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人,前方便是阿曾砦。”斥候向榊原康政回报道。康政伸长脖子眺望了一下,只见前方漆黑一片,便微微颔首道:“果不其然是座空城,通知大军加快脚步,待到镰田砦便可稍作休息了。”
“不在此处修整么?”酒井家次问道。
榊原康政摇了摇头:“你们没来过此处可能不知道,这阿曾砦地势相对平坦,一般是作为沼田守军的前哨阵地,离沼田城也相对远一些;而镰田砦则不同,它与沼田城只相隔一块相对较浅的沼泽地,那才是沼田守军的第一道防线,一旦拿下镰田,便取得了攻打沼田的捷径,再加上我军兵力优势,定能一击制胜。”
众人听了莫不钦佩地点了点头,立即催促后方士卒加快脚步,争取一个时辰内抵达镰田砦。可就在此时,一片红光照亮了西方的天空,且红光蔓延越来越广,不消一会,道路远处便尽被染成了红色,这红色就连在本阵的德川家康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榊原康政随即下令暂停行军,要求斥候立即前去查探,没多久,斥候便策马来报,言语中不乏激动和喜悦:“启禀大人,经属下查探,是不远处的沼田城着火了,且城东的镰田砦貌似也一并烧了起来!”
“你看清楚了,确实是沼田城?”榊原康政谨慎地跟斥候确认道。
斥候认真地点了点头,回答道:“绝对没错,此刻整座城都陷入一片火海,火势如此之大,绝不是随随便便可以冒充的!”
“大人,看来是真田军放火烧城,弃城逃跑了。”奥平和酒井兴奋地说道。
“想必是安房守察觉了我军的行踪,自知凭沼田城的军队难以抵挡我军,又不想将城池粮草留给我军修整,这才放火烧城,率部撤退了。”榊原康政神情微妙,既有些失落,又有些庆幸,毕竟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没有真田家的纠缠,前往信浓的路上应该更为顺畅吧。
“看这火势,真田军想必并未走远,何不趁机追杀,兴许能拿下安房守的首级,献给主公可是大功一件啊!”奥平家昌显然不愿此次出阵无功而返,急着用真田昌幸的脑袋将功补过。酒井家次一听也不甘示弱,主动向榊原康政请缨,希望能率酒井家的五百骑兵前去追击。
榊原康政本不愿意追赶,可是考虑到两位小将都是有罪在身,且不想打击他们的积极性,便只好答应了,不过前提是两人一同出兵,且追击不得过利根川,否则军法处置。
“遵命!”奥平家昌和酒井家次兴奋地向榊原康政鞠了一躬,立即调集本部合计六百骑兵和八百足轻前往追击。
“你看前方那阿曾砦,听闻当年北条家在此吃过真田氏两次亏,还损失了数名大将,若非后来太阁调停,根本拿不下此处。”奥平家昌骑在马上,一边奔驰一边与酒井家次聊着近在眼前的阿曾砦。
“呯呯呯!”突然,一阵清脆而又整齐的铁炮声从前方响起,紧接着一阵硝烟弥漫在了阿曾砦上空,而德川军这边数十名武士应声跌落马下,战马受惊四下冲撞,方才还一往无前的追击部队瞬间乱作一团,战马的嘶鸣声和痛苦的哀嚎交织在一起,后方的士兵开始逃跑,却被骑兵冲散踩踏,更是加重了伤亡,一时间现场陷入了极大的混乱。
这还不是最主要的,刚才还在谈笑风生的奥平家昌恰好被铁炮击中左胸,躺在地上挣扎了两下便一命呜呼,酒井家次则右臂受伤,仓皇调转马头朝东面撤退,一边撤退还一遍喊道:“有埋伏,立即撤退,赶快向榊原式部求援!”
