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见到他们火急火燎的离开,杨涛也不挽留。这时才仔细的看过****义捎来的书信后,让杨涛有些无语,书信上写的除了有认命杨涛为河内郡渠帅的事外,就是前几日被方寸猜到了事情了,这****义果然是在准备着攻击邺城。
想到这,杨涛心中就有些忧虑,虽然之前与司马英两人商量过一番,可那张则的底细实在太少,杨涛三人这几天也没有查到什么有用的信息,加上这邺城防御设施极强,如果计划不顺了的话,是难以拿下来的。这时想着这些也没有什么用处,杨涛除了随机应变外也没有其他的办法了。
不过杨涛在信中看到了张角奖励了自己几枚符箓。杨涛从信封中拿出来后,看了看,都是不错的符箓,只是用于攻打邺城这种大战中作用不大,杨涛也就先将他们收了起来。
左右无事,杨涛便回到了之前入住的客栈带着魏芳妍三女以及其余众人出了客栈径直向着城门外行去,还好有着张角给的几枚符箓,杨涛等人顺利的离开了邺城,否则想要蒙混过关走出邺城确实不太可能的,因为邺城的城卫营等级很高。
游戏中的所有城池必定会有城卫营这一建筑,因为这一建筑是升级城领地的要求之一。城卫营除了给驻守巡视城池的兵马一个可以训练的场所外,最主要的作用就是防止奸细进入城中,城卫营的士卒都会自动获得一个探查技能,只要是隐蔽类技能等级不如城卫营的等级就很容易会被士卒发现,即便伪装的再好也无用。邺城本就是一座巨型城池,加上它还是郡城和州城所在地,又是三国区的要地,城卫营的等级极高,要不是张角给了杨涛的符箓都是精品,也不能瞒得过守城士卒了。
杨涛出了城便来到了在城南数十里外驻营的数千江河镇人马,只是这时由于杨涛已经选择了黄巾阵营,江河镇的人马也都开始发出一阵阵对立阵营的光芒,让经过这边的很多玩家纷纷侧目,怎么会有一支黄巾军人马停留在这里。
看着四周玩家们异样的眼神,杨涛没有理会他们,走进了营地,只是让杨涛没有想到的是,司马英的骑兵部队与高顺等人正在对峙。
由于选择阵营是需要领地首领才能决定的,司马英便留下了他带来的骑兵,通过传送阵回去选择阵营后,在回来继续带领骑兵。
(本章完)
第169章 魏郡之战(5)()
杨涛一见场中的情况,急忙走进了营地中,高顺和司马英的部下们看到杨涛以及他身上的黄巾阵营标志,有些疑惑,尤其是司马英的部下,他们还是处于东汉阵营势力,这会儿面对黄巾阵营的杨涛有些不知所措。
看着他们茫然的样子杨涛也不便说什么,杨涛已经决定尽快离开这里,因为他们不比已经在城中许久的****义等人,从高顺等人一出现对立阵营的标志起,杨涛的这支人马就处于了邺城官军的注视下,现在没有动,恐怕也只是在了解敌情而已,等缓过劲来,杨涛等人就有大麻烦了,所以杨涛不可能在这里等着司马英回到领地选择阵营后,让这些骑兵也变成黄巾势力。
因为司马英,杨涛也不可能丢下这支骑兵,毕竟这里距离邺城太近,这支骑兵若是突然转换阵营,在司马英没回来之前就会出事,好在司马英离开前就交代过他手下的骑兵,杨涛倒还勉强能够调动,直奔营地中司马英的骑兵前,杨涛说道:“你们主公去改换阵营了,这里不安全,就跟着我的人马一起走吧。”
杨涛说完便不理会这支骑兵会怎么想了,他也不好强来,要是发生冲突,总不是好事。
