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网游之帝国在崛起-第8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完转声出了聚义厅,朝家中而去,身后传来晁盖的喊声“教头珍重!”背影说不出的落寞。

第152章 后燕政权() 
林冲走后,一直没有发言的狄青也站了起来。

    “诸位兄弟,天下无不散的宴席,其实大家应该知道,小可,一直希望可以从军入伍,只是迫于现实,才不得已轮落这里,如今宋月皇朝腹背受敌,我想要在去试试。”

    “狄兄弟执意要走,去投奔宋月皇朝么?等会我们建国后,便成了宋月皇朝的死敌,到时候,我等兄弟不是要互相残杀么。”吴用开口说道。

    “学究放心,倘若有一天宋月大军与后燕沙场对峙,我一定不在其中!”

    狄青走后,慕容复、慕容博两父子在吴用的帮助下开始召集梁山各地大小贼众,确定了后燕的建立,慕容复也众望所归的当上了国君,慕容博成了太上皇。

    为了笼络人心,后燕建立后,便是大封群臣,由于晁盖在梁山的声望很大,又是前寨主,被慕容复封为一字并肩王,当然这只是一个虚设的王爵罢了,吴用已经决定一直将晁盖留在梁山之上,使其影响力慢慢退化,由慕容复来建立自己的权威。

    阮氏三雄和刘唐,至此依旧站在晁盖这边,对慕容复更是厌恶之极,出现无奈,刘唐被封为奉常,掌管宗庙礼仪;阮小二封为宗正,掌管皇族、宗室事务,阮小五被封为典客,掌管外交和民族事务;阮小七被封为少府,掌管专供皇室需用的山海池泽之税及官府手工业。

    四人都成了九卿之一,然可悲的是,四位武将却被分了文职,还是一些根本无用,或可有可无的清水衙门,短时间内,他们只能是被雪藏,直到他们改变心思,向慕容复俯首。

    那些支持慕容复的首领,当然是身居要职,为慕容复重用了,吴用梦寐以求的当上了丞相,成为后燕最高的行政长官,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

    邓百川被封为太尉,成为最高军政长官,负责管理全国军事事务。

    朱贵被封为御史大夫,主要管理记事,其地位相当于副丞相,主要职责是管理图籍、奏章,监察文武百官。

    公冶乾被封为郎中令,掌管宫殿警卫;风波恶被封为卫尉,掌管宫门警卫;萧让被封为治粟内史,掌管租税钱谷和财政收支;包不同被封为太仆,掌管宫廷御马和国家马政,戴宗被封为廷尉,掌管司法审判。

    至此,后燕的三公九卿就都圆满了,朱富成为鸿卢寺卿,负责外交,虽然和典客的职责冲突了,但大家都心知肚名,金大坚与候建成成军器监长官,负责后燕兵器、制甲的锻造,黄信、吕方、郭盛、白胜也都成了大将军。

    天武元年四月五日,千羽国附近水寇,正式与梁山之上建立后燕政权,鲜卑后裔慕容复登基为王,慕容容刚刚登基,在吴用的辅佐下,立马书信三封派人送去给自己的三个结义兄弟,而慕容博也开始书信给鸠摩智。

    通过这四人的身份地位和慕容复鲜卑族的身份,后燕将与契丹、西夏、大理、吐蕃等部落交好,甚至有可能被蒙元帝国承认,这对后燕极为有利,若有机遇,扩张后燕也是不无可能。

    而此时,杨峰还不知道梁山的情况,他正在宫中接待苏洵,如今距离苏洵出任中和殿大学士、千羽学宫校长一职已经有些时日了。

    现今对学宫终于有了初步规划,来向杨峰汇报一下,如果没有问题,他就准备实行了。

    苏洵将学宫分为两个模块,一为主课,二为自学,主课是指学子们必须学习的课程,负责学子们的启蒙和做人最基本的思想,比忠义仁勇信,礼义廉耻孝。

    自学就是不同学术的老师规定时间讲课,学子能自行选择是否对自己有用,是否去学习,比如画家教人绘画,书法家教人书法,学子们想学哪门技艺就去哪学,还有各大家的思想冲突,比如儒家、法家等等的诸子百家,各种学术、思想不同于足,由学子们自行决定选择学派,当然杨峰也可以规定学宫只能学什么学派。

    对此,杨峰表示支持,也没有否则任何学派的学术,不过杨峰还是提了一句儒学才是根本。

    苏洵连忙表示明白,儒学讲就的是忠君,大一统的思想,最利于巩固君王的地位,所以这也是各国一般都选择让儒学做为国学,其中以东汉帝国为最,其国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东汉帝国,儒学昌盛,少有其他学派的士子、先生。

    在苏洵的教育基础上,杨峰加上了弟子规的学习,并将其列为国学,每名学子必须认真复读。

    弟子规是清代教育家李毓秀所作的三言韵文,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编撰而成。全文共360句、1080个字。

    弟子规文笔自然流畅,朴实无华,深入浅出,情真意切,影响非常深远,在现实国家的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甚至被引为国学。

    弟子规的出现并不是杨峰窃取古人成果,因为在帝国崛起中就已经出现了,当然首先出现的地方是满清帝国,后来留落世界各地,所以对于杨峰的提议,苏洵没有任何疑问。

    本来两人相谈,一个时辰就足够了,只是杨峰想要拉进两人君臣之间的感情,硬是畅谈天下大势,拖到午时,请苏洵在皇宫里于他共进午餐了。

    不过,这次的谈论,对杨峰也是受益匪浅,不仅开阔了眼界,还知道了很多诡异秘事,让杨峰知道了,这天下真的有修道者,炼气士。

    可是知道的越多,杨峰就越是费解,有着修道者和练气士的存在,统治世界的为什么一直都是只会些许武力的凡人。

    难道是凡人有对抗修道者的实力?或许主神在约束着他们?可是如果有一天,主神松开了这种约束,那么这天下会变成什么样呢?杨峰不得而解。

第153章 外交事宜() 
“鲁将军,梁山上的林教头过来了,说是要见你。”

