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215章 “形如病虎”姚广孝()
“姚大人,这么晚,你这是准备去哪?”
姚广孝出门没多久,听身后有人喊他,不由回头看去,原来是禁卫军中的铁都尉。
铁都尉名叫铁大栓,农家儿郎,父母字都认识不了多少,孩子的名字大部分都取的非常随意,也说这种名字的人好生养,铁大栓家中父母早亡,为了生计,很早的就在江湖中厮混,后来乞国应征武将,5阶实力的他立即就得到了乞王的重视,可惜身上的江湖气息太重,言语对乞王不够恭敬,而为乞王不喜,以五阶的实力却在禁卫中当了个掌500士卒的都尉小将。
“哈哈,原来是铁都尉,我刚刚从皇宫出来,准备出去散散心。”
姚广孝微笑着说道,因为铁大栓被乞王嫌弃,所以在朝中很少很少有人愿意和他结识,姚广孝是其中的一个例外,他觉得铁大栓,由于出身问题,说话才会有些不符礼仪,但为人挺憨厚淳朴。
姚广孝身居高位,还对铁大栓怀有善意,铁大栓自然是感激涕零,经常会以学生的姿态去姚府采访,久而久之,姚广孝也将铁大栓当成了自己的朋友、学生,不过此事,他还是准备隐瞒铁大栓,他和铁大栓的关系虽比其他人好些,却没到推心置腹的地步,如果铁大栓得知情况后,去禀告国君,他姚广孝就完了。
铁大栓闻言,却是哈哈大笑,他说道:“姚大人,情况我已经了解了一点,我们借一步说话如何。”
他说着朝旁边的一个小胡同看去,姚广孝闻言不由皱了下眉,不过,他没有说什么,而是直接同意了下来。
两人进入胡同,姚广孝便直接了当的说道:“铁都尉,想说什么现在可以说了吧!”
“姚大人,刚刚绍国来了使者,我便觉得有事情要发生,所以托人打听了一下,乞王决定投靠滇国的事情,我已经知道了,我想姚大人这种上朝时穿朝服,退朝后就换回僧衣念佛的慈悲之人,怎么会同意乞王投降残暴的滇国呢?”
“原来铁都尉都知道了,我确实劝了乞王,可是乞王的性格,你也是知晓的,哎,正是发愁,我才出来散散心。”
铁大栓摇头道:“姚大人不要瞒我了,以我对大人的了解,大人现在应该已经在府中念经了,而且姚大人的路线可是出城啊。”
姚广孝摇头苦笑道:“我本以为铁都尉有些憨傻,看来铁都尉这是大智若愚啊。”
铁大栓闻言,并不男女,反而开心的大笑:“多谢姚大人夸赞,这都多亏了大人的教诲,大人不要误会,乞王本来就看我不起,我在乞国也没有什么留恋的,大人是个文人,这天下到处都是兵荒马乱,我怕大人受苦,所以想跟着姚大人,为姚大人护卫。”
姚广孝闻言,不由说道:“铁都尉好意,我心领了,这次我准备去绍国投靠千羽王,路上也没有什么危险,如果铁都尉愿意随我一起投靠千羽王,那么我们现在就一起离开,如果不愿,我们就在这里分离吧。”
铁大栓闻言,哈哈大笑,“姚大人既然已经决定去千羽国了,那么,我就随姚大人一起去吧,虽然千羽国比乞国大了太多太多,但以我的实力,应该还是能带几百个兵的吧。”
铁大栓本来还准备回自己的住处取些财务,在行离开,不过被姚广孝拒绝了,既然离开了乞国,他也不愿带走乞王给予他们的东西,铁大栓虽然心疼自己这几个月好不容易积攒的财务,但也没有为此博了姚广孝的面子。
两人都是孤家寡人,当即也没有多做耽搁,分批出城后,汇合一处,便朝绍国方向行去。
