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谜案追凶-第8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更或者是什么皇亲国戚,死了就什么也不是了。我们要对死者尊敬,就等于看见死去的亲人一样。特别是查验尸体的时候,没有贵贱之分,没有男女之分,也没有善恶之分,更没有美丑之分。要做到一视同仁,无差别对待。”

    秦泰不过是叙述验尸守则上的话,这些话是宋代的时候验尸高手宋慈在洗冤录里的原话。可是没有看过洗冤录的士兵和太监们,却对秦泰有了另外一种感觉。这个秦泰大人不但做事认真不惧权贵,而且更是一个难得真君子正气十足。

    秦泰为验尸官,小灵子是助手兼记录员。小灵子不但要帮秦泰查验尸体,更要根据秦泰的话记录死者身上的信息。

    秦泰对小灵子说:“记录,死者为男性,早年受过阉割。年纪在五十五到六十之间。身上有伤三十多处,有刀伤、棍伤,也有烫伤。其中二十六处是陈旧伤,估计是受到过非人虐待造成的。在里面有三处刀伤,是被制式刀具所伤,从中刀伤口的形态,可以断定为一些军队淘汰的长刀。这种武器可能是强盗所用,可以证明死者曾经遭受过抢劫。可是三处刀伤不在致命处,不会对死者造成致命打击。新伤又好几处,是被人拳打脚踢造成。其中有一个人鞋上包有铁器,对死者的后背和大腿造成两处伤害。”

    秦泰的话提醒了大家,谭大对大家说:“是谁,谁在自己的脚上绑了虎头?”

    “虎头”是一种防御性武器,就是套在脚尖上的武器。在皇宫里,不管是太监还是其他人,都不能带攻击性武器。所以太监们练得一手好擒拿功夫之外,身上总有一些小东西。比如这种既可以防身又可以当兵器的“虎头”,还有防身软甲,金丝手套什么的。“虎头”分两种,一种是威力巨大,但又很沉重的,一种是和太监们的鞋子颜色一致,外人根本不容易发现的隐蔽“虎头”。这种隐蔽“虎头”不但威力不大,而且攻击力也小,但是好在它隐蔽,不被外人知道。

    一个太监尴尬地站了出来,从自己的脚上拿下一个隐蔽“虎头”。

    秦泰抬头看了一眼,原是这个就是第一个动手打老段的人。难道他会是内奸?

    正当其他几个太监质问这个太监的时候,秦泰和小灵子继续工作。

    秦泰以示小灵子继续记录,他说:“死者外部虽有多处伤痕,但是不会致命。根据死者眼睛下部呈青黑色,嘴角出现血渍,手指甲渐渐发黑的现象,死者应该是中毒而死。而是毒性很强的毒药,几乎是可以服下后立即致命的毒药。”

    被大家质问的太监听见后,马上有了反应,他说:“你们都听见了吗?老段是被毒死的。不是被我踢死的。你们不要针对我。”

    谭大对秦泰说:“大人,这毒药会不会使老段早就准备好的?”

    秦泰接手小灵子为他准备的湿手巾,擦干净手。一边说:“这毒药不是老短的。老段在被本官抓住的时候,身上没有毒药,而且来不及服用毒药。因为老段身上有毒药的话,他一定会故意吸引大家的注意力,突然服下毒药。还有老段身上有毒药的话,不会向大家说出这么多的实情。所以这毒药是有人暗中给他的。”

    谭大隐隐约约地东了秦泰的意思,这么多人上去打老段,其实是有人故意的。

    秦泰说:“老段其实很怕死,不但没有自杀的准备,而且没有自杀的勇气。是有人故意利用打他的机会,接近老段。不但给了老段毒药,而且逼老段自己吃下毒药。这个人一定知道不少他们的事情,也有老断所畏惧的把柄在手。老段才会没有办法地服下毒药。找到这个人,就能找到新的线索。”

    谭大是其中脑子最清醒的一个,他马上东了秦泰的意思。他上去抓过刚才带“虎头”踢老段的太监,对这个太监说:“老韩,是谁要你动手的?是谁喊得话?”

