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南汉、闽、吴越都是小国,他们更好说话。
郭崇韬在南汉、闽、吴越的情况也和在南平的情况差不多,也不一一细说了。
接着,郭崇韬又去了吴国。
吴国就是现在的江苏南部,安徽大部,江西大部一带。
书说简段,郭崇韬的吴国一行也都大同小异,也不一一细说了。
*******
郭崇韬出访完了吴国,他的南方一行就结束了。
这时候,郭崇韬垂头丧气的。
因为他的这次南方一行,没取得什么成果。这次他本想是劝说南方几国把西蜀排除在南方几国的《七国联盟》之外的,可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
这次郭崇韬虽然也取得了点收获,就是南方几国同意把西蜀是否受到威胁界定到了西蜀的国土真正被入侵,可那也是微乎其微的收获。
这也或许是南方几国多少给郭崇韬点面子吧。
这次郭崇韬为什么会败呢?
因为他追求的目标太高了。追求的目标太高,就不容易得到。他的目标是想让南方几国把西蜀排除在南方几国的联盟之外,他的目的是先孤立西蜀,然后再出兵打西蜀,他的最终目标是,然后再给南方几国构成威胁。那样的话人家当然不会满意了。你要威胁人家,人家能同意吗?
我们再分析一下当时的局事,郭崇韬也是不会胜的。
当时的天下有洛阳、幽州、徐州、长安、河东、荆州、成都、扬州、福州九个州,其中的前五个州已经在李唐的控制之中了,只剩下荆州、成都、扬州、福州还在南方几国的控制之中,本来你对人家构成的威胁已经不小了,你还想要人家的成都,人家当然不会答应了。
说到这里,我还得说说南方几国对四州是怎么划分的。
四州,再说上李唐的五州,都是前唐划分的行政区,其中每个州的地盘、人口、力量都是差不多的。前唐末年,由于朝廷软弱许多州城都宣布独立。当时,成都的王建宣布独立,扬州的杨行密也宣布独立,荆州的高季兴也宣布独立,福州的王审之也宣布独立。荆州的高季兴宣布独立以后,荆州代管的长沙的马殷、贵阳的马忠也宣布独立。福州的王审之宣布独立以后,福州代管的杭州的钱缪,兴王的刘隐也宣布独立。不久,长沙的马殷与贵阳的马忠见自己势单力薄怕被别人吞并,他们又合二为一了。
这就是南方几国的由来。
南方几国对四州的划分是这样的:成都的王衍占一州,扬州的杨行密占一州,荆州的高季兴和长沙的马殷占一州,福州的王审之和杭州的钱缪和兴王的刘隐占一州。
由此可见,西蜀的地盘是不小的,他自己就占一个州的地盘。如果李唐不吞并西蜀,李唐与南方几国的力量比是五比四,如果李唐吞并了西蜀,李唐与南方几国的力量比就是六比三了。你对人家构成那么大的威胁,人家能同意吗?
所以,南方几国才会极力维护他们的《七国联盟》。
对于这一点,孔谦早就看出来了。
******
单说郭崇韬。
这天,郭崇韬就回到了洛阳。
郭崇韬心说:我见了皇上可怎么说呢?
郭崇韬正为难呢,有人来说:“皇上有请!”
郭崇韬就见皇上去了。
郭崇韬去了后,他见皇上给他准备了不少的好酒好菜。
郭崇韬脸一红:“皇上,臣……。”
皇上说:“郭爱卿,一路操劳,辛苦你了。”
皇上也听说郭崇韬这次南方一行不顺的事了。不过,皇上可半点也没怪郭崇韬的意思。因为郭崇韬是股肱之臣。再说这事也本来就难办。这事让郭崇韬去,郭崇韬办不好,要让别人去,恐怕更糟糕。
这时,郭崇韬叹了一口气:“唉,惭愧啊,惭愧。”
这时,皇上问郭崇韬:“郭爱卿,以后的事,我们该怎么办呢。”
郭崇韬说:“臣早了想好了,想好了一条敲山震虎之计!”
皇上问:“什么敲山震虎之计呢?”
******
这时,郭崇韬就向皇上说出了他的敲山震虎之计。
郭崇韬一说,皇上“哈”“哈”大笑。
郭崇韬也确实是够聪明的。他好处是胜不骄败不馁。早在他会见高季兴失败的时候,他就开始在他脑海里酝酿他这个敲山震虎之计了。能够在失败的时候想着极力挽回,把损失降到最低,也是郭崇韬的长处。
郭崇韬会见高季兴失败以后,他就想:看来想让南方几国把西蜀排除在他们几国联盟之外,是不好办了,我怎么才能极力扭转这个不利的局面呢?
这时,郭崇韬就想出了一条敲山震虎之计。
郭崇韬心说:我虽然不能出兵打西蜀,我给他来个大兵压境,我吓唬吓唬他,总可以吧?
所以,郭崇韬才会极力在高季兴的面前,在南方几国其他几国的面前要求,要求他们把西蜀是否受到威胁界定到了西蜀国土真正受到入侵。那样的话,我虽然不能出兵打西蜀,我就可以给他来个大兵压境吓唬他了。
******
这时,郭崇韬把他的计策跟皇上一说,皇上笑了。
郭崇韬说:“这回西蜀就是不疯,咱也能把他逼疯了。”
皇上说:“好!”
郭崇韬说:“臣的计策是,先把西蜀逼疯,然后再说西蜀是疯子,然后再说西蜀是疯子我们就有理由打他!”
这时,皇上又一次“哈”“哈”大笑。
皇上说:“我们什么时候出兵为好啊?”
郭崇韬说:“再等一个月吧。一个月以后,也到秋后了,咱下放的那些士兵们所种的粮食也都收下来了,臣以为那时出兵最好。”
皇上说:“好!”
