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坐断东南-第3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一,哪怕吴四姓的叫法是顾陆朱张。

    陆康年长,又德高望重,就算吴四姓中其他几家心有不满,也只能默认了这个事实。毕竟有陆康在前面顶着,吴郡大族在和中原其他人做生意的时候,会稍微受点尊重。

    但是现在,陆康身死的消息忽然就传了过来。

    陆家除了陆康,已经没有了在官场上能起到重要作用的人,陆康的长子陆儁在朝中为郎官,没什么大用,幼子陆绩只有几岁,还是个不懂事的孩子,一直跟在陆康身边。也就是说,偌大的吴县陆家,管理整个家族的只是出身旁系的管家。若是其他几家不趁机打压陆家的话,一旦陆家恢复过来,他们很可能就要再度处于陆家的阴影之下。

    于是乎,一场关于如何打压陆家威望的密谋就在其他三家之家秘密进行起来。

    若是陆康得知此事,不知道会不会气得跳起来。他为了不影响几家共同对付刘风的计划,拒绝了家族的帮助为大汉尽忠,但尸体还未冷却,家族就被其他盟友盯上了。

    对于陆康的死,最为惊慌的就是陆家了。吴县陆家的大宅中,掌管家族事物的几个主事者在收到陆康身死的第一时间,就聚集在一起商议对策了。

    “在家主拒绝家族援助的时候,我们就预料到有这一天了,只是没想到,这一天来的这么快。”一个主事者感叹道。

    “四世三公的袁家,底蕴不是我们陆家能比拟的,袁术身为袁家嫡子,继承了大部分袁家的底蕴,再加上武力冠绝天下的吕布,家主仅凭庐江数县,能支持到现在就已经很不错了。”又一个人说道。

    “那我们应该怎么办?”有人问道。

    “我们的水师还在,但现在丹徒还在大战,水路被会稽刘风断绝,若是走其他渠道,则根本无法发挥水军的优势。”有人说道。

    “要不要说服其他几家,先联合起来,将刘风赶出去再说。再怎么说,刘风都是我们的大敌,家主之所以不要族里支援,不就是担心在对付刘风的问题上有闪失吗?”

    ……

    “都不要说了,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只有一个,那就是进快将家主迎回来,主持大局,其他的都要放在一边。”等众人七嘴八舌的说完之后,大管家才开口,直接否决了他们的建议。

    “迎回家主?可是家主只有几岁,怎么可能主持大局?难不成是迎立长安的长子?”有人问道。

    “当然不是,长安太远,路途不宁,岂能万里前去做这种不靠谱的事?”大管家说道,“当然是迎接尚在庐江的少主,就算他还只是个稚子,也会平息老家主之死给我们陆家带来恐慌。不但要迎,而且要快,尽快,否则的话,谁知道其他几家会有什么行动!”

    “可我们不是盟友吗?”有人不解。

    “盟友?这话你也信?”大管家面露不屑,“吴郡几大家族明争暗斗上百年,一直都是我们陆家占据上风,这次的变故猝不及防,有了机会,他们不生出事来才怪。吩咐可靠的人,秘密前去拜会刘风,让他放出一条道路,让我们将少主迎回,至于条件,任他提,一切都好商量,哪怕为此放弃在丹徒的大事!”

    ……

    “陆家到是挺有魄力的,这么快就有了决定!”打发走了陆家的信使,刘风笑着对荀攸道。

    “那是当然,这些年陆康在各地任职,就是靠着这些人打理陆家,要是没有能力,怎么维持吴县陆家的声望?”荀攸一脸理所当然的样子。

    “原来如此,不过陆绩和陆逊怎么还在庐江,没有被陆康送回江东吗?”刘风不解道,这好像和历史上又不一样了。难不成陆康脑袋抽了,致死都将自己的孩子带在身边?

