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况,那么在损失某部兵力之后,徐州现在固若金汤的防御势必就会出现不足,到时候,就算关羽不来,我军也能够找到突破徐州的机会。”
程昱算是彻底明白了郭嘉的心思了,说实话,他和郭嘉,他并不认为比他差,但有一点,对人心和人性的把握,郭嘉确实有其独到之处,就好像刘澜主动让出青州这一点,如果不是郭嘉分析,他是根本不会往刘澜是为了主要防御曹公这一点就像,但是经他这么一分析,还真有这个可能。
不,应该是还真是这么回事,刘澜本来就是个极端的存在,打仗和郭嘉一样爱走极端,现在干出什么极端的事情来,也不是没有可能,不过和刘澜有某些相似之处的郭嘉,却比他更极端,不得不说,这大举攻打沛县,还真可能把关羽甚至更多的徐州军给引过来。
到时候该如何做,可就不是他们这些嘴上说得天花乱坠的谋士能够决定的了,虽然他们要比任何人都介意战争最后的胜负,因为他们是设计战争的谋士,可是真要说到最后决定胜负的,还真不是他们,而是一位位前线冲杀的战士。
但在这一点,郭嘉与他不同,他习惯与把一切都掌握在自己手中,把战争的一切可能都算计而出。
可以说每一次作战,曹操都能够事先把结局看到,而能有这个能耐之人,便是郭嘉,他将战斗的各种个能都分析而出,然后从中再一一将各种可能化解,然后他就看到了每一次作战前,与敌人交锋最好的局面和最坏的结果。
但是郭嘉最大的不同是,他每一次都不会让自己选择那个最好的结果去用兵,而是采取最让人意料不到的方式。
这些方式不一而足,不能说是让人意想不到,但绝对是让人惊呼出声的选择,可以说,他的选择都不是最稳妥的选择,但也不是最冒险的选择,也许只有五成胜算,但是每一次笑道最后的都会是他们。
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甚至连曹操都要感叹,而在战后,每一次总结,都会让他惊出一身冷汗,因为太吓人了,就拿和吕布的兖州之战,决定胜负就差了半个时辰,如果那时候吕布能够早点赶到,士兵的将会是他们,但他就是有着这样的魔力,险中取胜。
而每一次曹操问起郭嘉为何做出这样的决定时,郭嘉都不愿多谈,可是曹操最后还是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
最冒险的选择,他们不能取,因为毫无胜算,必败无疑。
最有胜算的选择,也不能取,因为敌人不会把头颅伸过来让我们砍,也不会按照我们的算计,落入我们的圈套之中,那么想要取胜,就只能用在敌人看来最不可能,却又最出其不意的手段来取得胜利。
因为太过冒险,敌人是不会相信我们敢如此大胆,你可以说着是冒险,但在郭嘉看来,五成的把握,已经足够了。
如果是只有四城把握,郭嘉是不会去冒险的,可如果有十成把握,郭嘉更不会去,因为这往往可能是敌人的陷阱,而七八成把握的机会时,等你准备好之后,却又发现敌人出现的机会已经消失不见。
这就好像是关羽主力未来徐州之前,八成把握,但是等他们准备好后,已经没有这样的机会了,所以在没有绝对的实力面前,打七八成把握乃至与十成把握的大决战,是最不划算也是最有风险的战争,他不屑也不愿。
但只有五成把握的战争,才是最有机会,也是最有可能以少胜多的机会。
这是郭嘉的独到之处,但此刻,郭嘉却说要在沛县和刘澜大决战,他话一说出来,曹操就不相信,这里面一定有猫腻。
这是肯定的,真要在沛县和刘澜大决战,太过冒险,还没有胜算,就算胜了,也是惨胜,但败了,那可就危险了,所以这局面郭嘉不会让他出现的。
而他所说的大决战,不过就是一个噱头,一个把关羽主力摄山营吸引到沛县的噱头,他如果到了沛县,那么他们就可以转而去进攻其他方向,就是要把关羽调动起来,在运动之中,不断消耗着这支经历长途跋涉从九江来到徐州的部队。
第一千四百二十九章 徐州之战(26)()
郭嘉对刘澜的分析以及很清楚了,刘澜可用不在意青州,甚至主动让出青州,看起来是不争一城一地,但其实确实他对徐州的重视。
程昱的建议,郭嘉的谏言,让曹操最终下定决心,现在最主要的就是要把曹仁他们做好准备,之所以是做好准备而不是直接给曹仁下令,首先就是要与张勋联系,而这件事必须要让杨弘出面。
就在曹操打算派人去叫杨弘的一刻,门外传来消息,杨弘来了。
“请他进来”
曹操直接将杨弘请了进来,虽然不知道杨弘来见他的目的,但现在曹操比他更着急,见到杨弘的一刻,就他这个表情,曹操心里就有数了,肯定不是什么坏消息。
“杨长史,我正打算派人去请你呢,没想到你自己来了。”
“曹司空有何事吗?”
