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汉龙骑-第38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久之后的群雄讨董?

    因为历史上根本就没有十八路诸侯讨董,虽然刘澜对三国的了解只限于演义,可正因为这一段内容精彩纷呈,才特意翻史料去了解,原来三英战吕布那都是假的,刘备根本就没去过,自然就没战过吕布,而华雄那更是江东猛虎孙坚杀的,至于讨董的十八路诸侯,其实也就是袁氏兄弟还有曹操那么屈指可数的几人,都是属于关东士族集团。

    刘澜后世一直搞不懂,坐拥数十万大军的董卓为何会被关东的杂牌联军逼到迁都,而如今来到汉末,见识到了士族,尤其是对关东士族了解之后他才彻底想明白了董卓西迁的无奈原因,或者说是诸多因素之一。

    东汉光武起家是靠关东、靠三河、靠汝南、靠颍川,这里的士族经过东汉二百多年的发展,因政治因素,人文地理等因素自然而然对武夫出身的董卓极为排斥,更何况他还是从关西陇右而来的野心家,就更让这些士族反感了,而彻底引爆士族的事情无疑是他废少帝害忠良等倒行逆施的行为,立即遇到忠君的关东士族猛烈反抗,在关东,士族的影响力是极为恐怖的,上至官中至兵下至民,董卓在这一瞬间只觉得自己深陷在雒阳这四面楚歌的绝地之中,不管是自内还是自外的困境都迫使他不得不考虑西迁到根基所在地关陇长安。

    这才是大汉朝真正可怕的软实力,他让曹操至始至终没有称帝,更让曹操终其一生去打压,可最终曹魏的天下还是落入到三河士族的手中。

    群雄讨董充满了诱惑,虽然是虚无不存在的,可如果真有群雄讨董的话,刘澜还是会考虑一下的,不过他现在要做的首先就是名正言顺的扩军,在群雄讨董前或群雄讨董之后能有实力将整个辽东夺下,不过受制于粮草,他现在需要的无疑是继续朝襄平要粮,虽然连刘澜都知道希望不大了,但还是舔着脸修书一封。

    如果郡守知道刘澜无休止的求粮是为了最后夺他的郡守之位,只怕会立即被气得七窍流血大骂他一句养不熟的白眼狼,不过刘澜还没到这么下作的地步,当然从诸多方面来看强夺郡守之位太过得不偿失,如果真做了对他好不容易得来的名声无疑是一次沉重打击,在这汉代,名声可远比利禄地盘更重要,不过辽东毕竟是他的目标地,不得不取,所以他会先以曲线的形式,扶植傀儡继续当着郡守,而他则在幕后掌握实权,待时机成熟,上表天子,如果能由天子任命,自然最好,顺理成章嘛,如果天子不答应,那就继续委身幕后,等待良机。

    求粮信使没多久就回来了,并没有带回粮食来倒是把郡守的一名使者带回来了,如今县君和刘澜经过几次交道也都熟悉起来了,书信之上那个客气就像是老友一样,想再要粮草啊,好说,几百斛上千石那都不是事,谁叫咱们这关系铁呢,你就放心吧,过几日就给你送过去,不过德然啊,眼瞅着一年一度秋季备寇就要开始了,你可得帮我这个忙啊,你这是抵达辽东后第一次组织备寇,再加上你名声在外,大汉朝有名的将领还有着小卫青之称所以我希望你能够代替都尉前来襄平,对各地抵达的乡民指点一些战阵搏杀技能,当然新昌县所能获得的好处是可以不用带乡民来,由新昌县都尉在县里组织备寇就好了。最后使者还比较隐晦的表示郡守希望刘县君最好能多带上几名将领来,这样才能使各地乡勇受到真正的正规训练。

    这什么跟什么嘛,刘澜哑然失笑,还美其名曰新昌县所能获得的好处是可以不用带乡民来。

    其实还真是好处,只是刘澜甩手掌柜当久了,所以才不以为意,可让阎柔看到,绝对一口答应,这多好的条件啊,不然真要去郡里备寇,粮草兵器什么的都得县里掏,如今县里能省一点是一点,往外掏还真舍不得,所以这也能算得上是一桩不是好事的好事。