    他却是不知道,之所以有这种变化,很大一部分是因为他的原因。

    “这个属下也不知道,但既然陆家有次意向的话,或许我们不用那么久,就能攻破丹徒了。现在,就有了攻破丹徒的契机。”荀攸沉声道。(未完待续。)

第四百四十二章、顾元叹() 
浩瀚江水滚滚东流,逝者如斯,浪花淘尽了多少英雄!作为中国第一长河,从古至今,长江养育了无数的人,和黄河一起被称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对于吴郡来说,更是如此。

    用后世的眼光来看,三国时期的吴郡,就处于长江入海口的冲积平原上,不但土地肥沃,而且交通便利,这是吴郡之所以能从蛮夷之地逐步发展成后世最重要的城市群的原因之一。

    总体上东西走向的长江,在流经柴桑的时候,转了个弯,径直向东北流去,使得这一段的长江呈现西南—东北走向,包括豫章大部、丹阳、吴以及会稽,都在长江以东,所以这片广阔的土地被时人称作江东,又称江右,而曾经作为吴国中心的吴地,则是江东的代表。

    但事实上,作为最外围濒临大海的吴郡,根本没有多少长江航道,以长江为界,江左为九江、庐江,而江右,则多属于丹阳和豫章。就算陆家在水上有很强的实力,在这种战乱的情形下,也不能轻易将舰队开进长江。因为江左的袁术和江右的刘风,都是陆家的敌人。这也是为什么陆家派人联系刘风的原因,因为若是他们强行行动,去庐江迎回陆绩,说不定袁术或者吕布一恼火,就将他们全部留下也说不定。

    刘风的水军一直是弱势,哪怕已经有了蒋钦、周泰这两员大将,训练水军实在太难,丹阳又不是以水军闻名,通晓水性的很多都被吴郡吸引走了。现在除了一支在外海上不时骚扰吴郡的舰队外,在丹阳还有一支小舰队,这是原本丹阳的水军整合出来的,人数不多,只有数万,船只也不多,大小几十艘,但连个楼船都没有。用来巡防阻击小股的水贼乃至玩家是够了,但要是想拿出去作战,就有些不够看了。

    以前,刘风的主要舰队还可以悄悄过来,只要不招惹吴郡即可,但现在,刘风可不会拿好不容易养起来的水军去冒险。

    站在甲板上,刘风怎么也想不到,自己居然会有这么一天。丹徒的大战还在继续,自己倒是先和陆家的人合作起来了。

    这里是江乘外的江面,紧邻丹徒,就在不久之前,陆家一支以三艘中型楼船、十余艘小型楼船为主体的舰队绕开吴郡其他家族的耳目,秘密到达这里。刘风驾乘一叶扁舟,带着几个护卫,来到这里,和陆家的一个主事者会面。

    想想刚才陆家那个主事者感激涕零的样子,刘风就更加坚定自己的选择,前几天的那一幕又浮现在眼前。

    “攻破丹徒的契机?”在此地被阻挡了半年,刘风早就有些不耐烦了,闻言大喜,“公达将计安出?”

    “陆家既然不顾双方正处于战争中而前来联系我们,显然已经到了危急的关头,主公可以假意答应,提出简单的条件,然后等陆家子过境之时,将其扣留,逼迫陆家投向我们这边,里应外合之下,拿下丹徒。”荀攸说道。

    “若是这样的话,我在吴郡的名声就全完了,吴郡大族会竭尽全力阻挠我进驻吴郡。”刘风摇头,“再说了,此计很容易就会被识破,就算陆家心急家主一时上当,也很快就能醒悟,陆家不止陆绩一个继承人,就算拿了他,也可能逼得陆家放弃陆绩,而且我还想以后征辟陆家子弟,这样做无疑是自绝于陆家,不妥,还有别的法子吗?”

