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王首辅-第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卫阳轻咳一声道:“那倒不是!”

    费懋贤提醒道:“徐师弟,你不是要参加明年的县试吗?这次消寒文会县尊大人也会参加!”

    徐晋不禁恍然大悟,县试的主考官正是上饶县令,考生们自然都想方设法在县尊面前混脸熟,刷一刷存在感,增加自己的印象分。

    明白了其中的窍妙,徐晋点头道:“原来如此,那我明天也参加吧!”

    卫阳不禁暗暗好笑,本以为这位徐师弟不好名,敢情是不懂其中的玄机。

    其实,古代文人很热衷举办各种文会诗会,一方面确是为了互相交流切磋,但更多的却是为了增加自身的知名度,也就是所谓的“养望”,一个人的名望越大自然好处多多,正因为如此,文人们对各种文会趋之若鹜,争破头也要参加。

    众人吃完午饭后继续游书院,之后又到讲堂听了一节课,授课的正巧是那方教习,讲授的内容是《周易》。

    徐晋不得不承认,方兴生虽然为人迂腐脾气臭,但授课还是有几把涮子。

    书院申时末下学,费家兄弟也不住在书院,于是徐晋和费家兄弟结伴回城。

    自得知宁王朱宸濠在对付费家,徐晋本不打算和费家走得太近,免得引火烧身,但现在费家兄弟也在信江书院读书,低头不见抬头见,想躲也躲不掉,更何况今天能顺利入读信江书院,严格地说也是托了费家的关系,自己身上的费家烙印是抹不掉了。

    幸好,记忆中费家竟没有在宁王造反这件事上倒下,而且以后费氏兄弟也是会中进士的,所以自己靠近费家应该没有性命之忧才对。

    徐晋回到住处,谢小婉那丫头已经煮好饭菜等着了,小脸喜孜孜的,似乎心情很好。

    “丫头,又捡到宝了?”徐晋好笑刮了一下谢小婉的鼻尖。

    谢小婉神秘兮兮地从枕头下摸出一只小布袋,叮叮当当地倒出十枚铜板,得意地道:“相公,我今天去帮别人洗衣服,赚了十文钱呢,原来城里人的钱这么好挣的!”

    徐晋抓起谢小婉满是霜裂的手,心疼地道:“天寒地冻的别出去找活干了,看你的手都裂成啥样了。”

    谢小婉心中一甜,柔声道:“相公,不干活哪挣得到钱,咱们现在住在城里,住的、用的、吃的全都要花钱,不干活哪行呢!”

    “赚钱的事相公会想办法,总之明天不准再去给别人洗衣服了!”

    谢小婉虽然很不情愿,但还是哦了一声,暗忖:“相公不让洗那就不洗,大不了明天找其他活干就是!”

    “是不是想着找其他活干?”徐晋轻敲了一下谢小婉的额头,后者心虚地耷拉下小脑袋。

    徐晋好笑道:“明天买些羊肉、生姜、杞子和酱料回来,相公手把手教你怎么赚钱!”

第26章 此之非凡() 
腊月初八早上,徐晋推开屋门,顿觉寒风扑面如刀,小院外铺了一层薄薄的白色粉状物,低头仔细一看,发现竟是雪屑,原来昨晚悄然下了一场小雪,难怪感觉特别冷。

    这是今冬上饶县下的第一场雪,也是徐晋来到明朝后,见到的第一场雪。

    小院中那棵蜡梅上冰棱倒挂,杏黄色的梅花傲雪怒放,幽香随着寒风扑鼻而来。

    “相公,下雪了,多穿点衣服!”谢小婉赶紧把棉衫拿来替徐晋穿上。

    徐晋轻轻拥了一下认真地给自己系腰带的谢小婉,叮嘱道:“今天可不要出去做工了,小心相公请家法,知道吗?”

    谢小婉微撅嘴道:“知道了,相公就会欺负人家。”

    徐晋打趣道:“那相公去欺负别人好了!”

    谢小婉脱口而出:“不要,相公还是欺负小婉吧,欺负别人……要……要赔钱的,咱家没钱!”

