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王首辅-第1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胱〈麓掠杏唷

    再说宁王世子回到王府,越想越是愤怒,越想越是不甘心,于是又带着士卫离开了王府,直奔监察御史刘忠的住处。

    在此值得一提的是,监察御史是隶属于都察院的言官,每个省都派驻有若干名监察御史,负责纠察地方官员,某种程度上相当于现在中央派遣到地主的纪委官员,属于皇帝的耳目,所以御史的官职虽然不高,但地方官员都得敬着,否则被御史抓到把柄参一本,那就吃不了兜着走。

    刘忠便是纠察江西道的监察御史,那天在藤王阁上作为文会的评判,此人看似公证,但实际暗地里却是依附了宁王府,而且最后一场的丹青加赛,刘忠便把票投给了南昌府的祝青山。

    而这次的院试,御史刘忠正好是同考官(即副考官)。

    宁王世子本来是想直接阻止徐晋参加院试,让他考不上秀才的,现在计划破产了,心中极为不甘,于是便打算动用刘忠这名院试副考官暗作手脚了。

第144章 院试(上)() 
房间里,徐晋让二牛弄来了热水,然后亲自给谢二剑清洗了伤口,再敷上金创药包扎好。

    尽管谢二剑腰间的伤口很浅,但在没有抗菌素消炎药的年代,徐晋可不敢有半点马夫大意,要是二舅子出什么事,回去也不知怎么向小婉那丫头交待。

    “他娘的,下次见到唐寅那烂人,老子非把他揍成猪头。”谢二剑本来就对唐伯虎这老票客瞧不顺眼,这次竟然害得妹夫被抓到宁王府中,差点就错过院试,所以心中更是恼火。

    徐晋却是明白这件事恐怕与唐伯虎无关,这个好酒贪色的家伙只是被萧玉雪利用了。

    彼此又聊了几句,谢二剑和二牛便离开了房间,各自回房休息了。

    徐晋犹豫了一下,也关上房门吹灯上床睡觉,明天五更就得起床赶到考场,还是抓紧时间休息要紧,那件事还是等考完院试再告诉孙巡抚吧!

    当时地宁王府的大牢中,南昌知府宋以方写了个“丼”字,又语言暗示了几遍,徐晋估计是府衙那口水井中藏了些极重要的东西,而宋以方的意思明显是让徐晋把这条消息告诉孙遂。

    刚才人多口杂,所以徐晋并没有把这件事说出来,免得走漏了消息,准备再找机会私下了里告知孙遂。

    ……

    院试在提督学院的考场举行,五更打后,陆续有考生提着灯笼来到考场外等候入场,渐渐排起了一条数十人的队伍。

    这时,一名体形矮小的考生提着灯笼一溜小跑地赶到队伍后面,一边庆幸地道:“嘿,还好人不多,今天定能抽一个上上号。”

    排在前面那名考生下意识地回头看了一眼,忽然眼前一亮道:“这不是延年兄吗?”

    “咦,原来是望川兄啊,你来得倒是挺早的。”

    敢情这两名书生互相认识。

    望川兄感叹道:“不早一点不行啊,之前府试我就是因为来得太迟,上号都被人抽光了,结果拿了个臭号,在下是不想再重蹈覆辙了。”

    延年兄肃然起敬道:“望川兄拿了臭号竟也能通过府试,佩服!”

    “哪里哪里,正所谓久入鲍鱼之肆而不闻其臭,习惯了就好。”望川兄脸上略有得色。

    话说这位望川兄乃饶州府人,府试时确实拿到了臭号,不过这家伙那会刚好有点冒感鼻塞,用嘴呼吸根本闻不到臭味,最后竟然让他吊车尾通过了院试,此后便一直拿这件事吹嘘。

    “啧啧,若是换着我,恐怕连隔夜饭都饭都能吐出来,哪还有心思做题!”延年兄揉了揉鼻孔特大的朝天鼻,这家伙的嗅觉比较灵敏。

    望川兄左右看了一眼,故作神秘地道:“延年兄,我这有件新鲜的事儿你想不想知道?”

