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除了晋阳,还有什么地方能够让天子銮驾停驻?”
“说句不客气的,如今的天子,是让人避之不及的,因为有董卓的操纵朝堂的教训在前,谁也不想别人挟天子以令诸侯,给自己带来麻烦,除非有绝对的实力,能不惧周边人的觊觎。但这种人,除了袁氏兄弟,还能有谁,就连孙坚、曹操、刘表都不行,但是以目前的情况来看,这种可能性不大,袁氏兄弟是不会接纳天子的。其他诸侯,最有机会迎接天子的是孙坚,但过去那么久,孙坚没有任何董卓,足以说明问题,在袁术倒下之前,孙坚是不敢彻底得罪他的,所以才有了天子在这里的事实。”
这些话当然不是吕布能说出来的,而是陈宫的话,董卓操纵朝堂也让入今的诸侯警醒,虽然都知道掌控朝廷对自己有很大的好处,但又都害怕被人围攻。
不提别人,若是袁绍掌控的朝廷,袁术岂能安稳,难道不怕袁绍将豫州之地交给刘表或曹操的部下,到时候袁绍只是下一道诏书,曹操或刘表为了地盘,就会不断给袁术找麻烦,反之也是一样。
这是实力强大的诸侯,实力弱一点的,根本就不敢迎接,即便他心中再想。
这不是历史,而是游戏,聪明人太多了。
所以吕布迎驾,只能将朝廷摆的远远的,不参合到中原富庶之地的争夺中,才能让朝廷站稳脚跟。
除了刘虞,杨彪三人都是认识吕布的,毕竟当年董卓能够迁都长安,吕布在其中可是起到不少作用,很多人都骂吕布为虎作伥之类的。直到后来吕布和王允一起诛杀董卓,才让一部分人的感官好一些,不管怎么说,对大汉还是有功的。
尤其有一点让杨彪等人比较满意,吕布从来没有身居要职,官位比较低,利于他们拉拢。从过往经历来看,吕布比较贪慕虚名和财物,只要给他个高官的虚名,就能将他拉拢过来。
他们绝对想不到,吕布已经今非昔比了,手下有了陈宫这个谋士。
“据我所知,太原郡好像不是全都在将军手中,晋阳也在将军的掌控之外,怎么迁都晋阳?”沉思之后,杨彪开口道。
“下官原本是被西凉军驱逐,入丧家之犬,最终回到家乡,在张稚叔的帮助下,权掌上党一郡,至于进攻太原,也只是为了多给朝廷出力。那知对方不领情,竭力反抗,到如今也是相持。不过若是诸公统一移驾晋阳,晋阳守军自然会出城迎驾,否则就是反贼,人人得而诛之。”吕布大义凌然道。
借口什么的,杨彪等人心知肚明,对此不可置否,在他们看来,吕布说的也有道理。
“还有一点诸公要知道,王司徒就是太远人氏,若是天子幸晋阳,自然会得到祁县王家的支持。”吕布又说了一句,终于让杨彪等人下了决心。
王姓司徒不止一人,但提及王司徒,最有名的,还是巧使连环计诛杀的董卓的王允,而王允,正是太原郡祁县的望族。
“好,那就依奉先所言,移驾晋阳,至于迁都一事,还是不提为好。”杨彪等人商议了一下,同意了吕布的建议,“将军觉得,第一步要做什么?”
“天子幸晋阳,必须有大军保护,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将那些白波军全部整编,变成我们自己的军队。”吕布沉声道。
虽然回到并州已经有一段时间,但吕布的实力,其实还不是多强,毕竟他的底子太弱,而且拥有的地盘太少,并不足以支撑他迅速扩张。即便身在偏远的晋阳,迎驾之后,他也必须拥有足够的力量,抵挡来自周边的恶意。
安邑的这些白玻军,他势在必得,这也是陈宫给他出的迅速提升自身实力的方法。
“但他们毕竟是有功之臣,这么做不太好吧……”刘虞对此比较迟疑。即便是在刘备身上吃了大亏,刘虞也改不了他的性格。
“下官可没有说杀了他们,朝廷那么多官职,也不差他们这几个,只是升了官,这兵就不用带了。”吕布笑道。
在场的都是聪明人,自然明白吕布的意思,虽然他们在心里也开始担心吕布会不会变成第二个董卓,但现实没有给他们留下太多的选择,只能接受吕布的意见。
毕竟说到底,白波军他们也是信不过啊,不见现在的白波军首领已经换了几个领导了,跟吕布相比也好不到哪去。
……
吕布要夺权,白波军的首领自然不会坐以待毙,自有一番争斗,暂且不说。
在徐州,驱逐走臧霸后,袁术的注意力逐渐转移到陶谦身上,郯城所受的的压力明显大增。陶谦数次召集麾下众将议事,却仍然没有一个定论。
这天,就在陶谦安排好防务之后,继续召集部分属下商议的时候,还没多久,忽然有快马来报——西门被攻破,袁术大军已经向着州牧府杀过来了。
第五百七十章 、鲁子敬()
对于失败,陶谦早有准备,但是他从未想过,袁术军会这么快打进城来。
郯城作为陶谦的老巢,自然被其经营的坚固异常,而且陶谦为这一站做了充分的准备,城内囤积的物资、器械多不胜数,而且有足够的军队守御城池。他也不奢望像某些先辈那样坚守数年、易子而食,但守住几个月还是没问题的。当然他也没想守这么久,但只要有这段时间作缓冲,足以让他把后路谋划好,并顺利撤出去。
但千算万算,唯独没有想到袁术军这么快就进城了。
数年以来,徐州一直被人攻城略地,到如今更是只剩郯城以东,而且东部还被敌人攻击着,就算是最底层的民众,也能看出陶州牧是坚持不了多久了,徐州马上就将易主。自然而然的,混乱滋生,士气下降。
