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强梁-第2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便在这时,听得一个兴奋的声音自城内响起,“退了!官军退了!”

    四小姐循声看去,只见一名士兵飞奔着沿着石阶上了城楼,跑得气喘吁吁,却一脸笑容。

    “四小姐,南城门外的官军退了!”士兵大声喊道,兴奋得手舞足蹈。

    城楼上的士兵暴发出一阵欢呼,人人晃动着手中的兵器,以此来表达他们的兴奋之情。虽然城内的军队比城外的多,然而李家军中大部分人都是穷苦农夫出身,论战力连梁军的三分之一都不如,现在官军突然从南城门撤走,等于是放弃了围城,能够少打一仗,少流些血,士兵们没有理由不兴奋。

    四小姐尚在疑惑官军为什么要这么做,陆续又有几人跑上城楼来报,西城门和北城门的官军也撤走了。

    听到这个消息,城楼上的欢呼声更大,有几个兴奋过头的士兵甚至放下了手中的兵器,与旁边的士兵热烈相拥。

    四小姐再次疑惑地将目光投向了城外的官军军营。官军的主帐设在东城门外,其他三座城门外的官军都撤走了。这是最后一路官军。

    自东边和北边,远远地向那座营帐中走去三支军队。打着梁字大旗,与那座营帐汇合。融入到了一起。

    融入到一起,人数也就多了,战力也就强大了。

    四小姐瞳孔一缩,她终于发现哪里不对劲了。官军的大旗!四小姐知道此次出征的官军主帅应当是延绥总兵贺虎臣,中军大帐外的大旗上应当是贺字才对,然而不是,四小姐看到的,是个大大的梁字。

    军旗换字,要么主帅死了。要么主帅走了。官军来到静宁城外,一个介样的战斗都没有发生过,贺总兵生龙活虎,绝对不会说死就死,那看来贺虎臣真的走了。

    四小姐看着那杆飘扬的梁字大旗怔怔出神,忽听得身旁一声得意的轻笑:“如何?四小姐这回该相信本王所言非虚了吧?”

    自称顺义王的朱子健不知何时居然也登上了城楼,看着那杆梁军大旗说道。

    四小姐即便不肯相信朱子健的大话,此时也不由得将信将疑。想到朱子健曾说的那个惊天计划,倘若真能按他所设想的那般。那么陕西遍地将是起义军,而他顺义王朱子健,将是诸路起义军的共同的王。

    四小姐冷哼道:“即便延绥总兵贺虎臣当真走了,那也不能说明就是你的所谓的大计造成的。兴许是三边总督武之望突然发了神经。特意调离他呢?哼,你们大明朝庭,向来喜欢干这种事情。”

    朱子健不以为意。道:“本王知道你虽然嘴上不肯承认,实际上已经相信了本王的话。那么。本王想知道,四小姐和李将军心底是怎么想的。是否与本王一起,共襄大举?”

    四小姐尚在迟疑。朱子健指着城外的梁军大营畅快地说道:“你看,连许梁也要退走了。”

    静宁城外的梁军大营,梁军正在收拢军帐,集结军队,营外的游骑忽然增多,游走在大营周围,警戒着静宁城上的敌人。中军帐外,一队青衣侍卫拥着许梁登上了马车

    梁军徐徐开拔,向运处离去。就在静宁城楼上上千李家军和顺义军将士的注视之下。

    四小姐终于叹息一声,消除了最后一丝疑虑。看着朱子健道:“虽然还是想不透你是怎么做到的,但我还是有兴趣跟你过去看看那所谓的大举。只是,我李家军与你顺义军兵分两路,各走各的。”

    朱子健道:“你还是不肯相信本王。”

    四小姐摇头道:“这与信不信无关。我只是不想被你们连累。”

    朱子健脸色微沉,道:“此话怎讲?”

