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文魁-第2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说没有御史礼部官员规范礼仪,但大明宫前百官却自动分出一条道来,让这几位重臣走到百官最前。

    申时行,张四维与几位尚书,如往常般简单说了几句,目光不时看向了那些新科进士们。昨日天子已是钦点了三鼎甲,并填了金榜,这一科的状元,头甲谁属,十位读卷官胸中早已了然。

    但新科进士,以及百官们都还不知道,所以试图想要从几位读卷官的目光中,读出些什么来。

    景阳钟徐徐敲响,张居正所乘的一顶乘辇停在大明宫前。百官们分在道旁,恭敬地躬身向乘辇作揖。

    百官皆要徒步入宫,唯独张居正可乘辇在宫中行走,这是天子给予这位辅国重臣殊荣。

    乘辇在大明门前停下,张居正的目光越过百官,看向那些穿着蓝罗衫的新科进士。

    张居正的目光来回了一阵,最后落在那位十九岁的少年身上。

    他在人群中并非显眼,但这一科如此年轻的进士,就那么几个,故而一眼就认出了。

    张居正的目光在他身上一顿,就转过头去,合目养神。

    而百官仍是不住向新科进士那眺望,心底虽有期待状元是谁?那个闽地少年,是否能三元及第,但不过想到片刻后即可知晓,也没太多急切。

    大明门开启,张居正的乘辇先一步入宫,至于文武百官分左右掖门而入。

    而守门指挥千户,检查门禁,辨视官员身上牙牌。

    “恭贺兄台!“

    “同喜!“

    听得宣旨去皇极殿觐见,众进士们脸色上都喜气洋洋,金殿传胪的一刻终于开始了。

    十年寒窗苦读,等着就是这一刻。

    身为会元的林延潮虚手扶了扶插着簪花的乌纱帽,手捧笏板,与新科进士随文武百官进大明门。

    如殿试时一般,单号走左掖门,双号走右掖门

    林延潮步履轻快起来,随着景阳钟步入宫门,跨过的门洞的一刻,越过宫墙的旭日正照耀在自己脸上。紫禁城宫墙和琉璃瓦上。

    紫禁城虽没有九重门,但五重宫门还是有的,林延潮帽插簪花,手持笏板走过了大明门,承天门,端门,来至午门之前。

    百官和皇室勋戚在午门前金水桥南排班。排班按照官位尊卑列队,文官位东面西而立,武官位西面东而立。

    而负责纠察的御史手捧着黄册名薄开始点名,若是官员有咳嗽,吐痰,笏板掉落,步履不稳失仪举止,也会被御史记下,听候参处。

    悠然的景阳钟已是停下,鼓声三响。

    午门之上五座城楼如雁翅般排开,白炽的日光照在琉璃瓦上,反射出淡紫色的光芒。

    两队身穿金色飞鱼服,顶盔贯甲大汉将军,迈步雄健的步伐自午门侧门,腋门而出护道排列。数百大汉将军叉着腰,手持金瓜、宝顶、旗幡站在奉天门两侧,盔甲光芒耀眼不容逼视。

    这时候一道又一道的声音从午门之后,由远及近地传来。

    “……金銮殿上面圣!”

    “……宣新科进士入宫,金銮殿上面圣!”

    传旨太监站在午门朗声道:“陛下有旨,宣新科进士入宫,金銮殿上面圣!”

    随即数百大汉将军齐道:“陛下有旨,宣新科进士入宫,金銮殿上面圣!”

    林延潮与三百名进士一并都是心潮澎湃,有数十名进士在这一刻,忍不住流下眼泪来。

    “谢陛下隆恩!”