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了。陶谦无疑就处于这个关口。
他知道,袁术军能在这个时候打进城,一定是有人叛变,里应外合打开了城门。
但还好,一切都还不晚,他还有时间组织撤离。
陶谦自己知道,时至如今,他的部属中,和袁术暗中联络的不在少数。他不在乎,因为到了如今这个地步,还没有直接投降,已经算是比较有良心了。如果陶谦是个疯狂的人,他会不顾一切将这些人杀掉,然后自杀,留给袁术一个烂摊子。
但显然,陶谦不是。他没有自杀的勇气,那就只好宽恕这些人,依靠他们抵挡袁术军的攻击,以便自己做好充分的准备。
他知道,在袁术尚未亲自到来和他们谈判之前,他们是不会轻言投降的。徐州的世族,即便不比豫州,也绝不会差到哪去,袁术想要稳固徐州的统治,是绕不开这些人的。
所以之前,陶谦一直很笃定,即便是郯城被围、臧霸逃走。
但显然他料错了,有人已经迫不及待。
情势至此,陶谦反而冷静下来,他知道不是所有人都已经叛变,如今不用他再去吩咐,自有人会去拦截袁术军,阻挡他们前进的步伐,一边自己做好投降或者撤离的准备。
此时,所有人都已无心再议事,陶谦于是顺势让他们离开,各自去坚守自己的岗位。这话说出来,也就代表着陶谦已经放弃,让这些人按照他们自己的意愿去选择,而他自己,也将迅速收拾东西,准备逃亡。
事情果然不出所料,袁术大军虽然进城,但徐州军却在城内大族的支持下,节节抵抗。城门虽然失守,但这面城墙却还在徐州军的手中,在守将的带领下继续顽抗,仅仅依靠一座城门,袁术军不可能迅速入城。
徐州军是凭借着一口气坚持下去的,若放在别的城市,城门失守,瞬间士气全无,直接崩溃也说不定。但这里是郯城,徐州最后的堡垒,州牧府的所在地,他们退无可退。尤其是陶谦在这里经营多年,忠于陶谦的士兵也不在少数,如果没有意外的发生,至少阻挡袁术军数日还是不成问题的。
西门被袁术军攻破的消息,很快就传扬开来,虽然城中依旧有军队在维持治安,但混乱的局面越来越明显,渐渐有弹压不住的趋势,等到那一天,就是徐州军奔溃的时候。
陶谦将来议事的人解散之后,没有犹豫,直接来到后堂,安排自己的家人收拾东西,准备撤退。同时,他将自己的护卫秘密派出,前去联络依旧忠于自己的将领。
说是秘密,其实已经算是公开的行动了,在混乱中,没有任何秘密可言,陶谦经营了数年,依旧没有本地大族的底蕴深厚。
但是这些人此刻都不会去做什么,因为没有这个必要,就算是他们中有人要投靠袁术也是一样。陶谦逃离,对他们来说是最好的选择,因为没有人愿意背上一个背主求荣的骂名。守不住城投降是能力问题,要是背主求荣那就是人品问题了,是要遗臭万年的。
所以他们对陶谦的动作视而不见,甚至还会帮助陶谦多拖上一会,以方便陶谦逃走。
陶谦也不拖沓,因为早有准备,仅仅一天的时间,一切都已经准备完毕,数十万大军护送陶谦离开,其中就包括陶谦自老家招募的丹阳兵。
让陶谦失望的是,除了曹豹等寥寥数人,他手下的那些文武几乎没有人愿意跟他一起离开。
陶谦陶谦选择的是北门,现在的琅琊国还未被袁术完全占据,他将通过琅琊,北上青州,然后去投袁绍。
看着来送行的众人,陶谦没有多说什么,告别之后,立即就要离开。
他已经迫不及待了。
“州牧大人且慢!”就在这时,一个声音响起。
“景兴还有什么要说的吗?”陶谦回头,看见了出声的王朗。
“州牧大人,朐县赵元达尚在抵抗江东军,可能还不知道郯城之事,州牧大人既然决意离开,不知对赵太守有何嘱咐?”王朗问道。
“本官现在已经自顾不暇,景兴就代本官通知一下,让他相机行事吧!”陶谦没有思考,直接说道,“还有什么事吗?”
“没有了,州牧大人一路走好。”王朗退回。
陶谦再没说话,上了自己的马车,在大军的护卫下离去。
众人在北门目送了良久,直到再也看不见陶谦的身影。
“在下也要离开了,诸位珍重。”终于,还是王朗先开口。
“王大人走好,我等就不送了。”众人纷纷说道。
是的,王朗也要离开了,也是从此地离开,只不过陶谦要去投袁绍,而王朗则是看好曹操。目的地不同,王朗当然不会和陶谦一起走,只是他的实力不如陶谦,只能尾随借势。
陶谦对此也心知肚明,只是故作不知,大家都维持着表面的和谐。
“无需客气,诸位珍重。”王朗说着,然后看向一位青年,“子仲,朐县是你的老家,还要麻烦你通知赵元达一声。”
“王大人客气,下官本就要回家处理事务,顺手的事。”青年官员笑道。
王朗带着部分人离开,剩下的不是决心投降袁术,就是另有打算。
青年官员随着众人返回,才一进家门,就有下人来禀报,府上有人来访。
“知道什么人吗?”青年官员边走边问。
“好像是下邳人氏,姓鲁,叫鲁子敬。”
第五百七十一章 、糜竺返家()
下邳鲁子敬,自然就是鲁肃,历史上东吴集团的第二任大都督。
按照史书上的说法,鲁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