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王首辅-第37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蔡岳在来信中向徐晋求助了,他想继续留在右玉县打听消息,看能不能从鞑子手中把好友李英俊赎回来,奈何身上的钱银已经耗尽,于是便厚颜请求徐晋捎些钱银。

    徐晋虽然认为这只是徒劳无功之举,但出于同窗同乡之宜,自然也愿伸出援手。

    韩鑫听闻只是捎带些银子,并不是要干涉自己的经营计划,不由暗松了口气,笑道“这个容易,不知大人的同窗姓甚名谁,最好有详细的住址。”

    徐晋取出早就誊写好的纸条递给韩鑫,道“他叫蔡岳,表字元浩,住址在纸条上写着。”

    “好的,有姓名住址就好办!”韩鑫接过纸条仔细地收入怀中。

    徐晋犹豫了一下,又取出一幅卷轴徐徐打开。韩鑫扫了一眼,脱口道“好俊的姑娘,只是……咋有点眼熟,咦,我想起来了,此女不是官府通缉的白莲妖女吗?叫什么来着?”

    徐晋打开的画卷中画着一名白衣少女,纯净的笑容配上冷艳的容颜,如同春风解冻一般,赫然正是薛冰馨。

    话说薛冰馨去年虽然走脱了,但是通缉她的布告已经张贴到全国各地,所以韩鑫才会一眼认了出来。

    “她叫薛冰馨,麻烦韩掌柜吩咐下面的人,若见到画中女子,尽快把消息告知本官,不过,不要报官”徐晋神色自若地道。

    韩鑫倒没觉得奇怪,只以为徐晋想捉到这白莲妖女请功,于是点头道“好的,回头鄙人便吩咐下面的伙计留意。”

    徐晋轻吁了一口气,他去年在山东故意把薛冰馨放走,只猜测她是北上回了山西,但具体在哪却不得而知。

    在通讯和交通都极其落后的古代,要想找到一个人简直难比登天,不过徐晋还是想试一试,目的很简单,就是想知道这冰妞儿现在过得好不好。若是对方过得很好,这辈子便不再打扰她了,若是过得不好,那便尽力让她过得好,也算是自己对她的小小补偿。

    “拜托韩掌柜了!”徐晋将杯中茶一口喝尽,站起来便往外行去。

    。

第506章 户部郎中() 
皇帝大婚罢朝十天,不过官员们并未放假,依旧每天都得回官署上班,其中最忙碌的自然要数礼部了,各种繁琐的祭礼接连不断。

    八月十八日下午,内阁召开了一轮小范围的廷议,只有内阁四老和六部尚书参加,主要是讨论靖安伯徐晋的复职问题。

    话说五月份的端午节,由于两位公主“微服出城”事件,徐晋担责辞去了翰林侍读一职,但是上个月燧发枪试造成功,小皇帝打算轮功行赏,让徐晋官复原职,下旨令内阁讨论通过。

    本来前几天内阁便讨论过这件事,以杨廷和为首的杨党自然不希望徐晋复职,所以最后把小皇帝的圣旨封还,并且提议把徐晋擢升为南京兵部郎中(正五品)。

    南京是明朝的旧都,同样留有一套部院班子,虽然官职品秩跟京师的部院相同,但远离天子,远离权力中心,所以南京的部院只是安置闲官的冷板凳罢了。

    很明显,杨廷和的意图是要明升实降,把徐晋弄出京去,远离皇帝的身边。然而小皇帝也不傻,立即把内阁的奏本打回重议,所以,今天是内阁第二次举行会议,讨论徐晋的复职问题。

    此时,只听内阁首揆杨廷和轻咳一声,将大家的注意力吸引过来,淡道:“皇上不同意徐子谦调任南京兵部郎中,令内阁重议,乔大人觉得还有什么合适的空缺可以安排?”