    林延潮与众进士们,在鸿胪寺官员作为导驾官走过内金水河上五座汉白玉金水桥,引入午门,又经皇极门(奉天门),终于来到皇极殿,这也是百姓口中金銮殿。

    皇极殿殿顶的垂脊兽,十样俱全的,中极殿及建极殿只有九样。

    身为金銮殿最少不了的就是各色龙样。三层汉白玉须弥座上,殿前丹陛每层都有螭首探出,若下雨之时,可见千龙吐水的一幕。

    而数不清的大汉将军,手持着手持金瓜、宝顶、旗幡的,一层又一层地站在皇极殿四周的汉白玉须弥座上。

    皇极殿可容数万人的广场极度空旷,衬托出金銮殿格外威严,令人从心底感觉肃穆静谧。

    林延潮稳步迈入皇极门,广场上文武百官分作两列,沿着御道齐进,诣近丹陛时,同时转班,文官位东面西而立,武官位西面东而立。

    按照礼制,文武官员左右周旋时不可背对北方。

    除了常朝官员外,身为风宪纠仪官的御史,站在最末,面北而立,负责纠察百官礼仪,

    位居文官班首的,自是张居正等三位阁臣,而锦衣卫官作为武官班首相对而立,第一班后都有纪事官,负责记录朝堂奏事。

    金銮殿下,百官肃立,大臣师师,小臣济济,象笏金绣,班行整齐。

    不睹皇居壮,安知天子尊。

    新科进士们,站立位于文官之后,看着雄伟的金銮殿,都是屏息静气不敢说话。

    林延潮此刻也没抱着穿越者的心情,什么不就是故宫吗?老子上一世来了都不爱来了,还吃了碗面,撒了一泡尿等云云。

    仅拿宫殿前的玉墀来说,上一世看去就是比较大块的台阶而已,但此刻石阶以丹漆地,望去都是朱红色,一级一级而上,使得画面一下变得鲜艳起来,又衬托出皇城的贵气。

    而故宫丹陛之下也没有百官朝牌,在大明的紫禁城里,百官朝牌按照一品至九品而书,分左右立在木栅上。文武百官按照品级,一排一排的序立侍班。

    丹陛上平日不见动静的十八尊铜炉、现在吐出缕缕香烟,林延潮从下望金銮殿如身处云雾中,如蓬莱仙阁一般。

    这时丹陛之上,陡然叭的一声的鞭响,那响声之大,几乎抽得人心尖一跳。

    林延潮看见数名给事中、御史手持静鞭挥鞭自如,这静鞭由黄丝编织,鞭梢涂蜡,有三四丈长,呼哧呼哧地舞在空中,再重重抽打在地上。

    叭,叭又是两记鞭响后,静鞭如巨蟒一般趴在地上。(未完待续。)

第三百三十六章 大魁天下() 
静鞭之后,百官肃静。

    丹陛上几十名乐师奏起中正平和的韶乐。

    这时林延潮垂下头,想来是天子的卤薄仪仗从中极殿来到皇极殿,然后御宝座。

    林延潮目光垂平等了许久,韶乐方停,鸿胪寺官上前唱道:“班齐!”

    文官之首张居正诣前,百官一并进趋拱拜,稽颡叩首,齐声山呼:“圣躬万福!”

    山呼之后,赞礼官唱道:“拜!“

    所有人行一拜三叩头礼。

    至于新科进士们,这些礼仪之前礼部官员都教过了,林延潮与大家作的丝毫不错。

    赞礼官唱道:“平身!“

    礼成之后,大班内,内阁,锦衣卫以及四品以上朝官随驾入殿,其余官员在丹陛下侯立。

    不久一名六十多岁的二品官员手捧金册,走出大殿在第一级的丹陛高声念道。

    “庚辰年三月十八日,礼部尚书臣潘晟于皇极门,奏为科举事,会试天下举人取中三百零二名,本年三月十五殿试,合请张居正,张四维,申时行等十人读卷。“

    “其进士出身等第,恭依太祖高皇帝钦定资格,第一甲例取三名,第一名授从六品,第二三名,授正七品,赐进士及第。第二甲取五十七名,授从七品,赐进士出身。第三甲取二百四十二名,授正八品,赐同进士出身。“

