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汉龙骑-第4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故事回到数日前。

    荥阳大捷,徐荣派使报捷,快马过汜水,抵偃师后在日落前终于赶到了雒阳。

    洛水流淌,夕阳西下,一座斑驳城市出现在信使眼前。

    早在西周,周成王时周公营雒邑,此为成周城所在,是西周王朝的东都,直属于周天子。东周时期,雒邑为王京,到战国时期,雒邑改称雒阳,此后雒阳之名沿用至今。而以雒阳城为中心的河洛地区被称之为‘河南’,与 ‘河东’、‘河内’相对应,是以被称作三河,而三地名门望族又被时人称作三河士族。

    暮色之下,雒阳各门隆隆关闭,可就在望京门被关闭的一刻,一道黑衣黑甲骑士风驰电掣般飞抵城楼之下。骑士勒马提缰,只听神骏战马长嘶一声在护城河前人立而起,立时引来城头守城兵士一震喝彩叫好声。听到喧哗声,守城司马直上城楼,见城下乃是一员西凉骑士,高声问道:“来者者何人!”

    “我乃荥阳大营神武斥候营屯长安蜢,奉徐都督将领向相国报捷!”骑士说着掏出报捷文书,高手摇动。

    来者一口关西腔,最主要的是报出了他所属部队,守城司马不疑有他,立时吩咐一声打开城门,放落吊桥。

    吊桥落下,骑士向坐下战马猛抽一鞭,马蹄迈动,如一道闪电进入雒阳外城。

    进入城内,黑衣骑士并没有减速,一路奔驰,在抵达内城门时,又掏出了报捷文书。

    内城盘查向来宽松,在见到骑士手中文书之后,连问都没问便有人在城楼之上喊道:“快快打开城门。“

    内城被打开,甲士守卫两旁,黑甲骑士从中穿行而过,朝着董卓府邸万岁街而去。

    万岁街距离金市不远,不过此时金市早已萧条破败,早无原先繁华,而整个雒阳城也在董卓入京后变得萧索,原本的不夜城此时一片漆黑,莫说是夜里了,便是白日里街边行人也少之又少。

    万岁街前疏疏落落,静悄悄的,骑士马术娴熟快速穿行坊巷间,很快便抵达了相国府邸前。青砖绿瓦,石墙围建,正中大门前两尊栩栩如生的卧室石像,一旁则是六排黑甲持戟甲士守卫门前,庄严肃立。

    骑士从马上一跃飞下,掏出文书:“我乃荥阳大营神武斥候营屯长安蜢,奉徐都督将领向相国报捷!”

    甲士收戟,骑士从而直入相国府,一路畅行无阻,直入议事厅。

    相国府议事厅在后宅一幢偏院,院内载着各色花草,从院门到厅门铺着青石板,两旁种着梧桐翠竹,但最多的还是青松。

    很难想象这会是董卓的议事厅,虽然幽静,但太过朴实,难道董卓当真每日都会在这么一处院落处理天下汇总上来的文书?当然不会,因为这里的真正主人是李儒,而每日里在这里替他处理公务之人也是李儒,而董卓只有出现紧急军情时才会出现在这里。

    院内有三座正屋,当中一座九开间屋乃是议事厅,西侧乃是李儒每日里处理政务的房间,东侧则是他夜间休息的房舍。

    此刻,西厅灯火仍在闪亮,使者高声通禀,立时传来了李儒命他入屋的声音。

    骑士进入屋内,李儒正低头写着什么,应该很重要,连头也没抬,让他先在边上稍等片刻。骑士有些局促,连头也不敢抬,小心翼翼在一旁侍候,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李儒还没有处理完公务,无所事事的黑甲骑士开始偷眼打量房间。

    非常简朴的房屋,甚至连徐荣在荥阳的房舍都不如,地面没有铺任何毛毡或是羊皮毯,四周墙面也没有挂任何绸缎纱幔,到处可见脱落的白皮,而在墙壁前则摆放着一排排书架,上面堆满了无数卷竹简书。

    这是他有生之年见过最多的书籍,有些好奇,看向了当中坐在埃几后面的李儒,难道他打算将这满屋书籍全都看完不成么? 他哪知油灯之下的李儒早将满屋书籍全都看完了。

    就在这时,李儒放下了毛笔,抬起头来长呼一声,骑士立时低头,恭恭敬敬,连呼吸都小心翼翼。

    “对了,你刚才说是从哪来的?”

