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全球殖民-第1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身上超强防御的板甲,皇太极在知道真实的情况后,也就放弃了对怀柔铁厂的进攻。

    虽然皇太极十分想搞到钢铁,但是绝对不会拿建奴的生命去换。建奴人本来就少,他们可是死一个少一个。每一个建奴男丁,对于皇太极来说,都是极其宝贵的。

    铁厂总管段金生这十多天也是高度紧张,建奴前来来了两拨,他们还驱赶百姓看着沙袋来填土攻城,段金生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只能无差别射击,火枪,大炮不要命地招呼上去,当场就打死上千百姓。

    段金生心里虽然难受,可是他又有什么办法。这座钢铁厂对虎贲军来说,实在太重要了,是不容有丝毫闪失的,杨大人也一再交代段金生。

    后金因为害怕巨大的伤亡,或者不愿意为了一个小小的铁厂耽误整个战役部署,所以暂时放弃了进攻虎贲军铁厂。

    ……

    此时的涿州,也是一片忙碌,卢象升到了涿州之后,就顺利接管了涿州的城防,要不是卢象升是文官,他的天雄军怕是连城都进不了,大明官军祸害起普通百姓来,那也是一点也不客气。

    天雄军良好的军纪,让涿州的百姓放心地打开了城门,把天雄军迎接进城,同时还把城防交给卢象升,可见一支军队的军纪是多么的重要。

    涿州周边士绅通说两万多天雄军到了,纷纷携带着家财和粮食往涿州跑,这不跑不行啊!建奴是个什么德行,北直隶的百姓那是再清楚不过了。

    建奴是见人就杀,见东西就抢,见女人就祸害,没有杀完的就抓去做奴隶。建奴可不管你是不是读书人或者什么士绅,统统用最野蛮的方法对待。

    大明京畿周围府县的士绅,能跑的全都在跑,能到京师的就去京师,距离京师远点的就往南方跑。可是这些士绅大多是地主,他们又舍不得那份家业,金银细软到是方便携带,可是粮食这些就不方便带走了,如果只运输到附近的涿州,到也方便快捷。

    天雄军的名气在那里摆着,这下天雄军成了京畿南下通道一处避风港,附近州府的绅士全部扶老携幼,带着金银细软和粮食往涿州跑。

    而卢象升呢,他是一个纯粹的文官,他也不可能把这些士绅拒之门外,只是这些士绅大车小车带来的粮食要全部交给天雄军统一管理,当然卢象升也拿不出银子来,只能直接打白条。

    北直隶虽说也有一定的灾害,但是不严重,北直隶的这些地主哪家没有无数的存粮,这下好可是把卢象升最大的问题给解决了,就算是普通百姓逃亡,他们也是带着自家仅有的口粮跑路,不然在这兵荒马乱的时候逃亡,只有饿死的下场。

    一时间涿州人群汹涌,短短十天多天的时间,涿州就涌进来差不多十万人,带来的粮食也堆积如山。卢象升也狠下心来了,不断地派出士兵,在涿州周边地区实行坚壁清野,所有的人员全部撤离,不愿留在涿州的就往南边跑,但所有的粮食必须往涿州送。

    这一切,都是卢象升在一份没有皇帝印鉴的圣旨下完成的,卢象升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稳住涿州和囤积粮草,多亏他不迂腐,不然涿州可就危险了。

    接着就是各种坏消息接踵而至,右路建奴攻陷昌平,攻陷延庆,直奔涿州而来,左路建奴已经连下武清,永安,看样子左路建奴也是奔着涿州来的,两路建奴加起来八万多人。

    卢象升骤然赶到了无形的压力,这涿州可是京师的南大门,一旦被攻陷,那么京师和南方的通道就将被断绝。至于大运河,在建奴攻占香河以后,大运河就被建奴截断了。(未完待续……)

