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曹操不会去管这些,缺了什么,只要和荀彧开口就是了,在后者眼里,碰到这样的‘败家子’当真是有苦难言,可他又怎么能让兖州乱成一锅粥呢,现在有他在,百姓还能勉强的活下去,如果为此曹操换了别人,到时候百姓还不知道身处在怎样的水深火热之中呢。
而且民心不稳,接下来就会是军心不稳,到时候军队士兵都不愿在取卖命的话,那大汉朝还能指望谁来复兴?不说他现在拖家带口在兖州,天子和大臣们到时候可也要不得安生了。
所以不管是为了家族还是为了皇室,为了自己还是天下,在这个位置之上,他只能坚持,所以这些年他私下里与徐州做了不少可以牟利的事,能想到的,能买卖的,除了地皮人口几乎都做了,就是为了夺筹集些粮食,可徐州对军事物资的管控极其严格,好在没有不透风的墙,不过从徐州得到的收获,其实还真不算太多,可是他也想过从别处做买卖,但是性价比远没有徐州合适。
就凭沛县不收过税住税这一点,就不是袁绍和刘表处可比拟的,可这些事情,远不是曹操所知,他所知的,不过是缺什么就和他要什么,他辛辛苦苦攒下点的家底,这些年几乎都被曹操给耗光了,看着空空如也的府库,他甚至考虑着要去动义仓了。
不过义仓是底线,是百姓应对荒年的活命的希望,如果连义仓之粮都动了,那就等于把百姓往死里逼,如果到时候能够补充回来还好,可补充不回来,那他就算是一死也难谢罪,而且以他对曹操的了解,到时候补回去根本就不可能。
说实话,徐州模式应该说沛县模式是真的好,哪里的商业绝对发达,当然沛县毕竟只是特例,不然的话,刘澜为何不在他控制的全境施行,所以说沛县模式并不足法,如果不是刘澜在徐州、秣陵、辽东和青州大力农业的话,让他能够没有后顾之忧,又怎么可能有沛县的大获成功呢,可他在兖州,就不能搞这一套了,天子脚下,不允许,不然的话,少不了风言风语,对他对曹操都不利。
就现在,有多少人都等着曹操垮台呢,甚至在民间煽阴风点鬼火,攻击曹操,诋毁曹操,虽然曹操一直在与大臣们,尤其是外戚缓和关系,但是就效果来看,并没有取得太大的效果,这样的情况以及不是一两天了,以他对曹操的了解,这样的内部矛盾他是不可能继续视而不见,让其存在下去的,他会很快出手,第三次徐州之战之前或者是之后,曹操终归是要做出一个最好的决断,不过是怀柔的手段还是雷霆的手段,就不是他所能知晓的了,反正不管是哪一个手段,反正最后都是要彻底解决这些问题的。
一场腥风血雨很可能将在不久之后发生,而这是荀彧所无法控制的局面,每每想到,荀彧都笑不出来,不过曹操真要雷霆出击的话,他还是会劝说的,让他不要涉及太多人,只对付外戚,毕竟对于士族来讲,不管是外戚还是宦官,都没有多大的好感,而目前,宦官依然不成气候,至于外戚,也不过是仰人鼻息,其实并没有多大威胁,可偏偏背地里搞小动作,这就是自己找死,那就不能怪他们了。
而曹操,这一回是真的动了杀心,原本想着与这些人和平相处,却发现在权力的游戏里,他的这些想法太过天真,现在的情况,早已是不死不休,你不杀他们,他们很可能就会来杀你,而且绝不含糊,对于这些人,曹操可不会手下留情,这么多年在沙场上抛头颅洒热血,好不容易有了今天的地位,当上了车骑将军,本以为凭着一腔热血就能匡扶汉室,又怎么可能让这些个蛀虫破坏他的大计,所以这完全就是他们逼着曹操去要他们的命。
就现在,有多少人都等着曹操垮台呢,甚至在民间煽阴风点鬼火,攻击曹操,诋毁曹操,虽然曹操一直在与大臣们,尤其是外戚缓和关系,但是就效果来看,并没有取得太大的效果,这样的情况以及不是一两天了,以他对曹操的了解,这样的内部矛盾他是不可能继续视而不见,让其存在下去的,他会很快出手,第三次徐州之战之前或者是之后,曹操终归是要做出一个最好的决断,不过是怀柔的手段还是雷霆的手段,就不是他所能知晓的了,反正不管是哪一个手段,反正最后都是要彻底解决这些问题的。