一个时辰后,两人便来到了乞国与绍国的边境之处,虽然姚广孝不决定跟随乞王前往滇国,但他并不想提前告密,出卖自己前任主公,所以他没有堂堂正正的进入绍国,而且和铁大栓换了身平民的衣服,悄然而进,由于乞国与绍国是盟友关系,所以两国交界,一般都没有守军,千羽国同样也是这种情况。
向路人打听了一下,千羽国援军所在后,姚广孝和铁大栓两人便赶了过去,当然,他们过去是为了好随时求见杨峰,但今天他们是不会去见的,想必乞王在发现他们失踪后,一定会尽早投降滇国的。
果然如姚广孝所料,当他次日醒来,乞国投降滇国的消息,已经传遍绍国,滇国军队于昨夜子时,进驻乞国广慧县。
姚广孝得知消息,当即将依旧还在酣睡的铁大栓唤醒,找了一名步兵军团的队正,将两人的情况告诉了他,并请求他带他们去面见千羽王。
这名队正知道事情重要,不敢有私毫马虎,当即当两个稍等,去汇报了自己上面的营正。
当姚广孝见到杨峰的时候,离他前来求见已经过去了将近半个时辰,士兵们需要一级级的汇报,最后能传到千羽王的耳中,已经是万幸,不然的话,他们就只能用硬闯来惊动杨峰了。
杨峰仔细的看着眼前的两人,那个粗鲁大汉倒是没有什么特别,但这身穿黑袍的僧人,眼眶却是三角形的,正个人看与普通人一般,并没有丝毫的出奇,但杨峰觉得自己没有猜错的话,他应该是历史上有名的“黑衣宰相”。
他是元末明初时期的政治家、佛学家,文学家,靖难之役的主要策划者,明成祖朱棣就是因为有他的辅佐,才能打败建文帝,登基称帝。
姚广孝游览嵩山寺时,明朝著名的相士袁珙说他是奇特的僧人!眼眶是三角形,如同病虎一般,天性必然,嗜好杀戮,是刘秉忠一样的人。
由于姚广孝的到来,使得杨峰对乞国投靠滇国的郁闷之情缓解了不少。
他叫两个见礼,连忙让他们起来,并让他们就近做下。
本来心怀忐忑的铁大栓,见千羽王对他们的态度,尽然这么的友好,不由放松了好多。
而姚广孝倒是没有什么感触,在很久之前,他便调查过杨峰的性格和为人,也是基于附近人民对杨峰的评价,才有了姚广孝过来投效的一幕出现。
第216章 举国迁徙()
“乞王糊涂,投靠了凶残的滇国,至使乞国百姓受滇国荼毒,实乃孤的一大遗憾,姚卿和铁将军能够回来,孤甚是欣慰,此次与滇国侵略军的斗争,还需两位多多相佐。”
杨峰思考了一下吧放低了自己的姿态,用以安抚两人,果然杨峰话语刚落,铁大栓便是精神一震,信誓旦旦的保证,一定会全力杀敌,姚广孝也表示愿尽绵薄之力。
“姚卿,你们从乞国过来,可曾受到阻挡?乞国百姓对于这个选择了又是如何情况?”
“启禀国君,微臣与铁将军是得知消息后,当即偷偷潜出城的,没有任何人知道,至于百姓的反应,微臣不知,不过以时间上来看,乞王应该一直没有通知百姓,直接向滇国投降,将滇国军队带进了国土。”
姚广孝听见杨峰问起,斟酌了一下后,开口说道。
“国君,丽国国君田文浩携文武官员,在禁卫的护卫下过来了,以斥候的汇报来看,应该很快要到城下了。”
不待杨峰说话,王猛便闯了进来,直接开口说道,随后瞟了姚广孝和铁大栓一眼,点了点头,表示礼貌,两人的事情,他已经提前得知了。
“噢!这么快么,好!好!好!孤这就亲自出城迎接丽王。”杨峰听见王猛的汇报,当即大喜,他说着,又向姚广孝等人示意了下,一行人朝城门口走去。
“诸位将士,马上就要到绍国望川镇了,千羽国的大军,就在那里等着我们,记住了,此次过来,是求个安居之所,都注意下自己的言行!”