    延年兄顿时来了兴趣:“说来听听!”

    “上饶县徐晋知道吧?”

    “当然知道了,此子现在可出名了,前几天在藤王阁上一曲《临江仙》,还有那创新的素描硬笔画,均是惊艳四座,可惜在下无缘一见。”

    望川兄哂笑道:“其实那徐晋只不过是一名好色贪杯之徒罢了,有什么好可惜的!”

    延年兄奇道:“哦,望川兄何出此言?”

    望川兄见到附近的考生都在竖着耳朵倾听,于是便得意地爆料道:“那徐晋住的是高升客栈,而在下正好也在该客栈落脚,听客栈的掌柜说,连日来萧大家数次下帖请他均遭了拒绝。

    本人本来对他万分敬服的,谁知昨天他竟然和唐子畏一起去别院会萧大家了,并且整晚未归。我听大堂的掌柜说了,似乎是萧大家留宿了他。”

    此言一出,四下顿时哗然,本来文人士子偶尔喝喝花酒也不是多大的事,名士风流嘛,可是第二天就要参加院试,竟然还去喝花酒,而且还是过夜,这就有点说不过了。

    一名考生禁不住插嘴道:“嘿,我听说唐子畏以前也试过考前宿妓,结果被提学大宗师废了考卷,果然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啊!”

    “在下闻提学大宗师许大人为人刚直,这次会不会也直接把徐晋的考卷给废了?”

    “嘿嘿,你们说徐晋会不会操劳过度,连今天的院试都不来了,那根本不用提学大宗师废黜他的考卷!”

    四周顿时响起一阵幸灾乐祸的笑声,自古文人相轻,徐晋近来风头太猛了,自然引起来其考生的妒忌,自然很多人乐意见到他出丑。

    话说这名望川兄倒不是宁王世子安排来散播谣言的,这家伙确实也住在高升客栈,昨晚二牛从萧花魁的别院跑回客栈,与谢二剑在大堂那段对话被掌柜听到了。

    正好这掌柜为人比较长舌,见到徐晋果真整晚不归,便跟这位同样长舌的望川兄透露了。

    于是乎,一众在门前等着考场开门的考生穷极无聊,便热烈地讨论起徐晋考前宿妓的这件事,甚至有人在对赌,赌徐晋今天能不能来参加院试。

    随着时间推移,赶到的考生越聚越多,徐晋考前宿妓这条桃色新闻也像滚雪球一样传播开来。

    正在大家津津乐道的时候,忽然有人喊道:“大家快看,那个就是上饶县徐晋,旁边的是铅山县费懋贤和费懋中。”

    众人循声望去,整条队伍的目光齐刷地望向同一个方向。

    这时,徐晋和费家兄弟正往提督学院门前行来,身后还跟着孙遂派来护送他们的三十名亲兵。

    此时,徐晋一身浅蓝色的童生直裰,虽然个头是最矮的,但生得唇红齿白,淡定从容的气质让人的目光首先便注意到他。

    “子谦,似乎有点不对劲啊!”费懋中皱了皱眉道。

    徐晋不动声色地点了点头,那些考生一个个目光怪异地看过来,就算是白痴都瞧出不对劲了。

    “啧啧,这位就是徐神童啊,长得倒是挺英俊的,再加上满腹才学,难怪受到萧大家的菁睐。”

    “不是吧,这家伙竟然还能来参加院试,难道萧花魁昨晚没把这小子榨光?”

    “嘿,说不定这小子精力旺盛呢,瞧瞧他现在还多精神,太可惜了!”

    一些考生交头接耳地低声讨论着,见到徐晋还能从萧花魁的肚皮上爬起来参加院试,显然觉得十分遗憾。

    这时信江书院的院首卫阳,带着书院一众同窗围了上来,皱着眉问道:“子谦,到底怎么回事?有传言称你昨晚留宿萧大家的别院,可有此事?”

    徐晋不禁皱了皱剑眉,难道宁王世子竟然还派人散播谣言?