    四小姐道:“你我虽然干的都是反朝庭的事情,但我李与外公原本就被朝庭追杀,我们扯起反旗,谁也不能说我们不是。而你不同,你原本可是堂堂大明韩王世子,朝庭待你不簿,而你却鼓动了一帮领不到军饷的士兵叛出朝庭,居然还自称什么顺义王,我不知道你顺的义在哪里。朝庭若要出兵,首要对付的便是你这个顺义王!”

    朱子健脸色阴沉得利害,胸膛起伏不定,看着四小姐坦然地走下城楼,重重地哼了一声。

    梁军离开静宁城已有一个多时辰了。八千多梁军步卒沉稳地行走在返回平凉的官道上,步卒之后,是负责断后的三千骑兵。

    一辆马车走在步卒中间。

    许梁掀开车帘,回头看了一眼静宁城方向,后方的三千骑兵队伍整齐,一路走来,静宁城里的流贼和乱军,没有派后出来尾随,猜想中的战斗并未出现。

    然而许梁想不透,城内有四万人马,许梁身边只有一万多人,如此鲜明的战力对比,城内的人为什么没有追出来?是他们太懦弱,还是另有打算?

    一骑东来,穿过长长的步卒队伍,来到马车跟前。马上的士兵跃下马背,朝许梁拱手见礼,敬地呈上一封急信,又翻身上马,打马擦着步卒的边沿,原路返回,消失在远方。

    许梁看着那干净利落的身影,微微点头,心里想到,花费重金打造的青衣卫侦缉处的探子,就该是这个样子。

    然而许梁才拆开信,看了起来。许梁越看脸色越凝重。从头到尾将那信看完,许梁恍然大悟。

    昨日三边总督武之望忽然来信急召延绥总兵贺虎臣返回,许梁便猜到肯定出了什么大事。然而许梁还是没想到这次的事情会这么大。

    短短数日之间,陕西境内竟然接连暴发了十几起起义。府谷王嘉胤,安塞高迎祥,汉南王大梁短短数日,陕西地面上居然出现了这么多位闻所未闻的流贼首领,许梁看了看起义暴发的日期,前后连贯极其紧密,不超过五天。若单单说巧,未免太巧了!

    一时之间,陕西境内峰火遍地,狼烟四起,各地府县纷纷告急。延绥总兵贺虎臣,是三边总督武之望召回去带兵平乱的。

    前一刻还算太平安稳,后一刻便冒出来十几路起义军。换作许梁处在三边总督武之望的位置上,许梁也会感到头皮阵阵发麻。

    忽然,许梁心神一动,回头看向静宁城方向,右手一抬,沉声道:“停!”

    “停!”一连串的喊停声,由各营的传令兵依次传递下去,几息之间便传到到了梁军步卒的最前方。走在最前方的是梁军先锋营。

    先锋官罗汝才调转马头,拍马赶到马车旁边,邢中山,万文山两员将军也先后赶到。

    “大人,怎么了?”罗汝才疑惑地问道。

    许梁回望着静宁城方向,仿佛要看穿十几里的相隔空间,将静宁城的一切尽收眼中。

    “派探马返回去,看看静宁城里的敌人有什么异动没有。”许梁沉声喝道,“咱们就地休息!”

    邢中山安排了十几名探子返回静宁城。几员梁军将领便围在马车周围,聊着闲话。许梁将刚收到的急信给几人传阅,又将自己的猜测说了出来。

    众将听了,虽然不及肯相信这个可能,然而因为这是许梁说出来的,众人便一脸震惊地听着,先锋官罗汝才还笑道:“大人您多心了,兴许只是巧合罢了。谁又有这么大的能耐,能将各地的起义军首领联合到一起?”