丽国丞相程鹏骑着一匹粽色大马,看见远处,模糊的城池,大声开口道。
昨日夜间,绍王便将准备北迁,暂投千羽国的消息告诉了百姓,命他们抓紧收拾行李。
今日寅时,田文浩便带着自己的文武官员在禁卫军的护卫下,先行一步,前往绍国,洽谈迁民一事,至于百姓则在后面,等待丽王的消息,再由其他军队护送入境。
“景将军,你也下去通知一下,将士们,此次我们迫不得已寄居人下,还需低头隐忍,不可伤了和气。”
田文浩听见程鹏的话语,由对身边的羽林大将军景昱说道,官员们还好,就是这些上阵的将士,不容易克制自己的情绪。
景昱听见国君的吩咐,不敢有丝毫怠慢,亲自纵马回头,一队队的通知到位。
大学士张翰见景昱离开,对田文浩说道,“其实让将士们去发发牢骚也无不可,乞国那边传来的消息,对我们十分有利,我想我们的提议,千羽一王不会拒绝。”
田文浩听见张翰的话语,摇了摇头,“我们跑去千羽国境内修养,就如同一件白色的衣服染了一点颜色,不注意就无关紧要,注意了就是一个瑕疵,虽然我们的实力远远低于千羽国,但如果我们暴乱,对于众敌环视的千羽国而言,也相当于一次毁灭性的打击,只有我们保持着友善,没有丝毫的不满和愤怒,才更有可能保护我们的军权。”
“国君明见万里,是微臣考虑不周。”
“张爱卿不必如此,近日爱卿辛劳,一时没有醒悟也是情有可原,如今我丽国正值风雨飘摇之际,还需爱卿多多操劳。”
两人你侬我侬的聊着,很快就来到了望川镇城下,此时,杨峰带领着几位学士、爱臣全部在那驻足等待着他们过来。
田文浩见状,连忙下马,朝杨峰疾走而去,其他人自然也是下马紧随自己的国君。
杨峰见状,郑重的迎了过去,片刻,两人便站在了一起,两人双手都握着对方,一副久别重逢,他乡遇故知的赶脚。
“想不到,与千羽王再次相见之时,我却已是丧家之犬。”
“丽王不必如此伤感,这些都只是暂时的而已,我未能前往丽国,还请丽王不要介怀。”
“如果我站在千羽王的处境,我想我也会这么决定,而且我认为这是一个明智之举,只有如此驻防,才能没有后顾之忧。”
田文浩的话语,使得杨峰大为惊讶,想不到他的念头竟然这么的通达,如果只是顺服自己说的回话还好,要是想以此来降低千羽国的戒备,那就很让人头疼了。
“丽王能如此支持,我心里也好受了很多,已经安排人去准备酒宴了,先过去坐坐吧。”
“一切但凭千羽王安排。”
田文浩笑着回答道,在杨峰等人的带领下朝城内而去。
酒宴安排在望川镇镇长办公室内,入宴的除了千羽国的几位高层外,只有丽国国君田文浩、丞相程鹏、羽林大将军景昱、鸿泸寺卿田文镜、大学士张翰和驻守津临县城的绍国羽林大将军雷被,至于绍王刘能,则因为距离问题,而未能参加。
“诸位,今日宴席乃我等为丽国的到来而庆祝,主要目的除了迎接之外,还是准备就迁移一事,好好商议一番,将事情敲定下来,使得丽国百姓早日能够平安。”
看着这些人都已经入座,杨峰输率先开口说道,将今日洽谈的内容做个引导。
杨峰的话语刚刚说完,下首的丽国众人便互相对视了几眼,最后丞相程鹏微笑道:“移民一事,我们已经通晓百姓,由于时间紧迫,我们无法强制要求百姓移民,所以应该会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