    PS:道歉,今天落叶有事情忙,所以更新晚了,请兄弟们原谅,推荐票记得每天投下,落叶拜谢。

    。。。

第201章 时机成熟() 
五月初,建奴右路军由镶红旗旗主阿济格,率领镶红旗和蒙古左营白赖虎,额驸佟养性的乌真超哈,总兵力四万五千人,兵临涿州城下,建奴右路军统帅代善带着正红旗留守在昌平和延庆,预防宣府镇的援军,同时威逼大明京师。

    卢象升这个文官生得五大三粗的,从外表上看,一点也不像一个读书人,到像一个杀猪的屠夫,他使一把四十五斤的大刀,几个人近不了身。

    当建奴到了涿州城下以后,卢象升就刀不离手,甲不离身,随时都在城墙上巡视。城墙上早就准备好了无数的滚石和檑木等守城器械。

    阿济格,努尔哈赤第十二子,多尔衮之胞兄,母为大妃阿巴亥,曾随皇太极攻入长城,占领了遵化等河北重地,并率大军直逼北京城。纵掠京畿地区,56战皆捷。

    历史上的阿济格可谓杀敌英勇、战绩显赫,为大清朝初期平定江山立下了汗马功劳。在摄政王多尔衮病重时,阿济格因参与密谋欲承袭摄政王位之事泄露而遭到了幽禁。阿济格的家人和手下都受到牵连获罪,不少人被处死、抄家或是鞭责、革职,并由此兴起一场大狱之灾。阿济格最后被顺治皇帝赐死。这也是阿济格头脑简单,性格暴虐,待人狂妄所致,故后人评价英亲王阿济格“剽悍少谋”。

    阿济格打仗,就是勇猛,很少使用计谋,在他眼中,用勇猛的攻击,直接把但当面之敌击溃才是王道,其它的都是邪魔外道。

    当阿济格率军抵达涿州之后,首相是安营扎寨。然后派兵到周围去劫掠,可这次阿济格却失望了,涿州两百里之内的所有汉人全部跑光了,粮食更是没有一粒。

    而阿济格这次出征却没有携带多少粮草,建奴入寇大明还需要携带粮草吗?那简直是笑话了,他们到大明境内来就是为了抢劫的。

    没有办法的阿济格在第二天就发动了猛烈的攻击。阿济格打仗勇猛,这攻城也是不惜余力,反正死的是蒙古人,镶红旗的建奴只负责压阵,结果第一天涿州就发生了残酷而血腥的攻防战。

    ……

    紫禁城乾清宫,崇祯如热锅上的蚂蚁在书房内打转,这坏消息铺天盖地,崇祯每天都接到某某城又失陷了,某某又殉国了。某某又逃跑了,崇祯不是没有杀人,丢城失地的文武官员全部斩首,可是一点作用也没有。

    实在没有办法的崇祯,每天派一名亲信太监到通州去催问杨廷鉴:

    “爱卿,可准备妥当?何时可出兵击贼。”

    而杨廷鉴给崇祯的答复永远就只有一句话:

    “时机未到,陛下稍安勿躁。”

    每当崇祯听到这句话的时候,就恨不得把杨廷鉴那小子抓起来。连续砍头一万次。现在的局势已经糜烂到无法收拾的程度,而杨廷鉴那小子居然还在拥兵自重。难道这小子真的想当藩镇不成。

    今天崇祯又向通州派了一名亲信太监去通州询问,到现在还没有回来,所以崇祯才会如此坐立不安地等待回报。

    现在都五月初了,杨廷鉴说自己还差一万多套板甲,按理说早就应该打造完毕了,杨廷鉴需要的火药铅弹等。崇祯都毫无保留地拨给了杨廷鉴,光是火药就有几百吨,杨廷鉴居然到现在还不出兵,可是把崇祯给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了。

    “报……陛下……好消息……杨廷鉴来了……此时真在宫外候旨。”

    “快宣……”

    “宣杨廷鉴觐见……”

    当杨廷鉴见到崇祯的时候,崇祯已经端坐在御座上面假装看奏章。杨廷鉴先是给崇祯行了一个揖礼,然后禀报道:

    “微臣杨廷鉴叩见陛下。”

    崇祯假装没有听到,依然低头在看自己奏章,杨廷鉴不得不在一次提高音量启奏道:

    “微臣杨廷鉴叩见陛下。”

    这次杨廷鉴的声音可是大了,大到差点把崇祯的耳朵给震聋,杨廷鉴可不是那么好拿捏的,崇祯没有生气,而是继续装模作样地说道:

    “哎呀!是爱卿来了啊!爱卿可有什么要事?”