    吏部尚书乔宇正是杨党一系的,捋着须沉吟道:“空缺还有不少的,但是适合徐子谦的却不多,嗯,岭南广州府倒是缺一名同知,本官以为让徐子谦出任也未尚不可。”

    同知乃知府的副手,品秩是正五品,确实比从五品的兵部员外郎高了一品,但是地方五品同知如何能跟五品京官相比,更何况同知只是副手,还要是南蛮之地的同知,想出政绩太难了。

    “嗯,徐子谦年纪轻轻,外放地方历练几年定能为国之栋梁,本官附议!”兵部尚书彭泽也是杨党,所以明知这是对徐晋的打压,依旧睁着眼睛说瞎话。

    礼部尚书毛澄更加直接,冷道:“只要徐子谦不是官复翰林侍读,本官均没意见,此子尽然有才,但是惯于奉迎君上,非君子也,实不宜为天子近臣。”

    费宏皱了皱眉,淡道:“老夫不同意!”

    毛澄立即相讥道:“费阁老莫非想徇私,难道不怕满朝文官非议?”

    费宏义正辞严地反驳道:“老夫举贤不避亲仇,此心可昭日月,何惧他人非议。子谦的才能有目共睹,经他所办之事,无有不成者。如此人才不留在中枢,反而下放到地方任副职,岂不是浪费?”

    户部尚书孙交捋着颌下已经全白了的山羊须,点头道:“费阁老所言极是。徐子谦还是生员便率军对抗宁王,山东一行更是平灭了数万反贼,另外,他还首昌清田庄和推广蕃薯,均是利国利民之举。这次进献燧发枪,并且督造成功,必定能大大提高我军的战力。老夫认为,如此赫赫之功,别说官复翰林侍读,直接擢升为翰林侍读学士也不为过。”

    杨廷和面色微沉,礼部尚书毛澄和户部尚书杨潭是他的左臂右膀,只是现在杨潭被贬到南京,孙交坐了户部尚书的职位,对他这个首辅形成了不小的制肘,毕竟户部尚书是财政大臣,手握财政大权,而很多事情都得花钱。

    毛澄目瞪着孙交反驳道:“本官承认徐子谦确是个精于实业的人才,但他并不适合担任天子身边谏臣,更遑论有帝师之实的翰林侍读学士了。孙大人推举这种品德有瑕疵之人为帝师,到底作何居心?”

    孙交冷笑道:“那毛大人屡屡打压后起才俊又是何居心?难道不是朋比为党,排斥异己?”

    孙交此言一出,包括杨廷和在内都凛然变色,官员之间结党营私是大忌,历朝历代都会引起皇帝的猜忌和不满,最后都没好下场。如今杨廷和在朝中一家独大,虽无结党之名,但已有结党之实,只是明白人看穿不说穿而已。

    当然,杨廷和自出任首辅以来,处事还算相对公正的,在他的领导下,政务被打理得井井有条,说他结党不假,但结党营私就有些过了。

    毛澄怒视着孙交,大声喝道:“孙志同,尔安敢污蔑本官?”

    孙交嘿嘿地冷笑一声不接茬,都是官场老油条了,有些话点到即止,没必要撕破脸,最后闹得你死我活。

    刑部尚书张子麟连忙出面打圆场道:“两人大人稍安勿躁,咳本官有个提议,户部不是正好有缺吗,不如就让徐子谦出缺吧。”

    话说孙交原是户部左侍郎,杨潭被贬后他暂代了户部尚书之职。尽管杨廷和向皇上提议廷推户部尚书人选,但连续廷推了三个人选,均被小皇帝朱厚熜否决了,所以这几个月一直由孙交暂代户部尚书。杨廷和也是被小皇帝磨得没办法,最后只能同意孙交正式就任户部尚书。

    孙交坐正了户部尚书,那么原来户部左侍郎的职位自然就空出来了,于是原右侍郎升为左侍郎,又从别的部院调了一位来担任户部右侍郎。这样一来二去的,户部便空出了一个郎中的位置。

    所以,如今刑部尚书张子麟的意思是让徐晋出任户部郎中一职。

    和稀泥搞平衡,这也算是国人的办事特色了,张子麟现在就是典型的和稀泥。首辅杨廷和意图把徐晋调出京,而皇上不同意,次辅费宏也不同意。于是乎张子麟便来个折衷,提议把徐晋调到户部,这样子徐晋既不能继续留在翰林院,又不必外调,两方面的诉求都照顾到了。

