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通过海珠,卫航看见距离渔船二三十米开外的海水深处,有一条巨大无比的比目鱼在快活地悠转。另外,他还注意到一个细节的地方,在比目鱼的嘴角处,有一条细丝。
再仔细一看,那细丝原来是钓绳,只是在钓绳的尾端没发现有钓竿,想来是被比目鱼给咬断了。
别小看这些比目鱼,牙齿是挺厉害的。那些海钓的鱼线多厉害,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但还是被人家牙齿啃断。要是人的牙齿,早就蹦了好几颗。
卫航刚想提醒,小五整个人猛地飞出去,摔进海中。
“尼玛呀!”田忠池立即跳下去。
“你们赶紧收起来。”卫航马上喊道。
大家反应过来,纷纷将鱼竿收起来。这种事情太恐怖了,整个人从船舷边掉下去,这种事情,貌似还没发生过吧?
不过,也怪小五那家伙,竟然跑到护栏外面去,纯属自找麻烦。等一下被捞上来,肯定要被田忠池骂个狗血淋头吧?
反正那种场面,他们也是见怪不怪了。要问谁被骂最多,那小子绝对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呀!没有悬念的。
其他人也是震惊,这到底什么鱼?那么厉害,直接将人都拉下水。卫航却不惊奇,两三米的比目鱼,力气可想而知。
“这到底什么鱼?千万不要是鲨鱼呀!”有见识不多的船员开口道。
张勇笑道:“哪能,鲨鱼一般都会露出水面的。这条鱼,显然就是在海底。”
刚才他也看到了,鱼线放得很长,可见,就算不是海底,还是很深的了。根据鲨鱼的习性,那就不大可能了。
不是说鲨鱼不可能潜水捕食,只是它们通常都是露出背鳍游过来的,非常明目张胆,人家也的确有这个实力。除了虎鲸,似乎也不怕过谁。
当然,魔鬼鱼是个披着羊皮的狼,是个特例。不过,只要不去惹毛它,也不会有事。魔鬼鱼不是惹是生非,主动挑衅的存在。
“应该不是鲨鱼。”
说话间,田忠池终于将小五捞上来,发现没怎么受伤,倒是应该被吓得不轻,看他低着头不说话,应该没有错了。可怜的孩子。
“没事吧?”有人问道。
“你说呢!被这么扯下去,就算没摔坏,也被吓坏了吧?”旁边有人开口道。
小五情绪非常低落:“唉!这次面子丢光了。”
这话一出,所有人都忍不住嘴角抽搐。看来,这家伙没被吓着呀!竟然仅仅是感觉没面子!好吧!大家都被这神经大条的人打败了。
田忠池忍不住敲了这家伙一记:“你小子,以后注意点。”
卫航挑了一杆最大的鱼竿出来,挂上鱼饵,直接甩下去,几乎是将鱼饵送到那尾大比目鱼嘴边。
那尾大比目鱼被吓了一跳,立即后退,认真观察那鱼饵,发现良久没有动静,也就尝试上前,张嘴一口咬下去,然后转身就想逃。
它还是太天真了,卫航早有防备。就在这个时候,卫航马上动手,将鱼线放长。所谓放长线、钓大鱼!就是这个道理。
放了一会,然后慢慢收,而且时不时拉扯一下,并不激烈。
其他人就眼睁睁地看着卫航动手,想看看下面到底什么玩意,竟然那么厉害,鱼线都被咬断了。
他们记得,上次鱼线被咬断,是遇到那些可恶的河豚吧!
十多分钟后,大家终于看到庐山真面目,除了卫航,所有人都是吓了一跳。这不是他们之前捉的那种鱼吗?
只不过,这种鱼好像被放大镜放了几十倍一样,两三米长,非常巨大。
“这种鱼有那么大的吗?”
“不会是成精了的吧?”
大家议论纷纷,显然非常吃惊。也难怪,一开始看到的都是两个巴掌大一点的生物,忽然间体形变成比人还庞大,能不吃惊吗?
王涛跟高扬当场就激动了,惊呼出来:“是大比目鱼!”
