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来时算上护卫也不过三十人,去时浩浩荡荡居然不下两百人。
由于刘峰的游击将军名号,加上他开出的诸多优厚条件,自是吸引了不少不得意之人,愿意加入刘峰麾下为他效力。三公子一系的官员也为自己的一些亲朋好友或看好的人做了些推荐。
刘峰稍一甄别便都收下了。其中居然有四名c级人才,着实让刘峰欣喜不已,自然他亲自下场去拉拢,身份提高了拉拢效果也好了不少。行走了数日好感度也都接近了四十。
当然。刘峰也没有忘记招募工匠、医师等等。有着杨卢品的暗中配合,倒也没有什么太多阻力,因为刘峰瞄准的只是中低层人才。顶端的工匠和医师就算他想要帅府也不会给。
刘峰一行人数不少,又不是他麾下的那些个士兵,不适合风餐露宿,故而一路走走停停,花费时间颇为不短。
三日后,他才进入光通县境内。
四日后,才勉强跨入麻青镇范围。
※※※
八月末的天气仍然有些炎热,泥土路上尘土飞扬,一行数百人身影逐渐显现。
过了边界线,景物立时大变。
前一刻还是满目疮痍,土地荒芜,这一刻眼前一排排绿油油农作物枝叶覆盖在垄亩之上。
田中农夫正细心的摆弄着手中的作物,脸上洋溢着满意的笑容,他已经看到部分结出硕果的茎蔓,虽然不大只有指甲盖大小,但却也让他足够开心了,根据那个夷人介绍,这一月之内番薯将会迅速胀大,直到成熟。
“子钟兄,你在作甚?”一眉目端正,唇红齿白的士子状青年看着身边正在不停写写画画的皮肤略显黝黑的青年。
“嘿嘿,一路走来俱是荒凉之景,然到此却看到这么一幅美妙景象,为兄忍不住要将其画下来。”黝黑青年有些不好意思笑道。
“ 一碧千里,绿意盎然,这就是生机,这刘峰对于本业的重视出乎我等意料啊。”士子青年有些感慨道,顿了顿又有些担忧道:“子钟兄可知这是何作物,稻麦等五谷绝不是长成这样的。”
农业乃是根本,擅自更改作物绝对是统治者的大忌,一旦有变故,绝对是动摇根本的大事。
“呵呵,为兄也是不知,但是既然将军会如此做,自有其道理。”黝黑青年笑道。
“不如我等去问问?反正花不了多长时间,以吾等脚力必然可以追上大部队。”士子青年建议道。
闻言,黝黑青年顿时赞同起来,他一向支持“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现在有机会实地考察,他自不会拒绝。
数百人的队伍中少了两人,大家又不是熟人自然没有注意。
而刘峰此时已经先行返回麻青镇,自然也不知道自己最为关注的两人偷偷离开大部队。
垄亩之上,两名青年不时拨弄着手中的叶子,眼中疑惑更甚。
“两位小子在这作甚,莫不是来偷番薯的?”一老者忽然出现在他们的面前怒声道,由于流民涌入的缘故,一些饿极了的流民自然是不管不顾,着实祸害了不少番薯地,让老者颇为心痛,故而看到陌生人站在自家田地里自然没啥好脸色。
士子青年脸皮一跳连忙道:“老伯,我等只是过来看看这等新作物的,绝无偷窃之心。”
老者观察了一下两人,觉得衣物气质都还不错,当不是那等偷窃之辈。
“其实就算你们有心也不必如此,只需再往前走数里自有粥棚。”老者缓了缓脸色道。
“粥棚?”士子青年脸色一愣,然后明白了何意,心下有些暗赞刘峰果是仁义之辈。
“老伯,这地里种的是何物。”一旁的黝黑青年笑着问道。
“番薯。”老者简洁的回道。
“番薯是何物,我怎没听说过。”
“那是你见识短,我这就给你讲讲。”老者说着就侃侃而谈起来,其实放在数月之前他自是也不知道。
但是有着大卫在,为这些熟知农事的老人讲课,才让他们在最短时间内明白了如何种植,为此刘峰还专门兑换了徐光启的《甘薯疏》,并让人改成白话文版本。
这老者颇为富裕也不在乎那点工分,于是买下来让孙子天天给他读,久而久之,他也成了半个番薯专家,在整个麻青镇仅次于大卫这名外来传教士。
“不知老伯提到的那个《番薯疏》是何人所做,老伯可有存本?”黝黑青年两眼放光的问道。
虽然无论哪家学派都知道农业重要性,但是历朝以来写有农术的书寥寥无几,而据这位老伯的言语可见那书绝对非他所见的任何农书,顿时有些见猎心喜。
“据大人所说是一位叫做徐光启的先贤,至于书嘛自是有的,不过轻易不得让他人观看。”老者笑道。
“铣愿花钱购买,还请老伯看在小子一片拳拳之意上,成全小子吧。”黝黑青年赶忙说道,他也明白法不可轻传的道理。
“嘿嘿,你可有我麻青镇户籍?若是没有老夫绝不会卖的。”老者没有丝毫动摇道。。。
第一百七十四章 见闻()
黝黑青年神色微动,心下有了些猜测,只好表明身份道:“我等是刘将军招募而来的,自是麻青镇一员。 。bsp;OM”
“刘将军?”老者闻言一怔。
“是刘峰,刘冲霄。”黝黑青年解释道。
老者恍然紧接着又是大喜,刘峰升官了对于所有麻青镇的人来说都是一件 大喜事。
心情不错之下,看面前两位也比较顺眼,于是道:“汝等既是大人招募而来,只要取得麻青镇户籍,自可用工分去购买。”
“工分是什么。”士子青年插话问道。