    “末将从荥阳而来,奉徐都督之命前来向相国报捷。”

    “报捷?徐荣胜了?”李儒腾的站起,大喜过望,太好了,太好了,早些时间李催郭汜打破河内联军,如今徐荣又在荥阳打破酸枣联军,再加上之前他破鲁阳联军孙坚,三路齐奏凯歌,看来大破联军指日可待了。

    说着下得阶来,走到了使者面前:“好,好,你传来了好消息,走,随我去见相国,将喜讯亲口告之相国吧。”

    “诺!”

    由使者一同随他面见相国方便相国问话,而一些具体情况,就算使者告诉他,未上过战场的李儒也未必能回答的上来,差若毫厘,谬以千里,政事上就算出现偏差还能够弥补,可军事上出现偏差,那可就不仅仅是死多少人的问题了,很可能连关西老家都回不去。

    李儒不敢怠慢,当先出得屋来,吩咐一声掌灯,立时在数名提灯侍女与兵士的护送下带着使者向董卓居所而来。(未完待续。)

第七百三十一章 迁都() 
捷报频传,让董卓乐得合不拢嘴,尤其在荥阳捷报上看到联军只有曹操一部时更是乐不可支起来,看来联军内部果然非铁板一块,居然只有曹操一部来攻荥阳,当即吩咐李儒尽快派出使者对关东诸侯进行分化。

    选在这个时间点,董卓自然是经过深思熟虑,就是要用实力加利益使联军内部矛盾加剧。

    一连数日过去,前往河内的使者与鲁阳使者杳无音讯,而前往酸枣的使者十多位,却只有一人回到雒阳。

    李儒第一时间来见董卓,后者急匆匆召使者进屋。

    脚步声响起,使者被两名甲士搀着进屋,满脸疲惫,但仍坚持着要施礼,董卓快步到他身前,伸手扶住使者,亲自搀着他在一侧一张木枰前落座,然后示意两名甲士离开。

    甲士躬身告退,董卓退回到主位,看着使者风尘仆仆,大汗淋漓,说道:“此行辛苦你了。”

    “愿为相国效死命!”

    “好好。”董卓示意他先不要说话了,把李儒给他斟的热酒喝下缓缓精气神。

    使者从李儒手中接过酒樽,千恩万谢,盯着冒着热气的宫酿,热泪立时涌出眼眶,猛然举起酒樽,咕咕咕一口气将足足饮干了樽中酒。

    “呼。”

    急速呼吸的使者喝下热酒后缓了好半晌,才费力站起,满脸苦涩,更带着深深担忧之色,道:“相国,大事不好,大事不好啊!”

    “看来你没能给我带来好消息啊。”和颜悦色的董卓脸色立时沉下脸来,阴沉的说道:“说说具体情况吧。”

    边上的李儒一直沉默着,其实使者不说,他也能猜到这么个结果,可以说早在派他们前往关东时就预见到这个局面了,想让关东诸侯退出联军哪那么容易,就像他当时对董卓所说的那样最主要的目的还是要分化联军,让他们互相猜疑,可看使者现在这个样子,估摸着连互相猜疑都没能办到,不过关东联军连战连败,现在他可一点也不担心,既然联军硬扛着也不瓦解联盟,那他就打倒他们瓦解为之。

    “相国,我奉命拜会了联军乔瑁,他虽然没有正面答应退出联军,可同样暗示了不会主动寻衅,可关键却是……”

    “这是好事啊。”

    董卓与李儒相视一眼,话说道这个份上这肯定是天大的好事啊,这可不就是分化了联军了嘛,可关键是使者后面还有话要说,而这才是重重之重,若非他呼吸突然变得急促起来,使两人不知关东联军又有什么鬼,但就是这样,反而李儒的心立时悬了起来,而董卓更是怒叱起来:“快说,关键是什么!”

