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时已经是六比六打平,玉山书院优势不再。
玉山书院一名书生争着跳出来,显然有些急了,大声道:“这次我来出上联,对面信江书院的且听好了。新月如弓,残月如弓,上弦弓,下弦弓。”
话音刚下,信江书院的李辰快步上前道:“我来对下联!”
徐晋这次倒是没跟他争,比分已经追上来了,倒是不用急。
然而,李辰走上前却久久无语,额头上都冒出了细汗。信江书院众书生不禁面面相觑,费懋中皱眉道:“李辰,你愣着干嘛?”
李辰脸色胀红如猪肝,吃吃地道:“可能早上吃坏了肚子,我……我先去蹲个茅厕,失陪一会!”说完捂着肚子匆匆离开。
现场顿时哗然,徐晋不禁无语了,敢情这家伙根本没想出下联。
确实,对方刚出完上联,李辰便往前冲了,生怕再让徐晋抢先出尽风头,谁知这货上前后一时竟然想不出下联,最后只好借屎遁之,丢脸丢到姥姥家!
玉山书院这边齐声嘲笑不要脸,最后信江书院只好认输一局。
当……
玉山书院那名叫楚暮白的书生投壶确实相当准,这一箭又投中了,于是比分变成了七比六,玉山书院再次领先。
幸好,接下徐晋连出两联都把玉山书县难住了,再加上费家兄弟各对出对方一联,信江书院连掷四箭,进了两箭,于是比分改写成七比八,轮到信江书院领先了。
现场的气氛空前高涨,双方的比斗进入了白热化阶段,所有人的热情都被调动起来,围观的人越来越多,简直水泄不通。
眼看着徐晋又要出题了,玉山书院众书生都如临大敌,这位特么的非人哉啊,出的上联都是绝联,这是赶尽杀绝的节奏啊!
“徐兄稍等!”玉山书院的扛旗人物何文生上前一步打断徐晋出题。
徐晋淡定地道:“何兄有何指教?”
何文生尴尬地轻咳一声道:“联对太久了也没意思,不如咱们换个方式,赛诗如何?”
现场再次响起了嘘笑声,很明显,玉山书院是怕了徐咬定出题,所以临时改规则,真是不要脸啊!
“哦,何兄想怎么个比法?”徐晋此刻俨然成了信江书院的扛把子。
何文生厚着脸皮道:“咱们双方各出一人,以相同的话题作诗一首,谁的诗更优便投一箭!”
徐晋淡道:“那诗词的优劣谁来评定?”
何文生转身向着陆知府躬身一礼道:“学生斗胆请府台大人,县尊和娄老先生作评判!”
陆知府笑道:“自无不可!”
这种事可是能在士林文坛扬名的,陆康自然一口答应了。
娄纬捋着白须道:“这评判老夫就不掺和了,府台大人和县尊足矣!”
娄纬是信江书院的山长,自然要选择避嫌的。
何文生向陆知府致谢,然后转身对徐晋道:“徐兄,现在评判有了!”
徐晋点了点头道:“那便按何兄提议进行,不过,一首诗一首诗地比太麻烦了,要不这样吧,一首诗投三箭,也好省点时间!”
何文生瞳孔微缩,现在比分是七比八,若一首诗投三箭,双方都有可能先达到十箭,取得最终胜利,这似乎很公平。
然而何文生却是有些犹豫,徐晋分明是打算一诗定输赢,这么笃定让他心中不踏实。
“如何?”徐晋淡然地看着何文生。
何文生这时候自然不能露怯了,毕竟改比试内容是自己一方提出的,要是再畏首畏尾,岂不更让人耻笑,于是咬牙点头道:“那就按如兄所言!”
第52章 小奴儿被掳()
双方达成了一致,立即便有书院的学员跑到讲堂搬来了两张案桌,还有文房四宝,赛诗不同于联对,是要写录下来评判的,白纸黑字,孰优孰劣,一目了然。
一切准备就绪,徐晋和何文生便朝陆康行礼,请府台大人出题。
陆康捋着胡子沉吟了片刻道:“今天是上元佳节,举国上下,普天同庆,诸位便以上元节为题,作诗填词均可。”
题目一出,双方书院的学员都开始打腹稿,这可能是一局定输赢的啊,大家自然要绞尽脑汁写出好诗词来,而且这更是扬名的好机会。
信江书院这边倒是费懋中先动笔了:
正怜火树千春妍,忽见清辉映月阑。
出海鲛珠犹带水,满堂罗袖欲生寒。
烛花不碍空中影,晕气疑从月里看。
为语东风暂相借,来宵还得尽余欢。
费懋中这一首七言律诗一出,才气横溢,顿时赢得满堂喝彩。
“民受此诗一出,无人出其右,我们赢定了!”蔡岳赞道。
费懋中虽略有得色,不过现在比以往收敛多了,因为有徐晋这妖孽在,他可不敢自认第一,谦虚道:“元浩兄谬赞了,论诗才我不及徐兄!”
蔡岳打了个哈哈道:“当然,徐兄的诗才卓越,与民受不相上下!”
徐晋微笑道:“这一局就用民受这首《元夕》吧!”
费懋这首七律确实相当出色,徐晋估计能赢一局。
现在众人都唯徐晋马首视瞻,他都同意了,自然没人反对。
很快,玉山书院那边也选出了一首诗,连同费懋中的《元夕》交给陆康和刘清源评判,当然,刘清源是下属,只能陪衬了,实际决定权在陆知府。
玉山书院选出的是一首题为《元宵》的七言绝句:
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
风雨夜深人散尽,孤灯犹唤卖汤圆。
此诗的水平亦相当不俗,描写的情景生动形象,跃然在目,不过论才情还是稍逊费懋中的《元夕》。
陆知府乃两榜进士出身,诗文水平自然不差,在不偏袒的情况下,最后评了费懋中的诗作更优。
玉山书院众书生虽然有些不服气,但府台大人评的,却也没人敢反对,毕竟两首诗水平相差无几,如果是相比悬殊还可能争一争!