    费懋中连忙道:“大师兄千万别听信了谣言,子谦昨晚上是被宁王世子抓到王府中了……”

    也不用徐晋多费唇舌,费家兄弟便把事情解释清楚了,书院一众同窗听完后个个义愤填膺,纷纷怒骂宁王世子手段卑鄙。

    “徐公子既然安全到了考场,我们这便回去向巡抚大人复命了!”亲兵队长范毅拱了拱手,带着一众弟兄转身离开。

    现场再次炸锅,敢情徐晋不是被萧花魁留宿,而是被宁王世子给抓了啊!

第145章 院试(中)() 
宁王世子在上饶县大街上调戏费阁老的侄女时,与挺身而出的徐晋起了冲突,甚至意欲仗剑杀人,最后被孙巡抚驱逐出城并遣返封地南昌。

    这件事已经是街知巷闻了,因此宁王世子与徐晋有怨是不争的事实,他在院试之前抓了徐晋便不足为奇了。

    而且,孙巡抚竟派了亲兵护送徐晋前来参加院试,更加证明了这一点。

    所以舆论很快就反转了,刚才还在嘲笑讽刺徐晋考前宿妓的考生们,转而纷纷对宁王世子的卑劣行径口诛笔伐,就连南昌府本地的考生也有人开骂。

    虽说文人相轻,但若是有人损害读书人的利益又不同了,宁王世子在考前把徐晋给绑了,这种行径刺痛了所有考生的神经。

    十年寒窗苦读为的是什么?为的就是有朝一日能通过科举鲤鱼跃龙门,改变自己的命运啊,而宁王世子如此明目张胆地绑架考生,毁人前途,自然引起所有读书人的同仇敌忾。更何况宁王世子这次可以绑了徐晋,那以后看那个考生不顺眼,是不是也可以在考前绑了他,让他没办法参加考试?

    所以一时间,提督学院前都是怒骂宁王世子的声音,有人甚至提出考完试后到巡抚衙门陈情,要求巡抚大人主持公道,严惩胡作非为的宁王世子。

    宁王世子若是看到这种情况恐怕要气得吐血了,好不容易挑起南昌府和广信府考生的争斗,从而在本地考生中刷起来的好感瞬间化为乌有,正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随着三声梆子响,嘈杂的人群总算安静下来了,考场的大门缓缓打开,院试开始入场了。

    院试是童子试三关中的最后一关,也是最重要的一关,通过了院试就能获得秀才功名了,成为正式的“读书人”,即使以后考不上举人,在本地也能体面地生活,最不济开一间私塾也能混上一口饭,养活一家老小不成问题,而且还受人尊敬。

    正因为如此,所有考生对这场院试都极为重视,怀揣着火山一样的热忱,一个个神色凝重地等候进场,祈求一切顺利,尤其不要拿到臭号。

    然而,这些考生中注定绝大部份人将名落孙山。明朝的各州府的秀才录取名额是有严格替定的,一般是按照粮食产量来划分,产粮20万石以上的为上府,录取秀才人数五十人左右,产粮20万石以下为中府,录取秀才三十人左右,产粮10万石以下的为下府,录取秀才十数人。

    江西省一共有十三个府,录取的秀才总人数也就三百人左右,而这次参加院试的考生接近两千人,录取率不足两成,所以说注定绝大部分考生要梦碎考场。

    院试入场的程序跟府试和县试差不多,先是搜子搜身,然后是唱保,抽取号牌。

    徐晋和费家兄弟来得较迟,几乎排到最后了,等了近半个时辰才轮到进场。

    徐晋跟在费懋中的身后出示了考引,那名负责唱保的官员竟然正是监察御史刘忠,他是这次院试的同考官,唱保这种小事本来还用不着他亲自动手的。

    刘忠微笑着接过徐晋的考引,大声念道:“上饶县考生徐晋,年十五,身量四尺又八,面目清秀,皮肤白晳……”

    两名负责作保的禀生均点头确认后,刘忠把考引交还徐晋,微笑道:“徐子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