很快所有江河镇的人马便开始收拾起行装,准备离开。见到杨涛等人真的要离开这里,司马英的骑兵队在几名武将的商量后,想到了司马英离开时说的在他不在的时候就听杨涛的话,虽然杨涛并不是他们的主公,不过司马英既然有这样的吩咐,骑兵将领们也就没有多说什么的,跟在杨涛等人的身后离开了此地向着东面而去。
远处邺城的城门守将见到这些敌对的人马终于离开了,心中松了口气,毕竟这些郡兵已经很久没有打过仗了,面对城外足有上万人的人马,那一股发出的淡淡杀气,让守城士卒们心惊胆战了很久,这时终于走了也能松口气了。
杨涛等人行进了有上百里,一路上就见到了不少玩家与系统村落正在被一波波黄巾人马围攻,少的几百人,多的则达到千余人,虽然实力都不强,基本没有2阶以上普通兵实力的黄巾人马,即便2阶兵实力的人马都是极少的,可架不住人多,很快一座座村落开始破败,被攻破。看着那密集的黄巾人马,若是杨涛自己面对也是极为头疼的。
黄巾之乱开始必然有许多村落要遭殃了,面对着大量黄巾人马的围攻,普通玩家建立的村落根本抵挡不住,即便是小型玩家势力在黄巾大潮面前也是没有任何反抗机会的,很快在这种情况下,周边还没有选择阵营的玩家村落中的玩家们心中开始动摇,杨涛就看到有不少村落直接加入了黄巾军后,聚集了一些零散的黄巾人马开始大肆攻击其他村落。
整个三国区随着黄巾的到来开始混乱起来,离城池越远的地方,受到的影响越大,杨涛看着就在这距离邺城不过数十里地方就出现了如此多的黄巾人马,那冀州的其他几郡又会是怎么样场景,真是无法想像了。
就在杨涛感慨的时候,队伍中的高顺驱策马匹来到杨涛身边道:“主公,我等身后跟随了大量黄巾人马,是否要驱散他们,否则必会拖延我等的速度!”
听到高顺的话,杨涛来到了队伍身后才发现自己人马的身后聚集起了三万余黄巾军人马,或许是被那个河内渠帅的称号那自动聚集百里黄巾人马的特性所影响,杨涛看到四周正有不少零散的黄巾人马向着自己这边靠拢过来。
这些灾民转化来的或者是系统刷出来的黄巾人马,根本就不能称为军,只是一波灾民而已,手中的装备也是极为简陋。杨涛使用大善人技能查看后发现其中上了阶位的士卒不过只有不到十分之一而已,看着他们狼狈追赶自己人马的模样,杨涛想了想便命令士卒们缓行,让黄巾人马能够及时跟上来。
这些人马即便杨涛不收,最后恐怕也会成为魏郡各地官军们立功的对象。要知道这里是魏郡过不多久汉庭就会派卢植这位北中郎将率领数十万精兵前来魏郡抵挡冀州黄巾军主力,这些在魏郡中的零散黄巾人马面对成规模的官军,根本是不堪一击的。还不如让自己收了,至于他们能不能活命,杨涛也不能保证。
由于游戏地图扩大十倍,魏郡的面积也被放大了很多,原本在游戏中有着速度加成,即便是步军也能日行百里而毫无问题的,只是为了照顾队伍后面不断聚集而来的黄巾人马,杨涛等人的队伍速度极慢,一天时间还没有走出三十里,在夜晚来临后就只能匆匆安营。这时在杨涛等人的周围足足聚集了十余万从四面聚拢来的人马,整个白天就没有停止过,一直在不断的增加,直到晚上的时候才停了下来。
看着四周无数的黄巾人马,杨涛心中有的不是欣喜,而是愁容,这么十数万的人,一天所要消耗的粮食就达到10多万单位,虽然这些黄巾人马没有粮饷,只要管饱就行,可一天十几万单位粮食的消耗,实在不是杨涛能够承受,仅仅是一天,杨涛浑源袋中的粮食就被消耗一空。看着营地周围的十数万黄巾人马,杨涛是头疼不已。这还只是一天聚集起来的人数,几天之后,那人数将会达到什么地步,杨涛都无法预料,他心中不由想到,难怪黄巾军每打下一座城池就要将城中的富户洗劫个遍了,这么消耗下去,面对无穷无尽赶来的黄巾人马,即便是有再多的粮食也是不够用的,看来得去想办法收拢粮食了,否则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