老者又是解释了一翻,末了有些伤感道:“听传闻,大人要废除工分制,其实也应属本分,毕竟数万百姓需要大人一人养活,大人也难承受。”
两个青年相互对视一眼,顿时心中有些数,虽然心中疑惑更盛,但是眼前这位老者恐怕无法回答。
就在这时,远处走来一排少年,前面数个青壮指指点点不停地解说着什么,最前面一人面貌颇为迥异,似是海外之人。
“老伯,这些人在干什么。”黝黑青年开口问道。
“实习,他们是镇里学堂的学生,开设有识字、算术、格物等课程,实习也是其中一门课程。”老者解释道。
“他们不学四书五经或各家经典?”士子青年讶异道。
“为什么要学,大人开设课程在老夫看来颇为实用,我家孙子可识三百字。能算各类加减乘除,甚至有些小吏还不如我孙子请我孙子帮忙算账呢。”老者颇为自豪道。
士子青年本想大义凛然道:“学圣人之学,自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话未出口便被老者噎了回去。
“呵呵,老伯的孙子可真厉害,看来老伯教孙有方啊。”黝黑青年拍马屁道。
老者一脸笑哈哈,他孙子可真给他大涨不少脸面。
“其实这都是大人的功劳,大人没来多久便在麻青镇里设立了学堂,还强制性的让所有适龄孩子都去学习,而且非但免费,有时还有奖励。”老者颇为感激的说道。
“这。这。”两人惊讶的说不出话来了。从来没有听说过强制学习的,这刘峰对教育着实看重到了极点,心中顿时闪过一丝触动。
教书育人乃是大德大行,仅凭这一点刘峰就值得天下读书人尊重。
“听说镇里正在筹备村级学堂。只是好像先生不足。暂时没有实行。”老者砸吧两下嘴说道。
难怪刘峰饥不择食。只要识字就把他们招揽了过来,两人心中的一个疑惑解开了。
看见大部队走远了,黝黑青年索性也就不去追了。他对麻青镇的一切着实很好奇,于是留下来听老者继续谈论。
老者倒没有隐瞒什么,很多事只要在麻青镇走一圈都会知道,而较为机密的事他一个老头子又怎会知道。
听着老者说着麻青镇的现状,两人不禁在心中勾勒出一个大概,虽然这里的人生活也很幸苦,但是却是充满希望,比起其他黑暗冷酷的地方,让他们二人感触颇多。
眼看时候不早了,老者也准备返回麻青镇,于是三人便共同回返。
镇内到处是喜庆之意,刘峰升为将军的消息在刘峰打着旗号到达麻青镇的那一刻便传了出去。
家家户户仿佛过节日一般,纷纷拿出自家工分去换粮换菜,一时间整个麻青镇都热闹起来。
“我等皆受大人活命之恩,大人升官自是我等喜事。”顿了顿老者又警告道:“ 两位小哥在我麻青镇做什么都可以,就是不能不对大人不敬,否则,嘿嘿。”
两人脑海中顿时浮现出被数千号人殴打的场景,顿时有些不寒而栗。
走到一处数十人排队等待的地方,士子青年有些好奇道:“那是何处?”
“大人叫它百货店,里面各种物资都有,镇内一共有八处,只是需要用工分去兑换。”老者说道。
“兑换价格怎么样。”黝黑青年开口问道。
老者看了一眼他,相对于另外一个青年,他还是较为喜欢这个颇为务实的青年。
“粮食的兑换价格已经降低了不少,目前七个工分就可兑换到一斤,像猪肉需要一百五十个工分才能换到一斤,鱼肉稍微便宜但也要三四十工分才能有一斤,大部分肉类都是只有军队才吃得起的,蔬菜嘛。。。”老者笑着介绍道。
士子青年听的有些不耐烦了,东张西望,倒是黝黑青年听的颇为仔细,暗自盘算一家人生活情况,不算太好,但果腹还是不成问题的,只要肯努力还能有些存余。
拐了几个胡同,让两人长了不少见识,浴室、公共厕所、颇具规模的学堂甚至两人都有些不理解甚至反感的理发店。
这时,一个颇为清脆声音响起:“爷爷你终于回来了,咦,这是谁。”
一双玲珑的小眼睛正眨巴着看着两位青年,然后躲在老者身后偷偷看着两人。
黝黑青年暗自一笑,出声道:“这就是您孙子,真充满灵气。”
老者摸着孩子的脑袋,有些开心道:“这是我二孙子,估计是出来喊我吃饭的,不如二位也来凑合一顿。”
“不麻烦了,我等还要赶去都尉府拜见将军,以免耽搁了让人误以为我等失踪了。”两人笑道。
“呵呵,两位好好做事,不要辜负自己一身才能。”老者颇有些教育意味的说道。
不过,两人却没有反感,不说年龄,仅是刚才的那番介绍,就呈了别人的一翻情意。
“好的,老伯,若是将军值得我等效力,我等自会竭尽全力。”两人抱拳回道。
老者笑了笑,抱起自己的孙儿走回自家的屋子。
两人相互看顾,半晌士子青年开口道:“你认为如何。”
黝黑青年知道对方的意思,笑道:“识微见著,一路过来,真是没想到在这个蛮夷肆虐的地方,也能有这么一片乐土。”
“哦?好高的评价,也难怪,蛮子、山洪、内战之下,百姓们也能有这翻在郡城都不多见的生活。”士子青年想想也有些恍然道。
“仅我们所见村庄加上镇内绝不少于万人,甚至更多也说不定,然而这么多人以麻青镇的体系是如何养活的,我百思不得其解。”黝黑青年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