    而且刘澜在东汉,在官场浸淫多年,如何看不出郡守的打算,不用带乡勇来的好处那绝对是幌子,关键还是粮草,可想要粮草,就需要等价交换了,怎么换,当然是去襄平训练乡勇, 组织备寇。

    这事躲不过去,也不能躲,当即刘澜便应了下来,如今新昌也没啥要事,安排了阎柔和关羽处理他离开后的县内文武之事,便叫来张飞让他去备马,这就打算和使者前往襄平了,可刚到了府前,却不想遇到了刘茵,如今小丫头已经出落成大姑娘,处处都显得风姿绰约,美艳不可方物,娉娉婷婷来到他面前。

    刘澜望着她,她的眉宇之间全然没有了往日灵动,魂不守舍,就像是发生了什么恐怖的事情,很担心,急忙靠近了她,关怀道:“没事吧,脸色怎么这么难看?”

    “我没事,你这是要去哪?”有些魂不守舍的刘茵在看到刘澜的一刻眼中瞬间射出了精光,拉着他到了僻静处,慌慌张张道:“德然,我昨日做了一个十分恐怖的梦,梦到你浑身是血,被人砍杀,我好害怕,这几日你最好哪都不要去,就在县衙里待着,知道了吗?”

    “梦都是反的,我不会有事的,你就放心吧。”看着刘茵因为担忧额头渗出的细微汗珠显然是被这噩梦吓得够呛,亲昵的宽慰着她,不用如此担心,可这个时候不偏不巧,张飞牵着他的乌骓和刘澜的小马驹出来了,刘茵的脸色瞬间惨白,花容失色,抬起头,眼神如有钢刀:“你这是要去哪?”

    “去襄平,郡守召。”

    “不能去,这几日你哪都不能去。”

    “可我不去不行。”

    “不要去好不好。”刘茵想到了那个恐怖梦魇,想到了那些坏人一刀刀落在刘澜的身上!鲜血倏倏流淌,染红了玄衣,被砍倒在青石板上的他蠕动着,鲜血如同小溪,而他所要移动的目的地,则是对面一位哭泣中的女子,是她,就是她刘茵,她发狂似的喊着:“刘澜哥哥,不要死,你别死,好不好。”

    那时的她是何等无助,此刻的她说得抽抽噎噎,梨花带雨。

    四周瞬间寂静,静的让人害怕,而这个梦,更让人悚然!

    小丫头哭着,可柔荑却不由自主死死攥住刘澜的衣裳,生怕再也见不到他,生怕一松手,两人便即天涯,伤心欲绝,哽咽道:“不要走,刘澜不要走,答应我,只要你答应我,我走,我离开新昌回涿县,再也不会烦你,好不好,好不好!!!”

    刘澜正了正衣装,铁汉柔情,充满爱怜的为梨花带雨哭的稀里哗啦的妮子拭去眼角泪水,低头轻声道:“烦?谁说你烦了,我还打算过段时间就给你一个交代呢,看来从襄平回来就得派人去涿县了。”刘澜微微叹息一声:“放心吧,我不会有事!!!顿了下,这么多年你对我的好,我心里有数,都看在了眼里,我刘澜绝不会辜负你!!!”说完转身就走了。

    难以置信,真的难以置信,可刘茵这个时候却偏偏想到了从张飞等人口中听来的那个女人,她很想问是不是因为蔡琰,因为她已为人妇?可此时刘澜已经离开,不管怎么说,刘茵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终于等到了这一天……

    可她却一点也高兴不起来,为他担忧,为他祈祷。

    如果真要死一个,希望是我……(未完待续。)

第六百四十八章 噩梦() 
襄平,辽东郡治所,是一座中县,人口有一千二百户,城池比之新昌县高了一丈,不过比起崭新的新昌城池,每年都会修补的襄平城楼就显得有些破败了,城楼上到处可见斑驳痕迹,一些崩塌的缺口虽经过修补,但依旧豁豁牙牙。

