳定。地方发生大规模械斗,所以京城不允许发生类似事件。所以京城衙门联合驻京部队一起整顿治安问题。绝对不允许京城发生老百姓之间的械斗,哪个地方出问题当地的长官和军官军官首当其冲负有领导责任。张居正请小皇帝下旨,说京城附近发生民乱的话,长官和军官一起杀头。逼得这些地方长官和军官们抓紧时间整顿地方治安。

    第二块,事情发生了,就需要直接面对。吃饱了没事做的御史们一定会闹事,甚至于把矛头直接对准内阁甚至于小皇帝。要求解散内阁或者逼小皇帝下罪己诏。所以张居正要求太后和小皇帝要坚持住,一定要拖延时间,不让这些人得逞。事后回头好好和这些人算账,打消他们对皇室或者内阁的不敬。

    第三块,物资派送。大规模械斗之后,大量老百姓伤亡。死者需要官府出面安置,伤员需要救治和处理。所以继续大夫和药物,还有物资。张居正以内阁的名义要求各地的大夫特别是外科大夫赶往事发地点救治伤员。地方可以解决的物资由地方转运,没有的物资由中央六部统一调派。这个任务交给留守京城的内阁成员们抓总负责。

    第四块,安抚。内阁首辅张居正赶往安徽和江西,内阁次辅张四维赶往云南,内阁三辅申时行赶往广西。一边坐镇稳定局势,一边就近指挥军队做好善后。随时防止因为民乱发生的暴乱或者起兵。司礼监马上派出锦衣卫和各地的镇守太监,严格控制局面,不准其他地方继续发生类似械斗事件。必要的时候可以动用部队镇压或者控制局面。为了便于管理和指挥军队,朝廷下达军权集中管理。也就是说当这件事情没有结束前,军队的调控由中央负责,地方官府和军队不能擅自行动。免得军队军官利用这次事件为祸地方,或者是地方官府利用军队清除异己。军队的指挥权交给兵部和锦衣卫,所有的监军太监为最高指挥官。敢于违背号令者,就地格杀绝对不留情面。

    第五块,就是破案。这件事情大家怎么看都觉得有,甚至于怀疑有人在暗中操控。要是有人暗中指挥或者操控的话,那么这个人的目的十分明显,就是要引起国家的动荡。不管是神棍这一边还是反对派这一边,只要有人控制老百姓的话,就会引起巨大的后果。所以这件事情不是单一的事件,更不是独立的事件。需要找到幕后黑手,同时揭穿这个惊人阴谋。这件事情不但严重而且危机,就算抓出了真凶也需要给大家一个合理的理由。所以这个破案的关键在于怎么找到突破口,怎么找到元凶的犯罪证据。刑部虽然主管全国的刑事案件,但是这种事情从来没有遇上过。需要他们抓总破案时间有点紧不说,谁可以主持工作呢?刑部尚书是一个书生连械斗都没有看见过。刑部侍郎一个是勋贵后人,一个是新科榜眼出身,他们写写文章或者议论国事还可以,对于破案连门外汉也算不上。有点本事的破案高手不是没有文化,就是名誉太差老百姓不相信不信任。所以这个抓总的人不但要是一个内行而且需要是一个老百姓信得过的人,最好有学问有功名有身份地位的。张居正建议请原刑部官员秦泰出山。内阁所有成员集体同意,奏请皇帝下旨请秦泰出山担任这次案件的抓总。小皇帝和太后也没有办法,只好给予秦泰专案特使的权限。秦泰可以便宜行事,可以为了破案调动地方官府或者军队支援。限期一个月内破案,如果完不成任务取消所有职务加以重罪处理。

