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朝第一猛人-第2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由诚一听他和宁远城的督屯通判是父子关系,马上想通了为什么宁远城会发生古怪的炮弹炸膛案。宁远保卫战中,最大的疑案就是炮弹炸膛案,把一个从七品的督屯通判金启倧给炸了个尸骨无存。首先宁远保卫战中,根本没放几炮,怎么炮弹就会炸膛。其次,炮声震耳,就算炮手点燃引线后。都会远离火炮,为什么金启倧要离火炮那么近,难道等着被炸死吗?再次,明代炮弹炸膛的事件发生得不少,虽然有人受伤或者死亡,唯独金启倧最惨。尸骨无存,难道他是站在火炮前面?唯一的可能性就是金启倧发现觉华岛被围,想前来救援,结果被袁崇焕给杀了。金启倧毕竟是朝廷命官,袁崇焕为了掩盖案情,干脆把他的尸体炸成齑粉。

    “什么,你敢诅咒我爹?我和你拼了。”

    金冠冲了上来,结果“啪”的一声,又被朱由诚给摔在那里了。

    朱由诚语重心长地说道:“觉华岛一旦被建奴围困。你爹必然知道袁大人把你当成弃子丢在岛上了,激愤之余,与袁崇焕发生冲突,结果被绑在火炮上给活活地炸死,这是必然的结局。我和你爹素不相识,犯得着去诅咒他吗?再说,诅咒是无能人办的无能事,本官要报仇。领着锦衣卫冲过去就是了,犯得着做这种无聊的事情吗?”

    金冠爬起来。沉思片刻,朱由诚说得虽然尖刻,但以他父亲的性格,绝对可能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他说道:“朱大人,借马一用,我去宁远城问个清楚。”

    “想你爹快点死就过去吧。你去宁远城和袁崇焕对质。袁崇焕怕牺牲觉华岛的阴谋败露,肯定会把你和你爹一起灭口。”

    “那怎么办?”

    朱由诚本想说,你爹注定要死的,但又怕这年轻人办傻事,便说道:“希望你爹的耳朵没有那么灵。没发现觉华岛被攻打。不过如果我们撤离得及时,觉华岛不发生战事,你爹也就没事了。想要保住你爹,现在赶紧帮王锡斧将军动员百姓撤离。”

    送走金冠,朱由诚命令吴虎平加强监控,不允许任何一个人从冰面离开觉华岛。已经确定乘船撤离,改走陆路的人八成是准备给袁崇焕报信的。如果撤离的事情被袁崇焕知道,又要横生波折,朱由诚可不希望被“自己人”坑。

    本来以为说服百姓需要很长的时间,没想到两个时辰后,王锡斧就前来朱由诚的帅帐复命:“朱大人,除了极个别百姓之外,其他百姓都愿意搭船离开,不过他们请求大人给他们一点时间,两天之后,他们收拾完东西,就离开觉华岛。”

    “本官给他们时间,那谁给我时间呢?王大人,你去传令,本官只给两个时辰,他们只需要带好金银细软,每人去粮仓背一袋口粮,其他东西一律不准带。三个时辰内上船的百姓,每户发十两银子的安家费,四个时辰内上船的百姓,每户发五两银子的安家费,四个时辰后上船的百姓,一两银子也没有,而且每户的家长要挨二十鞭。安家费到天津港再发。”

    说完,他又嘟嚷道:“去你的大西瓜,别人打仗发财,老子打仗破财”

    王锡斧谄笑道:“大人爱民如子,百姓们一定会把您当作万家生佛,供您的长生牌位,天天上香。”

    “千万别。隋唐第十六条好汉秦琼就享受了一回这样的待遇,结果倒了大霉,连黄骠马也卖了。谁敢供我的长生牌位,我揍谁。对了,挖船的进度怎样?这可是关系岛上士兵的生死啊,不能放松。”

    “大人,你就放心吧,我已经把士兵全都派上去了,日夜不停地挖,一定能把船给挖出来。”