而且兵器盔甲以及技能书都极为缺乏,一时间面对这么多的问题,杨涛毫无头绪,不知道该怎么办好。
就在杨涛想着心事的时候,司马英的那支骑兵人马也转为了黄巾阵营,让杨涛明白司马英已经完成了阵营选择,想必明日就能与自己汇合了,到时与他商量一番再想办法解决人马的消耗问题。
(本章完)
第170章 魏郡之战(6)()
“三国区公告:黄巾军张角部攻陷广平城,广平县沦陷,黄巾势力声望增加80万……”
……
“……黄巾军波才部攻占尉氏县……”
……
面对不断响起的三国区公告,杨涛有些无奈,原本赶了一天路后,昨晚想着粮食等问题的杨涛,很晚才睡着。可第二天一早,杨涛便被一道道黄巾军攻城略地的声音给生生吵醒。听着那一道道公告,杨涛打着哈切,顶着两个黑眼圈,无精打采的像只熊猫一样坐在马匹上随着队伍缓慢的行进。
即便杨涛想要打起精神来,可面对着比乌龟还慢的行军速度,杨涛刚聚集起来的精力就被磨得差不多了。
就在杨涛跟随着队伍缓慢前进的时候,在队伍前面千米外出现了一座npc镇子。
此时看到远处杨涛这支达到20万人的黄巾人马,正在向着镇子行来,镇内仅有的1千余士兵一阵紧张,所有士兵在这处叫潭受镇的亭长带领下上了土墙后,一边戒备着远处的黄巾人马,一边派人向邺城求援。
就在潭受镇中人一阵紧张的时候,杨涛在身边高顺等人的提醒下知道了面前的这座镇子,杨涛使用了一次技能查看后得知这座镇子只是一座中级镇领地,规模也只是中型的,其中的士卒不过千人,杨涛想了想便决定拿下这座潭受镇,一路行来都没有动手攻打过任何村落镇子,这时手中已经没有粮食了,就拿下这座镇子好给队伍弄今天的饭票。
杨涛打这座镇子不仅是因为粮食的问题,他还需要一座镇子用于实行之后的攻击邺城的计划。看着这座镇子离邺城的距离差不多,杨涛便带着人马来到了镇子3百米外停了下来,看到远处的被围在土墙内的镇子,杨涛并没有打算用黄巾人马攻击,毕竟他们手中的装备实在太差,上去也只是送死而已,杨涛叫来了高顺等人以及司马英的众将领,由于司马英不在杨涛也只是简单的下达点命令,希望他们能够配合自己的行动。
杨涛等人商量好后,便开始准备兵马,由于这次是攻城战,面对三丈高的土墙,杨涛等人在没有攻城器械的情况下,也只能匆匆准备了一番后就开始攻击镇子,好在镇子的城门是铁木胶合的,不是很牢固,不需要使用撞木这类攻城器械才能破坏,普通的刀剑就能有一定的破坏能力,只是效果不好而已。
此时主攻的事高顺带领刀盾兵,由他们在前向着城门冲去,其后的步兵们在昌山等众将的带领下紧随其后,至于弓箭手则由杨涛亲自指挥,不过这次攻打的是系统城镇,杨涛等人没有太大的优势,又是受土墙的高度差影响,所有弓箭手的射程受到极大的限制,还好这座镇子的士卒不多,弓箭手只有不到300人,还没有杨涛这边弓箭手的五分之一,加上杨涛这边还有两千司马英的弓骑手相助,一时间倒是将土墙上士卒压制的抬不起头来。不少守城士卒在一声声惨叫声中被箭雨射中落下了土墙。眼见着压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