第二十一回 转世天师二十一() 
虽然有了张居正的亲笔信,虽然太后和冯保亲自点名让黄锦去请秦泰出山,但是张居正这个秦泰的老朋友还是有点不放心。原因有好几点,第一是因为秦泰已经多次被朝廷利用,事后朝廷利用完秦泰后就对他不管不顾。还要是一个人都会对这个朝廷有所不满,换了张居正是秦泰的话也会不愿意再次出山帮忙;第二是因为太后和张居正已经好几次骗了秦泰,说好事成之后给予秦泰重重嘉奖的,可是每一次办完事情就把秦泰赶回老家等待安排。在秦泰那里太后和张居正的信誉已经很差了,秦泰会不会再相信呢?第三这一次为了尽快破案,也为了保密,所以朝廷并没有正式下旨请秦泰出山。这样一来秦泰只有内部人知道,没有一个公开的合法身份,秦泰会不会对此不满?第四是因为张居正没有对秦泰完全说实话。张居正在信中只提到了地方民乱,并没有提及京里和各级官府的矛盾。秦泰这些年不在京城,不在锦衣卫,所以不清楚一些外人不知道的信息。一旦秦泰触及到了这些敏感问题的话,秦泰不但不能顺利破案,而且有可能再一次受到排挤甚至于有生命危险。所以张居正决定加一点料,让秦泰出山更有保障的同时,也让秦泰的决心更大点。

    说起这个料,也就是张居正的额外保险,大家谁也不会想到。张居正亲自写了一封信,叫自己的亲信以最快速度送往边关。张居正这种大人物十分令人关注,所以当他的亲信连夜处罚赶往目的地的时候,好几路盯梢已经尾随其后。锦衣卫和东厂的暗探一路一边跟踪一边秘密保护着这个亲信,张四维等人的亲信一边继续跟踪一边向他们的主子汇报这个情况。几乎同时收到这个消息的人,都在猜测张居正派人送信去边关,要给谁送信?里面的内容会是什么?

    不去理会张四维等人的凭空猜测,太后收到消息后也有点摸不清头脑,只好叫人把冯保叫过来。冯保不但是情报头头更是张居正多年好友,太后想从冯保那里知道张居正为什么要这么做。太后虽然不怀疑张居正对自己和小皇帝的忠心,但是她希望对张居正全面掌控,张居正的所有秘密她都想知道。

    冯保不敢对太后有所隐瞒,但是他也不知道张居正写信的目的和收件人是谁。这封信在张居正亲信手里,在没有看见信之前大家只能猜想,谁也不能确定这封信的内容。冯保一边汇报太后一边心里也在估摸着张居正这么做的原因。在边关除了地方文官就只有把守关边的武将了。一向来朝廷的文官和武将矛盾十分深厚,文官看不起武将,武将也不愿意拍文官马屁。张居正虽然当过兵部侍郎,但是并不认识太多的武将,现在在边关的武将没有一个和张居正有私交的。这些年张居正当上内阁首辅之后,虽然有一些武将来投靠张居正,但是张居正都是爱理不理。这是因为张居正为了避嫌,为了不给政敌找到攻击自己的把柄,更是从内心不愿意和粗鲁的武将来往。冯保监管武将,对于边关的将领了如指掌,要是有张居正关系好的武将的话,就算他们自己人了,冯保不但放心而且会重用这个人。张居正没有对冯保说过,冯保也从来没有听说过,对于一个特务头头来说,一点风声也没有就代表真的没有问题。

    冯保也在怀疑张居正写信的目的是什么,但是冯保毕竟是多年的张居正好友兼情报头头,他联想起这些天的事情,他隐隐约约才想到了一些线索。现在无论是朝廷还是张居正,最要紧的事情只有一个,就是地方的民乱问题。想要彻底解决民乱,只有找秦泰出山,而张居正这么做一定和秦泰出山有关系。秦泰不但是张居正的故人,也是冯保的故人,秦泰的一切冯保和张居正一样熟悉。秦泰一生之中朋友并不多,在朝廷能够为秦泰遮风挡雨的也就这么几个。太后和小皇帝利用完秦泰就不会管了,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