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讨贼!”
“讨贼!”(未完待续。)
第七百二十章 开拔()
曹操与刘澜带兵开拔。
当先两面大纛旗迎风招展,一面上书“骁骑校尉曹”另一面则写“襄平县令刘”。
扛旗兵后,乃是两匹矫健战马,右手边一身鱼鳞铠外披大红披风者正是曹操,而在他身边,刘澜手握黝黑屠龙刀紧随大纛旗后远离联盟营地。
部队离联盟营地,曹操如万年冰川一般表情才逐步融化,诸侯们在今天突发恶疾?怎么可能,还不是因为他宦党子嗣的身份?虽然他一直在努力改变,可显然没有改变士族乃至于士人对他的看法,虽说群雄讨董是他一手策划,可在发矫诏讨董后真正响应他的就只有刘澜一人,至于袁绍与袁术两兄弟人家那是自起炉灶,和他并没有多大关系,而有所关联的酸枣联军之所以最终会盟,首先是因为韩馥助袁,而这是有一段插曲的,袁绍在冀州扛起讨董大旗时,韩馥曾问帐下:当今是今当助袁氏还是助董氏?
若非治中从事刘子惠直谏说今兴兵为国,何谓袁、董。否则的话韩馥直接还犹疑不定呢,更不会出现东郡太守桥瑁诈作京师三公移书州郡,正因为这一封三公密令才有了后来的酸枣会盟,只不过曹操是占了一个先字,是以才有了他发矫诏讨董却不受诸侯待见之事。
对此曹操心里是一百个不服气的,不管怎么说现在诸侯讨董针对的是董卓,什么士族什么外戚什么宦党都应该团结起来而不是把曾经的那些恩怨再搅合进来。
可他还是太低估了这些士人,甚至冒着失信于人的风险也要爽约。
曹操会如何选择?
求各位诸侯出兵?极有可能,毕竟他帐下不过才一万五千人马,而那一万骑兵还是刘澜从辽东带来的。可是曹操却并没有如他们的愿,这一刻他心头头一次萌生了不借重士族力量的想法,他要靠个人,靠着身边真正的朋友来完成大业,来匡扶汉室。
你们凭什么,不过是祖上余荫罢了,一个个空谈有一套,哪个又有真能耐,论带兵打仗,他先破黄巾后入西园军更参加过讨伐王芬之战,救先天子与危难之中,这些功绩,莫说是这些诸侯了,就算是袁氏兄弟也难比拟。
他并没有看低袁绍的意思,其实两人惺惺相惜,不然也不会成为挚友,也正是二人身份的特殊,一为豪门庶子,一位阉宦后人,正是这一特殊经历,使饱受白眼长大的两人才更要发奋图强,让天下人对他另眼相看,目下,虽然曹操只能借助刘澜的力量去讨贼,可他却深知这一战如果成功便能够彻底扭转讨董格局,在这一时刻,虽然这些士人们没有同他一起,可在他看来,也许这正是一个天载难逢的机会,他可以和袁绍、刘澜这两位知己完成匡扶汉室的大业。
兵虽然少了些,但相比于其它诸侯的杂军,他带领的这一万五千人却是精锐中的精锐,更何况很多时候事之所以能成,还要看天意。
曹操要决定别人的命运,而不是被人决定命运,如果诸侯当真一同前来,各种矛盾都会凸显,反而会使他放不开手脚,可就他和刘澜两人的话,就不会出现这等情况,就在两年之前,两人曾经共同讨伐过王芬,那时两人协作就很默契,而这一回就更没理由会束缚对方手脚。
这一刻在诸侯眼中曹操也许选择了一条十死无生之路,可在曹操看来,这却是天赐良机。
最后他深深望了眼诸侯屯营的方向,旗帜飞扬,长戟铜斧,原本盛大的景象现在看起来就像是一个笑话。
就在曹操要加快行进速度之际,突然一队步兵快速向他们赶来,而且速度越来越快,同时远方更是传来了一道模糊的喊声:。
“孟德。”
曹操驻马转身,抬眼望去,虽然喊声模糊无法判断是谁喊他,但他却能旗帜判断出这支部队是张邈的,随着这支步兵越来越近,曹操看到了当先那员将领,迎了上去,拱手道:“卫校尉,你怎么来了?”