    城池外的草市川流不息,与所有市集一样吵嚷成一团。

    可是今日襄平草市却有点特殊,静静悄悄,毫无声息,百姓来往间唉声叹气,好似有什么要事发生,而在市口,十几名郡国兵持戟驻守,由于离城门比较近,不管是进出城门还是进出草市都能看清郡国兵在守护着什么,只不过随着日头不断升高,郡国兵们距离守护物却越拉越远,而也彻底显露了他们守护着的东西,乃是一具死尸。

    死尸鞭痕累累,皮开肉绽,受了鞭刑,全身上下就没有一处好地方,流淌的血液早已凝固,幸好已入深秋,没有蝇虫肆虐,不然尸体腐臭的味道就绝不只是让来来往往路过的百姓胃里一阵翻腾,而是直接干呕了,可就算如此,仍有许多百姓望而却步,再也无法从容进出草市购物了。

    目睹这一切,刘澜在使者带领下进了襄平城,在汉朝多年,对弃市的场景一点不陌生,也不在意,只是有些好奇死者身份,到底犯了什么十恶不赦的罪行才会被弃市,甚至连尸首也不许认领。带领手下一群人马入城,张飞他们先去了驿馆休息,而他则要直往郡守府去面见郡守。

    天子新丧,接风招待什么的肯定不会有了,也就是和郡守见个面,告诉人家一声人到了,然后就去可以回驿馆等着备寇。

    可当他带着一行人进了郡守府之后,却发现了怪异,守备说不出的森严,甲衣森森兵器横陈,哪里似郡守府,简直就像是郡国兵的校场屯营,纳闷间,进了大厅,第一感觉就是宽敞,布置典雅,但因为是国丧期间华贵的摆设都被撤下,唯有几樽冒烟的香炉檀香渺渺升起,沁人心脾,六根高大梁柱,每根都被白布缠绕包裹着,一侧则摆放了五十人的座位,可此刻大厅里就坐了四个人,准确的说是站了四位来自辽东各县县令,还没有任何仆役,相形之下大厅就显得格外冷清了,有五张案几上摆放着茶点和水果,有些时辰了,此时提前赶来的四位县君正聚拢在一起,只是心情不是很好,愁眉苦脸,听到声响扭头过来发现了刘澜之后就更像死了亲友一般。

    被这般迎接就算心情再好心里也难免不是滋味,不过比起这些刘澜更好奇今天到底是怎么了,襄平百姓如此,他们这些县令怎么也一个个垂头丧气?笑着过去,与几位一一见礼,道:“诸位县君何故在此长吁短叹啊?”

    “没想到连刘县君也被诓而来。” 说话者是辽阳县令武玺,言语间一片唏嘘,强装笑颜为刘澜和几位县君做了引荐。

    刘澜是第一次见这几位县令,之前并不相识,至于这位辽阳县令武玺,主要是因为辽阳距离襄平县近,刘澜在上任时他专程前来襄平恭贺,是辽东诸多县令中唯一一位,在郡守的招待晚宴中,郡守对他很是夸赞,说他是辽东郡的文佼楚,而刘澜一来必然是辽东郡武佼楚。

    当时相比于刘澜客气说郡守过谦,这位文佼楚却八面玲珑奉承郡守说什么自己万万当不起文佼楚三字,只有郡守才是辽东真正执牛耳者,你听听人家这话说的,多冠冕堂皇,让人愉悦啊,最少当即郡守就哈哈大笑尽显开心,这就是两人的第一次见面,心里对这位武玺县令的印象自然好不到哪,不过后来随着在辽东待得时日久了,对这位文佼楚了解也就更深了,才发现心中对他的评价有点先入为主了。

    要说武玺为人八面玲珑是不假,可要说阿谀奉承却绝不是真,相反武玺还是位很有才能的县令,为何刘澜最后会得出如此评价,当然不是因为他是小吏出身,而是在他的治理下不仅使辽阳穷苦百姓丰衣足食更在德政上面真正做到了夜不闭户路不拾遗。

    听到这里会有人说这位武玺县令一定是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