    “当然,此为下策,若是中策,主公可对陆家的请求置之不理,并悄悄将陆家的行为透露给吴郡其他家族,在他们之间种下猜疑的种子,引起他们之间的不合,假以时日,当他们决裂之时,主公可联合一方,击败另一方。”荀攸继续给出自己的建议。

    “此计太缓,我等不了那么久,再说了,吴郡四大家族联合了上百年,这区区的离间之计,未必能让他们上当。还有上策吗?”刘风再次否决了荀攸的中策。

    “上策,那就是努力结好陆家,不遗余力的帮忙,将陆家从陆康身死的阴影中摆脱出来,继续压制其他几家。等接到陆家子后,我们这种乐于助人的举动就完全不用再保密了,让世人知晓主公的仁义,毕竟陆府君也曾是主公的同僚,是为大汉尽忠而死。”被连续拒绝两次,荀攸并不气馁,继续说道。

    “好,我所需要的,就是这种阳谋。陆家就算不满,也不能说什么,难不成他还能拒绝我们的帮忙。消息传开之后,只怕丹徒城里甚至吴县都会分裂,因为谁也无法肯定,陆家会不会真的投靠刘风,他们也不会放心将自己的后背交给这种盟友。一旦此策成功,我们拿下丹徒甚至拿下整个吴郡就简单了。”刘风喜道。

    定计之后,然后就是双方的商议,几天之后,双方协议达成:刘风帮助陆家将陆绩和陆逊接回江东,送到陆家人手中;而陆家包括其控制之下,自此以后,不得再向丹徒运送一兵一卒,不得运送一点物资,陆家的水军也不得在丹徒之战中出击。

    为此刘风甚至亲自出马,他要再去一趟庐江,见见袁术和吕布,坚定他们北上和袁绍、曹操争夺兖、冀的决心,为自己平定江东赢得时间。

    所以刘风才出现在陆家的楼船上。

    ……

    刘风离了丹徒,踏上去往庐江的路途,想要抵达舒县见到袁术和吕布,需要几天的时间。然丹徒的战事却没有终止,由荀攸统一指挥,继续对丹徒施压。

    千里之外的吴县,在陆康身死的消息传来不久,其他三家就秘密进行了几次会谈,目的就是为了削弱陆家在吴县的影响力,将他们几家在民众心目中的地位提升起来,超过陆家。

    经过几天的商议,这日三家的家主终于达成了一致,确定了削弱陆家的具体方案。

    回到家门前,顾家的家主长舒了一口气,忍住心里的激动,摆出高门大族的姿态,回到顾家的中堂。

    “哈哈哈,哈哈哈……”回来之后,四下无人,他终于忍不住大笑起来。由不得他不笑,历代家族梦寐以求的事即将在他手上达成,他焉有不兴奋的道理。顾陆朱张,要真正实现才行,顾家不能总让陆家压一头。

    “家主……”老仆的声音打断了正在得意的陆家主,他瞪了老仆一眼,暗骂他没眼色,不等自己发泄完毕,然后平静下来,沉声问道:“说吧,什么事?”

    “大公子来信了,很急。”老仆惶惶不安。

    “元叹?他有什么事?”顾家主这次是真的冷静下来了,接过信,示意老仆下去,然后才打开自家儿子的信,开始阅读。

    信没有多长,但他却看得很慢,似乎是一字一句的斟酌,良久之后,他终于看完,沉默不语。

    “这边才定下削弱陆家的计划,元叹就送信来劝解我不要如此,而是给予陆家及时的帮助,这让我怎么跟其他两家交代?”很久之后,顾家主才长叹一声,低语道,“但元叹的这封信,却是已经将我说服,不得不从。也对,既然有了光明正大超越陆家的机会,又何必搞这种阴谋诡计?老夫做不到,此事就交给元叹罢了。朱张两家,只能对不起了。”(未完待续。)

第四百四十三章、舒城会() 
被顾家家主念叨的“元叹”,此刻却正在吴县更东的地方。 娄县的县衙中,这个名为“元叹”的年轻男子,正和沈胖子相谈甚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