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将军(周尚),南门正遭受江东军强行攻击,情势危急,该怎么做还请示下。”终于,刘勋想起自己已经不是舒城最高指挥了。
“敌军首领的眼光很准啊,知道我们兵力不足,这才敢如此行事。”周尚叹道,“如今之计,只能和敌人抢时间了。刘太守,南门的守御一直是你负责,这样吧,你现在就赶去南门指挥守城,只要坚守一个时辰,等着这边解决掉敌人回城,立即就去支援南门。放心,本将会督促他们速战速决的,否则若是让南门敌军钻了空子,就算我们围歼了东门敌军也毫无意义,这点我想不但我们知道,袁将军他们也都知道。”
“还有,只要守住这一波攻击,本将军亲自给刘太守请功,或者还可以派刘太守前往彭城,向陛下陈述利害,青来援军。”周尚思考了一下,威逼利诱,给刘勋下达了一个任务。
“好,本官接令就是,还请周将军这边催促一下,尽快结束这边战斗。另外,不要食言。”请功什么的刘勋不稀罕,但若是为了能早点离开舒城,刘勋还是愿意暂时跟周家和解的。
“当然,刘太守放心,本将军用性命担保。”周尚保证道。
情势危急,刘勋也没有再废话,得了周尚的保证,立即带着自己的亲兵前往南门。
周尚看着刘勋匆匆离去,也露出了笑意。
最后一个绊脚石也离开了,是时候行动了。
……
刘勋离开,城外的战斗也已经到了高潮,酣战正浓。凌操逐步撤退下,已经几乎撤到了大营外,但终于被舒城守军围住。
此刻,距离出战前周瑜所说的一刻钟,已经超出了一些。
就在袁将军想要进一步加强攻击,彻底解决这些人的时候,变局终于出现。
凌操大营的后方以及左右,出现了密密麻麻的军队,正奔着自己迅速而来。
“反包围,上当了!”袁将军心中涌现了这个念头。此时他已经无暇去想,为什么自己散出去的斥候没有发现任何异常。
“回城,只有立即回城,才能保全有生力量,让舒城在江东军的攻击下多坚持一段时间。”袁将军想道,“这个周瑜,果然是个废物,中了敌人奸计都不知道,回去之后一定要他好看。”
“前锋殿后,后队转前队,缓缓后撤。”回头看着已经打开的城门,袁将军开始下达军令,指挥后撤事宜,“吩咐各校尉、司马注意,让舒城守军为我们禁卫军阻挡敌人。”
……
“援军以致,开始反攻,拖住敌人,不要让他们逃走。”同一时间,凌操也给自己的部将下达命令。
在大军围攻中,即便是身为七阶武将,他也也有些喘息了,若是埋伏的援军再不出现,他也不知道自己还能不能坚持。
……
“叔父,家里应该都准备好了,传令吧,就让袁术这三十万禁卫军,成为我们摆脱袁术控制的大礼吧!”周瑜已经入城,来到了城楼上。
若是袁将军知道此事,估计会气得吐血。当初周瑜回家,是他一路陪同,未曾让周瑜离开过自己的眼线。但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周瑜依旧给自己的家族传递了消息,让周家做好了应变的准备。
……
“诸位,生死存亡的关头到了,今日就是城破之时,逆贼袁术的大军已经完了,此刻正是我们周家反正的大好时机,外面有我们周氏子弟掌握的大军,也将一起加入到反正中来,讨伐叛逆。现在,是我们报效朝廷的到时候了,你们愿不愿意?”周氏大宅中,数万人集结在一起。为首之人,正是周瑜的兄长周瑾。
如今的周氏,虽然老一辈依旧掌权,但已经渐渐放权给第三代人了。就连还尚年轻的周尚,都感觉到压力很大。
“报效朝廷!报效朝廷!”冲天的呼声,响遍半个舒城。
……
袁将军的撤退计划终于没能得逞,等到禁卫军做好准备想要留下舒城守军先行撤离的时候,忽然发现舒城守军“变节”了,向自己的部属挥起了屠刀。
“什么情况,战场叛乱?难道这些人不怕被混乱之下被敌人杀死?”这是袁将军的第一个想法。
但是当他无意间看到紧闭的舒城大门的时候,他终于明白自己成了弃子。尽管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发生的事,但周瑜叔侄乃至整个周家背叛袁术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
建安二年十月,刘风破舒城,周氏一族背离袁术。
第六百一十八章 、目的达成()
战乱后的舒城,很是萧条,虽然战争已经过去了三天,但还是很少有人敢随意出门。而之前失去了住所的百姓,则成了刘风首要处置的问题。
是的,舒城如今最大的问题,不是别的,而是之前被刘勋折腾的无家可归的百姓,这些混迹在城内的流民。
三天前的那场战争,在刘风的埋伏的军队出现之后,很快就结束了,没有任何悬念。周瑜手下的军队的反水,凌操拼死的拦截,袁术的禁卫军根本无法脱离战场,很快就被包围起来。
虽然刘风没有亲自到场,白建也在南门指挥攻城,但吴隐、朱桓、徐盛等一批武将以及诸葛瑾、阚泽等文士全都到场,在加上本在战场的张纮、鲁肃和凌操,又是数倍于敌的兵马,即便袁术禁卫军的实力再强,又哪有翻转的机会。半个时辰不到,就被全部击溃,那袁将军被吴隐当场斩杀。