于是,接下来信江书院连投三箭,但似乎运气不是很好,竟然三投一中,比分七比九,胜负还未分。
玉山书院众书生大喜过望,这意味着还有胜算啊,只要下一首诗胜出,然后投壶三连中就赢了,他们对楚暮白的投壶技艺相当信任。
“太好了,再来一局!”玉山书院众书生摩拳擦掌地提笔挥就。
徐晋笑了笑,还想赢,你们没机会了,他行到案前拿起笔。
“嘿,徐咬定出手了!”
周围的人都围了上来观看,小奴儿更是抢先占据了磨墨的位置。
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
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
满街珠翠游山女,沸地笙歌赛社神。
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徐晋一笔写就,然后题上小序:记大明正德十三年春,携妻小婉游元宵。
费懋贤抚掌叹道:“徐兄此诗既出,这一局是赢了!”
信江书院众书生亦是纷纷的赞叹,心悦诚服,特别是费懋中,连他都觉得,徐晋这首《游元宵》水平远胜自己那首。
“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
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一名书生情不自禁地把整首诗吟了出来,好诗如美酒般让人陶醉啊。
在场的年轻女子都听得有些痴了,此诗道出了元宵节盛况的同时,又对女子极尽了赞美,美人如月似玉,将女性的美丽动人刻画得传神生动,跃然纸上啊!
当然,如果徐晋没有加后面的小序,这首诗可以看作是对满街游元宵女生的描写,但加了小序就不同了,所有的美丽描写都是属于谢小婉一个人的。
这让在场的年轻女子既失落又羡慕,费如意神色复杂地偷看一眼徐晋,之前只以为徐晋的诗风宏伟大气,没想到这一首却是婉约清新,细腻动人。
小奴儿笑嘻嘻地道:“记大明正德十三年春,携妻小婉游元宵。小婉姐姐,姐夫写你呢,哈哈,这下小婉姐姐出名了!”
谢小婉满脸羞涩地红晕,心里甜得化不开,同时又有点不好意思,自己真有相公形容的那么美吗?
这首诗乃大才子唐伯虎晚年所作的名篇《元宵》,只是这家伙目前恐怕还在宁王府里装疯卖傻,谋求脱身逃离,所以这首诗还没闻世,就被徐某人给捷足先登了。
此诗一出,玉山书院那边自然没戏了,就连何文生自己看了都连连摇头,不用陆知府评断便直接认输。
这次信江书院没有再错过机会了,三箭投中了两箭,有一箭还是徐晋自己投进壶的,信江书院以11:7获得胜利,欢呼声响彻整个书院。
陆知府笑吟吟地讲了几句勉励劝学的话,又表扬了两书院表现出彩的学员,徐晋自然又成了焦点。
陆知府与众学子聊了片刻,便与刘知县,山长和一众教习进了亦乐堂。
正所谓不打不相识,两个书院的学子刚才还争得面红耳赤,这个时候却混在一起互相结交攀谈。
小奴儿显然对这酸来酸去的寒暄客套不感冒,问了徐晋书院的厕所在哪,便跑去放水,中午出门时喝了大碗的肉汤,早就憋得厉害了,只是刚才“战况”激烈,这小子舍不得错过,一直憋着。
人群外围盯梢的几名乞丐欣喜地对视一眼,分散行了开去。
由于小奴儿的事,徐晋对乞丐特别敏感,其实早在双方激烈比试的时候,他就留意到混在人群中的乞丐,此时见状不禁皱了皱眉同,拱手道:“诸位,在下失陪一会!”
大家本以为徐晋要去上厕所,却见他拉着谢小婉的手挤出了人群。
“嘿嘿,徐晋伉俪情深啊,让人羡慕!”
“羡慕是羡慕,只是大庭广众之下拉拉扯扯,实在是……不合礼法!”
“切,人家是夫妻,拉手又咋了,就是你们这些迂腐的酸儒废话多!”一名女性不满地反驳的。
顿时更多的女性加入到口诛笔伐,那名说不合礼法的书生如何是对手,丢下一句好男不与女斗,便掩脸抱头遁走!
“相公,我们去哪?”谢小婉见徐晋拉着他往书院后面行去,忍不住好奇地问。
“茅厕!”
“啊?”谢小婉顿时傻掉,小脸红通通的,吃吃地道:“相公,我没内急……你自己去吧!”
“我自己去不行,得你陪着!”
谢小婉既羞又气,嗔道:“相公,你多大的人了,上茅厕还要……还要人家陪!”
徐晋知道谢小婉误会了,正想解释便见一人迎面行来,正是之前借屎遁走的李辰。
李辰见到徐晋和谢小婉,顿时愕了一下,脸上难掩尴尬,这货之前借屎遁走,为免别人嘲笑他,特意在厕所干蹲了半小时,估摸着比试也差不多了,这才偷偷摸出来,没想到迎面就遇上了徐晋。
不过,此时徐晋却没空理会他,拉着谢小婉径直擦身而过。
如果徐晋嘲笑几句,李辰或许还好受一点,但这样的无视更让他感到羞辱,紧捏拳头大声叫道:“徐晋,别以为对对子厉害就了不起,科举看的是文章,对子再厉害也是白搭,等着瞧吧,县试的案首非我莫属!”
徐晋头也不回,拉着徐小婉径自走远!
“呸,真是有辱斯文,不守礼节的野蛮之人,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