    谢小婉吞吞吐吐了一会,才找到个蹩脚的理由,说完自己的脸都红了。

    徐晋忍不住失笑出声,谢小婉的脸越发的红了,跺脚嗔道:“相公笑什么,咱家是没钱!”

    徐晋张开双臂把谢小婉搂入怀中,脸贴着脸蹭了蹭道:“行啦,不逗你这小丫头了,相公以后只欺负小婉,其他人给钱让相公欺负,相公也不理睬行不行!”

    情窦初开的小丫头哪经得住相公的甜蜜攻势,整个人都甜得有点晕乎乎的,羞涩地把脸埋在徐晋的怀中。

    吃完早餐后,徐晋便离开了住处,准备回书院参加消寒文会。

    徐晋走到城门附近,便见一辆马车停在那,驾车的青衣小厮见到徐晋便欣喜地猛招手:“徐公子,快上车,等你很久了!”

    徐晋愕然地行了过去,这时马车的车窗掀起,费懋中探出头来:“徐兄,外面冷,上车叙话!”

    徐晋不禁恍然,难怪那小厮看着有些眼熟,原来是费家的家丁。

    徐晋上了车,发现费家两兄弟都在车内,一身裘服外罩披风,怀中抱着黄铜做的“汤婆子”,脚下还摆着一只精美的炭炉,车外寒冷蚀骨,而车内却暖意融融。

    “几位爷坐稳啦,驾!”外面的青衣小厮一挥马鞭,马车便嘀得嘀得地出了城门,向着城郊的信江书院跑去。

    只是数分钟的路程,马车便到了信江书院的山脚下,徐晋三人下了马车拾级而上。费懋贤笑道:“徐兄,你看这满山的白雪,美景如斯,可有佳作?”

    徐晋心中一动,促狭地道:“有啊!”

    费家兄弟顿时来了精神,催促:“徐兄速速道来!”

    徐晋清了清嗓子道:“一片两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

    费家兄弟不禁哭笑不得,哥,不带这样玩的,这是在数数吗?

    正好此时一阵嗤笑声传来,便见一行人从后方拾级而上,当先一人长得白白胖胖,这么寒冷的天气还极为骚包地握着一把折扇,赫然正是郭文才,而旁边是狗腿子郭金桂,后面还跟着三名书生,显然都是信江书院的学员。

    徐晋心中一动,原来这两个家伙也在信江书院上学,如此看来,昨天十有八九是这两个混蛋搞鬼,在方兴生面前说了自己的坏话。

    此时,郭文才那货摇头晃脑地吟道:“一片两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嘿嘿,刚才大家都听到了,这就是徐晋所作的诗。什么狗屁徐咬定,咬个屁还差不多,昨天那首《竹石》肯定是剽窃别人的,这才是他的真实水平,连刚识字的蒙童都不如!”

    狗腿子郭金桂阴气怪气地附和道:“少爷,他都从一数到七了,那第三联还怎么数,九片十片十一片?那尾联咋办?十二片十三片十四片……字数都对不上了!”

    此言一出,后面几位书生都哄堂大笑起来,这几位都是郭文才的酒肉朋友,无非是平时跟着郭大少蹭吃蹭喝。

    费懋中皱眉斥道:“徐兄刚才只不过是游戏之作,尔等有何好笑?”

    徐晋摆了摆手,微笑道:“民受,何必与一群夏虫争长短,且听我把此诗补完。”说完背着双手吟道:“一片两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九片十片千万片,飞入梅花都不见。”

    当徐晋吟到九片十片时,郭文才等人都禁不住捧腹大笑,然而当最后一句吟出,五个家伙笑声嘎然而止,就好像打鸣的公鸡突然被人捏住了脖子。

    费家兄弟眼前一亮,继而哈哈大笑,徐晋这前三句都是废话,然而最后一句吟出,立即便化腐朽为神奇,整首诗的意境跃然而出,水平直线飙升,简直就是一百八十度的大反转。

    郭文才尽管水平有限,但徐晋这首诗显浅易懂,即使没念过书的人一听,都能想象出漫天的雪花,纷纷扬扬地落入了梅树林中,洁白的梅花和雪花混在一起,根本分不清到底是梅花还是雪花……

    费懋贤一脸佩服地道:“画龙点睛,神来之笔,瞬间化腐朽为神奇,徐兄高才!”