    说到这里念榜的礼部尚书潘晟,潘大人顿了一下。

    整个皇极殿四周仿佛空气凝固了一般。

    连广场上的微风也是停下,丹陛上无数旗幡也是垂下,

    在场众新科进士们的呼吸都在同一刻顿止,不少人喉头抖动,吞咽着口水,目光齐刷刷地看在潘大人的脸上。

    唯独张懋修往前方的林延潮看了一眼。

    林延潮目光也是凝视着大殿上,心底却微微揪起。不知为何脑间忽然想起了,高考放榜那一天,父母拿着电话查询成绩时,迟迟按不下号码的一幕。

    天上的白云悠然而去,燕子掠过朱色宫墙正在低飞,紫禁城的琉璃瓦烁烁发光。日光照来有些刺眼,林延潮眯起了眼睛,望着丹陛之上。

    但见潘晟从一旁太监手里捧过金榜,双手将卷轴缓缓展开。

    潘晟展开金榜。对着丹陛之下的百官,众进士念道:“万历八年庚辰科殿试一甲第一名……“

    说到这里潘晟重新看了金榜一眼,大声道:“……林延潮。“

    丹陛下的林延潮,表示自己有些没听清,不过没关系,殿试三鼎甲有唱名三遍的权力,而其他人只有一遍。

    “万历八年庚辰科殿试一甲第一名林延潮!“

    “万历八年庚辰科殿试一甲第一名林延潮!“

    “万历八年庚辰科殿试一甲第一名林延潮!“

    前方文武百官犹自垂首,没有人回头张望,同榜的众进士们站在自己身后,表情又看不见。林延潮想要迈出步,又杞人忧天地担心万一不是自己被人取笑,所以迟疑的站在原地不动。

    此刻皇极殿内声音传来。

    “……林延潮觐见!“

    “……宣第一甲第一名,林延潮觐见。“

    “……陛下有旨,宣第一甲第一名,林延潮觐见。“

    从殿内至殿外接力,最后几十名身材魁梧的大汉将军高声而道。

    林延潮身前为导驾官的鸿胪寺官恭敬地对自己道:“新科状元,陛下召你觐见呢。“

    到了这一刻,林延潮方信自己真是中了状元,方才迟疑一扫而去,脸上温和地笑着道:“多谢大人。“

    “客气了。“导驾官向自己身后一指。

    皇帝召见,大臣出班不能直接走到御道上,否则视为插班为失仪之举。

    林延潮旋过身从班首向班末走去,回首一刻众同榜进士们目光都看向自己。

    数百双眼睛看向自己的一刻,林延潮从他们的目光中看到了羡慕,热切,以及嫉妒。

    从这些人的目光中,林延潮看到了许多。张懋修笑了笑,向自己点头,萧良友露出极度失望的神色,然后看向自己勉强挤出一点笑容。

    迎着这些灼热的目光,林延潮手捧笏板,平静走向班末。

    林世壁看向自己,脸上得意地笑着,目光仿佛说到小子你终于有今天拉。

    刘廷兰,黄克缵亦是向自己笑着点了点头,表示祝贺之意。

    从班首走到班末,林延潮转身面北,从这个位置看去,金銮殿比方才站班地方看得更远了一些,可脚下的道路却离金銮殿却更近了。

    林延潮向金銮殿走去,进士巾上的簪花随着步伐上下颤动着,袍角无风自展,脑海里记忆一幕幕扑向眼前。

    刚遭大水的老家,家里举目四壁下,与浅浅相依为命。

    洪塘社学里,蛙声灯火中苦读。

    林诚义离去时对自己谆谆教导。

    离家乘船去濂江书院求学,孑然一身,四面江水激荡。

    庭外飞雪飘飘,寒梅数朵,书屋中林燎持卷授课。

    漫天大雨的衣锦坊里,自己伏案作文,林烃在一旁拿着文章,一个字一个字的批改。

    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与同窗好友一并进学生员,共赴簪花宴。

    桂花飘香里,解元及第。

    书院山长以身践道。

    想到山长离去,林延潮差一点流下泪来,恐怕他是最想见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