    杨廷鉴也知道崇祯是不满意自己迟迟不出兵,四月份的时候,建奴兵力相对集中,并不是杨廷鉴出兵的好机会,而现在建奴把自己的兵力撒得到处都是,这才是出兵的好时机啊!

    这就好像一个人把五根指头全部张开了,杨廷鉴此时就打算把建奴的指头砍掉几根,让他没有能力在荼毒大明百姓。至于歼灭建奴,杨廷鉴现在还没有这个实力,杨廷鉴现在的实力距离这个目标还有点远,但是歼灭一些分散的建奴是没有问题的。

    “陛下,微臣是来请求出兵的。”

    崇祯等杨廷鉴的这句话,可是等苦了,现在终于等到了,可崇祯依然平静如水,其实这一切都是崇祯装出来的,他的内心可是激动得心潮汹涌。

    “哦!爱卿认为的时机难道成熟了?”

    “当然,陛下请借你的地图一用。”

    崇祯还是装得豪不在乎,他懒洋洋地站起来说道:

    “朕批阅奏章也累了,那就听听爱卿的高见吧!”

    崇祯带着杨廷鉴又来到御座屏风的后面,杨廷鉴送给崇祯那副卫星地图上,在京畿周围到处是表示建奴的小旗子,只有两处还在大明的手中,分别是涿州和天津。

    “陛下,请看地图上建奴的兵力分布,可看出了什么端倪?”

    崇祯一空就在看这幅地图,那山川地理实在是太清楚了,也不知道这样的地图是如何绘制出来的。崇祯把这地图上建奴攻占的地方都看了无数遍,他除了在心里痛恨那些腐败无能的文武官员,还真没有看出一个名堂来。

    “爱卿,这建奴几十万大军铺天盖地,犹如秋风扫落叶,大明丢城失地,这京师都快被人家给包圆了,还有什么好看的,朕是越看越窝心。”

    好吧!崇祯不明白,但是杨廷鉴明白啊!此时也应该给崇祯说明自己先前不出兵的原因。

    “陛下,在四月初的时候,建奴的所有兵力都集中在京师以北,建奴几十万精锐部队差不是像一个拳头,而现在建奴已经把兵力完全分开了,最远的已经到了距离京师五百多里的涿州城下,而皇太极却带着两黄旗在营州,这些建奴彼此之间的直线距离大约在八百多里。

    ……(未完待续……)

    。。。

第202章 出兵击贼() 
陛下你想想,现在的建奴是不是像一个人把手掌完全张开了,咱们现在要做的就是断其一指,就算是建奴想救援都不能,陛下以为如何。”

    崇祯听完杨廷鉴的解释,连忙仔细看地图,经过杨廷鉴的提醒,崇祯立即就明白了杨廷鉴的意思,崇祯本身还是很聪明的,他的治国才能不足,完全是因为教育的问题,不是他本人蠢笨。

    “对啊!既然五十万建奴咱们打不过,等建奴兵力分散了,咱们就盯着一路相对弱小的建奴打不就行了,爱卿的这个战略不错。”

    “陛下圣明,建奴现在兵力分散才是微臣所说的时机,建奴这次是倾国之兵入寇,而微臣手下的将士却是才训练五个月的四万新兵,微臣这点兵力还无法和几十万建奴决战,建奴一旦兵力分散,微臣的机会就来了,这次微臣打算对这里下手。”

    杨廷鉴说完,就把手指到营州,那里可是后金皇帝皇太极在坐镇,而且还有后金最精锐的两黄旗的守卫。

    杨廷鉴的举动把崇祯吓着了,也惊喜到了,崇祯连忙放下虚假的伪装,急切地问道:

    “爱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