    和稀泥这种处事方式虽然讨厌,但无疑是一种有效的解决问题办法,因为它平衡了当事双方的利益,更容易让双方接受,不至让矛盾进一步激化。

    所以张子麟这建议一提出,同为中立派的工部尚书林俊便马上表示附议,三辅毛纪和四辅蒋冕亦先后表态同意。

    户部尚书孙交捋须笑道:“让徐子谦来户部,本官自然是没意见的,徐子谦能把数千亩贫瘠山地变成摇钱树,户部正需要这种人才。”

    吏部尚书乔宇和兵部尚书彭泽均保持缄默,他们在等老大杨廷和表态,至于礼部尚书毛澄,只要徐晋不是官复翰林侍读,他都能勉强接受。

    杨廷和暗皱了皱眉,他的本意是把徐晋调出京,但如今六位尚书有三位同意徐晋入户部作任职,而毛纪和蒋冕两人也同意了,这份量已经足够盖棺定论。

    杨廷和不由暗叹了一口气,心中生出一丝挫败感,如今的内阁显然不是他能完全掌控得了了,无奈地点头道:“既然大家没意见,那徐子谦便擢升为户部郎中,本官这便票拟呈报皇上。”

    内阁半数通过,再加上有小皇帝卡着,杨廷和也明白不可能把徐晋调出京任职,只能无奈作出妥协。当然,杨阁老虽然不喜徐晋,但却认同徐晋的才能,倒也希望徐晋能在户部有所建树,缓解大明财政紧张的局面。

    正如孙交所讲,徐晋能把数千亩贫瘠山地变成摇钱树,解决五百营的军饷问题,说不定在户部也能给大家带来奇迹呢?

    此时此刻,徐老爷还在家中度蜜月呢,小皇帝给他放了半个月婚假,所以还不知道自己竟然又官升了一品,由兵部员外郎(从五品)擢升为户部郎中(正五品)。https:

    请记住本书:。阅读网址:

    

第507章 硬骨头() 
八月二十六日,徐晋天还没亮便被谢小婉叫醒了,因为他的婚假已经结束,今天得参加早朝。

    古语有云:温柔乡是英雄冡。安逸的生活确实容易消磨人的意志,徐晋在家宅了半个月,天天睡到日上三竿,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还有三位美丽温柔的妻妾环侍,都有点不知今夕是何夕了。

    此时的徐老爷便赖在床上不肯起来,搂着小婉的腰肢,像一只刚出生还没睁眼的小狗崽,脑袋在娘子丰满的怀里拱呀拱呀,一边道:“好娘子,天还没亮呢,相公再睡一会行不行?”

    谢小婉既好气又笑,差点就被相公磨得心软了,嗔道:“时候不早了,相公今天还得上朝呢,再睡就该迟到了。”

    徐晋这才醒起今天得参加早朝了,只好爬起来,在妻婢的服侍下梳洗,又换上了崭新的朝服。

    徐晋如今已经是正五品的户部郎中了,这个级别的京官都必须上早朝,天天在奉天殿外的广场上吹冷风,不是一般的苦逼。当然,也有人把这当成是一种荣耀,毕竟不是谁都有资格在奉天殿外吹冷风的,多少人熬了一辈子都没爬到五品。

    明朝的官员服装分三种,分别是朝服、礼服和常服。五品官上朝得穿青色朝服,头戴三梁高冠,腰带是银色的镀金绶环腰带,腰间佩带药玉等饰物,朝笏也换成相对名贵的象牙笏,之前徐晋用的只是槐木笏。

    正所谓人靠衣装马靠鞍,徐晋本来就长得丰神俊郎,再穿上隆重的朝服,更是英俊不凡。谢小婉美眸泛泛看着自家相公,初春初夏两棵小白菜更是怦然心动,不时羞涩地偷看自家老爷。

    徐晋穿戴完毕,正准备吃早餐的时候,费如意和费吉祥过来了,见到身穿五品朝服的夫君亦是目泛异彩,盈盈上前施礼道:“见过夫君,见过姐姐!”

    谢小婉贫寒出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