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能有白面饼和肉干吃,就已经算是非常不错的口粮了,而且不仅仅是他们,在行军打仗的时候,就连张毅都是吃的这种口粮和一些稀粥,所以从没有人对口粮有过抱怨,反而都很知足。
“不行,怎么能让你们饿着肚子打仗呢?”中年人也是个非常执拗的人,他一手一个拉着两个定平军战士,同时大声喊道:“乡亲们,俺是吴老三,大家快出来吧,这些当兵的,跟以往的不一样,他们为了救咱们,连续赶了两天一夜的路,到现在已经两顿没吃饭了,大家把家里的粮食拿出来,犒劳犒劳这些当兵的吧。”
或许是吴老三在街坊里有一定威信吧,又或者是吴老三的话触动了四周八遭的街坊,在吴老三连喊几遍之后,越来越多的百姓打开了家门,好奇的向外张望着。
“乡亲们,”拉着两个战士走到街上,吴老三喊道:“乡亲们,大家看看,看看这些当兵的,他们不是以往那些兵痞,他们是真正为咱们老百姓做事的兵,为了来救咱们,他们连续赶了两天一夜的路,而且已经两顿没吃饭了,他们帮咱们把鲜卑人都杀了,为咱们出了气,报了仇,把咱们从鲜卑人手里救了出来,而且打完仗之后,居然还来给咱们这些平头百姓擦门,咱们是不是应该感谢他们,让他们吃饱了在打仗?”
吴老三的话一说完,在场的百姓都惊呆了,看看那些定平军战士,再看看他们手里拿着的捅和破布,老百姓们什么都明白了。
“老吴说的对!”
听完了吴老三的话,一个年纪更大一点的老伯站了出来。
“乡亲们,”站在街道上,老伯高声喊道:“大家听我说,要是没有他们,咱们还要被那帮可恶的鲜卑人欺负,现在,这些当兵的救了我们,他们就是我们的英雄,咱们不能让英雄流了血,还要饿着肚子帮咱们干活儿,现在,咱们把咱们家里的粮食都拿出来,能拿出多少来,就拿出多少来,至少先让将士们吃饱,大家说对不对。”
“对,乡亲们,人家救了咱们的命,咱们那点粮食来感谢他们也是应该的。”
“我同意,我家还藏着半袋粟米,我愿意全拿出来。”
“我家里还有多半袋豆子,我这就去拿。”
“”
这个年代的老百姓,都是憨厚朴实的,说全拿出来就真的把家里的余粮都拿了出来,有的还立刻返回家里开始生火给定平军熬粥。
“拿着吃吧,”把一块黑黄色的面饼硬塞进一个士兵的手里,吴老三自责的说:“哎,俺们的粮食都被那群饿狼一样的鲜卑人抢走了,只能拿这些来犒劳英雄们了,真是太”
吴老三说着说着,声音都有些哽咽了。
“不行,大叔,俺们不能吃,吃了就违反军规了。”
“什么军规不军规的,你们又不是抢的俺的。”
“不行,真的不行。”
“”
一块饼,一个硬要给,一个坚决不要,这画面看起来有些滑稽,但却很真实。
老百姓的心怀感恩,主动拿出粮食报答浴血奋战的战士,而定平军战士牢记军规,宁愿饿着肚子也不敢吃,这在汉末是根本看不到的场景,但却实实在在的发生了。(。)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220章 心碰心()
“关将军到!”
就在吴老三和战士互相“客气”的时候,突然有人高喊关羽来了,听到那喊声后,在场的所有战士立刻站直了身体,都齐刷刷的看向了同一个方向。
顺着战士们的目光,百姓们看到了一个面如重枣,长髯过胸,威风凛凛的将军,正迈步朝他们走来,此人不是关羽还能是谁。
“敬礼!”