这种比目鱼是另外一个品种,跟之前捉的不一样。不过,在西太平洋分布非常少,日本可能还会时不时捉到一些。
最大的,这种鱼好几百斤,几十斤的都是幼鱼。
这种鱼,也分太平洋品种跟大西洋品种。太平洋这边的,体型稍微要小一点,但最大的也有七八百斤那么恐怖。
其身体有眼侧为褐色、淡黑或深绿色,无眼侧通常为白色;在一些地区由于过量捕捞已变为稀有。
“航哥,这种鱼多钓一些上来,很值钱的。”高扬连忙提醒道。、
卫航翻了翻白眼,敢情你们以为我不知道吗?再说,你们说要钓上来,就有吗?不过,下面的确还有几条。这种鱼,有空得弄一点进海珠去培养才行。(未完待续。)
第三百九十三章 鲱鱼()
船队继续向外海航行,卫航也终于想起他的老本行,开始撒网捕鱼,也不挑剔是什么鱼类了,能卖钱的,通通捞上来,然后进行分类处理,冷藏的冷藏,加工的加工。
其实按照卫航现在这样的打捞情况,如果没有遇到一些名贵的鱼类,是要亏本的。像现在这样,渔船的运作、船上各种设备的运转,各种电表转的像飞一样快,耗能不是一般的多。
这也就是远洋渔业不景气的原因之一了,国内的远洋渔船,耗能方面占据了很大的一部分生产成本,让很多人支撑不起。
也只有一些金枪鱼围网渔船、鱿钓船等专业性较强的远洋渔船,他们有固定的作业目标和作业地点,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捕捞,收获才好一点,许多人都向这个方面发展。
可是这种远洋渔船的科技含量都比较高,尤其是金枪鱼围网渔船,是现有渔船中技术含量最高的,效益也较好。
然而这些船我们国家没有自主研发的能力,仿造的性能也比较差,现有的大部分船都是从国外进口的,还都是一些淘汰的或者二手的旧船。
在国内,迄今仅有上。海开创海洋资源有限公司,在大。连渔轮公司建造了两艘75米金枪鱼围网船,这还是在国家多方面的支持下才建造出来的。
与国外同类渔船相比,我国远洋渔船存在油耗高、冷藏速冻能力不足、续航能力差、通导和探鱼设备简陋等问题。很多渔船的设计还无法达到国际海事组织各种文件的标准和要求,也无法达到欧盟对水产品的卫生检验标准,面临着被淘汰的命运。
就拿卫航这艘在国内还算先进的渔船来说,在国外,一艘近万吨级的渔船,仅需要船员二三十人,而他这艘千吨级的渔船,也需要几十个人才运转的过来,加上更替和其他职能的员工,加起来差不多上百人,可见其中自动化的差距了,更不要说其它方面。
总体来说,我国的海洋渔船面临着小船多、大船少,木船多、钢船少,老船多、新船少,沿岸船多、远海船少,投入多、产出少的“五多五少”的落后局面。
也由此可见,我国的工业体系是有多么的不完整和不平衡,一方面,能上天入海、制造核武,另一方面,却没办法让一个粮食消耗巨大、海岸线绵长的人口大国的渔业从各国中崛起。
说到底,我国还是一个从农业国转向工业国的国家,工业,才是国家的命脉。可是现在,民间大量的资金却转入了房地产和股市当中,制造业暮气沉沉,一片哀鸿,许多看起来美好的东西,其实都只是数据。
不过,这些都不关卫航的事,这些国家大事,他操心也没用。他要做的,就是安安分分的做一个渔夫,扬帆远航、乘风破浪、遨游七海。
至于那点成本,他压根就不在意,渔船,也不用太先进,只要够大,能去够远就行了,他是打渔的,又不是打仗。况且,他还有寻宝业支撑着,怎么也亏不了。
“你们看,好多鱼呀!我们碰到大鱼群了!”正在甲板上无所事事的崔景浩忽然指着海面说道。
大家把注意力放到海中,发现附近海面都变成了一片亮黑色,泛着银光,游动时溅起一片片水花。
放眼望去,海面上全都被一种鱼占满了,由于过于密集,一些上层的鱼把头和背脊都露出了海面,让人怀疑,即使站到上面去,也不会掉到海中。
那种鱼大约有三四十厘米,头比较小,体形呈流线型,体延长而侧扁,背鳍位于身体的中部,与腹鳍相对,背部深蓝金属色,腹侧呈银白色。
尤其是带头的那一部分,个头明显比较大,色彩鲜明艳丽,就像是家长带着它们的孩子越洋过境。
天空中,还有一些海鸟在盘旋和鸣叫,准备大饱一餐。这鱼群虽然不像上次遇到的沙丁鱼群那么庞大,但也是难得一见了。
那些没见过这种场面的人,都跑到甲板上驻足观看,议论纷纷。
“这是什么鱼呀?”小五一看,不认识,于是向大家问道。
其他人真想揍他一顿,平时间他看书的老不正经的,现在就知道问个不停。
“这是鲱鱼,你小子今晚给我看完十页书,不然别想睡觉。”田忠池恨铁不成钢地说道。
“哦。”小五顿时拉拢着脑袋无精打采。
“这种鱼贵吗?”卫海第一个关心的就是这个,他也没见过这种鱼。
“以前很便宜,现在价格在慢慢提高,不过也不是很贵。它是出口产品,在我国没什么人吃的。”卫航说道。
所以,另一艘船上的王涛和高扬也提不起什么兴趣来,这不是他们老板需要的鱼类。不过这场景确实壮观,看看也是不错的。
“那我们要开工不?”卫海的兴趣顿时小了一点,不过本着有杀错无放过的准则,还是跃跃欲试。
“当然要了,都准备开工,其它船也下网。”卫航说道。
现在船上有的是位置,他怎么能放过?不像上次遇到的沙丁鱼群,他们只有一艘船,都装不下多少,压根就没动力,还得留着装其他珍贵的鱼类呢!
其实,这种鱼和沙丁鱼还有亲戚关系,它们都属于鲱科,它也和沙丁鱼一样,有集群性,往往成群游动,铺天盖地,那场面十分壮观。
鲱鱼之所以如此密集而行,是长期外界自然环境作用的结果,也是适应生存的结果。
鲱鱼的集群性十分有利于它们繁衍后代和有效地保护好仔鱼,同时集群又是一种集体行动,大家通力协作,便于觅食。
另外,集群对于防御敌害也有着积极作用。因为鲱鱼密集成大群,快速游动的线条和闪烁不定的形状,把敌害弄得眼花缭乱,很难把注意力集中在某一条鱼身上。即使敌害冲入鱼群把密集的队伍冲散,被吃掉的鱼也为数不多。
所以,集群行动在鲱鱼的生活中,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鲱鱼是一种重要的经济鱼类,也是世界上数量最多的鱼类之一,其鱼群之密,个体之多,无与伦比。
它还是世界上产量最大的一种鱼,在欧洲,无论是历史上还是现在,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形成了其独特的文化。
甚至德国、荷兰、英国、丹麦等多个国家,曾经都为争夺鲱鱼渔场爆发过战争。
十七世纪的“海上马车夫”荷兰,一个面积仅相当于两个半北京,人口只有一百五十万的国家,之所以能够在当时成为海上霸主和世界的经济中心,它的崛起之路,正是由鲱鱼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