禁卫军对袁术还是很忠心的,虽然明白自己的处境,但却没有投降,拼命死战,给江东军造成了不小的伤亡。直到袁将军被斩杀,才终于奔溃,最终被俘虏的,也不过三万人左右。
刘勋才刚刚抵达南门,还没来得及召集属下商议应对之事,就从仓皇讨来的溃兵那里得到周氏叛乱的消息,心里大骂周尚叔侄的同时,也只能匆匆召集一些自己的嫡系,从抓紧从西门离开,甚至连回太守府收拾一番都不敢去,生怕被人堵在了城中。于是,除了随身携带的东西,刘勋搜刮来的财富都留在了舒城,成为刘风的战利品。
舒城的收复很顺利,基本上没有受到阻碍,毕竟已经打了这么久,所有人都厌倦了,巴不得早日结束战争。再加上又有周氏带着仅剩的数万私兵维持秩序,没费什么事就接收了舒城。
刘勋自然是再一次“逃”掉了,战争一开始,在外巡视的骑兵就开始向东门前进,以期追剿袁术的溃兵,这才给了刘勋从西门逃生的机会。可惜到最后,也没有派上用场,于是只能再次调转马头,随着刘勋的足迹追击而去。
就在不久前,刘风收到消息,逃到舒城西部的桐乡的刘勋,放弃了桐乡,带着一部分桐乡的军队,再次逃离,等骑兵到达时,缺少兵马的桐乡已经被玩家折腾的混乱不堪,虽然兵不刃血的拿下了桐乡,却不得不停下追击的脚步,稳定桐乡的秩序。于是乎,刘风再次分兵,派出百万大军,以鲁肃为首,向西继续追剿敌军。
……
舒城初定,虽然刘勋对舒城造成了很大的伤害,但幸运的是,除了在战争中死去的人,因其他原因而死的人还不算多,只要组织好恢复生产,不出几年,舒城将再度恢复到原状——前提是这里不再发生战争。
为了能让舒城尽快恢复,随军出征的文士基本都派出去,在周氏的配合下,逐步稳固舒城秩序,储备的大量的军事物资都被用到安置流民上。而且才一夺下舒城,刘风就已经向留守江东的张昭下达命令,命其遴选一些官吏前来舒城任职。
“公瑾,你可真够大胆的,都不跟我联系一下,万一我这边没有配合好,岂不是枉费了一番心思!”刘风不是首次见到周瑜,当初刘勋逃走,遗弃的人根本挡不住江东军的进攻,在刘晔和吕范的带领下,献城投降,当天刘风就见到了周瑜。只是当时事情很多,匆匆打过招呼后,就再次分开,各自去忙碌,直到如今,在周家再次相见。
“若是你们猜不透我们周家的心意,看不破这小小的计谋,又如何能在江东立足!”周瑜笑道,“若真是那样的话,只能说我们无缘。不过幸好,你们这边猜到了,配合的刚刚好。”
“但是也很惊险,我派了那么多人去联络,你好歹也给个回信啊,哪怕暗示一下也好啊!”刘风看了看荀攸,笑容有些苦涩,真是差一点就没猜出来,幸好在之前他们已经猜到了周瑜的部分用意,与其配合的相当好。
“我的身边可是时刻都有袁术的人在监视着,稍不留神就有大患,怎么敢跟你们联络。”周瑜的笑容也有些苦涩,“所以为了避免万一,在出发之前就下令,一旦有陌生人靠近,无论何种理由,杀无赦。”
“只是可惜了,平白多损失了百多万大军。”刘风心疼道。
“那却是未必,且不说当初你们不敢率先攻下舒城,就算是下定决心,有我在一边配合,但要知道,当时刘勋手上可还有不少力量,再加上随我归来的禁卫军,可不是轻易能解决的。或许他们守不住城池,但想要造成破坏,留下一个残破的城池给我们却很简单。若真是那样,估计就没有什么心思讨论现在这个事情了。”
对于刘风之前的策略,就算周瑜远在千里之外,也能看出端倪来,只可惜,身在局中的刘勋无法识破,关心则乱的阎象和袁术也没有识破。
而刘风不率先攻破舒城,周瑜也认为这是正确的选择,要知道,相比曹操和孙坚一直处于弱势(主动示弱),刘风可是属于主动进攻的一方,若是他先攻破了舒城,在其他战场优势明显的情况下,袁术调集大军来剿,曹操和孙坚那波人估计能乐翻,甚至说不定会再放弃两座城池以安袁术的心,让他多抽调一些兵马,等到反击,可就不是现在的止步徐州的状态了,直接打到彭城也说不定。
“好吧,总之,是你有理。数年不见,你倒是成长了许多。”刘风说不过,只能转移话题,“那么,接下来你打算怎么办?当初的承诺还有效吗?”
所谓当初的承诺,自然是当初讨伐董卓返回,周瑜承诺出仕时优先考虑江东的事。
“当然,现在,我也没有太好的选择不是吗!”周瑜没有犹豫,起身施礼,“属下拜见主公。”
“好,盼了多年,终于把你等来了。”刘风喜极,差点都想哭了,“有公瑾相助,我终于能放心了。”
第六百一十九章 、盘点得失()
从建立水军开始,刘风就一直梦想着招募周瑜。当初讨董归来,周瑜的年纪太小,还没有成长起来,而且还有其他方面的原因,自然无法收拢到麾下。后来,更是因为庐江成了袁术的地盘,以周家的名望,周瑜想要前往江东都已经不可能,除非他冒着家族灭亡的巨大风险。
但好在,如今梦想终于实现。加上周瑜,东吴集团的五大都督,都已经在自己的麾下,别的不说,保住江东平安是最起码的了。哪怕曹操依旧像历史上那样统一北方南下,刘风也有了与其争锋的本钱。
水军,大力发展水军,在水网密布的江东,这是自保的不二法门,甚至可以攻入同样地形的荆州去。
所以,他当即就表态:“公瑾,既然加入了江东,那以后你就负责训练水军,无论是扬州还是荆州,都是水域众多,水军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