看到关羽的瞬间,带队的排长长喝一声,然后全身挺直,右手迅速抬起至自己的太阳穴旁,同时表情严肃的向关羽行注目礼。
排长喊出口令之后,在场的所有定平军将士齐齐抬起右手,然后一齐向关羽行注目礼,所有人的表情都很严肃,目光都带着崇敬。
定平军的军礼,跟后世的军礼是一样的,下级士兵见到上级行军礼和注目礼,是张毅对所有定平军将士的统一要求,而上级也同样要对下级回礼,张毅行军礼制,是想慢慢用军礼,在军队中取代跪拜和拱手礼,但这并不容易,只能慢慢的推广,慢慢的转换将士的思想。
“回礼!”
同样将右手放在太阳穴上,关羽站在原地扫了一圈所有士兵后,才放下了自己的手。
上级扫视所有下级,是回礼的要求,而关羽扫视一圈之后,也对现场发生的状况有了大概的了解。
看到有士兵手里拿着老百姓的粮食,还有不少百姓手里都拿着粮袋表情有些惊慌,关羽立刻皱起了眉头。
“怎么回事?”双眉紧紧的拧在一起,关羽厉声喝道:“你们在干什么?不知道军规吗?竟敢抢夺百姓的粮食!”
关羽出现在这里,完全是意外,他之前是去吊唁阵亡的士兵,并探望受伤的士兵去了,回来的时候听到这边乱糟糟的,以为是士兵和老百姓起冲突了,这才急急赶了过来,而赶过来的时候,借着月光,关羽误将士兵与百姓“互相”的客气,看成了是有些士兵再抢百姓的粮食,因此才如此的严厉。
关羽那凝重的表情和严厉的语气,吓得一众士兵都不敢开口了,有些手里拿着老百姓粮食的士兵,赶忙将手里的粮食又塞回到了老乡手里。
看到士兵们一个个都沉默不语,关羽更加会错意了,他以为士兵们真的是再抢老百姓的东西,刚要开口喝斥他们呢,吴老三却抢先一步开口了。
“这位将军,俺,俺叫吴老三,”结结巴巴的报出自己的名字后,吴老三冲关羽摇摇头说:“您别误会,不是他们抢俺们的粮食,是俺们看士兵们饿着肚子,主动拿给他们吃的。”
“对对对,这位将军,您可千万别误会。”
“对,是俺们主动的。”
“您千万别责备他们啊,他们都是好人啊。”
“”
在一众百姓的解释下,关羽很久就弄明白了事情的起因,这让关羽不由的对张毅更升敬佩之心,也对老百姓的看法发生了改变。
之前在剿除流民聚集形成的流寇时,关羽曾经亲自同那帮流寇对过话,那一次那帮流寇给关羽的印象很不好,总体来说就十二个字“刁顽蛮横,张狂自大,目无法礼”,为此关羽还像张毅抱怨过,张毅听完哈哈一笑,没跟关羽说什么,而是命人端来了一盆水,并让关羽看盆里的水。
盯着水面看了半天,关羽都没看出什么门道来,当时张毅就问他,‘云长,你在水里看到了什么?’关羽自然是回答看到了自己的脸;接着张毅又问‘你看到的脸是面带微笑,还是冷冰冰的面无表情?’关羽一向是不苟言笑的人,自然是面无表情的,于是张毅便让他笑笑,等关羽笑过之后,张毅接着又问‘这次你在水里看到的是什么’,关羽回答‘看到了一张笑脸’。
关羽一说完,张毅笑着告诉他‘只有你对别人笑,别人才会对你笑,你与流寇们谈判的时候一定是绷着脸,冷冰冰的,流寇们才会以同样的态度对你’。
听完了张毅的话,关羽虽然觉得有点道理,但却并不认同,察觉到关羽并不认同自己的观点后,张毅又说,‘刁民暴民只是少数,老百姓大多都是淳朴善良的,你对他好,他就会对你好,若是不信的话,拿出真心去和百姓心碰心,碰过之后你就明白了’。
到现在,关羽才真正明白了,张毅说的‘心碰心’是什么意思了。
对着一众百信深施一礼,关羽拱拱手说道:“乡亲们,你们的心意,我们定平军心领了,但东西我们是真的不能要,第一,我们定平军有严格的军规,任何人不得取百姓一针一线,连一针一线都不能取,更可况是乡亲们的粮食了;第二,我们连夜奔袭强隐城,是因为我们同样是炎黄子孙,在你们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赶来这里理所应当的,所以不存在什么感激,感恩,因为我们脱下军装,也跟你们一样就是普通的老百姓。”
略微停顿了一下,关羽又继续说:“第三,虽然我们是连夜奔袭的,但是我们有带着干粮,并不是没有吃的,所以乡亲们,请回去休息吧,另外我还要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明天午时,百信们可以来县衙领取一部分口粮,当然这些口粮大多也都是鲜卑人从你们手里抢的,不过就是物归原主罢了。”
“什么?还要给我们粮食?”
