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汉龙骑-第11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绝无可能的,有去无回,所以干脆就从敌人的斥候向办法,如果能从他们口中问出来呢?

    一天之后,杜义便返回了,所有人都诧异了,难道就用了一天的时间杜义就从敌人斥候口中找出答案了,结果却让他们失望了,那些个斥候虽然找到了,可却没能留下一个活口,一个个都是硬骨头,宁死不屈,但正因为这一点,杜义算是看明白了,想找到答案,就必须得用些非常手段,不然黄忠的命令别想完成,这辈子也没有可能交差。

    他返回了大营,直接把近卫骑兵全部召集,他们心中每一个不疑惑的,一个个迎了上来,笑问道:“将军,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抓到舌头问出来曹军的消息了?”

    杜义懒得理他们,他们温这些可没按着什么好心,说道:“少废话,列队整军,准备好兵械,带上弓弩!”

    昨日还打算放炮庆祝的近卫骑兵们一个个精神一振,还道是要开战了,可随即就意识到想多了。

    “所有人,备好马,随我攻打费县。”

    “费县?”

    饶是近卫骑军身经百战,个个都是骁将,可听到杜义这一刀命令还是有些目瞪口呆,原本以为这是要全营动员抓舌头,好嘛,副头领更狠,直接就去攻打费县了,对有些人来说,他们并不害怕,反正迟早也要和曹军交战,由他们打第一枪,理所应当,但其中还有一些人,则不无担忧的问道:“头领,我们主动去挑战了,就为了抓舌头吗?有可能吗,曹军会应战吗?”

    杜义冷笑一声,道:“咱们就这三千人,费县足有五万大军,咱们过去叫阵他们可能当缩头乌龟,不敢出战吗?”

    经过昨日抓斥候的事件之后杜义算是想明白了,斥候不会有什么可能,混入费县又是九死一生,就他们这些人十有八九都是辽东的口音,别说混入城内了,刚到城门口就可能被发觉,当场被消灭。

    既然这样,那倒不如索性去攻打费县,只要曹军敢应战,那么能抓几个抓几个,只要抓到人,就直接跑,反正他们是骑兵,到时候最多绕个路,先去趟青州就是了。

    杜义想的很明白,就算不走青州直接回琅琊也无所谓,虽然他不知道主公为何要抓舌头,但到时候曹操敢进入琅琊,那就让他们有去无回。

    杜义眼中露出一丝狡黠的笑意,道:“这一次徐州之战的首功,可就是咱们的了,不管他曹操如何沉得住气,看到咱们这些人,肯定会出城应战,到时候就让他们见识见识,主公帐下第一骑军营的厉害,让他们知道,龙骑军,也要排在咱们近卫骑军后面!”

    龙骑军和近卫骑军其实入选的条件是一模一样的,两军只不过是轻骑兵和重骑兵的差别罢了,除此之外,再无什么特殊,只不过毕竟所属不同,暗地里难免会较劲比拼,这一次你抢了风头,那么下一回就绝不会再让你露脸了,第二次徐州之战的时候,龙骑军确实表现的很好,而他们虽然在许褚的指挥下也立功不小,可是因为和陷阵营交手吃了亏,便一直被龙骑军作为话柄调侃,这口气可一直憋着呢,这回前往费县,如果真能好好表现一下,那这些人之前还有些不乐意去抓舌头,觉得大材小用的近卫军将士们,立时便慷慨豪迈起来,三千对五万,如果都能抓回俘虏来,那时候龙骑军还不得都闭嘴啊?