“撤退?谁都别想走!今日便借汝等扬我真田军威!”此刻,真田信繁于坡顶高举十文字枪振臂一呼,带领二百骑兵呼啸着从北坡冲下,直接杀向酒井家次。与此同时,另一支二百人的骑兵则从德川军侧后方南坡冲下,不但断绝了德川军的退路,还将那些逃得最快的士兵大杀特杀,这些士兵早就失去了斗志,只顾逃命,在真田骑兵的进攻下毫无还手之力,只能任由宰割。
酒井家次只顾逃命,却不知已被真田信繁从后面追上,若非家臣舍命抵挡,恐怕已成刀下野鬼。听到家臣的哀嚎声,酒井家次转过头去,只见真田信繁将十文字枪从家臣身上抽出,再度向自己刺来,立即下意识地用抽出太刀格挡,却因力道不足被信繁一枪弹飞,见状不妙,立即策马往东逃窜。
“来我真田家做客,岂能这么早就走!”说着,真田信繁伸手又是一枪,直接将酒井左胸戳了个大窟窿!酒井家次低头看了看胸口,表情狰狞地坠落马下,真田信繁策马从他身上跨过,头也不回地率部直向榊原康政本阵杀去。
第三四一章 三颗首级()
阿曾砦的厮杀声很快便惊动了榊原康政,当他从斥候口中得知遭遇真田军奇袭时,重重地拍了一下大腿,怒斥道:“就不该让竖子出风头!如今非但没有立功,反而将性命搭了进去,让我如何面对主公,如何面对故去的忠次和信昌!”
见榊原康政如此义愤填膺,属下将士亦是群情激昂,只等康政一声令下便立即冲去为死去的将士报仇。
“忠政,立即率主力骑兵前往阿曾砦支援,若真如斥候所探只有四百骑,那这支奇袭的真田军应该是安房守为了阻止我军追击留下的后手,一次冲锋便能将其击溃,不足为惧。”说着,榊原康政将采配交于长子、此前已过继给三河名门大须贺氏的大须贺忠政,自己则率足轻部队殿后,同时派人向身处后方的德川家康通报战况。
大须贺忠政年仅十九岁,由于养父大须贺康高早逝,近年来一直留在康政身边,经过多年的历练,能力也不容小觑,桧原合战曾以一敌五,为康政突围扫清了障碍,深得康政和榊原众将的信任。
从康政手中接过采配,忠政郑重地点了点头,立即率领一千骑驰往阿曾砦救援。
此时的阿曾砦前,用人间炼狱形容已不为过,且不说砦前丸出中不断射出的弹丸,一次次贯穿试图向两侧山坡突围的德川军的血肉之躯,就是真田骑兵在人群中肆无忌惮的砍杀也让战场随之鲜血四溅,尸横遍野,奥平和酒井两员大将的先后战死,极大摧毁了德川军的士气,不消一会功夫,一千四百人的部队便被消灭了七七八八,仅剩的少许骑兵在战阵中来回穿梭,依靠马上格斗斩杀了部分真田军,为三河武士赢得了些许尊严。
真田信繁对于能否彻底打掉这支先头部队并非太过在意,他召集亲卫数十人来到包围圈的东侧,严阵以待暴风雨的来临。
“三河武士在此,真田小儿速速前来受死!”果不其然,未过多久,大须贺忠政便率领德川骑兵主力赶到,怒吼着冲到阵前,誓要将真田军尽数消灭。
真田信繁见状,立即向忠政喊道:“我乃真田源次郎信繁,此番奇袭的总大将,此间有礼物送给对面的殿下!”说罢,信繁便将一个包袱扔到了大须贺忠政马前,忠政用枪挑起包袱,打开一看,竟是酒井和奥平二人的首级,顿时气不打一出来,大吼一声,率领大军冲进了战阵。
信繁并未打算与之纠缠,而是迅速率部借着战场的混乱,由东向西横穿战场,在阿曾砦附近来了个急转弯,沿小路向正北方向逃去。紧接着,战场上以及阿曾砦中的真田军也开始沿着北坡山路陆续撤退,似是与信繁汇合去了。
“此路通往何处?”忠政并未贸然跟进,而是先向斥候进行询问。
“一直往北便是沼田城的支城名胡桃。”斥候回答道。
“名胡桃城?”忠政略一沉思,分析道:“如今沼田城已被废弃,这支袭扰我军的骑兵必然是无路可退,这才前往那里。这般想来,说不定之前他们便躲在名胡桃,待我军靠近方才出城偷袭,真是一群可恶的家伙。”
“大人,现在是否回去向式部复命?”一位武士问道。
忠政看着战场上死伤的德川将士以及马鞍上挂着的奥平、酒井二人的首级,攥紧了拳头,愤愤地说道:“方才父亲已分析这支奇袭部队最多也就四百人,且刚才又战死不少,我们决不能任由其回城避难,一定要将那真田信繁首级取下,为我千余将士报仇!”