    徐晋淡然笑道:“民献兄谬赞,游戏之作罢了,我们走吧!”说完举步继续上行。

    “一群夏虫,安敢语冰!”费懋中向郭文才等人一指,畅快地哈哈大笑着转身而行。

    郭文才那张包子脸白一阵红阵,其他人也一脸羞惭,这脸是被打得啪啪的。

    “少爷,先让那小子得意片刻,待会的消寒文会,咱再把场子找回来!”郭金桂道。

    郭文才不由精神一振,为了参加这场消寒文会,他特意花银两买了几首好诗,所以信心十足,准备在诗会上大展身手,也好吸引县尊大人的注意。

    于是郭文才把胸一挺,大步往上走,恨不得诗会马上开始,然后吟出自己买来的几首好诗,技惊四座,一举夺下文会魁首,打徐晋和费氏兄弟的脸!

    “呵呵,有节,没想到咱们随便走走,竟看了场好戏!”

    这时两人从旁边小路的树后慢慢地踱了出来,如果徐晋在此,肯定能认出其中一人正是上饶县令刘清源,前天刘清源亲自带着捕快仵作登船查案,还给徐晋做过笔录。

    另一位则是名六七十的老者,灰色的棉大衣就随意地披在肩上,显得有些不修边幅,面容清癯,颌下留着稀疏花白的长须,此人正是信江书院的山长娄纬,字一纵。

    刘清源字有节,微笑着道:“当日在费阁老的船上,学生见过那徐晋,虽年纪轻轻,却是相当老成稳重,听闻他当日与费阁老在信江边上联对,妙句连出,让费阁老都不得不让他搭船。今日亲见,果然才思敏捷!”

    娄纬是当代大儒,为广信府培养出许多人才,在当地文坛的地位很高,县令刘清源在他面前都以学生自居。

    娄纬呵呵笑道:“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南西北风。这首《竹石》就是此子昨天书院入学考核之作。”

    刘清源动容道:“此诗大气磅礴,铿锵有力,可为传世佳作,此子非凡啊!”

    娄纬捋着胡子微笑道:“本来老夫还有些怀疑,毕竟此子年纪太轻了,没有阅历断然写不出如此佳作,但刚才一见,老夫倒是信了,此子确是妖孽,不可用常理揣度。呵呵,好一个飞入梅花都不见,倾刻化腐朽为神奇!”

    刘清源笑道:“恭喜娄师,信江书院又得一神童!”

    娄纬拈着胡子道:“赵梦阳建议老夫将那首《竹石》刻碑立于山脚那棵翠竹下,作为我信江书院一景,有节以为如何?”

    刘清源皱了皱眉道:“学生认为不妥,徐晋年未加冠,这对他来说未尝是件好事。正所谓:满招损,谦受益。还是待此子他年金榜题名再立碑也不迟。”

    娄纬点头道:“嗯,老夫也是这么考虑的,对了,费子充(费宏)那案子可有眉目?”

    刘清源压低声音道:“娄师,此事恐怕还真与宁王有关,宁王反意已经露,娄师恐要早作打算!”

    娄纬脸色微变,叹了口气:“为之奈何,木已成舟,悔不该当初!”

    娄纬的大哥娄谅也是非常有名的大儒,不过十几年前已经去世了,娄谅膝下有两个女儿,一个嫁给了宁王为妃,另一个嫁给了费采。所以一旦宁王造反,娄家必然会受到牵连。

第27章 消寒文会(一)() 
消寒文会在信江书院后山的爱晚亭举行,参与者并不限于书院的学生,还有城中受到邀请的士绅和文人等,当然,没有受到邀请的人也可以参加,只要你脸皮够厚。

    徐晋和费氏两兄弟到了书院先歇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