来者乃是陈留太守张邈帐下卫兹,三十余岁,高高大大,外表普通,善用一杆长枪,在陈留也算是头号猛将,可惜就是少了一匹宝马,曾经见到曹操后腆着脸求马,曹操当时应下了,不过到现在也没兑现。
“你这是?”曹操看向卫兹,卫兹肯定不是来讨马的,如果他真要这么想,那内心可就不只是黑暗了。
卫兹喘了几口气,气匀了,才说道:“郡守听闻孟德公击董,专程派我前来助孟德一臂之力。”
曹操轻笑一声,关键时刻这些老友都尽最大的能力在帮他啊,脸色立即变的肃严庄重:“那就多谢卫校尉了,不知孟卓(张邈)派来了多少人马?”
卫兹尴尬的笑了笑,说道:“今次郡守派出了三千人马,孟德千万不要嫌寒酸啊,这实在是郡守如今唯一可抽调的部队了。”
“不会,当然不会了,诸侯之中只有孟卓出手相助,我又怎会嫌兵少呢,不仅如此,待此战过后,我还要亲自去感谢他呢。”
曹操笑说道:“快点带着你的部队入列行军前往荥阳吧。”
“诺!”
卫兹退下,曹操脸色瞬间变得阴沉起来,朝着刘澜苦笑,道:“这就是所谓的至交,所谓的士族啊,哈哈。”
曹操大笑了起来,可笑声却那般凄凉。
“人情冷暖世态炎凉,这些事孟德还不懂嘛,不管怎么说此时此刻也只有张邈出兵助你我一臂之力。”刘澜轻声宽慰一番曹操,只不过曹操的情绪始终不高,他能够体会他此时的心情,如果自己换到他的位置上,也许还不如曹操呢。
大军踏上行程,一连数个时辰,刘澜突然想起了什么,问了曹操一句:“孟德,前面是什么地界?”
“荥阳啊,怎么了?”
按理说这事刘澜肯定不会忘,那就是在演义里曹操追击董卓的时候就在此被埋伏,险些丢了性命,虽然演义中交代的地理位置不对,可刘澜还是担心,万一徐荣真的再次设伏呢?所以对这事刘澜一直很重视,可自从得知大军要一起开拔禁军荥阳后,他就觉得不用再去提醒曹操注意伏兵之事了,正是这一疏忽才让他直到此刻才又想起了这么一茬,赶忙提醒他一定要小心,若敌军有伏兵的话那可就危险了。
听到伏兵二字,曹操当即失声而笑:“德安是不是多虑了,除非敌军已探知我军将要进兵的消息,不然又岂会在此巧设伏兵呢?”
“还是小心为妙。”刘澜也不敢保证会不会像历史上曹操被徐荣伏击的情况发生,更多还是处于小心为妙的目的,可是看到曹操不以为然的表现后,刘澜心中立时冒出危险二字,没去管曹操,直接下令仕仁头前查探。
几乎是同一时间,异变发生,伏兵果然出现了。(未完待续。)
第七百二十一章 奇袭()
“德安你是不是太过谨慎了?除非徐荣一早探知我军将要进兵的消息,不然又岂会在此巧设伏兵呢?”
“还是小心为妙的好。”刘澜也不敢保证会不会像历史上曹操被徐荣伏击的情况发生,更多还是出于小心为妙的目的,可是看到曹操不以为然的表现后,他心中不知怎么却突然冒出危险感觉,没去理会曹操的感受,直接下令仕仁头前查探。
刘澜雷厉风行的性子让曹操一脸无奈,不为人察摇摇头,却听刘澜下达命令后突然问他道:“不知孟德认不认识一个叫吕布的人?”
