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王首辅-第1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徐晋只好依言喝了三杯。

    太白楼四楼全是雅间,如果没有身份地位,即使再有钱都没资格在这里宴客。

    此时,四楼一处雅间内正檀香袅袅,由整根木桩雕琢而成的茶几旁,正有三人在品茗清谈,而且均是一身道袍,发束道髻,其中一人正是那天在藤王阁担任评判的李士实。

    李士实六十许岁,头发花白,脸色红润精神,颇有点鹤发童颜的出尘味道。李士实曾经官至都察院都御史,后来因瞧不惯当今正德皇帝嬉游成性,故愤而致仕回了老家南昌,如今是宁王府的座上宾。前文曾经提过,李士实精通风水学,乃风水流派“峦头派”的代表人物。

    此时与李士实品茗清谈的两人均是王府豢养的江湖术士,一名叫李自然,另一名叫李日芳。

    话说这些江湖术士都喜欢给自己取姓李的名字,或许是因为唐朝李淳风这位大忽悠太出名了吧,这位和袁天罡并称初唐两大神人,著名的预言奇书《推背图》就是这两人合著的。

    李自然声称自己能知“天命”,宁王朱宸濠之所以生出谋反之心,与这位李自然也不无关系,因这这家伙曾经告诉宁王朱宸濠,说他有天子之相,朱宸濠信以为真了。

    另一位李日芳则自称懂得望气之术,曾说过南昌城的东南角有天子之气,于是朱宸濠便在那里建了一座阳春书院来收纳天子龙气。

    此时,三位李大仙正悠闲地喝着茶,一边谈些玄之又玄的风水相学,楼下忽响起阵阵喧哗嘈杂之声,而且还越来越吵。

    李自然不禁皱眉道:“什么人在此喧哗扰人清静!”

    李士实微笑道:“今日院试放榜,估计是那些考生摆宴庆祝而已,李道长乃修行之人,何必与这些凡夫俗子一般见识呢!”

    李自然顿时有些不自然了,作为修道的“世外高人”,这点养气功夫都没有,确实有点丢价,端起茶杯浅尝了一口掩饰尴尬。

    “若虚道长所言极是,正所谓道法自然,道心稳固之人又岂会轻易受旁人影响呢!”

    旁边的李日芳皮笑肉不笑地说一句,嘲讽的意味很明显,正所谓同行是冤家,更何况两人同是王府内混饭吃的“高人”,所以平时便互不对眼,自然不会放过讽刺打击对方的机会。

    李士实乃六十多岁的老官僚了,哪瞧不出两人之间的明争暗斗,所以并不接李日芳的话茬。

    正好此时一名小二进来加热水,李士实便随口问道:“楼下谁人喧哗?”

    小二赔着笑道:“今天院试放榜,楼下被广信府和南昌府的诸生包场了,扰了三位道长的清静,实在对不住。”

    李士实微笑道:“无妨,本次院试的案首可是南昌府考生?”

    小二笑道:“那倒不是,而是广信府上饶县的徐晋徐公子。”

    李士实心中一动:“哦,竟然是他,那岂不是连中三元了!”

    小二猛点头,崇拜地道:“可不是,话说这位徐公子虽然年纪轻轻,不过却才高八斗啊,蝉联县试、府试、院试三案首,咱大明立国至今就独他一份儿了!”

    童试三案首被称为“小三元”,虽然含金量远不如“大三元”,不过也是相当了不起了。

    这名小二显然是个话嗑,话匣子打开便关不住了,继续道:“刚才小的加水经过时,那徐三元正吟诗来着:

    李杜诗篇万古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啧啧,案首不愧是案首,咱就算不懂诗,听着这首也觉得有气势!”

    李自然淡淡地道:“不过取了秀才功名而已,竟敢如此狂傲自大,看来也只是浅陋轻狂之辈!”

    话说李自然刚才吃了挂落,对楼下发出噪音的众考生都十分不爽,这时禁不住出言嘲讽。

    店小二讪讪地笑了笑,李士实微笑着挥了挥手道:“你且退下吧!”