一场腥风血雨很可能将在不久之后发生,而这是荀彧所无法控制的局面,每每想到,荀彧都笑不出来,不过曹操真要雷霆出击的话,他还是会劝说的,让他不要涉及太多人,只对付外戚,毕竟对于士族来讲,不管是外戚还是宦官,都没有多大的好感,而目前,宦官依然不成气候,至于外戚,也不过是仰人鼻息,其实并没有多大威胁,可偏偏背地里搞小动作,这就是自己找死,那就不能怪他们了。
而曹操,这一回是真的动了杀心,原本想着与这些人和平相处,却发现在权力的游戏里,他的这些想法太过天真,现在的情况,早已是不死不休,你不杀他们,他们很可能就会来杀你,而且绝不含糊,对于这些人,曹操可不会手下留情,这么多年在沙场上抛头颅洒热血,好不容易有了今天的地位,当上了车骑将军,本以为凭着一腔热血就能匡扶汉室,又怎么可能让这些个蛀虫破坏他的大计,所以这完全就是他们逼着曹操去要他们的命。
第一千三百五十章 大战开启(49)()
方今天下,天子其实就是一块人人都垂涎的肥肉,虽然诱惑,但这么大一块肥肉却并没有多少人愿意上钩,因为什么,就因为天子的意义不同于其他,就好像袁绍在拒绝接献帝时说的那样,他来了,我是该听他的还是不听他的?
迎了就等于给自己无形之中上了一把枷锁,甚至还会背负骂名,所以说在迎接献帝时,他相信没有聪明人会去找这个麻烦,可是随着曹操迎接了天子之后,他名声有了,甚至还要去当大将军,这就让袁绍有些眼馋甚至是对曹操有些不满了。
他才是车骑将军,而他却要压自己一头去做大将军,这简直就没把他放在眼里,虽然最后曹操很识相的把大将军以及太尉都让给了他,让他心里多少平衡了些,但是真有些后悔为何当初没有听沮授的建议放弃了迎接献帝。
可是随着蜜月期渡过之后,一切又变得让他庆幸起来,天子要掌权,曹操也要掌权,这样一来两人之间的矛盾也就越来越深,和天子的关系让他头疼,而更让他头疼的还是黄家那些整天都操不完的心,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每日里都叫曹操忙得焦头烂额,而偏生天子还不领情,背地里的小动作一直没有停过,这时候袁绍当然要庆幸自己当初的明智举动,还是当这一方诸侯逍遥自在,不然的话,真把天子接到邺城,就现在他内部的情况,到时候还不知道要内讧到什么程度呢。
现在虽然内讧,却也并没有到不可调和的地步,甚至还有着他的推波助澜,三大势力之间保持着一个平衡,可是曹操那里却不同了,大多都是尊汉包括他帐下众人,所以他现在这个位置还真不敢轻举妄动,不过现在曹操还能忍耐着,不愿与天子撕破面皮,可是真到了避无可避的那一天,那曹操可就不会再忍下去了。
毕竟他手中可是掌握着兵权,所以说,他并不怕天子方能掀起什么大浪来,更何况,军队都是他本族掌握,到时候只要曹操一声令下,那绝对是快刀斩乱麻,肃清兖州的官场。
其实现在的曹操就是在等一个机会,毕竟他们还并没有明目张胆的对付他,没有证据也没有把柄,曹操也不好发难,当然了,这世上恐怕也没几个人比曹操更懂得什么叫张弛有度了,他现在啊这完全就是在引而不发,他就是要看看,在兖州到底哪些人是汉又有哪些人是曹,或者说不是汉也不是曹。
等看明白了,看清楚了,目的达到了,那曹操也就该动手了,那个时候,可就不是只见一点血那么简单了,注定是腥风血雨,而眼前厅内的四人,就是他最锋利的武器。
这些话,其实曹操一早就透露给夏侯惇,可以说他是刘澜身边唯一知情者,而这些年夏侯惇被排派到地方上,说白了曹操就是特意让所有人眼中的这把快刀离开兖州,没有了夏侯惇在许都,就等于没有了吕布在身边的董卓,这些人也就会露出马脚来,而从现在来看,他要达到的目的已经完成,而他们也果然在夏侯惇离开后露出了马脚,而现在,曹操就在等着他们的行动何时展开!