郭崇韬说:“另外,臣还要对皇上说一句。”
皇上说:“说吧。”
郭崇韬说:“刚才臣对皇上所说的那些话,特别是‘先把西蜀逼疯,然后再说西蜀是疯子’之类的话,皇上最好不要对别人说。此类话最好只是皇上知臣知。因为那样的话如果公布于众,会对皇上声誉都有损。”
郭崇韬献计害西蜀,这才真把西蜀逼疯。
第七十二回 敲山震虎计(一)()
“先把西蜀逼疯,然后再说西蜀是疯子。”
郭崇韬设计害西蜀。
皇上就采纳了郭崇韬的建议,皇上就开始准备了。
从此,皇上也不干别的,他就在那儿等着秋后出兵。
******
这天,皇上正在那儿等呢,突然有人说,说有个人要见他。
皇上说:“让他进来!”
很快,说要见皇上的那个人就进来了。
皇上一看:是孔谦。
皇上一见是孔谦,他不由就是一愣。
因为对于孔谦,皇上可太熟悉了。
而且近来皇上对孔谦的熟悉程度还与日俱增。在以前,孔谦在皇上眼里只是孔子的后人,爱妃的父亲,自上次孔谦向皇上献谋以来,皇上对孔谦就越来越看好。
*******
自上次孔谦向皇上献计以来,皇上就很想提拨一下孔谦的官职,皇上觉得孔谦是个人才,皇上不想冷落了这个人才。
可很快皇上就收到郭崇韬的信了,郭崇韬在信中说,让皇上最好不要过早地提拨孔谦,因为孔谦这个人的身份现在还不十分清楚。
******
之后,皇上也暗暗问过李嗣源。
李嗣源是皇上的长兄,皇上对李嗣源也非常信任,李嗣源也有很高的才学。
说到这里,我顺便说一句,李嗣源怎么会是皇上的长兄呢?皇上不是先祖李可用的长子吗?
是这么回事。李嗣源是先祖李可用收的一个干儿子,因为他岁数比皇上大,所以从这一点上说,李嗣源是皇上的长兄。可从血缘关系上说呢?从血缘关系上说,李嗣源与皇上毫无半点血缘关系,与皇上有血缘关系的兄弟只有李存霸、李存孝等人,李嗣源就不是皇上的兄弟。
不过,李嗣源的才学还是非常高的。
就因为李嗣源的才学高,李嗣源也曾是先祖李可用眼里的太子人选。“太子人选”,那是非常了得的。“太子”就是将来继李可用位的人。要真被选为太子,说不定今天坐龙椅上的人就是他,就不是现在的皇上李村勖。当时要不是先祖李可用见朱温想用干儿子朱由文,而朱温送了命,而亡了国,说不定先祖李可用还兴许真用他这个干儿子李嗣源。
书说到这里,我还顺便说一句后话,到后来皇上李村勖少年夭折死了以后,李嗣源还真做上后唐王朝的皇上。
要说起李嗣源的才学,那是不次于郭崇韬的。只不过郭崇韬是李嗣源义父先祖李可用的好朋友,李嗣源在郭崇韬的面前是晚辈,有些时候李嗣源不爱抢先。
*******
这天,皇上就问李嗣源来了。
皇上知道李嗣源非常有才学。
皇上说:“朕见孔谦这人非常有才,朕想提拨提拨他。可是,郭丞相给朕来信,他在信上说,让朕最好不要过早地提拨孔谦。郭丞相说,孔谦这个人的身份不十分明确,他的身份还有待查证。朕想问问你对这个事的意思。”
李嗣源说:“既然郭丞相已经那么说了,自然有他的意思。臣想,郭丞相的话不会有错的。臣也认为,皇上对孔谦这个人,是应该慎重考虑。”
皇上说:“可是,朕发现孔谦这个人真有才啊!”
李嗣源说:“臣可不这么看。以臣看来,孔谦的才学并不见得比郭丞相高。”
皇上说:“是吗?”
李嗣源说:“郭丞相的才学,那是人所共知的。谁都知道郭丞相有才学。孔谦的才学呢,孔谦的才学,臣以为就现在而言还很难说。”
皇上说:“是吗?”
李嗣源又说:“皇上不要以为孔谦一时之间显了一下才,就断定他才学一定比郭丞相高。他的才一时之间超过郭丞相,臣认为也没什么大惊小怪的。诸葛亮还曾失过街亭呢,能说因为诸葛亮失了一个街亭,就说诸葛亮的才学不如司马懿,就把诸葛亮之前的所有亮点全都否了吗?”
皇上又点了点头。
李嗣源又说:“就算孔谦真有才学,臣认为皇上也应先了解了解他的身世,先了解了解他是否对皇上一定忠心,然后再说。”
皇上说:“好吧。”
******
郭崇韬从南方回来以后,皇上也曾问过郭崇韬。
皇上说:“朕见孔谦很有才学,朕想重用孔谦。可你给朕来信说,让朕最好不要过早地重用孔谦。朕也问过李嗣源,李嗣源也那么说。你在给朕的信里,你没十分说明白,现在朕想听你详细说说。”
郭崇韬说:“臣是这么想的。皇上是否重用谁,皇上首先应该考虑的不应是谁的才学,皇上首先应该考虑的是,谁对皇上的忠心。皇上应该见谁对皇上忠心无二后,皇上再按才用谁。皇上见谁对皇上不够忠心,就算谁有再高的才学,皇上也绝对不能用。”
*******
今天,孔谦又到皇上这儿来了。
皇上见孔谦来了,他满脸是笑。
皇上说:“孔爱卿,今天来此,有什么事吗?”
孔谦说:“皇上,今天臣为郭丞相前几天给皇上您献的那个计策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