“卑职遵命!”武士的长兄不幸殁于此役,见忠政执意追击,也便不再阻拦。忠政除了留有百人打扫战场抢救伤员,其余将士皆由小路向名胡桃城杀去。
没一会功夫,阿曾一战的伤亡情况清算完毕,榊原康政从军奉行口中得知,此役德川军共阵亡一千一百人,伤九十人,仍能战斗者二百一十人;真田军阵亡八十九人,其中骑兵七十二人,铁炮足轻十七人,两方伤亡比达到十三比一,差距如此之大让康政痛心疾首,直言此乃自三方原以来未尝有之悬殊败绩。
“传我命令,大军继续前进,我倒要看看这沼田城被烧成了哪般模样。另通知忠政,击溃敌军即可,不必全歼,取真田家那小子的首级到沼田来见我。”部署完毕,榊原康政立即率领剩余的两千六百大军继续前进。
随着距离阿曾砦愈来愈近,空气中的血腥味也越来越浓,康政努力嗅着,似乎这空气中有德川将士的魂魄,闻着闻着竟忍不住落下两行热泪:“尚未到沼田城便遇到这般变故,真不知后面的路会不会更加凶险,我德川家难道真是天命不予?”
“呯呯!”只听数声清脆的枪响突然从道路两侧的草丛中传出,好在榊原康政并无大碍,只是肩膀被弹丸擦破了皮,不过他的坐骑却身中数弹,“扑通”一声,前腿一折瘫倒在地,大口喘了几下后便没了气息。
“有刺客!”康政的家臣立即将其围在中间,并派遣数支足轻队上山搜查狙击者。
“该死,肯定是真田家的忍者。”康政咬牙切齿道:“我到要看看他安房守还有什么计谋能阻止我军行进!”
康政在家臣的帮助下进行了简单包扎,所幸只是皮外伤,并不影响他继续指挥部队前进。
可就在这时,随着“轰隆隆”几声巨响,数块巨石从两侧坡顶滚落,最终重重地砸向街道,包括搜山战小队在内的近百足轻被砸死。死伤虽然不多,但由于之前那次突袭的缘故,这些足轻早就噤若寒蝉,如今被巨石这么一砸,更是惊慌失措,不少人开始抱头鼠窜,且由于队伍后方也被巨石占了半幅道路,大量足轻挤在狭口处,全然不顾是否还会有其他轰击。
“安房守这不是阻挠我军前进,而是想置我军于死地啊!”康政这才恍然大悟:“是我小瞧真田家了,传我指令,大军立即撤退,与主力汇合!”
“那忠政大人怎么办?”随军武将突然问道。
康政摆了摆手,毫不在意地回答道:“他自有分寸,经历那么多场战斗,我们的默契还是有的。”
“果然是有默契啊,式部大人,看我给你把谁带来了?!”康政背后一凉,赶紧循声往山坡顶端望去,只见真田信繁坐在马上,随意地晃荡着挂在枪上的三颗首级,悠然说道:“式部若觉得几位大人在泉下孤单,信繁倒是愿意送大人下去陪他们一程!”
第三四二章 夺取箕轮城()
榊原康政定睛一看,竟然是奥平、酒井以及大须贺的首级,他顿时感觉一股热血从胸腔直冲脑后,只听“噗”的一声,大口鲜血喷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