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项表演不仅需要高超的技艺,更需要过人的胆识,还有强大的意志力!
因为稍有任何闪失,后果都不堪设想!
表演的勇义虽然已经表演过多次,但是他每次表演前都仔细的检查器械,确保每一个环节都不会出现纰漏!
这次是在日本的首秀,自然检查的更加认真!
确保每一个细节都没有问题之后,勇义一脸自信的登上舞台,并且给其他师兄弟一个放心的眼神。
勇义站在场地中央,默默的运气,他感到周身有一股炽热的气流流过他的七经八脉,全身的皮肤因为气流通过的原因,更是形成一个个砂砾大小的凸起,硬硬的,他的皮肤摸起来仿佛是一张粗糙的砂纸!
他现在的每一寸皮肤肌肉都被内气灌注,如同老牛皮一样坚韧,如同铜钟一样的坚固,就是刀剑砍上也无法伤害分毫!
在众人诧异难以置信的眼神中,勇义的身体慢慢的压了下去,尖锐的红缨枪顿时没了锋利!
被勇义以血肉之躯慢慢的压弯,最后更是从中折断!
那个体型瘦弱的少林武僧,竟然毫发无损,脖子软骨处仅仅有一个红点!
“神奇!”
日本观众激动的站起身,兴奋的拍着手掌!
他们不停的欢呼,向少林武僧报以最高的敬意。
太精彩了!
太神奇了!
神奇的功夫!
神奇的少林!
我发誓,这是我见过最刺激,也是最神奇的表演!
不愧是少林寺!
各种各样的议论赞美之声不绝于耳!
这些赞美的不仅有看过表演的观众,也有很多是专业的记者,他们将自己的所见所闻,还有从日本少林拳术联盟那搜集到的资料,整理成了一篇篇报道!
这些报道大大的满足了广大民众的好奇心!
也促使更多的人去了解少林,去了解中国的文化,去了解中国人的处事方式!
越来越多的中国通出现在日本!
受到这种环境的影响,吸引了很多日本人到中国去投资,去淘金!
中国嵩山少林寺在日本的首秀非常的成功,但是这并不代表他们已经完成了自己的使命,他们还有一项更加重要的使命需要去完成,那就去拜访日本禅宗的诸山长老,和日本禅宗建立良好的联系,这才是此行最重要的目的!
毕竟宗教在日本人生活中十分的重要,诸山长老在世俗社会拥有十分巨大的影响力!
。。。
第二百六十六章 禅茶一味,日本的茶禅之道!()
“禅宗佛教在1192年从印度经中国传到日本。僧人荣西在日本建起了第一座禅寺。禅宗佛教吸引了武士阶层,成为武士们简朴的象征,并且迅速渗入到日本生活中。它引发了茶道,对简朴的审美,强调极强的自制力……可以说,禅是日本的灵魂。”
释德印长老在路上为王钟小声介绍着日本禅宗的有关信息。
“日本禅宗又被称作为武士的宗教,禅宗之所能如此地在日本武士中受欢迎,乃至成为‘武士的宗教‘,如前所说主要与其修行方式以及幕府统治下的社会环境有关。另外,禅宗的许多宗教特质也被认为吻合于武士道精神。如禅僧视死如归,生死一如的思想,对武士的忠孝、武勇、不畏生死的精神就影响很大。又如禅宗以寡欲质素为宗旨,要求禅僧克服营私纵欲的念头,这与武士们提倡的廉洁操守也很相似。另外,禅宗把佛教的教理化为具体的日常生活,搬柴运水,都是佛事,不立文学,以心传心,见性成法。这种简单易行的方法,更受广大武士的欢迎。
总之,日本武士道的德目,以忠孝、武勇、慈悲、礼让、勤俭、质素为主。而这些内容,几乎可说全与禅宗的教义相契合,所以禅宗自中国传入日本后,进一步激发了日本的武士道精神,在武士阶层中广为流行,乃至被定为完成武士人格修养的基本方法。武士们对禅宗的修行方式注重,禅宗的高僧可能得到幕府将军和武士的尊敬、拥戴,无论是‘临济将军‘,还是‘曹洞土民‘。这也就是为什么禅宗能在近七百年的幕府政治中。保持繁盛局面的原因之一。
这也是我请你和我一起去的原因!”
“原来如此!”
王钟明了的点了点头,日本禅宗虽然是法源于中土,但是和当地的武士道精神融合后,还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种变化姑且不论他好与坏。但是对中日禅宗的交流来说,是一种隔阂。
所以释德印长老希望王钟担任润滑剂!
当双方观点尖锐冲突的时候,能够出面进行调解,毕竟王钟现在在日本武士心中有着特殊的地位!
王钟和释德印侍者的引领下慢慢的走进了有着禅宗庭院之称的枯山水庭园。!
这座禅宗庭院在日本有着特殊的地位,因为日本的禅宗大德大多在此修行!
枯山水庭园是源于日本本土的缩微式园林景观,多见于小巧、静谧、深邃的禅宗寺院。在其特有的环境气氛中。细细耙制的白砂石铺地、叠放有致的几尊石组,就能对人的心境产生神奇的力量。它同音乐、绘画、文学一样,可表达深沉的哲理,而其中的许多理念便来自禅宗道义,这也与古代大陆文化的传入息息相关。
为反应禅宗修行者追求的苦行及自律精神。日本园林开始摈弃以往的池泉庭园,而是使用一些如常绿树、苔藓、沙、砾石等静止、不变的元素,营造枯山水庭园,园内几乎不使用任何开花植物,以期达到自我修行的目的。
因此,禅宗庭院内,树木、岩石、天空、土地等常常是寥寥数笔即蕴涵着极深寓意,在修行者眼里它们就是海洋、山脉、岛屿、瀑布。一沙一世界,这样的园林无异于一种精神园林。后来,这种园林发展臻与及至——乔灌木、小桥、岛屿甚至园林不可缺少的水体等造园惯用要素均被一一剔除。仅留下岩石、耙制的沙砾和自发生长与荫蔽处的一块块苔地,这便是典型的、流行至今的日本枯山水庭园的主要构成要素。而这种枯山水庭园对人精神的震撼力也是惊人的。
王钟和释德印长老漫步在庭园之内,这些在常人眼中看似普通的山石,在释德印长老看来,却到处充满了禅韵!