曹操已经有些迫不及待了,倚天剑已经磨砺好了,就等着到时候一个个抹他们的脖子,不过显然不管是天子还是外戚也在等待着一个机会,要知道他的对手,可是以往从未遇到过的,虽然他的对手国丈伏完看起来没有多大威胁,可不要忘了,伏家那可是传承了四百多年的大家族,想搬到这样枝繁叶茂的大家族,谈何容易,而且除了国丈伏完还有国舅董家,这样的氏族绝不会轻举妄动,可一旦真要动的话,那绝对是万事俱备,到时候突然发难,想想还真让人有些头疼的。
不过现在除了这内部的麻烦,外部的刘澜却始终危险着他,算得上是头等麻烦。
说起来,他和刘澜已经相交多年,每每想到二人初次见面时的情形,恍如昨日一般,当时的二人,都是初入仕途,何止是意气风发,尤其是刘澜,那时候刚刚崭露头角,在辽东一战成名,而他则还在梦想着有朝一日能够像刘澜一样投军从戎,这是那时候曹操的唯一想法,尤其是西面的羌祸,那时的曹操做梦都想着能带一支部队去平定羌祸,对于荣华富贵他从未想过,更不会像当时的刘澜那样,只是为了搏一个出身。
也许是当时年轻吧,现在想想,当时放着安稳官不好好做,居然想着如此不且实际的事情,甚至因为安民出世,而辞官归乡,他记得清清楚楚,与刘澜见面的第二日,他便离开了雒阳,曹操咧嘴而笑,现在想想,许是他自小就不太安分吧,闲适快活的日子过久了,难免想着要做一些与众不同的事情,最好能够一鸣惊人,其实这又何尝不是和他的出身有关,背着宦党的身份,他比任何人都想证明自己。
但可惜,他的那些想法最终都没有实现,虽然带兵的愿望达成了,也不过只是在西园当了一个校尉,不过正因如此,才让他最终走上了从军之路,也才有了今日。
其实从小曹操更崇尚一些法家之术、势,当然对于黄老其实也沾着一点边,如果不是现在天下大乱,他还真不会与兵家沾边,但也正因为天下大乱,才给了他纵横天下的机会,也让他策马扬鞭的战场从庙堂来到了天下,可以挎刀挽弓,挥斥方遒。
这样的英姿,正是曹操自小就所期望的,可以说每一个血气方刚的年轻人都会有他这样的想法,可不只是出身市井的屠狗之辈。而这是曹操与许多世家子弟,纨绔子弟最大的不同,早年为北部尉,他把蹇硕的叔父蹇图以五色棒处死,若非他的父亲曹嵩,曹操的下场绝不会好。
所以在父亲的批评之下,他开始去磨砺自己,从最基本的人情世故、待人接物学习,虽然当时他并不觉得自己错了,可是现在回过头仔细想想,他能走到今日,其实那段时间的闭门思过有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