    许梁也想不出来有谁有这种大能耐,便不再猜,安心地等着探马的回话。

    小半个时辰之后,两名探子飞奔而回。

    “禀大人,我军刚离开静宁城不久,城内的人便大举出动。”

    “去了哪里?”许梁问道。

    “南方。”

    许梁听了,眼神变幻一阵,忽的朝众将喊道:“原路返回!”(。。)

第三百三十二章 马蹄岭() 
梁军大军调转方向,沿原路返回,朝静宁城进发。

    梁军离开静宁城半不太久,也就两个时辰左右。在许梁下达原路返回的军令之后,梁军各营没有过多的疑问,从领兵将领到普通士兵,立马执行。

    这也就是梁军与其他朝庭军队有所不同的地方。梁军的日常训练中,有一项极为枯燥的训练项目,站军姿!长达三四个时辰的站立,任你风吹雨打,未得解散命令便不得解散。起初很多将领对这项训练项目都不理解,连当时的教官戴风都持怀疑态度,最后还是在许梁难得的强硬态度下才执行的。

    也正是小小的站军姿的项目,长年累月训练下来,养成了梁军中令行禁止的良好军纪。

    是以,梁军的反应才如此迅速。

    回去的途中,探马不断将最新的消息向许梁传来。静宁城几乎倾巢出动,留在静宁城中的守军并不多,静宁城几乎等于一座空城。

    流贼和乱军一路毫不停留,一直向南方前进。

    许梁听到这些消息,眉头微微皱了起来。流贼趁梁军撤走之后派人出城,向南,向北,向东,向西,无论朝哪个方向推进,许梁都能理解。然而倾巢出动,轻而易举地放弃好不容易拿到手的静宁城,这就让人无法理解了。

    许梁知道李家军在山里住了将近一个多月,对打下一座城池做为容身之处的渴望。然而李家军居然将到手的静宁城弃之如蔽履,这已经不是理解不理解的问题,但凡个正常人都不会干这种事!

    许梁的眉头越皱越深。他想不到敌人的用意,他很苦恼。

    远远地。梁军队伍赶到静宁城郊,许梁抬头甚至能看到高高的静宁城楼上。稀稀拉拉的守军脸上的惊惶之色。

    静宁城果然是等同于一座空城。

    有便宜不占,那是王八蛋!许梁正要挥手令梁军进攻,忽见又一骑探马飞奔而至。

    “报!禀大人,李家军和叛军在静宁城外三十里处分兵了。”

    “嗯?”许梁猛然抬头,吃惊地问道:“李家军去了何处?有多少人马?”

    探马回报道:“李家军往正南方向,叛军折向东南。李家军人马近两万人。”

    许梁点点头,轻声说道:“有意思。”

    他们为什么分兵?一道出发,去半路分兵,不想着一道赶到终点站?许梁想到了什么。微微一笑,转而命令道:“传令,邢中山带领三千人马,务必拿下静宁城!骑兵营,追上李家军!”

    许梁一声令下,梁军也分兵了。邢中山领着三千梁军逼近静宁城。万文山率领三千骑兵绝尘而去,许梁亲率余下的五千多步卒,扔掉了一些辎重,轻装上阵。跑步前进。

    静宁城的正南面,是巩昌府的通渭县。看李家军的走向,他们要去打通渭县!许梁要在李家军赶到通渭县之前,追上它。并争取消灭它。

    若是李家军和固原州的叛军未曾分兵,许梁仅靠手下的一万多梁军,也不敢打李家军的主意。毕竟固原的叛军曾经是朝庭的军队。战斗力高出泥腿子出身的李家军不止一截半截。

    叛军若在,许梁不敢出手。叛军离开了。许梁不想放弃这个出手的机会。

    马蹄岭是平凉和巩昌两府之间的山岭,它由两座东西走向的山体组成。两侧是原野,中间是一个长达两里的山谷。

    李家军的两万人马便来到了马蹄岭。李家军人数虽说,但其中有一半是家眷。虽然李心贝一次催促队伍加快速度,然而由于有了近万名家眷,行军速度依然不快。

    带着上万家眷的李家军,应对风险的能力其实很弱,也正是出于这方面的考虑,李心贝要与顺义军一齐走出静宁城外三十里才开始分兵,各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