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寿春军彻底疯狂了,他们大吼着杀向并州狼骑,而在此时,能让寿春军升官发财的张辽却不为所动,这类的情况发生太多次了,虽然都没有这一回疯狂,但早也见怪不怪,他并没有害怕,依然如平日里一样,挺着破天戈。继续着自己的杀戮。
可是他还是低估了寿春军杀掉他的决心。
寿春军现在的疯狂,毕竟是以巨大的诱惑为诱饵,只要让他们看不到希望,那他们的士气将很快消散,那个时候他们必败无疑,可是寿春军突然疯狂的杀来却着实让他们有点措手不及,虽然他们作战经验少,恶当三万人都开始变得不要命疯狂的杀戮时,并州狼骑包括张辽自己,已经无法正常招架了,从第一刻就出于被动之中,不断被他们积压着空间,彻底陷入被动,之前如果是他们把寿春军杀得哭爹喊娘,那么现在正好相反,并州狼骑和他终于感受到了来自四面八方寿春军带来的压迫。
双方上演着寿春之战开战以来最为惨烈的一场对决,与曹操和张勋正面膨胀或者说乔蕤与曹操的对决比起来,这一仗不管从哪个角度都要比前几仗更为惨烈,纪灵终于看到了希望,虽然他付出了一些必不可少的代价,但只要能取得胜利,这些代价不值一提。
他们不断压缩着并州狼骑的空间,随着空间越来越小,骑兵自然变得难以施展,当他们没有了纵深之后,那么就是为他们敲响丧钟之时。
纪灵虽然没有对骑兵的作战经验,但是在讨董之时,他可是亲眼目睹了那些名将的能耐,尤其是后期并州狼骑在卢布的带领下就在与他们的战场之上进行着战斗,孙坚和他的江东子弟兵将步兵对骑兵的作战发生发挥的淋漓尽致,而纪灵别说学会了,就是长时间的观察,看也都能看得会。
这个世上步兵对骑兵作战的大家,当年号称步兵天下第一的孙坚是一个,在凉州与羌人作战的麴义也算一个,只不过当时的麴义名不见经传,但后来他的名声却是响彻天下,将公孙瓒和他帐下无人能当的白马义从杀了个溃不成军,这可不是什么人都能做到的,而最经的一战,可能还是洛水畔与刘澜的龙骑军,虽然最后失利,但就伤亡来看,龙骑军反而付出的伤亡代价更大,可见麴义统帅的部队,有多么恐怖。
而纪灵,也期盼着自己能够指挥一直这样的部队,这几乎成为了他的梦想,或者说是每一名有梦想的将领的愿望,用骑兵战胜步兵,没什么可值得炫耀的,但如果是用步兵战胜骑兵,那可能将会流芳百世。
寿春军开始占据主动,但这并没有让纪灵掉以轻心,在没有彻底消灭并州狼骑前,任何可能都会发生,十拿九稳,除非此时张辽被五花大绑押在自己的面前,不然暂时的胜利反而会让自己麻痹大意,一旦张颌长驱直入而来,最后失败的还是他们。
对于张颌这个未知数,会不会出现其实纪灵也不敢保证,但是他觉得既然张辽出现了,张颌如果不来,那就说明这两人之间有嫌隙,但凡两人能够亲密合作,张颌肯定会出现,但凡这个时候有点理智的将领,都会做出张颌出现的假设,既然如此,那派出斥候随时掌握四周的情况才是保命之道。
在确保了万无一失之后,他便可以安心对付张辽,这回他要让张辽和他曾经的主公吕布一样,独自一人逃回去,不,他要让张辽有来无回,纪灵此时充满信心。
并州狼骑在张辽的带领下,挥动着长枪,冲击着寿春军,但是在寿春军巨盾兵的阻挡下,他们寸步难行,反而还不时会被军代表身后的枪兵挑杀,再加上弓弩兵的冷静,并州狼骑死伤惨重,但是寿春军中的精锐实在太少了,盾兵在连番的冲击之下气力渐渐不济,而寿春的新兵们又无法完美顶替,很快寿春军看似密不透风的阵型便开始摇摇欲坠,那些躲在巨盾后面的盾兵不断非并州狼骑挑啥,随着一面面巨盾轰然倒地,纪灵依赖的三千精锐部队组成的防御方阵最终还是被并州狼骑给冲散了,随后面前便是一片坦途,变成了并州狼骑尽情驰骋的战场。
短兵相接的白刃战,这样的战斗并州狼骑无疑更占优势,眼看着局势急转直下,纪灵再也沉不住气了,三尖两刃刀一挥:“寿春的儿郎们,建功立业的时候到了,砍下张辽首级者,升三级,封关内侯!”