    老韩是一个相对没有心机的人,所以刚才大家知道是他之后,只是质问没有将他抓起来。老韩本来是一个“大力太监”,为人相对忠诚和小心,但是二十年前的一次事故,造成老韩头部中招,从此老韩的脑子时常清醒时常糊涂。老韩从玉熙宫来到了千秋阁,帮助谭大他们做好保护工作,主要是监督挖金矿。

    老韩看着一个老太监说:“是他,他在我耳边说的话。说老段死了,我就可以当他的职务了。而且老段不遵守这里的规矩,我自己早就想打他了。我就出手了。”

    谭大放开老韩,把老韩说的太监抓住,这时候这个老太监笑了一笑,就倒地了。

    秦泰连忙上来一看,死的样子和老段的一模一样,也是中了毒死的。

    小灵子发现这个人手指关节粗大,不由得想起了一个人。他对秦泰说:“大人,他会不会就是那个杀害岳天养的凶手?”

    谭大也说:“对了,他也是曾经的大力太监。他的指力相当厉害。”

    秦泰点头说:“有可能,他身上有一股香味,是岳天养身上也有的味道。可能是他搬运岳天养尸体的时候,沾染在自己身上的。”

第三十四回 拿人二() 
谭大惋惜地说:“可惜他死了,不然的话就能找到线索了。”

    秦泰却说:“不,线索没有断。第一,我们知道小宁王已经不在牢房里了。关在牢房里的是一个假冒的。第二,在千秋阁里知道这件事情的人不止一伙人,至少不止一两个人。第三,千秋阁自从建立以来,守卫就相当的森严,小宁王绝对没有可能混出千秋阁。我估计小宁王依然在千秋阁里面,没有机会出去。还有这个大力太监绝对不是一个头头,不然的话不会这么轻易地自己下手并自己自杀。所以我们现在要和对方比快,比谁的动作快人一步。”

    谭大说:“对的,我们为大人马首是瞻。”其他的太监业慎重地点点头。这可能是唯一的一次大家齐心协力的联手,也是唯一一次太监们心甘情愿地听从一个外官,特别是一个二十岁不到的小官的话,一起办一件案子。

    秦泰对大家说:“大家跟本官说实话,你们有多少人可以动用?有用的那种。”

    谭大看了看大家,一咬牙说:“一炷香时间内,能够召集三百到五百人,他们的力量可以和守卫在这里的禁军相抗衡。再长点时间,还有一支在外的秘密军队可以调过来,人数在二至三千人。”

    秦泰又问道:“这些人可靠吗?绝对忠心吗?”

    谭大闭着眼睛说:“这里的都是一些老太监,只要有一个家就好。为了自己的家园他们可以做出任何事情。而外面的人绝对对皇上和吕公公忠心耿耿。”

    秦泰说:“好,你们听我说。谭大,马上派人穿上我士兵的衣服,去联系那支军队。要他们全力以赴赶回来,接管千秋阁的治安。我给你们半个时辰时间,时间一到就要发起行动。在千秋阁的自己人暗中联络起来,组织在一起等本官的命令。”

    谭大连忙和大家分头行动,时间不等人。

    一炷香时间后,一大群老太监来到秦泰指定的地方。

    秦泰首先对他们进行了甄别,要他们交出所有的武器。收起他们的私人武器,发给他们统一的武器。“老酒鬼”师爷已经被安排在装备堆里,反正士兵要守卫这堆东西,“老酒鬼”师爷刚好在里面安全点。