    使者急促的说:“相国,后来臣才在联军中打听到,联军不再主动寻衅是有原因的,他们是要突袭武关,甚至还要北上潼关,而最终的目的是要将相国困在雒阳,待雒阳粮草枯竭,不战而胜啊!”

    “什么!”

    惊呼一声的董卓甚至连握在手中的酒樽都拿不稳了,当啷一声,酒水飞溅,不管不顾,瞅向站在斜对面的李儒,脸色越来越阴沉。而李儒则在使者说完联军最新动态之后好半晌没有说话,甚至连眼珠都没有转动,直勾勾盯着一侧墙壁之上的一张禹贡地图久久未语。

    “爱婿?爱婿?”董卓有些惊恐,如果联军当真断了他们的退路,那可怎么办啊,连忙呼唤李儒,想要问计与他,可李儒却心事重重踱步到地图前,没理会董卓,转向使者突然发问,道:“你可知联军准备如何进军武关,甚至北上潼关,还有可否知晓此谋划出自何人之手?”

    “臣是从东郡太守乔瑁口中打探出来这一消息的,后来又买通了他帐前侍卫,而他对此事所知甚详,是以臣才能得知联军的具体部署,随即他将所知的一切都说了出来,西进武关将由鲁阳联军发起,待时机成熟再北上潼关,而酸枣诸将则守成皋,据敖仓,塞轘辕、太谷,河内主力再临孟津。而献此计者,乃骁骑校尉曹操。”使者言之凿凿说。

    “从乔瑁帐前侍卫口中探得?”

    乔瑁字元伟,梁国雎阳人,乃故太尉桥玄族子,以兖州刺史迁东郡太守。董卓入雒、袁绍出奔冀州后正是曹操的檄文与他假三公名义才促成了此次联军,可以说是三部联军四大匪首之一,不管是从他口中探得的消息还是买通他的侍卫获得的准确消息完全没有可信度,董卓语气变得很平淡,不以为意,道:“爱婿,乔元伟之言不足为信。”

    “相国,无风不起浪,不可不防啊。”李儒忧心忡忡道。

    “那再派人到联军处打探?”

    “嗯,不仅如此还要做好另一手准备,一面继续派人前往联军处打探,一面得抓紧迁都事宜了。”

    “迁都?”董卓在屋内来回踱步,几乎是一步一顿,停停走走,连胜之后倒有些不甘心就这么退出雒阳了。

    李儒翘首以盼相国尽快做出决断,看着相国步履蹒跚的的步子,他真恨不得替他顶住来自朝野各方压力,然后做出决断。

    “好吧,做两手准备,关键之时,但有阻拦迁都者,杀无赦!”董卓下定了决心,如果武关潼关真被联军占据,那他和他的西凉军就有灭顶之灾,不管此事是真是假,他都没有勇气去赌,既然这样,还不如尽早迁都,一了百了的好。也正是想通了这一点,在说道杀无赦三字的一刻,董卓全身上下才透出了浓烈的杀伐之气,这让李儒终于可以舒口气,虽然现在退军无疑错失了大把良机,但却可以让联军内部加剧分裂,如果他所料不错,乔瑁那里是根本就不是无心透露出偷袭武关这一重要消息,而是他故意透露出来的,至于帐前甲士被买通,那不过都是乔瑁设的套,至于为什么,无非这几种可能,一,向相国示好。二,联军内部分歧。三则是想吓退相国。

    不愧是桥玄族子,当真精明啊,可不管你出于什么目的,只要我将这消息放出,到时第一个死的,就是你乔瑁。

    ~~~~~~

    在董卓准备迁都之际时,袁绍专程从河内赶到了酸枣诸侯的营地,第一时间升帐,刘澜自然在受邀之内,不过这一回关羽和张飞也有了资格与会,原因,自然是因为荥阳一战两人名声大涨,再加上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