    这件事杜义没去像刘澜和许褚汇报,按道理刘澜和许褚来了,他们应该回到编制,不过因为昨天臧霸的原因,他们莫名其妙又被编到了黄忠这位琅琊都督的帐前,所以只是向黄忠汇报了一声,得到首肯便集结部队了。

    如今琅琊的局面他反正是有些看不懂了,臧霸变成了徐州副都督,可黄忠呢又成了琅琊都督,按道理呢,臧霸应该主持琅琊军务,可最后呢却变成了黄忠,一个部门,两块招牌,他是有些看不懂了,不过这事他也不用管,反正听黄忠的就是了,只是臧霸那里,就有些不确定了,到时候这两人再互相掣肘,那琅琊可就危险了。

    不过他不是当事人,不明白这里面的玄奥,臧霸的任命是为了安抚青州军,黄忠的任命则是为了琅琊军能够齐心合力,其实在这件事情上,最佳的方案是调离徐方,可不管是黄忠还是臧霸都不可能长久待在琅琊,调离了徐方,到时候这两人一离开,再换谁来合适?徐方,那他岂不是更寒心?

    若调臧霸,那琅琊的兵力可就太薄弱了,所以权衡再三,才做出这样奇怪的任命,当然这最关键的人物则是臧霸,如果不是他的话,那么他也不会任命黄忠,最后只能牺牲徐方,好在黄忠被臧霸所信任。

    部队集结之后,杜义带领着近卫骑兵向费县杀来,三千骑兵一人配双马,风驰电掣来到费县,当然并没有直接前去叫阵,而是换上了重甲之后,三千人这才开始叫阵,各种恶毒的语言统统使了出来。

    这帮人在辽东这样的活计可没少干,只不过骂阵的时候可都不是他们,毕竟这些可都是那些嗓门大,力气足的士兵干的事情,可到了费县,他们就得自己上阵了,好在骂人的话那还不是信手拈来,什么生儿子没**,什么恶毒骂什么,城内的曹军一开始还有些莫名其妙,但很快一个个就勃然大怒,毕竟都是气血旺盛的青壮年,一个个和炮捻子没两样,一点就着,虽然无法从旗帜上判别这帮人的来头,可他们的衣甲却不会认不出来,我们真要进攻徐州呢,好嘛,主动上面来挑战了,纷纷叫嚣着要给城下的这帮子徐州好看。

    守城的将领不得不先安抚下他们激动的情绪,向夏侯惇的营房赶去,一见面,就把城外的情况向他作了汇报,道:“将军,出战吧,徐州军都挑衅到费县了,再不迎战,恐怕会寒了士卒的心啊。”

    夏侯惇这人啊,虽然有勇有谋,然而却又一个最大的毛病就是易怒,一听这番话,立时眼睛都快射出火焰来了,翻身上马:“随我到东门。”

    他要实地去瞧瞧,虽然怒气冲冲,可夏侯惇却始终记得自己现在是费县的主将,而且车骑将军就在城中呢,如果就只他自己,他可以不顾一切,先合敌军交锋一次瞧瞧,可现在他不敢,他必须要搞起具体的情况,而不是只听帐下将校的汇报。

    他赶到城楼,远远就听到了城外那极其羞辱的叫骂声,爬上城楼,在城垛前向下观望,但他的目光,却并没有在城下过多停留,而是望向了远方,远方并没有什么动静,十分的安静,可是夏侯惇却突然大吼一声,道:“传令下去,再有谁敢提及出城与敌交战者,杀无赦!”

    空气禁止了,除了徐州军的叫骂声,之前群情激奋的城楼之上变得鸦雀无声,就在所有人都已经开始准备出城与敌交战,都开始磨刀的时刻,没人想到夏侯惇会做出这样的命令来,一个个面面相觑之时,夏侯惇则翻身下楼。

    城楼上下,都不约而同议论起来夏侯惇的命令,不解,也不明白,敌军就三千人,有什么好怕的,可是怒气冲冲下了城的夏侯惇却开始怒批着守城校尉:“你脑子进了屎么,这样诡异的情况,也来向我汇报,难道就不能用你的脑子想想,三千人就敢来叫阵,是他们傻了,还是徐州军要诱我军出城?”

    “啊!”守城校尉惊叫一声,若非夏侯惇如此说,他还真没有意识到这很渴能是敌军的阴谋,现在想想,可不就如夏侯将军说的那样,这三千人来送死?怎么可能,那他们既然不是来送死,那就一定是给他们设了个套,如果他们出城了,岂不是要中敌人的奸计么?