    王锡斧汇报完情况又出去忙了。

    朱由诚有些头痛,因为他又面临着分兵。本来五千兵马就有点捉襟见肘,可是守卫登州分掉了两个百户,现在保卫福船,维持秩序又要分掉一部分兵力。历朝历代,不管是好政府、坏政府,总好过无政府。如果不派兵上船,船上没有政府机构,天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情。别到时好事没做成,反而造下大孽。

    该派谁去呢?朱由诚首先排除了掷弹兵,手榴弹是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炸敌人可以,但用它维持秩序朱由诚打了个哆嗦。多少人呢,二十五艘船,每船十人,至少得派二百五十人,算算三个百户够了,就从蒋庭、冯定邦、许宁三个人的纯火铳百户中挑人去吧。没办法,又得抽签。

    朱由诚再次召集众将开会,把命令一说。百户们纷纷上来抽签,抽到的自然是垂头丧气,而没抽到的则是兴高采烈。朱由诚把三个倒霉蛋留在军帐,详细地教他们如何管理百姓的日常活动,弹压闹事的刺儿头。他亲手把厂公魏忠贤的令牌借给最机灵的百户韩忠,让他拿着令牌去找天津港的镇守太监或锦衣卫。第一是借钱发给准时上船的百姓。第二是让他安排这些百姓的临时住处。

    明朝时天津港并不大,但因为海贸繁荣,所以皇上应该在这里留了太监收税。

    三位百户用心地聆听,随后在自己的百户里过了一把老师瘾。好在锦衣卫招的兵都是挑过的,力气大、身体健并不是入伍的唯一条件,还要够机灵。百户们从朱由诚那里批发来的知识,顺利地兜售给了每一个士兵。

    不多时,士兵们分组登上了福船,开始工作。在十两银子的剌激下。百姓们撤离的速度很多,大部分是三个时辰内上船的,少部分是四个时辰内上船,也有极少部分是四个时辰后被士兵押上船的。这些人结结实实地挨了二十鞭。当然,力度要比行军法的力度小多了,否则当场就得活活打死几人。

    觉华岛的民政官做得确实不错,都是按村屯上船的,船上有保长、甲长、里长等基层官员。为锦衣卫的管理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百姓们凄凄惶惶地上了船,担心到天津之后生活无着。不过听到锦衣卫士兵的话后,他们的眼睛里立刻充满了希望。因为锦衣卫士兵说,他们可以由保长、甲长、里长带往京城,找负责筑路的周平,当筑路工人;也可以找负责建设的秦可,做建筑工人;还可以找负责毛巾厂、香水厂、香皂厂的郑双平。去做产业工人

    百姓们撤退以后,朱由诚的拆迁队立刻出场,把他们留下来的房子给拆了,砖块和木头运到冰面上,开始建造“长城”。

    第二天。来汇报工作的王锡斧见了锦衣卫的行动,不由赞道:“朱大人好方法,我之前的防御想法是掘濠沟,就怕天气天冷,随挖随冻啊。朱大人别出心裁,用砖石和冰造墙,越冷越好。皇上没有看错人,果然挑了一员智将来救援觉华岛。”

    “王大人谬赞了,那时百姓们居住在岛上,你从哪里找得到木石砖块呢?本官有皇上命令,可以撤离百姓,这才有了原料呀。对了,王大人来帅帐,应该不是来夸奖我的吧,出了什么问题?”

    王锡斧记起了自己的麻烦,哭丧着脸说道:“朱大人,我们挖不出船哪。海水随挖随冻,船根本出不来。”

    朱由诚霍然起身,如果没有船,他就撤离不了觉华岛的兵,到时觉华岛惨案依然会发生。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见到挖掘情况之前,他不能胡出主意,想到这里,他便跟着王锡斧去了挖掘现场。

    海冰上站着一群垂头丧气的士兵,中间还有一个挖出来大洞。

    “大人,”王锡斧指着大洞说道,“这里本来是我们挖的一条沟,但是一夜过去,原本挖开的海面又冻住了,沟变成了洞。只有这正在挖掘的地方,因为时间太短,还没有冻住,但只消几个时辰依然会冻住。”