    店小二连忙提着水壶退了出去,关上门后撇了撇嘴,暗道:“呸,牛鼻子道士,装什么装,浅陋轻狂之辈?有本事你也考个小三元啊!”

    房间内,李士实若有所思地喝着茶,他精通风水学,在相术方面也有研究,那天在藤王阁上见到徐晋,便觉得此子面相奇特,当天回家后还特意翻了许多相术书籍,反复研究了许久。

    不过越是研究,李士实反而越迷糊了,根据相学所述,这个徐晋理应是福薄早夭之相,不过现在却活得好好的,而且命宫锃亮洁净,中岳秀挺红润,眉目清明,神彩照人,这可是大富大贵,平步青云的征兆啊。如今徐晋连中三元便恰好证明了这一点。

    ……

    宁王府东院,宁王世子将一只茶杯摔碎在地,杯中茶水飞溅到了监察御史刘忠的脚边。

    刘御史脑门渗出了一层细汗,战战兢兢地坐在座位上不敢动。

    宁王世子脸色阴沉无比,指着刘忠大声骂道:“废物,瞧瞧你办的好事!”

    宁王世子交给刘忠的任务是要让徐晋不能通过院试,最后结果徐晋不仅没有名落孙山,反而高居院试榜首,试问宁王世子如何能不怒?

    刘忠心中苦涩,无奈地道:“世子殿下,下官也没料到许逵会如此倔,竟然点了徐晋为案首啊。”

    宁王世子目露狞意,厉声道:“许逵,敬酒不吃吃罚酒是吧,不知死活的东西。”

    话说院试第二场考完的当晚,刘忠便上门找了主考官许逵,委婉地表达了宁王世子要求徐晋落榜的意思,谁知反而被又臭又硬的许逵给当场反脸骂了出来。

    而且,许逵第二天还停了刘忠这位副考官的评卷资格,改由他直接与阅卷人员对接,考卷不再经过副考官评审。

    话说,徐晋院试第二场的排名才是第六,不过许逵却是毫不犹豫地点了徐晋为案首。

    本来,许逵对徐晋的治政理念不认同,就算徐晋两场均拿了第一,他都不会点徐晋为案首的,不过许逵为人刚直,说白了就是屎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

    宁王世子暗动手脚对付徐晋,还让刘忠来“威胁”许逵,这反而犯了许逵的臭脾气,于是许逵干脆把徐晋点为案首,其中有斗气的成份。

    你宁王世子不是想徐晋下榜,不是警告我不能录取他吗?本官便偏要录取他,还要点他为案首,你宁王世子能奈我何?

    所以说,徐晋白捡了一个院试案首,而宁王世子却气得菊花痛!

    宁王世子黑着脸沉吟了片刻,忽然狞笑道:“考前广信府的考生不是公开讨论过卫所制吗?而府试的第一场策论就考了相似的题目。刘御史,你到布政司举报许逵泄露考题,再上奏本弹劾他,剩下的就交给本世子了。”

    刘忠面色一变,连忙道:“世子殿下不可啊!”

    刘忠虽然迫于压力依附宁王府,但他也不想做得太过份,整徐晋一名考生就算了,一旦弹劾许逵泄题,牵连实在太广了,而且后果会十分严重,广信府上百名考生恐怕会被削去功名。

    关键是刘忠自己身上也不干净,这案件一查,若是最后板不倒许逵,自身恐怕会遭到反噬。

    宁王世子面色一沉道:“为何不可?”

    刘忠苦口婆心地劝道:“世子殿下,一旦举报主考官泄题牵连太广了,必然有大批考生会遭惩处,怕是王爷也不同意这样做吧!”

    宁王世子顿时沉默了,他虽然水平不咋的,但也知道父王目前正在大力拉拢读书人,要是这个时候整掉一个府的考生,那些读书人恐怕更加会敌视宁王府了,话说上次绑架徐晋的事,还有几个不怕死的书生跑到王府前大骂呢!