这种震撼很难用言语说的明白!
在释德印长老参悟山水之间禅韵的时候,以禅僧枡野俊明为首的日本僧侣也在观察王钟他们的一举一动!
“枯山水。顾名思义,“山水”必有山有水。而“枯”则表示干枯,二者合在一起。看似予盾,殊不知,那是日本最具特色的一种造园形式。所谓枯山水,就是没有真的山和水,几块大大小小的石头点缀在一片白沙之中,白沙表面梳耙出圆形和长形的条纹,看上去耐人寻味。欣赏时,需坐在庭前的过道上,慢慢观望,细细琢磨,才能逐渐心领神会。简而言之,那石头代表山、岛屿以及船只,白沙代表水,沙上的条纹则代表水的波纹。整体来说它就是一个有山有水有船的微型景观世界。
“枯山水”庭园属于禅宗庭园。禅是一种从人自身内部而不是外部寻求真理的信仰,禅僧一无所有,过着简朴的生活,他们每天都要久久地面壁冥想,以求达悟。“枯山水”庭园最初是为他们修行而设计的。空落落的庭院,只有黑糊糊的岩石孤零零地立在一片耙过的白沙地上,即使是走马看花的游客,到了这里也会身不由己地静坐下来,让思绪来一次任意的展开。”
释德印长老在庭园内不停的向王钟灌输一些禅宗思想,王钟也不排斥,笑嘻嘻的听着。他本就聪慧,心中更无杂念,一教一学,竟然学到了不少东西!
“你对这个庭园有什么样的感觉?”
释德印在传授王钟禅学的同时,还不忘发问。
“这个庭园就像是河流中的岩石,或传说中的神秘小岛,但若仅从美学角度考虑亦堪称绝作;它对组群、平衡、运动和韵律等充分权衡,其总体布局相对协调,以至于稍微移动某一块石便会破坏该庭园的整体效果。通过巧妙地运用尺度和透视感,用岩石和沙砾营造出一条河道。这里的主石,或直立如屏风。或交错如门扇,或层叠如台阶,其理石技艺精湛,当观者远眺时,分明能感觉到水在高耸的峭壁间流淌。在低浅的桥下奔流。”
“不错!”
释德印欣慰的点头,一脸赞赏的说道。
“王檀越真是好悟性!”
王钟的声音刚落地,一直隐身在暗地的枡野俊明也走了出来,对王钟的参悟给予了肯定!
“两位不辞千里来此,小僧十分的感激,请到禅堂吃茶!”
枡野俊明笑着说道。
枡野俊明说吃茶而不说喝茶!
其中是有典故的。
“吃茶去!”
释德印看着枡野俊明。口出禅机。
吃茶去三个字虽然简单,也很通俗,却有这一种直指人心的力量!
唐代从谂禅师曾在这个禅院(当时叫观音院)主持40年,有着“吃茶去”、“庭前柏树子”等几桩有名的禅门公案。最有名的就是“吃茶去”公案。1000多年以前,有两位僧人从远方来到禅院。向禅师请教如何是禅。
禅师问其中的一个。
“你以前来过吗?”
那个人回答:
“没有来过。”
赵州禅师说:
“吃茶去!”
禅师转向另一个僧人,问:
“你来过吗?”
这个僧人说:“我曾经来过。”
禅师说:“吃茶去!”
这时,
引领那两个僧人到赵州禅师身边来的监院就好奇地问:
“禅师,怎么来过的你让他吃茶去,未曾来过的你也让他吃茶去呢?”
禅师称呼了监院的名字,监院答应了一声,赵州禅师说:
“吃茶去!”
对“吃茶去”这三个字历来也是见仁见智的,这三字禅有着直指人心的力量。也从而奠定了柏林禅寺是“禅茶一味”的故乡的基础。
“吃茶去!”
枡野俊明也是一脸的微笑,笑着说道,并且和释德印挽手而去。只留下一脸茫然的王钟。
王钟独自一人在院内思索了半晌,随即仿佛放下了什么,脸上也流露出欣喜的微笑,洒然向两人离去的方向走去。
“檀越,你要做什么去?”
随行的日本僧侣好奇的问道。
“吃茶去!”
王钟一脸的微笑,笑着说道。
当王钟到达禅房的时候。看着他脸上如释重负的神色,释德印长老和枡野俊明已经泡好了香茗。见到王钟洒然而至,两人的眼睛都流露出欣喜的神色。
“四大茶道之“禅宗茶道”僧人饮茶历史悠久。因茶有“三德”,利于丛林修持,由“茶之德”生发出禅宗茶道。僧人种茶、制茶、饮茶并研制名茶,为中国茶叶生产的发展、茶学的发展、茶道的形成立下不世之功劳。日本茶道基本上归属禅宗茶道,源于中国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枡野俊明亲自为两人斟了一杯香茗,一脸自豪的说道。
“僧人为何嗜茶?”
王钟好奇的问道。
“其茶道生发于茶之德。佛教认为“茶有三德”,坐禅时通夜不眠;满腹时帮助消化;茶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