关羽最后的话,彻底将在场的百姓惊呆了,当兵的不要他们的粮食,还要给他们粮食?这在以前简直闻所未闻,一众百姓听了,一时间感觉有点蒙。
把想说的说完之后,关羽一声令下,所有定平军将士立刻收拾了自己随身所带之物,在各自长官的带领下,跟随关羽一起离开了。
夜色越来越深,街道上又恢复了平静,随着时间的推移,东方渐渐露出了鱼肚白,慢慢的,太阳也露头了,担心了一晚上的左云百姓,纷纷走出了家门。
“啊”一个青年大咧咧的伸个懒腰之后,慢慢的打开了自己家的门,一开门他愣住了:“嗯?昨晚不是打仗了吗?怎么街上如此的干净?”
好奇之心,青年小心的走出了家门,刚一出门他突然听到自己家边上的巷子里,有异响传出,他赶忙循声望去,这一看,青年整个人都惊呆了。(。)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221章 睡大街()
“这这是怎么回事?”
看着巷子里横七竖八躺着的定平军战士,青年人被吓得呆若木鸡,要不是其中有一些人传出了鼾声,青年人肯定以为自己看到的是死人。
不仅仅青年人家旁边的巷子里有熟睡的定平军战士,整个左云城内,只要是背风的地方,都有定平军战士在熟睡,他们或躺或卧,或靠着墙,或三五人互相依靠着,睡觉的样子千姿百态,却都睡得很香甜。
由于是奔袭没有携带辎重,所以疾风营的战士们根本没有营长可以搭建,不过他们倒是可以就地取材来搭建营帐,但昨晚他们他都太累了,收拾完街道之后,连营帐都顾不上搭了,全都躲到了背风的巷道里和衣而睡,这对他们来说很平常,寒冬腊月里只要用火把地烤热了,他们都可以裹着毯子席地而睡,更何况现在快七月了。
其实左云城里原本有鲜卑人的营帐,但是鲜卑人的营帐在之前的战斗中,不是被焚毁了,就是血腥味儿太浓,还有鲜卑人身上特有的那种体味,战士们大多不愿意住,仅有的几座完好干净的营帐里,睡着的是已经永远睡着的兄弟,对于定平军的战士们来说,那些永远睡着的兄弟,才更应该休息的好一点,而他们宁愿睡大街。
虽然睡大街这种事在定平军将士眼里很平常,但在左云城的老百姓眼里却是了不得的大事,一群当兵的居然没把他们从家里赶出来,宁愿自己睡大街?这简直是难以理解的事,而就在众人大惑不解的时候,一个老者站了出来。
“乡亲们,安静一下,”将声音压低,老者轻声道:“乡亲们,老赵我活了大半辈子了,像今天这种场景,我也是第一次见,但不管怎么说,是他们把鲜卑人赶走的,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