    一个士兵跪倒在鲁智深的面前,躬身禀报道。

    “噢!”此时鲁智深正拿着一块布料,漫步尽心的擦拭着自己的禅杖,听见这士兵的禀告,不由疑惑一声。

    随后哈哈大笑,将禅杖和抹布往桌子上一丢,“想不到,他这么快就来了,你下去给我到火头营弄些酒食过来,洒家亲自去接他。”

    “喏!”那小兵闻言连忙起身退出了营帐。

    而鲁智深也是紧随其后,出帐向营外走去。

    鲁智深刚出营外,就和林冲对上了眼,鲁智深立马发现了林冲的异样,鲁智深虽然表面上是个蛮汉,其实内心确实非常细腻的,立马就猜出了个八九不离十。

    “哈哈,教头终于来了,洒家真是好等啊,速速随我入帐。”

    “以后在下就得靠提辖照扶了。”林冲见状,也勉强露出些许笑意。

    两人进了鲁智深的营帐后,鲁智深开口说道:“来来来,教头随我入座,我已经让人下去准备酒食了,今日我们不醉不归。”

    林冲闻言坐了下来,“如今正值正午,提辖呆在营帐中酗酒,也不怕被告到上面去啊。”

    “哈哈,洒家平日待他们不薄,不能应该不会的,而且现在也没战事,程将军比我更是如此,他又怎么会怪罪于我,要不是他今天回家看望老母,我倒要把他也喊来了喝上两杯。”

    林冲笑笑,也不在多言了,不久,便有几名小兵拿来了些许酒食,替两人摆好好才退了下去。

    鲁智深给两人倒上酒后,也不招呼,自己猛饮了一口,“教头既然过来了,便留下,与我共同为千羽王效命吧。”

    “嗯,这次过来,我就是投奔提辖的,好在提辖这里谋个闲职。”林冲也喝了一口烈酒,淡笑道

    “教头这是如何?洒家这里哪有什么职位适合教头,一会我派人去向国君汇报教头的来意,明日在教头去求见国君,以教头的身份和国君的往昔作为,必能谋得一官半职,可比屈居洒家这里要好的多了。”

    “此等小事,岂可叨唠千羽王,况且我又寸功未立,若是真的当了将军,必然引起其他人的不满,到时候岂不是不美,还是提辖给我安排个队正当当吧,若我真有本事,官职晋升只是时间问题,若没本事,也免得徒增他人笑话。”

    “好了,好了,这事明个在意吧,教头既然过来了,洒家是肯定要通报国君的,至于国君怎么安排就不是我们能左右的,我们喝酒喝酒。”

    “三位爱卿可有妙策?”杨峰看着许贯忠、郭嘉和陈晨三人,出言问道。

    杨峰今天将他三人召集到御书房来,就是为了商议千羽王外交问题,和今后对周边列国的态度。

    “微臣比较支持安外必先安内的思想,觉得我们应该先解决内部问题,那么我们内部有哪些问题呢?第一,步兵军团的建立,其中新兵太多,如果突然有战事,将领们很难对他们如臂指使,所以我们需要抓抓练兵的事情,当然,练兵之事,非我等文臣所擅长,需要国君去找将军们商议。”

    许贯忠率先开口道,他叫杨峰点头后,有继续道:“第二是我们收编的三支黎族部落,估计安居于胜休县中,这些人都不会汉语,很难和百姓能沟通,这样他们就很难真正的融入我国,而且,他们以前在十万大山中都是靠狩猎为生,根本不懂农作物播种养殖,这使的他们至今,依旧靠着国家的接济生活,虽然目前国库粮食充盈,但长此以往也不是办法。”

    “许爱卿以为该如何解决呢?”

    “语言方面,两族不通,很难学习,我们需要征募一些通其他种族语言的人才,不仅是为了这些黎族百姓,我国以后也可能会和其他种族的人打交道,有备无患,在这之前,微臣准备抽空多过去走动走动,先教他们一些基础用语;至于生活的话,这些黎族百姓年龄普遍不是很高,完全可以让他们去工部做工,而且,他们以前都是在大山中,与野兽为伍,体魄也普遍强于汉民,是非常优秀的预备士兵。”

    “先让他们去工部做工吧,他们身体确实强壮,只是沟通存在问题,不宜充军。”

    许贯忠闻言点了点头,其实他也是这么觉得的,“还有一点就是联盟国问题,攻桓一役,我国占了两县余地,还有大批物资,可谓是收获丰盛,而出兵协助我们的陈国和翟国却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战利品,如果我们不能做出表示,不论其他6国,翟国和陈国极有可能对我们产生不满,十分影响联盟关系,而且,两国与我国都有联姻关系,也是联盟国中最支持我们的国家,非不得了,我们还是需要按抚两国。”

    “嗯,许卿言之有理,当初攻桓之前,孤也说过,如果能赢,必当感谢出兵协助我们的盟国,现在也该遵守诺言了,这样吧,如今步人甲的制造也步入正轨了,而我军还没有正式编制,都处于闲置状态,就送陈、翟两国各白银级步人甲100件,黄金级步人甲1件。作为谢礼,另外调拨10万单位粮食赠给翟国,算我们做为盟主国对下属国的接济,不然翟国很难缓过气来。”

    “国君圣明!”郭嘉闻言不由开口赞道。

    杨峰早以习惯臣子们对自己称赞,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