    刘忠见宁王世子不再坚持,不禁暗捏了把汗。

第154章 危机再起() 
徐晋的一首《论诗》引爆了全场,再加上有土豪出资刊印诗册,所以太白楼三楼的庆祝宴演变成了诗会,吟诗作对的声音此起彼伏,一众书生为了助庆,甚至把碗碟翻转底朝天,用筷子敲击,气氛热烈到炸开。

    然而,正当一众书生狂歌纵酒时,街上传来阵阵惊呼哄笑声,竟然把楼内众书生的声音都盖住了。

    一名靠窗的书生下意识探头往街上看了看,顿时一口浊酒喷出,差点连眼珠都瞪了出来,连声道:“岂有此理,有辱斯文啊,有辱斯文啊……哈哈!”接着又捧腹大笑!

    楼内众人纷纷挤到窗前观看,徐晋也探头望去,顿时神色怪怪的,唐伯虎那货竟然……真做了!

    麻石铺就的大街之上,但见一名赤身露体的中年大叔,双脚穿木屐,肩扛一根竹竿,竿头上挑着一只包袱,正哒哒哒地沿着街道,旁若无人的慢跑,挡住屁股和胯下的两片布条随风晃荡,要害部分时隐时现……

    “我学李白对明月,白与明月安能知。李白能诗能复能酒,我今百杯复千首。我愧虽无李白才,料应月不嫌我丑。我也不登天子船,我也不上长安眠。姑苏城外一茅屋,万树梅花月满天。”

    唐大才子一边慢跑,一边高声吟唱,挑在竹竿上的包袱和那两片围在腰间的“屁帘”一起跟着摇摆摇摆……摇摆摇摆!

    噗……

    噗……

    窗口旁的书生们接二连三有人憋不住喷出一口老酒,有人大骂不腰脸,有人揍腹狂笑,就连二牛那货都笑到差点眼泪掉出来。

    徐晋不禁暗暗惊叹,唐才子不愧是诗书画三绝啊,会画画的设计天赋都不差嘛,这造型也太……吊炸天了!

    费懋贤和费懋中震惊过后,均是目光怀疑地望向徐晋,直觉告诉他们,唐伯虎这惊世骇俗的举动跟徐晋脱不开关系!

    此时街上的人越聚越多,纷纷让到街道两旁,对着裸奔的唐大才子指指点点,一些上街买菜的丫环婢女尖叫争相躲逃……

    一时间,唐伯虎变成了净街虎。

    唐大才子一开始还有点怯场,后来渐渐进入了状态,竹竿挑着包袱大步流星,木屐发出哒哒的声响,直奔城北门而去。

    这时城北门口忽然旌旗招展,一队人马由城门浩浩荡荡而入,但见虎豹开路,刀枪如林,六匹马拉的马车,明黄的伞盖分外耀眼,赫然正是外出狩猎的宁王回城了。

    宁王朱宸濠大马金马坐在明黄伞盖之下,头正身直,极具威严,街上的百姓纷纷躲避,躲避不及的连忙跪倒在路边。

    正在此时,让南昌老百姓以后津津乐道几十年的滑稽一幕发生了,宁王威严肃穆的队伍,在城北街头上与“热情奔放”的唐大才子相遇了……

    负责开路的数百王府侍卫忽然都勒定了马,目瞪口呆,坐在马车上的宁王身体蓦地向前倾了倾,眼珠仿佛都要瞪了出来。

    唐伯虎那货本来正撒欢儿跑的,这时也不禁放慢了脚步,犹豫了一下,还是硬着头皮继续迎了上去,从一众士卫旁边行过,从宁王的车驾前行过……

    “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别人看不穿……咦喂,此人为何如此眼熟?”唐伯虎抬手指向马车上的朱宸濠,醉眼朦胧地傻笑起来。

    宁王此时终于认出这祼男是谁了,不禁气得胸口剧烈起伏,大喝一声:“来人,把唐子畏这疯子拿下,杖打三十丢出城去,禁止其再踏入南昌城半步。”

    立即有士卫如狼似虎地冲上前把唐大才子擒下,当场架到城门口,这三十大棍揍下去,顿时菊花残满腚伤。

    三十大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