    若调臧霸,那琅琊的兵力可就太薄弱了,所以权衡再三,才做出这样奇怪的任命,当然这最关键的人物则是臧霸,如果不是他的话,那么他也不会任命黄忠,最后只能牺牲徐方,好在黄忠被臧霸所信任。

    部队集结之后,杜义带领着近卫骑兵向费县杀来,三千骑兵一人配双马,风驰电掣来到费县,当然并没有直接前去叫阵,而是换上了重甲之后,三千人这才开始叫阵,各种恶毒的语言统统使了出来。

    这帮人在辽东这样的活计可没少干,只不过骂阵的时候可都不是他们,毕竟这些可都是那些嗓门大,力气足的士兵干的事情,可到了费县,他们就得自己上阵了,好在骂人的话那还不是信手拈来,什么生儿子没**,什么恶毒骂什么,城内的曹军一开始还有些莫名其妙,但很快一个个就勃然大怒,毕竟都是气血旺盛的青壮年,一个个和炮捻子没两样,一点就着,虽然无法从旗帜上判别这帮人的来头,可他们的衣甲却不会认不出来,我们真要进攻徐州呢,好嘛,主动上面来挑战了,纷纷叫嚣着要给城下的这帮子徐州好看。

    守城的将领不得不先安抚下他们激动的情绪,向夏侯惇的营房赶去,一见面,就把城外的情况向他作了汇报,道:“将军,出战吧,徐州军都挑衅到费县了,再不迎战,恐怕会寒了士卒的心啊。”

第一千四百一十二章 徐州之战(9)() 
费县在兖州本就是小县小城,但因为前后两次的徐州之战,如今已经变成了不小于濮阳的一座大城,在兖州虽然比不上许都、陈留,但和濮阳、谯规模已经差不离多少了,而最关键费县还是军镇,城中百姓还没军队多,刘澜派来三千骑兵前来,不管他要干什么,这不是盲目托大吗?

    兖州的兵马不说已经被调离曹仁主力部队,但就夏侯惇率领的原山阳部队三万人,却已经在费县整顿多日,说实话,曹操现在唯一头疼的问题就是粮食无法养太多的兵将,现在他的部队,满打满算也不过六万人,而这还是在没能收编原李傕、郭汜帐下的一些凉州军和北军,不然的话,他的兵力最少也能有八万精锐。

    虽然没能收编他们,但他们的存在却也帮着曹操逐渐恢复了一点点元气,虽然这是曹操无奈之举,但若没这些人屯田,只怕现在也不可能有着六万人。

    对于接下来的徐州之战,曹操对于两股势力的组成是有着疑虑的,虽然看起来兵力浩大,但真正到大战时,会不会出现讨董时期只管各自利益而不肯效死命的情况?

    这些年他在这样的事情上吃了太多的亏,被袁绍坑,被袁术坑也不是没那个可能,但如果这一仗完全是他的部队,那么他完全不担心一战即溃,就算损失殆尽,也完全是他指挥失误,而不是因为被某一个人坑。

    尽管曹操想吸取从前的教训,把军队全部掌控自己的手中,但就算他得到了袁术和杨弘的支持,可是关键的人物他还没有见到,张勋,其实在这件事情上,真正关键的人选,就是他,而曹操很可能在关键时刻为了徐州之战向他妥协。

    如果不是因为城外出现的徐州军,曹操不会想到这些,很简单一点,刘澜在徐州完全可以大胆放手去干,只要他觉得可行,就能拍板,然后所有人都往这件事情上共同去努力,但是他却不能,甚至连出城应战都要顾虑在三。

    这就是因为部队乃是联军而造成的,他有顾虑,如果不是这样的话,他完全可以不用顾虑那么多,管他刘澜有什么目的,现在就出城先与他交手再说。

    夏侯惇没过多久又返回来了,带来了斥候侦查的结果,城外并没有任何异常,也没有发现伏兵,周围数十里,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