“杀啊!”
纪灵这道命令一下,寿春军彻底疯狂了,连升三级与关内侯的诱惑,让寿春军齐齐大喊着杀向了寿春军,这个时候他们所有人的眼中都没有了恐惧,有的只有贪婪,每个人眼中都可以清晰的看到他们眼中的火热,比火焰还要炙热,这个时候没有谁能够拦住他们杀掉张辽的信念,如果有,那他们将毫不犹豫的将其杀掉。
第一千七百七十章 寿春之战(51)()
纪灵作战是非常喜欢使用侧翼攻击敌人的,而他取得胜利的几场战斗,最显著的一个特征全都不是正面或背面的突破,而是从侧翼直插敌人两肋,最终奠定了胜局,那么两翼的部队在纪灵的眼中更像是两把匕首,而要用匕首正面去突杀敌人,都很难有什么效果,可是当正面将敌人的主意吸引住的时候,突然拔出两把匕首插入敌人的软肋,那么他们最后就只有一个结局,而事实上给他这样机会的战斗最终他都获得了胜利,这可以说是非常有参考性的成功经验了,而这场战斗不管从哪个角度来讲,他都必须要获取胜利,那么他脑子里所能想到的首先就是曾经的成功经验,自然而然也就用在了张辽的身上。
三面合围,左右包抄直插并州狼骑肋部,这里不仅是步兵的防御薄软带,对于骑兵也是一样。
一切变化的太快,寿春军疯狂杀来,张辽的脸色之前还挺轻松的,现在则彻底变成了铁青色,最初他觉得纪灵不过就是为了自保,这一切都是保命下的防御,但现在看起来完全不是这个样子,他这分明就是布好的口袋,就等着自己呢。
但纪灵想的也有些过于简单了,想要消灭自己,他还嫩了些,最少张辽不会束手就擒,别看寿春军十倍于己,此时更是重重包围,根本就没有给他们留下任何可能逃生的希望,这些看起来确实对他们非常不利,确实也有全军覆没的可能,但是正因为退无可退,张辽也只能背水一战,搏一条生路出来。
置之死地而后生,在眼下这样的一个不利局面下,反而更能激发起并州狼骑军的斗志,而斗志对于他们其实早已随着时间而消散的无踪无影,可是在徐州之战与夏侯渊、李典作战时,他又看到了并州狼骑久违的斗志。
而现在的情况只不过是他无法激发他们的斗志,可是在外力的助力下,在杀出一条生路还是因为没有活路而被消灭的选择中,他相信并州狼骑能够激发出他们的曾经的勇猛作战的战斗精神。
以前他觉得并州狼骑从并州走出来之后,他们的战斗精神正在一点点消失并最终彻底失去,但与李典的战斗中他发现自己的判断是失误的,他们的战斗精神并没有真的失去,而是被隐藏了起来,他之后很仔细的研究过他们的战斗属性是因何被隐藏起来的,甚至一度让他彻夜难眠。
最后他想到了一个人,刘澜他是不会去打扰的,但是关羽这位老朋友却不同,他们谈起了战斗气质的话题,对此关羽说了一番他自己的见解,战斗的气质是需要培养的,当刘澜为徐州军最早的几千人注入了坚忍不拔,死战不退的战斗气质后,这样的战斗气质被传承了下来,并通过一场场战斗得到加强,最后彻底融入了每一名士兵的灵魂。
所以不少人在论起当世那支部队最强的时候,很多人都会选择徐州军,他们的选择是否客观还难定论,毕竟没有交过手,是很难下必胜的论断的,就算曾经战胜过的对手,下一次也未必就一定会赢,没有永远的强,也没有永远的弱,但是关羽话锋一转,又说如果只是评价战斗气质,作战顽强这一点的话,那么这世上还真鲜少有部队能够与徐州军相提并论,因为这样的完全气质,学到了不容易,学到了培养就更不容易了。