曹操愣了一下:“当然,而且是久闻其名,此人原先乃执金吾丁原帐下主簿,现在嘛却是董贼义子。”
刘澜紧了紧手中屠龙刀,道:“既然孟德知晓此人,必然清楚其人武勇,再加知兵的徐荣,不得不防啊。”
曹操没想介怀,小心一点其实也好,可没想到刘澜拐来拐去又拐到了这上面,不过他却从这一细节看出来刘澜是对吕布十分忌惮的。立时绷不住了,虽然强忍着笑意不使自己笑出声来,可最终还是抑不住想笑的冲动,嘴唇颤抖起来,最后对着刘澜噗嗤一声大笑起来。
刘澜死死望向他,不解其为何发笑。
曹操笑着说道:“看来德安还不知情啊,不过这也是最近几日的消息,德安不知情也无可厚非。”
“哦?”刘澜轻咦一声。
“在我们会盟当天,董卓将吕布调回了雒阳,当天就任命其为骑督,带兵数万入广成相助大都督胡轸,刻临幸之际却不知董卓又将其召回,此事也就不了了之了,所以现在吕布人还在雒阳。”
“还有这事?”
“是啊,我们也奇怪,专程派京中细作打探了番此事,最后才得知董卓不知从哪得知了胡轸与吕布关系不睦,所以派吕布前往广成一事才最终作罢了,此事细作又经多方打探,彻底证实了这一说法。
“原来如此。”刘澜还真不知情。
“说来也可笑,你可知两人缘何交恶吗?”曹操自问自答的说:“却是因为大破河东白波后,胡轸此人素来喜欢阬杀俘虏,而吕布呢,却尤爱拿人头颅筑京观,不想两人因互相看不起对方的作法起了争执,就此交恶了。”
听到坑杀与筑京观三字,刘澜嘴角抽搐了一下:“都够变态的。”
“可不是。”
两人陷入了沉默,曹操心想着是此战天时地利人合,一定要大获全胜,而刘澜则略有遗憾,无法见到那位便宜老乡了。
可是两人都习惯性忘掉了一个人,那就是徐荣,赫赫有名的他又岂会束手待毙?更何况他还得到了曹操主动出击的命令,可以说今日刘澜和曹操更像是主动送上门去送死一样。
就在两人沉默的一瞬,前方突然鼓声大作,只听仕仁率领的斥候军狂奔而回,吆喝连连道:“敌袭,西凉军敌袭!”
喊声一起,四周西凉军伏兵瞬间杀出,前军处,关羽快速集结龙骑军,可卫兹在发现敌方一员将领时立即对一旁关羽,道:“关校尉,此人乃董贼帐下猛将华雄,骁勇非凡,我看还是与中军会合之后再做计较吧。”
“你要撤?”
“不,不!”卫兹看到关羽冷下来的眼神一个激灵连忙否认道:“我的意思是先与中军汇合,是战略性撤退。”
“不可,未战先退,必牵动三军,现在当务之急是奋勇阻击,待中军来援。”关羽说完,骑着战马,握着偃月刀,带领帐下龙骑军主动发起了反冲锋,卫兹无可奈何,只能率军而上,而这一波反冲锋确实收到了奇效,立时将冲杀而来的西凉军杀了个人仰马翻,乱成了一团。
关羽、卫兹杀入敌围的一刻,西凉士卒却越来越多,纷纷举起兵刃冲杀而来,虽然对方人多并占据优势,但关羽却怡然不惧,左躲右闪,一群兵丁不管如何挥动兵刃向他砍来却万难伤他一毫,不仅如此,还不时瞅准空当,青龙刀连番挥舞,砍下数颗头颅来。
其中两员西凉军什长,跃马挺枪杀向关羽,对他形成左右包夹之势,只见他大喝一声,直叫其中一人吃了一惊,坐下马更是惊动连连,长枪非但没刺准,反被关羽抢先一步,劈头一刀,将他一分为二。
另一员什长悲鸣一声,长枪舞动欲为好友报仇,可关羽如同张了后眼一般,偃月刀一个摆尾,‘铛’,一声脆响,手中偃月刀依然将其中手中长枪磕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