“对于接下来的战事,想和杨长史相商一番。”曹操说着,指着身侧,道:“杨长史先落座吧,我们先坐下来谈吧。”
杨弘坐了下来,而曹操并没有叫来侍女,而是示意杨弘身边的郭嘉给他取了一个酒樽,从边上的酒瓿舀酒给他的酒樽将酒斟满,曹操随即举起酒樽,举杯朝杨弘,道:“杨弘先生这一回出力不小,可算是让张勋来与曹仁汇合了。”
“曹公过奖了,为了接下来的徐州之战,下官敢不尽心竭力。”两人端起酒杯,再加上程昱与郭嘉,四人起身,一同举樽,满饮樽中酒之后,杨弘才又好奇地问,道:“曹公,现在张勋已经前去与曹仁将军汇合了,那我们什么时候过去与他们汇合?”一边问,他一边注视着曹操,将他的每一个表情都看在眼中,他见曹操脸上露出为难之色,心中立时露出一个果然的表情。
之前就听说因为袁绍出兵南下,曹操打算放弃进攻徐州了,现在他这么隐晦的问出来,虽然曹操没有直接说出来,但他的表现已经说明一切了,便连忙问道:“场,难道你不打算与曹仁将军汇合了?还是真的如坊间传闻说曹公放弃徐州之战了。”
曹操没有任何隐瞒,点了点头:“杨长史,现在的局势你也明白,我也没什么可对你隐瞒的,我是不打算与曹仁将军汇合了,但是要放弃进攻徐州这消息却是虚假的,你不必担心,我不会做出那样的事的。”
“哦?那不知曹公接下来的打算?下官很有兴趣。”杨弘不是第一次和曹操打交道了,如果是第一次和他会面的时候,还真可能被他忽悠了,其实第一次时,还真是那样,对曹操不了解,所以对他还是十分信任的,毕竟是为了联合,所以他表现出了最大的坦诚,可是他却发现,根本就不是这么回事,他以最坦诚的态度对曹操,但曹操却并没有。
当然这其实还是因为张勋的抗令不前所激化的矛盾,而不是曹操争的想一直对他守口如瓶,不泄露哪怕一点任何关于对徐州作战的计划出来,其实在那一情况之下,曹操已经够克制了。
但是现在他终于开口了,令杨弘心中暗喜,而曹操则端起酒樽,道:“如果张勋能早一点与曹仁汇合,那么我们现在已经在攻打下邳了,但现在关羽就在下邳,如果我们再出兵下邳的话,没有任何意义,所以在综合各种因素之后,我和奉孝、仲德便协商进攻点改为主公沛县。
“沛县?”
杨弘苦笑一声,第一次徐州之战时,他们就是在沛县与刘澜决战的,可是最后却因为曹操的出现,导致他们功亏一篑,袁术因为这一仗,每每想到都气得发狂。
谁又能想到,二年之后,又要在沛县与刘澜交锋,这事要是被主公知晓了,肯定会大发雷霆,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现在别说是袁术了,可以看得出来,连曹操都早悔青肠子了,如果当时在沛县,曹操能够助他们一臂之力的话,那么在和他们和吕布三大势力之下,刘澜还没有什么实力的前提下,必败无疑。
但正是因为曹操相助刘澜,只不过两三年时间,刘澜便已经发展到今天这一地步,庞然大物也不为过。
杨弘当然不会说出来,可是他的表现,已经说明一切了,场中三人都知道,只是大家心里明白不说罢了,不过攻打沛县,还是有些冒险,尤其是,他并不知道曹操攻打沛县的本意是什么。
其实可以说,攻打下邳,是双方都能够选择的底线,但如果是沛县的话,杨弘就不得不考虑一下了,为什么非得是沛县而不是广陵呢?要攻打徐州,可以选择的路线还有很多,他想知道曹操出兵沛县的动机,如果他无法说服自己的话,那么杨弘还真要考虑一下,是不是该抓住这样的机会了。
不管怎么说,就算是与曹军合兵攻打徐州,但首先一点用后将军的话来说就是不能损失自己的利益,而攻打徐州是为了什么,就是为了获取利益,这才是最重要的,如果最后只是为曹操服务,一点好处都捞不着,那么这徐州之战,打与不打又有什么意义呢?
“在这里,我要对杨长史说明,不管从哪里攻打徐州,我们之前协商的一切都算数,杨长史不要有任何疑虑,之所以做出攻打沛县的决定,完全是以大局为重。”
“这一点就算曹公不加以强调,下官也深信曹公不会出卖我寿春的利益的。”
“只要杨长史信任在下,那么我相信一切都会变得简单。”
杨弘摇摇头,道:“实话实说,这和信任无关,在下之所以到费县,完全是为了后将军和寿春的利益考虑,如果不能为寿春争取最大的利益的话,那在下也没脸回寿春了,所以杨某在费县,不仅要争取最大的利益,更要协调好与曹公的关系,将所有的矛盾全都解决,将发生的问题快速解决,而这就是在下留下来的原因所在,但是曹公现在主说是出于大局考虑,却始终不谈为何会选择进攻沛县,这让杨某十分难办,如果不能说服张绣将军,那么我想两军就算合军一处,也不可能勠力同心。“
“这一点吾当然知晓,你也不必太过着急,这件事奉孝会为你解答。“曹操笑着道。曹操虽然如此说,但这只能被杨弘视为其心思深,如果不是他主动说出来的话,逼着曹操做出回应,他相信曹操一定不会说出让郭嘉告诉他为何会做出攻打沛县的决定。
“想必杨长史已经对关羽抵达下邳有所耳闻……”
郭嘉开始把攻打沛县的原因一五一十对杨弘说了出来,杨弘一边喝着酒,一边耐心听着,不时点头,随着郭嘉将他们的改攻沛县的原因全部说出来之后,杨弘也彻底明白了曹操的意图。
杨弘点着头,怪不得曹公要改攻沛县,这个原因,主公让他们做出最大的让步,因为曹操为此付出的代价更大,且这里面的玄机,有了曹操刚才的保障,那么直接大军攻打沛县对他们来说,也是最有利的。
杨弘坐直了身体,眼中满是期望,“曹公放心,我这就给张勋将军去信,曹公放心就好了。”
“去信虽然关键,但是我们的真实目的却绝不能泄露出去,可以说,这件事除了你我四人和曹仁外,再没有别人知晓,但是对于张勋,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