而并州狼骑军的情况,就如文远你说的那样,他们完顽强全作战,拼搏到底的精神其实并没有消失,只不过他们被隐藏了起来,至于为何隐藏,关羽很难给出一个准确的论断,但是在仔细分析的时候,他却认为,这是因为这样的战斗气质还没有养成,并州狼骑军就因为接连的失败而让他们对这样的作战方式产生了怀疑,甚至相信这样的战斗方式,谁拼命谁就会死。
试想当一支部队出现这样的想法时,他们那本来优良的传统自然就被抛弃了,这后来并州军连战连败,不管碰到什么样的敌人就在也没有取得过一场胜利,在这之后,在发生战斗,只要进入僵持阶段,他们做的事情无一例外就是逃命,并州狼骑军也因此再也没有亮丽的表现。
所以关羽最后的结论就是,为一支部队注入一种性格与气质并不难,难的是保持并配以,让他们将这样的战斗精神深入自己的骨髓,这一点就太难了,而在徐州,这样的部队几乎都拥有这样的战斗气质,与其说这是死战到底的基因已经种了下去,倒不如说是他们在一场场战斗的胜利中变得更为自信,才深深种在了他们的身上。
反观并州狼骑军的情况,其实正好与龙骑军相反,大汉朝的三大主力骑兵部队,其实都有着相同的气质,或者说这是老祖宗留下的战斗基因,但是并州狼骑却因为一直在战败,最后把好的战斗属性彻底抛弃了,但是这样的基因却是存在与他们的骨子里的,也许他们会短暂忘记,但是骨子里的战斗精神和战斗属性,却不会消失。
纪灵作战是非常喜欢使用侧翼攻击敌人的,而他取得胜利的几场战斗,最显著的一个特征全都不是正面或背面的突破,而是从侧翼直插敌人两肋,最终奠定了胜局,那么两翼的部队在纪灵的眼中更像是两把匕首,而要用匕首正面去突杀敌人,都很难有什么效果,可是当正面将敌人的主意吸引住的时候,突然拔出两把匕首插入敌人的软肋,那么他们最后就只有一个结局,而事实上给他这样机会的战斗最终他都获得了胜利,这可以说是非常有参考性的成功经验了,而这场战斗不管从哪个角度来讲,他都必须要获取胜利,那么他脑子里所能想到的首先就是曾经的成功经验,自然而然也就用在了张辽的身上。
三面合围,左右包抄直插并州狼骑肋部,这里不仅是步兵的防御薄软带,对于骑兵也是一样。
一切变化的太快,寿春军疯狂杀来,张辽的脸色之前还挺轻松的,现在则彻底变成了铁青色,最初他觉得纪灵不过就是为了自保,这一切都是保命下的防御,但现在看起来完全不是这个样子,他这分明就是布好的口袋,就等着自己呢。
但纪灵想的也有些过于简单了,想要消灭自己,他还嫩了些,最少张辽不会束手就擒,别看寿春军十倍于己,此时更是重重包围,根本就没有给他们留下任何可能逃生的希望,这些看起来确实对他们非常不利,确实也有全军覆没的可能,但是正因为退无可退,张辽也只能背水一战,搏一条生路出来。
置之死地而后生,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