    “我不是说连夜开挖吗?是不是你们不努力,告诉你们,这是你们的救命船,挖不出船,你们就会死在建奴的屠刀下。”

    “我们非常努力,”一位士兵满脸委屈地回答道,“大人,因为夜晚太冷,挖沟时我的手指头都冻掉了一根。”

    说着,他伸出右手,果然掉了一根指头,好在是尾指,否则这只手就彻底没用了。

    有几个士兵也举起了手,展示他们残缺的手掌,齐声道:“大人,我们没有偷懒。”

    王锡斧苦笑着问道:“大人,老天爷的威力,实在不是人力能够匹敌,现在究竟该怎么办?”

    ps:(感谢订阅的书友,顺便滚键盘。)

第二百零四章 防御成形() 
朱由诚努力回想前世破冰救援船是如何作业的,似乎与眼前的做法别无二致,只不过人力改成了机器的力量。借鉴后世先进的方法是没戏了,究竟该怎么把船挖出来呢?

    突然,他脑中灵光一闪,大喊道:“我想到了。”

    说完他便哈哈大笑起来。

    “想到了什么?”事关生死,王锡斧急不可耐地问道。

    “小船挖,大船推。小船吃水线浅,被冰住的部分比较小,把船整个从冰里挖出来,然后从冰上推进海里。大船吃水线深,我们在船的四周开挖,且挖且推,这样船就慢慢向海里移动了。这种方法虽然笨,但我们人多,有八千多士兵,而且建奴也要在二十天之后才到,时间绰绰有余。”

    王锡斧毕竟是水军统率,一点就透,急忙吩咐士兵照此行事。

    朱由诚看看士兵们辛苦的样子,长叹一声,道:“士兵们苦啊,没有手套吗?发给他们保保暖,冻掉手指头,战力可是* 。大减呀。”

    “手套?是什么东西?”王锡斧很奇怪。

    朱由诚的表情比他还奇怪:“就是套在手上保暖的东西呀?难道你没见过吗?”

    王锡斧摇摇头,表示真的没见过。朱由诚回忆了一下,他在参观军械库的时候,还真没看过这种玩意儿。

    其实,手套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战国时期,气候并不特别寒冷的楚国就有皮制手套出现。现在千年过去,科技不知道发展了多少代,物产不知道繁荣了多少倍,可是在滴水成冰的大明辽东居然找不到一双手套。大明对士兵的爱护尚不如建奴强盗。建奴的马蹄袖翻下来,能盖住手。有一定的保暖能力;而大明士兵只能硬扛严寒了。有人推测,大明野战不如建奴,这也是原因之一。

    朱由诚掏出一支笔,画了手套的草图,递给王锡斧道:“王大人,冰上反正也不需要这么多人。你调一千人出来,按这个方法制做手套。做好了以后,发给士兵御寒。撤离的百姓家里面有丢弃的布匹、衣服、被褥,就拿那个做吧。”

    说到这里,朱由诚突然想起,自己的队伍虽然配备有手套,但那是工作用的手套,并不是冬季保暖手套。他担心士兵也出现冻伤手的情况,急忙赶了回去。

    听了客青青的汇报。朱由诚心下大安。为什么问客青青呢?因为所有的伤员都要经过锦衣卫医护千户的医治,她那里的数字最翔实。

    客青青翻了翻记录,查出来锦衣卫的士兵冻伤脚的不少数,冻伤手的却很少。而且所有士兵的冻伤都不严重,只是红肿麻痒,并没有坏死变黑,更没有冻掉手指、脚趾的记录。

    朱由诚有点奇怪,因为锦衣卫和觉华岛水军一样。都是连夜工作的,夜间那么寒冷。为什么锦衣卫的冻伤并不严重呢?

    客青青指着自己的鼻子笑道:“这都要多亏本将军心细如发了。一到觉华岛,我就感觉到岛上冷得厉害,所以让医护队在锦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