    谭大被秦泰命令去了各个看管点,请所有的看管太监来见秦泰大人。

    而这边秦泰却命令所有已经换上统一制服和武器的太监占领每一个看押房。严禁任何人出入之外,不得他们一个人行动。

    半个时辰之后,一群不知道什么地方冒出来的人占领了千秋阁外部的地盘。禁军好像接到了什么命令,不敢反抗,将这里的控制权交给了对方。

    当秦泰得到消息,千秋阁已经受控制后,他下了三个命令。第一,命令外来的军队在他的士兵的监督下,对所有的千秋阁里的人进行逐一登记和排查。为了抓紧时间,分为四组,分别从东南西北四路同时进行。第二,占领禁军营地,搜查禁军士兵,特别是军官的私人物件。凡是有嫌疑者,立即抓起来。有反抗者就地格杀。第三,通知谭大和所有的看管太监一起来见秦泰。

    当大家一起看见秦泰的时候,秦泰的第一句话就吓得他们不敢乱动。

    “你们之中有奸细。为了防止犯人已经被转移或者放跑了。本官要接手你们的犯人。交出所有的钥匙。”秦泰的话不长,但是绝对够吓人。

    一个老太监说:“大人,您不能乱说话。我们没有玩忽职守。”

    秦泰说:“看守小宁王的老段已经畏罪自杀了。小宁王也走了,留下了一个假冒的小宁王。本官和谭大太监都看见了。所以本官绝对有权利怀疑你们看管的犯人已经走了或者被调包了。”

    他们这群老太监看了看一边的谭大,知道这件事情是真的,都吓得不敢再说话。

    大家乖乖地交出自己才有的钥匙,秦泰接过钥匙,逐一登记。

    这时候小灵子和“马三刀”带人去把犯人带到这里。

    不久之后,一群本来以为永远见不到阳光的犯人,出现在千秋阁的操场上。秦泰提前提醒小灵子他们,将犯人提出来的时候,一定要包好他们的眼睛。不然的话长期不看阳光的他们,会被阳光刺瞎双眼的。

    一个已经瘦得皮包骨头的人,几乎分不出男女的犯人,用含糊的声音说:“好清新的味道。好久没有闻到了。哀家要好好地赏你们这群奴才。”

    秦泰不用看就知道这个人的来历,除了正德皇帝的皇后,就只有嘉靖皇帝的万敬妃才敢自称自己为“哀家”。正德皇帝的皇后年纪已经六十好几,近七十岁了。而去正德皇帝只命令他们看押皇后,太监们不敢对皇后用刑。而这个犯人身上不但衣服破烂,而去有明显的伤痕,应该就是背着嘉靖皇帝偷其他男人的万敬妃。没想到这个万敬妃关了这么多年,还是这么嚣张。

    所有的犯人一个个被带到操场,每带到一个犯人,就报上他们的姓名。

    这时候一个犯人老头突然扑向另外一个犯人。士兵们以为这个老头要和另外一个犯人拼命,没想到他们抱在一起大哭起来。

    秦泰和几个老太监都知道原因,这个老头就是正德皇帝时期赫赫有名的杨廷和。杨廷和不但是正德皇帝时期内阁次辅,后来的内阁首辅,更是正德皇帝的老师。当初正德皇帝一病不起,参与商量皇帝的继位人选的人之中就有杨廷和。当初去湖北迎接嘉靖皇帝到北京称帝的大臣就由杨廷和带队。可也就是因为这个杨廷和处处和嘉靖皇帝作对,不但不让年轻的嘉靖皇帝管理国家大事,更是曾经想阻拦嘉靖皇帝封自己的母亲为太后。嘉靖皇帝早年最痛恨的人就是杨廷和,后来杨廷和被逼告老还乡。据说杨廷和在路上遭到歹人的伏击,死在了回家的路上。其实他是被嘉靖皇帝抓到了千秋阁,被关押在这里已经近三十年了。

    其他一个犯人是杨廷和的儿子杨慎,杨慎不但是杨廷和的儿子,更是一个名人。他七岁就能作诗,十岁就能和大人们一起商讨国事。虽然杨廷和不大喜欢这个脑子里太多古怪想法的儿子,但是也不得不承认儿子是一个天才。可惜这个杨慎因为杨廷和而出名,更因为父亲而仕途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